CN203771664U -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1664U
CN203771664U CN201420169218.5U CN201420169218U CN203771664U CN 203771664 U CN203771664 U CN 203771664U CN 201420169218 U CN201420169218 U CN 201420169218U CN 203771664 U CN203771664 U CN 20377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gas
air inlet
hot water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92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季超
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illant Wuxi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illant Wuxi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illant Wuxi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illant Wuxi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692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1664U/zh
Priority to ES14192218.7T priority patent/ES2664417T3/es
Priority to EP14192218.7A priority patent/EP2878896B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包括外壳、用于燃烧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物以产生热量的燃烧器、用于吸收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通过的水流的热交换器、用于向燃烧器送风并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的风机、以及风压开关。其中,外壳具有若干盖板,在盖板的较高位置处定义有排烟口,在盖板的较低位置处定义有进风口;风压开关具有负压检测口和正压检测口,负压检测口通过第一管路与风机连通,正压检测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大气连通,且第二管路具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端,该进气端靠近进风口设置。风压开关在正压检测口检测到的风压值,可抵消外部风压在负压检测口造成的影响,从而使风压开关检测到的数据能真实反应风机负压区产生的压力值,进而可避免误操作。

Description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燃气热水设备的风压检测。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设备通常包括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锅炉。以燃气热水器为例,其内通常设置有燃烧器、热交换器、以及管路系统。燃烧器往往包括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火排片,每一个火排片具有燃气-空气的混合通道,可在其内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并传递给位于火排片顶部的火孔以在燃烧室内燃烧并生成热量,生成后的热量可加热热交换器内的水,而后被加热的水可通过管路系统输出,以用于饮用、洗浴等生活热水的供应需求。而燃气锅炉除了可用于提供生活热水外,还可与安装在室内的散热器连通来提供中央供暖的功能。
燃气热水设备内通常还安装有风机和烟罩。风机用于向燃烧器送风,并将燃烧产生的废烟气通过烟罩排出。在设备工作时,通常是风机先工作,在确保送风和排烟正常工作时,设备的点火动作才会进行。这时,就需要有一风压检测装置来确保风机的正常运作,并且可在排烟不畅的情况下能及时关闭燃气通道,以保证燃气不外泄,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典型的风压检测装置如风压开关,其利用气体的静压来推动微动开关以实现电流的通断。风压开关有两个检测口,即正压检测口和负压检测口,其腔体也由此分为正压腔和负压腔。两腔之间用皮膜隔离,当有压力源时皮膜移动触动微动开关从而达到开/关目的。通常,风压开关的取样是采用负压检测口,该负压检测口与风机的负压区连通。
设备开启后,风机先行运转,当风压开关检测到一个较高阈值时,表明风机运转正常,这时会启动点火。而当风机排风不畅,风压开关检测到一个较低阈值的时候,会控制设备停止工作。然而,在设备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外界的风通过烟罩吹进设备内部,尤其是对于安装在产外的燃气热水设备。这时,从烟罩灌入的风会瞬时造成设备内部的排烟不畅,导致风压开关检测到的值低于较低的阈值,从而输出错误的信号而造成设备的控制单元误操作。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CN2913943Y披露了一种具有一定抗逆风能力的热水器。其中,通过一温度感测开关来取代现有热水器内的风压开关。例如,风机故障时,烟气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导致热水器内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温度感测开关所设定的一安全温度时,热水器燃烧加热的工作将停止。然而,这种方式其实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检测风压的变化,而热水器内温度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温度的变化并不一定直接反应风压的变化,从而这种方式还是会引发控制单元误操作的可能。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风压检测方式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能够有效避免因逆风的干扰而引发的误操作,从而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设备,其包括:
外壳,其具有盖板,在盖板的较高位置处定义有排烟口,在盖板的较低位置处定义有进风口;
