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9037U -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9037U
CN203769037U CN201420090649.2U CN201420090649U CN203769037U CN 203769037 U CN203769037 U CN 203769037U CN 201420090649 U CN201420090649 U CN 201420090649U CN 203769037 U CN203769037 U CN 203769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ommunicated
retaining
pipelin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06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昌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906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9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9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90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排放雨水的排水系统(1);连通所述排水系统(1)的回流式蓄水系统(2),用于储蓄排水系统(1)的超量雨水,并在排水系统(1)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所述排水系统(1)中;其中,在所述排水系统(1)与所述蓄水系统(2)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所述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3、3’)。

Description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排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蓄排超量雨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管道负担城市地区的雨水排除,当遇到超标降雨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流域的雨水使雨水管道或雨水口内的排水水位超过排水管管顶,形成压力流排水,如果水位升至地面则产生积水。二是外流域的雨水客水从地面流入本流域。如果不及时收集两种雨水,积水程度会加重,在低洼区就会产生内涝灾害。现有技术解决超量雨水的方法是建雨水蓄水池,但建蓄水池要落实用地,往往为节省用地,蓄水池做的较深,需要设置水泵,进行汛期运行和日常设备维护管理,实施起来较难。由于压力排水状况是沿雨水管道线路和多处雨水口分布的,外流域客水也是流域面上多点汇入,这就造成由集中的蓄水池收集超量雨水的困难,如果建多个蓄水池分别收集多处超量雨水,则落实多个蓄水池的用地和增加多个需要运行管理的地点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方法,利用道路地下设施的可安排空间用地,做到按常规管道合理位置铺设,实现超量雨水的削峰排水,可实施性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包括:用来排放雨水的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系统的回流式蓄水系统,用于储蓄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并在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所述排水系统中;其中,在所述排水系统与所述蓄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所述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多个用来收集雨水的雨水口;通过雨水支线管道与雨水口连通的多个雨水检查井;和连通相邻雨水检查井的雨水管道;所述蓄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蓄水检查井和蓄水管道,蓄水管道与蓄水检查井通过短线蓄水管道和通气管连通。
优选地,回流装置包括:直线管道,一端与所述排水系统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系统连通;封盖,封装在所述直线管道的所述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系统内的雨水回流入排水系统的回流孔;止回拍门,安装在所述回流孔上,以便防止排水系统内的雨水由所述回流孔流入蓄水系统。
优选地,所述直线管道的所述一端与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雨水检查井井底平接;所述多个蓄水管道中的一个蓄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直线管道的所述另一端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直线管道的管口底平接,其另一端通过一根所述短线蓄水管道与一个所述蓄水检查井连通;所述一个蓄水管道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之间还连接有斜线管道。
优选地,所述斜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上的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管道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所述蓄水管道顶高;并且,所述斜线管道的所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所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
优选地,所述直线管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多个雨水检查井中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雨水检查井井底平接;所述多个蓄水管道沿所述多个雨水管道走向布置,所述多个蓄水检查井中的一个蓄水检查井与所述直线管道的所述另一端连通;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与所述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之间还设置有斜线管道。
优选地,所述斜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管口底位于所述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所述蓄水管道顶高;并且,所述斜线管道的所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所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
优选地,其余所述蓄水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蓄水检查井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与其余所述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
优选地,所述斜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管口底位于所述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直线管道连通。
优选地,其余所述蓄水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蓄水检查井与其余所述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斜线管道和第二直线管道;所述第二直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封闭并与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接;所述第二斜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还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和第二直线管道与雨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直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封闭并与所述雨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斜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雨水口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所述雨水口上的雨水支线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管道连通。
优选地,蓄水系统还通过一个或多个排放装置与河道连接,以便将其储蓄的雨水排入河道中;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直线排放管道,一端与河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系统连通;排放封盖,封装在所述直线排放管道的所述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系统内的雨水排入河道的排水孔;排放止回拍门,安装在所述排水孔上,以便防止河道内的水由所述排水孔流入蓄水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用来调蓄所述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的调蓄雨水系统,所述调蓄雨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雨水检查井和调蓄管道,沿所述排水系统长线布置,调蓄管道与雨水检查井通过短线连接管道和通气管道连通。
优选地,调蓄管道的坡度大于或等于0.6‰,所述短线连接管道的管径大于或等于1米。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包括:用来排放雨水的多个排水系统;分别连通所述多个排水系统的至少一个回流式蓄水系统,用于储蓄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其中,在所述蓄水系统与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以便在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将蓄水管道沿雨水管道长线布置,将沿线雨水管道和雨水口内高于管顶形成压力流的超量雨水导入蓄水管道,也可以将蓄水管道沿其它路径长线布置,将地面多处分散汇入的客水导入蓄水管道,在排水系统中雨水减退后,利用回流装置将蓄水管道中的雨水回流入排水系统以便排放;或者超量的雨水留存再调蓄雨水系统内进行调蓄,当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减退时,调蓄雨水系统中的雨水直接排放到排水系统中,实现了超量雨水的削峰排水,铺设长线蓄水管道和调蓄管道,解决了沿线积水和分散客水的收蓄排放问题;并且,蓄水管道沿雨水管道一侧和其它路径布置,调蓄管道沿着雨水管道长线布置,利用道路地下设施的可安排空间用地,做到按常规管道合理位置铺设,可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Ⅰ—Ⅰ线的剖视图;
图2a是沿着图1中Ⅴ—Ⅴ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a是沿图1中Ⅵ—Ⅵ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中Ⅶ—Ⅶ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1中Ⅷ—Ⅷ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系统;10-雨水口;11-雨水支线管道;12a、12b、12c-雨水检查井;13-雨水管道;2-蓄水系统;22、22a、22b、22c-蓄水检查井;23、23a、23b-蓄水管道;24-短线蓄水管道;25-通气管;26-雨水检查井;27-调蓄管道;28-短线连接管道;29-通气管道;3-回流装置;30、30’-直线管道;30a-第二直线管道;31、31’-封盖;32、32’-回流孔;33、33’-止回拍门;4、4’、4’’-斜线管道;4a、4a’-第二斜线管道;5-多蓖雨水口;6-雨水直线管道;7-排放装置;70-直线排放管道;71-排放封盖;72-排水孔;73-排放止回拍门;8-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Ⅰ—Ⅰ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Ⅲ—Ⅲ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中Ⅳ—Ⅳ线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包括:用来排放雨水的排水系统1;连通排水系统1的回流式蓄水系统2,用于储蓄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并在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排水系统中;其中,在排水系统1与蓄水系统2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3。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1包括:多个用来收集雨水的雨水口10;通过雨水支线管道11与雨水口连通的多个雨水检查井12a、12b、2c;和连通相邻雨水检查井的雨水管道13。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系统2包括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和多个蓄水管道23,本实用新型中的蓄水管道是指用来储蓄水的长线管道,其坡度为0~0.15‰。蓄水管道23与蓄水检查井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排水的需要设置,并且蓄水管道23按照雨水管道的圆管或方沟设计,其口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蓄水管道23与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相互间隔布置,并分别通过短线蓄水管道24连通。多个蓄水管道23沿多个雨水管道13走向布置,并且蓄水管道与雨水管道相隔较大的距离。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中的一个蓄水检查井22a通过一个上述的回流装置3和一个斜线管道4与多个雨水检查井中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接,如图1、2所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流装置3包括:直线管道30,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a连通,其管口底与雨水检查井12a井底平接,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a连通,其管口底与蓄水检查井22a的井底平接;封盖31,密封在直线管道30连接在雨水检查井12a上的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检查井22a内的雨水回流入雨水检查井12a的回流孔32;止回拍门33,安装在回流孔上,当降雨量未超标时,雨水由排水系统排放,此时雨水检查井12a内液面高度高于蓄水检查井22a内液面高度(蓄水检查井22a内没有雨水),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关闭,以便防止雨水检查井内12a的雨水由回流孔流入蓄水检查井22a;当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减退,雨水检查井12a内液面高度低于蓄水检查井22a内液面高度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打开,使得蓄水检查井22a内的雨水由回流孔32流入雨水检查井12a内,由排水系统排出,从而实现蓄水系统中储蓄的雨水的排出,为下一场降雨前清空蓄水或需要排掉剩余的蓄水。本实用新型收集的为中后期较干净的雨水,也可以雨后用来浇洒道路和绿地。