燃烧器,设置在外壳内,用于燃烧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物以产生热量;
热交换器,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吸收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通过热交换器的水流;
风机,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向燃烧器送风并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
风压开关,其具有负压检测口和正压检测口,所述负压检测口通过第一管路与风机连通,所述正压检测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大气连通,其中第二管路具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端,所述进气端靠近进风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在竖向上低于所述风压开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在横向上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中间区域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前盖板上设有遮挡板,其底缘定义进风口的上缘;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位于遮挡板后,并被遮挡板所遮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遮挡板的内侧一体水平延伸出导流板,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靠近导流板、并在竖向上位于导流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管路上开设有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管路从进风口引入的风,使风压开关在正压检测口检测到外部风力的风压值,可抵消外部风压在负压检测口造成的影响,从而使风压开关检测到的数据能真实反应风机负压区产生的压力值,进而可避免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设备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拆除前盖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侧盖板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的烟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烟罩的平面示意图;
图6A至6C所示的是沿图5中A-A线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6A、6B、6C中,烟罩的活动挡板分别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图7是图1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的挡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挡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挡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与图5类似,其揭示了烟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1是图10所示的烟罩的侧向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设备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盖板和挡雨装置被移除以清楚显示其内部结构;
图13是图12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附加上挡雨装置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燃气热水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锅炉都是以可燃气体为燃料,如天燃气、城市煤气、液化气、沼气等,通过燃烧可燃气体来加热热水以满足用户生活用水和/或中央供暖的需求。下述实施方式中将均以燃气热水器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同样可应用于燃气锅炉。
首先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设备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该燃气热水设备1安装于户外,其包括外壳10,收容在外壳10中的烟罩20、热交换器107、燃烧器104、风机105、风压开关30、以及延伸出外壳10的进水管101、出水管102、和燃气输送管路103等。
外壳10可由若干盖板拼接而成,如前盖板11、背板、顶盖板、底盖板12、以及一对侧盖板。本实施方式中,背板和底盖板12一体形成,前盖板11、顶盖板、以及侧盖板一体形成。零部件可预先安装在背板和底盖板12上,然后将前盖板11、顶盖板、以及侧盖板一体安装到背板和底盖板12上,从而完成设备的组装。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安装变地更为简单。当设备被安装到墙体上,其背板面向墙体,而在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以供应燃烧所需的空气。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前盖板11、侧盖板、甚至底盖板12上,本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1开设在前盖板11的较低位置处。前盖板11上还设有一遮挡板112,该遮挡板112的底缘定义了进风口111的上缘,且遮挡板的内侧一体水平延伸出导流板1121,用于导引从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由进风口111溅入的雨水。此外,该遮挡板的表面还可以标注品牌名称等信息。