本实用新型的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a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a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直线管道30连通。当雨水检查井12a内的雨水液面到达斜线管道4的管口底时,雨水由斜线管道4经直线管道30进入蓄水检查井22a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地面形成积水。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管道23的口径大于短线蓄水管道24的口径,蓄水管道23的两端设置有封口墙,短线蓄水管道24的一端在封口墙处与蓄水管道连通,并且其管口底与蓄水管道的管口底平接,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连通,并且其管口底与与蓄水检查井井底平接。本实用新型在封口墙与邻近的蓄水检查井之间还连接有通气管25,以便将蓄水管道与蓄水检查井内空气连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余蓄水检查井中的多个蓄水检查井22b、22c中的每一个与其余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b、12c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即蓄水检查井22b与雨水检查井12b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蓄水检查井22c与雨水检查井12c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下面以蓄水检查井22c与雨水检查井12c之间的第二直线管道30a和第二斜线管道4a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蓄水检查井22c的井底低于雨水检查井12c的井底,第二直线管道30a的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c连通,另一端封闭(在检修时可将其打开)并与雨水检查井12c连接,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c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c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管道30a连通,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上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上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当雨水检查井12c内的雨水液面到达第二斜线管道4a的管口底时,雨水由第二斜线管道4a流入蓄水检查井22c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地面形成积水,这样便可以实现对多处超量雨水的收集、储蓄。
由多处收集导入蓄水系统的超量雨水均由直线管道30和回流孔32按照上述方式回流入雨水检查井12a,再由排水系统排出。
实际使用当中,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检查井22a、22b、22c、22d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分别通过一个排放装置与河道连通,以便将蓄水系统储蓄的雨水直接排入河道。下面以蓄水检查井22d通过排放装置7与河道8连通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排放装置7包括直线排放管道70,其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d连通,另一端与河道8连通;排放封盖71,封装在直线排放管道70连接在河道上的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检查井22d内的雨水排入河道的排水孔72;排放止回拍门73,安装在排水孔72上,以便防止河道内的水由排水孔流入蓄水系统。当蓄水检查井22d内的液面高于河道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蓄水检查井22d内的雨水由排水孔72排入河道8,到河道8内的液面高于蓄水检查井22d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排放止回拍门73将排水孔72关闭,从而避免河道内的水流入蓄水检查井22d。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1可以为多个,蓄水系统2为至少一个,将蓄水系统分别与多个排水系统连通,并在蓄水系统与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回流装置,以便在所述的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减退时,将储蓄的雨水回流入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以便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检查井22a还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和第二直线管道30a与雨水口10连接,如图5所示,第二直线管道30a的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a(图5中未示出)连通,另一端封闭(在检修时可将其打开)并与雨水口10连接,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雨水口10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口10上的雨水支线管道11管顶之上,另一端与第二直线管道30a连通,以便将雨水口10中的超量雨水导入蓄水系统储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蓄水检查井22b与多蓖雨水口5通过雨水直线管道6连通。
此外,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还包括用来调蓄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的调蓄雨水系统,调蓄雨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雨水检查井26和调蓄管道27,沿排水系统的雨水管道长线布置,调蓄管道27与雨水检查井26通过短线连接管道28和通气管道29连通。调蓄雨水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系统的雨水管道连通,使得调蓄雨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雨水管道长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并且,调蓄管道27的管径大于位于其下游的雨水管道的管径,调蓄管道与短线连接管道的连接为底平连接,调蓄管道的坡度大于或等于0.6‰,短线连接管道28的管径大于或等于1米。当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增大时,超量的雨水排入调蓄雨水系统,当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再由调蓄雨水系统直接排入下游的雨水管道,继而排走,使得调蓄雨水系统对排水系统起到削峰排水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系统2包括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和多个蓄水管道23,本实用新型中的蓄水管道是指用来储蓄水的长线管道。蓄水管道23与蓄水检查井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排水的需要设置,并且蓄水管道23按照雨水管道的圆管或方沟设计,其口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蓄水管道23与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相互间隔布置,并分别通过短线蓄水管道24连通。多个蓄水管道23沿多个雨水管道13走向布置,并且蓄水管道紧沿雨水管道旁布置,管道间的外皮间距大于或等于15mm。多个蓄水检查井22a、22b中的一个蓄水检查井22a通过一个上述的回流装置3和一个斜线管道4’与多个雨水检查井中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接,如图1、3所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a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a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a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蓄水管道顶高,并且,斜线管道4’的上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上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当雨水检查井12a内的雨水液面到达斜线管道4’的管口底时,雨水由斜线管道4’流入蓄水检查井22a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地面形成积水。