燃烧器104包括燃烧器壳体(未标示),其内通常设置有燃烧器单元,如并排设置的若干火排片(未图示)。每一火排片上会设置有燃气-空气的混合通道,通过燃气输送管路103输送的燃气和一次空气在该混合通道内混合、并传递给位于火排片顶部的火孔以燃烧并生成热量。由于火排片的构造及布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所以申请人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热交换器107安装在燃烧器104的上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可采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即热交换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翅片,一吸热水管(未标示)迂回地穿过这些翅片,其两头分别与进水管101和出水管102连通。燃气-空气混合物在燃烧器壳体和热交换器壳体拼接后形成的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翅片所吸收,并进一步传递给流经吸热水管中的水,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2传递给生活用水的水管,从而为用户提供饮用、洗浴等生活用水。
风机105设置在燃烧器104下方,用于促进气体对流,以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并促使烟气排入烟罩20内。
烟罩20扣在热交换器107的顶部,用于收集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的废气),并排放到外部。配合参照图4、图5、图6A-6C所示,烟罩20具有一罩壳,本实施方式中,顺着烟气排出的方向,该罩壳依次包括后罩部分23、前罩部分21、以及自前罩部分凸伸出的凸出部22。当烟罩20安装到外壳10内后,凸出部22凸伸出外壳10外。
后罩部分23扣在热交换器107的顶部,其底部开口以形成进烟口231。凸出部22的前端面上形成有排烟口221,且在前端面的底部处形成有若干排水孔222。本实施方式中,排烟口221位于前盖板11的较高位置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烟口也可以设置在侧盖板、或顶盖板上。在烟罩20的罩壳内,进烟口231和排烟口221之间定义有一烟气通道232。前罩部分21的底部呈向上抬升状,这种结构可一定程度上阻碍由排烟口221进入的外部气流和雨水,并且可使雨水顺着斜坡面211流下,通过排水孔222排出烟罩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一,在烟气通道232内还设有一活动挡板242,以改变烟气通道截面的开度。本实施方式中,该活动挡板242设置在后罩部分23的烟气通道232内,其通过枢转的方式活动于烟气通道232内。其中,枢轴243形成在一固定挡板241的竖直部分2412的末端,而固定挡板241的水平部分2411则通过焊接或铆接等固定方式安装到烟气通道232的顶部。活动挡板242包括一竖直部分2421、以及自竖直部分2421顶部折弯并倾斜向上延伸出的折弯部分2422。其中,活动挡板242与枢轴243的连接点位于其竖直部分2421和折弯部分的衔接处。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挡板241和活动挡板242配合来控制烟气通道232的截面的开度。固定挡板241和活动挡板242的横向两侧基本上填满两者所处的烟气通道的截面。这儿所称的“横向”是图6A-6C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基本填满”是指固定挡板241和活动挡板242的横向两侧与烟气通道232的横向两侧壁分别接触,或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间隔,如1mm或更小,以容许活动挡板242自由地活动。活动挡板242在活动过程中,其底部会与烟气通道232的底壁之间形成间隙,而该间隙可用来定义烟气通道232的截面的开度。
参照图6A-6C所示,其中,活动挡板242分别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如图6A,当烟罩20内既无烟气排出、又无外界空气或雨水进入时,活动挡板242位于第一位置,即处于悬垂静止状态。此时,活动挡板的竖直部分2421与固定挡板的竖直部分2412齐平,其折弯部分2422与固定挡板的竖直部分2412间隔形成夹角。此时,烟气通道的截面的开度是最小的,活动挡板242的底部可以和烟气通道232的底壁接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两者之间还可以有一个第一间隙d1,例如,1.2mm。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活动挡板242上沾有雨水,在寒冷的天气中,可防止活动挡板242与烟气通道232的底壁在衔接处结冰冻住,如此反而会导致烟气无法顺利排出。
如图6B中箭头所示,当烟罩20内有烟气排出时,或既有烟气排出、又有外界空气流入、但排出的风力大于流入的风力时,活动挡板242会被气流吹向第二位置。此时,活动挡板的竖直部分2421与折弯部分2422均和固定挡板的竖直部分2412间隔形成夹角,活动挡板242的底部与烟气通道232的底壁形成一第二间隙d2。该第二间隙d2大于第一间隙d1,也就是说,活动挡板242处于第二位置时,烟气通道的截面的开度大于活动挡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烟气通道截面的开度。至于第二间隙d2的大小,则取决于排烟的风力。
如图6C中箭头所示,当烟罩20内有外部空气流入时,或既有烟气排出、又有外部空气流入、但排出的风力小于流入的风力时,活动挡板242会被气流吹向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第一位置的相对侧。此时,活动挡板242的底部与烟气通道232的底壁间形成一第三间隙d3,通常,该第三间隙d3大于第一间隙d1,但小于第二间隙d2;也就是说,当活动挡板242位于第三位置时,烟气通道232的截面的开度大于活动挡板242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开度,但小于活动挡板24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开度。至于第三间隙d3的尺寸大小,则取决于流入空气的风力。本实施方式中,图6C所示的第三位置是第三间隙d3最大的时候,此时,活动挡板的竖直部分2421与固定挡板的竖直部分2412间隔形成夹角,其折弯部分2422与固定挡板的竖直部分2412抵靠。通过这种结构,可确保,即使外部空气流入的风力远大于排出烟气的风力,仍能保证有烟气能顺利排出。
通过上述示例可知,当有外界空气和/或雨水进入烟罩时,活动挡板与固定挡板干涉来阻挡空气和/或雨水进一步进入设备内部;而当有烟气排出时,活动挡板会被吹动而增加烟气通道截面的开度以使烟气顺利排出。另外,活动挡板的折弯部分的设置,可确保外部进入的空气的风力即使很大时,仍能保证烟气通道的截面有一定的开度,以供烟气排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轻易想到的是,通过一些结构变更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例如,固定挡板可省去,而使活动挡板与烟气通道的壁面直接干涉;或者活动挡板的折弯部分省去,而在固定挡板上形成折弯部分。再如,将活动挡板设置在前罩部分21内,使其可沿着烟气通道平移,并与斜坡面211配合,从而随着活动挡板的移动,活动挡板与斜坡面211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隙改变,进而改变烟气通道截面的开度。
返回参照图2所示,一风压开关30设置在外壳10内,其具有一负压检测口301和一正压检测口302。其中,负压检测口301通过第一管路31与风机105连通,用于检测风机产生的负压,而正压检测口302通过一第二管路32与大气连通。现有技术中,当外部空气从烟罩20的排烟口221灌入时,会使负压检测口301检测到的风机的负压值产生变化,进而可能导致风压开关30作动而停止设备的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外部进入的空气同样可被风压开关的正压检测口302检测到,如此,就抵消了外部空气对负压检测口302产生的影响,从而避免风压开关的误操作。
配合参照图4、图5、图6a-6c所示,为了使风压开关的正压检测口302检测到的外部风压值尽量接近由排烟口221灌入的空气的风压值,在邻近排烟口221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223,第二管路32连通该第一通孔223和风压开关的正压检测口302。通过这种方式,使通过排烟口221进入烟罩的外部空气同时通过第一通孔223进入第二管路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孔223设置在烟罩的凸出部22的前端面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外部雨水从排烟口221侵入烟罩20内时,雨水也可能通过第一通孔223侵入第二管路32内,从而影响风压开关在正压检测口302的检测结果。图10、图1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邻近排烟口22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第二通孔224,具体地,该第二通孔224和第一通孔223一样设置在凸出部22的前端面上。第二管路32包括设置在烟罩内连通第一通孔223和第二通孔224的一连接管段322、以及与连接管段相接、并延伸出烟罩以与风压开关的正压检测口连接的延伸管段323。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段322呈U形,第二通孔224位于第一通孔223的上方,且延伸管段323自连接管段322的与第二通孔224连接的部分向上延伸而出。
通过这种结构,当有雨水通过第一通孔223和/或第二通孔224进入第二管路32时,由于延伸管段323所处的位置较高,雨水会通过连接管段323从位置较低的第一通孔223排出,从而避免进入延伸管段323。当外部空气进入第一通孔223和第二通孔224时,气流汇集后一起进入延伸管段323中。配合参照图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管路32延伸出罩壳外的部分上还设有一透气孔321,以避免第一通孔223和/或第二通孔224被意外堵塞时,正压检测口302仍能够与大气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省去第一通孔223和第二通孔224,仅通过该透气孔321来实现和大气的连通。
风压开关在正压检测口检测到的风压值,可抵消外部风压在负压检测口造成的影响,从而使风压开关检测到的数据能反应风机负压区实际产生的压力值。需要说明的是,该风压检测方式可以同上述设置有活动挡板的烟罩结合使用,但也可和未设置活动挡板的烟罩一起使用。
参照图2、并配合参照图7至图9所示,在外壳内10靠近进风口111处设置有挡雨装置40,用于阻挡由进风口进入的雨水。该挡雨装置40包括面板41、顶板411、底板412、及一对侧板42、43。
面板41与进风口111相对,顶板411自面板41顶部折弯、并朝向进风口111倾斜向下延伸出,底板412自面板41底部垂直折弯、并朝向进风口111延伸出。侧板42、43的延伸方向与顶板411和底板412的延伸方向相反,即从面板41的两侧垂直折弯、并背向进风口111延伸而出。在至少一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口,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侧板42、43上均开设有透气口421、431。通过这种结构,由进风口111进入的雨水很难溅到侧板上,同时,侧板上的透气口保证充足的、供燃烧的空气进入设备内部。
每一透气口421、431的边缘延伸设有挡雨片422、432。每一挡雨片具有自透气口边缘倾斜延伸出的倾斜部分4221、4321,以及自倾斜部分进一步延伸出的、与侧板平行的平行部分4222、4322。通过这种结构,可进一步阻止雨水溅入燃气热水设备的内部。
挡雨装置40安装在外壳的底盖板12上,其底板412可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在底盖板12上。挡雨装置的底板412上设有若干排水口4121,外壳的底盖板12的相应位置处设有若干排水槽122。通过这种结构,可确保被阻挡的雨水能够顺利地排到设备外。此外,在底盖板12邻近挡雨装置的安装位置处设有向上抬升的台阶121,挡雨装置被安装在较低位置处,通过这种结构,可避免被阻挡的雨水在安装位置处溢入设备内部。
图12至图1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管路的位置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管路33的一端与风压开关30的正压检测口连接,而相对的另一端,即进气端331则靠近进风口111设置。该进气端331在竖向上低于风压开关30设置,这样可避免一旦有水滴溅入或有冷水形成在第二管路33中而导致水进一步进入风压开关30内。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管路33的进气端331在横向上位于进风口111的中间区域处,优选地,该进气端331在横向上位于进风口111的正中间。通过这种设置,可使进气端331能直接感受到外部的风压。
参照图14所示,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位于遮挡板112后,并被遮挡板112所遮挡,这样,可最大程度上减小雨水溅入第二管路33中。此外,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靠近导流板1121、并在竖向上位于导流板1121的下方。通过这种结构,可使通过进风口111进入的外部风力能直接通过进气端331进入第二管路33中。