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余蓄水检查井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与其余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接,如图1、3a所示,蓄水检查井22b的井底低于雨水检查井12b的井底,蓄水检查井22b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与雨水检查井12b连接,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b连通,其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b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蓄水检查井22b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蓄水管道顶高,并且,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上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上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当雨水检查井12b内的雨水液面到达第二斜线管道4a’的管口底时,雨水由第二斜线管道4a’流入蓄水检查井22b内,再由短线蓄水管道24流入蓄水管道23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底面形成积水,这样便可以实现对多处超量雨水的收集、储蓄。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系统2包括多个蓄水检查井22和多个蓄水管道23a、23b,本实用新型中的蓄水管道是指用来储蓄水的长线管道。蓄水管道与蓄水检查井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排水的需要设置,并且蓄水管道按照雨水管道的圆管或方沟设计,其口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蓄水管道23a、23b与多个蓄水检查井22相互间隔布置,并分别通过短线蓄水管道24连通。多个蓄水管道23a、23b不沿雨水管道走向布置,多个蓄水管道23a、23b中的一个蓄水管道23a布置在一个雨水检查井12b与一个蓄水检查井22之间,其一端通过一个回流装置3’和斜线管道4’’与雨水检查井12b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根短线蓄水管道24与蓄水检查井2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装置3’包括:直线管道30’,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b连通,
其管口底与雨水检查井12b井底平接,另一端与蓄水管道23a连通,其管口底与蓄水管道23a管口底平接;封盖31’,密封在直线管道30’连接在雨水检查井12b上的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管道23a内的雨水回流入雨水检查井12b的回流孔32’;止回拍门33’,安装在回流孔上,当雨水检查井12b内液面高度高于蓄水管道23a内液面高度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关闭,以便防止雨水检查井内12b的雨水由回流孔流入蓄水管道23a;当排水系统中的雨水减退,雨水检查井12b内液面高度低于蓄水管道23a内液面高度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止回拍门33’打开,使得蓄水管道23a内的雨水由回流孔32’流入雨水检查井12b内,由排水系统排出,从而实现蓄水系统中储蓄的雨水的排出,为下一场降雨前清空蓄水或需要排掉剩余的蓄水。本实用新型收集的为中后期较干净的雨水,也可以雨后用来浇洒道路和绿地。
本实用新型的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雨水检查井12b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该雨水检查井12b上的雨水管道13管顶之上,另一端与蓄水管道23a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蓄水管道顶高,并且,斜线管道4’’的上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上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当雨水检查井12b内的雨水液面到达斜线管道4’’的管口底时,雨水由斜线管道4’’流入蓄水管道23a内以便储存,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超量雨水的储存,防止雨水检查井内水位升至底面形成积水。
本实用新型的超量雨水蓄排系统还可以包含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
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来排放雨水的排水系统(1);
连通所述排水系统(1)的回流式蓄水系统(2),用于储蓄排水系统(1)的超量雨水,并在排水系统(1)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所述排水系统(1)中;
其中,在所述排水系统(1)与所述蓄水系统(2)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所述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系统(1)包括:多个用来收集雨水的雨水口(10);通过雨水支线管道(11)与雨水口连通的多个雨水检查井(12a、12b、12c);和连通相邻雨水检查井的雨水管道(13);
所述蓄水系统(2)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蓄水检查井(22、22a、22b、22c、22d)和蓄水管道(23、23a、23b),蓄水管道与蓄水检查井通过短线蓄水管道(24)和通气管(25)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3、3’)包括:
直线管道(30、30’),一端与所述排水系统(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系统(2)连通;
封盖(31、31’),封装在所述直线管道(30、30’)的所述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系统(2)内的雨水回流入排水系统(1)的回流孔(32、32’);
止回拍门(33、33’),安装在所述回流孔(32、32’)上,以便防止排水系统(1)内的雨水由所述回流孔(32、32’)流入蓄水系统(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管道(30’)的所述一端与一个雨水检查井(12b)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雨水检查井(12b)井底平接;
所述多个蓄水管道中的一个蓄水管道(23a)的一端与所述直线管道(30’)的所述另一端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直线管道(30’)的管口底平接,其另一端通过一根所述短线蓄水管道与一个所述蓄水检查井(22)连通;
所述一个蓄水管道(23a)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12b)之间还连接有斜线管道(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12b)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所述一个雨水检查井(12b)上的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管道(23a)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所述蓄水管道(23a)顶高;
并且,所述斜线管道(4’’)的所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所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管道(30)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多个雨水检查井中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通,其管口底与所述雨水检查井(12a)井底平接;