与之前实施方式中类似地,在第二管路33上还设有一通气孔322,以使第二管路33的进气端331被意外堵塞时,正压检测口仍能够与大气连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燃气热水设备(2),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外壳(10),其具有盖板,在盖板的较高位置处定义有排烟口(221),在盖板的较低位置处定义有进风口(111); 
燃烧器(104),设置在外壳内,用于燃烧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物以产生热量; 
热交换器(107),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吸收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通过热交换器的水流; 
风机(105),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向燃烧器送风并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 
风压开关(30),其具有负压检测口(301)和正压检测口(302),所述负压检测口通过第一管路(31)与风机连通,所述正压检测口通过第二管路(33)与大气连通,其中第二管路具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端(331),所述进气端(331)靠近进风口(11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在竖向上低于所述风压开关(3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在横向上位于所述进风口(111)的中间区域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遮挡板(112),其底缘定义进风口的上缘;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位于遮挡板(112)后,并被遮挡板所遮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12)的内侧一体水平延伸出导流板(1121),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端(331)靠近导流板、并在竖向上位于导流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33)上开设有通气孔(332)。 
CN201420169218.5U 2013-11-08 2014-04-01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9218.5U CN203771664U (zh) 2014-04-01 2014-04-01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ES14192218.7T ES2664417T3 (es) 2013-11-08 2014-11-07 Aparato de calentamiento de agua con conmutador de presión de aire
EP14192218.7A EP2878896B1 (en) 2013-11-08 2014-11-07 Gas water heating appliance with air pressure swit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9218.5U CN203771664U (zh) 2014-04-01 2014-04-01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1664U true CN203771664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8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921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1664U (zh) 2013-11-08 2014-04-01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1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4215A (zh) 烟罩及采用该烟罩的燃气热水设备
CN103604207A (zh) 具备抗逆风能力的燃气热水设备
CN106152486A (zh) 一种节能燃烧自动化锅炉
CN104180510B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壁挂炉
CN106958938A (zh)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KR101174336B1 (ko) 고효율 연소판이 장착된 탄산가스발생장치
CN105674572A (zh) 具备自适应风机的燃气热水设备
CN202973232U (zh) 可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的炉灶壁结构
CN205137852U (zh) 燃气热水器
CN203771664U (zh) 能够抗逆风的燃气热水设备
CN103940088B (zh) 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及其排烟罩
CN205783728U (zh) 一种节能燃烧自动化锅炉
CN203586553U (zh) 具有进风口挡雨装置的燃气热水设备
CN21117741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燃气采暖和热水锅炉
CN210485662U (zh) 全自动蒸汽发生器
CN206724466U (zh) 一种保热的节能环保锅炉
EP3045814A1 (en) Collective concentric flue duct
CN207610192U (zh) 生物质气化一体机
CN202747357U (zh) 燃气热水器用全预混燃烧器冷却装置
CN201059623Y (zh) 节能保温火炕导烟器
CN2906451Y (zh) 热水器排风罩结构
CN204922946U (zh) 一种运用全反烧鳍片式水管炉排的两级预热风锅炉
CN201852487U (zh) 一种燃气两用炉
CN206504467U (zh) 一种预加热清洁新能源锅炉
CN216203440U (zh) 一种快冷真空热水锅炉烟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