所述多个蓄水管道沿所述多个雨水管道走向布置,所述多个蓄水检查井中的一个蓄水检查井(22a)与所述直线管道(30)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22a)与所述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之间还设置有斜线管道(4、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通,管口底位于所述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22a)连通,管口顶高小于或等于所述蓄水管道顶高;
并且,所述斜线管道的所述一端的管口底高大于所述另一端的管口底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余所述蓄水检查井(22b)中的至少一个蓄水检查井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与其余所述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线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高程最低的一个雨水检查井(12a)连通,管口底位于所述雨水管道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直线管道(30)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余所述蓄水检查井(22b、22c)中的至少一个蓄水检查井与其余所述雨水检查井中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和第二直线管道(30a);所述第二直线管道(30a)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封闭并与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接;所述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所述相应的一个雨水检查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管道(30a)连通。
11.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22a)还通过一个第二斜线管道(4a)和第二直线管道(30a)与雨水口(10)连接,所述第二直线管道(30a)的一端与所述一个蓄水检查井(22a)连通,另一端封闭并与所述雨水口(10)连接,所述第二斜线管道(4a)的一端与所述雨水口(10)连通,管口底位于连接在所述雨水口(10)上的雨水支线管道(11)管顶之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管道(30a)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系统还通过一个或多个排放装置(7)与河道连接,以便将其储蓄的雨水排入河道中;所述排放装置包括:
直线排放管道(70),一端与河道(8)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系统连通;
排放封盖(71),封装在所述直线排放管道(70)的所述一端上,其底部开有供蓄水系统内的雨水排入河道的排水孔(72);
排放止回拍门(73),安装在所述排水孔(72)上,以便防止河道内的水由所述排水孔流入蓄水系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调蓄所述排水系统的超量雨水的调蓄雨水系统,所述调蓄雨水系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水系统连通,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雨水检查井(26)和调蓄管道(27),沿所述排水系统长线布置,调蓄管道与雨水检查井通过短线连接管道(28)和通气管道(29)连通。
14.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来排放雨水的多个排水系统;
分别连通所述多个排水系统的至少一个回流式蓄水系统;
其中,在所述蓄水系统与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利用水位差控制雨水回流的回流装置,以便在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的水量减少时将其储蓄的雨水回流到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系统中。
CN201420090649.2U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9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0649.2U CN20376903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0649.2U CN20376903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9037U true CN203769037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064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903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9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8822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段昌和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8822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段昌和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8896B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105951969B (zh) 一种蓄水排洪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03080677U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106013236A (zh) 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
CN103556671A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及系统
CN2132969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
CN107372026A (zh) 一种山地自动补偿灌溉系统及方法
CN104790501A (zh) 一种雨水综合调蓄应用系统
CN104878822A (zh)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CN114319266A (zh) 一种高原煤矿塌陷区修整地灌溉系统的建造方法
CN204098195U (zh) 分散串联型雨水调蓄池改造的旧雨水管道系统
CN203878651U (zh) 垂直深层雨水调蓄收集系统
CN203769037U (zh) 一种超量雨水蓄排系统
CN205975261U (zh) 一种多用途地下管道
CN206143851U (zh) 一种楼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5742461U (zh) 一种蓄水排洪系统
CN109537520A (zh) 一种建设项目防排洪设小水库留空库容削峰调洪系统及方法
CN106917473B (zh)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方法
CN205894090U (zh) 一种施工现场消防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3769039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05712417U (zh) 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
CN203939075U (zh) 一种用于墙体绿化的雨水收集与浇灌装置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09227711U (zh) 雨水舱及具有雨水舱的综合管廊
CN207017550U (zh)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