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7550U -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7550U
CN207017550U CN201720903030.2U CN201720903030U CN207017550U CN 207017550 U CN207017550 U CN 207017550U CN 201720903030 U CN201720903030 U CN 201720903030U CN 207017550 U CN207017550 U CN 207017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 pipe
rainwater
flower bed
wat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030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万青
宋进喜
何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9030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7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7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75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包括雨落管、连接件、集水桶和高位花坛,雨落管的底端封口,雨落管侧壁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有排水口;集水桶的顶端开有进水口,集水桶的侧壁上端开有出水口;高位花坛布设在集水桶的出水口处;高位花坛包括高位花坛本体以及布设在高位花坛本体上的观赏花卉,高位花坛本体上观赏花卉的四周设有用于聚水的凸沿;待高位花坛本体上的水超过凸沿时,雨水溢流至靠近高位花坛的普通绿地,当普通绿地的水聚满时,溢出的水将经雨水口导入至市政管道。本实用新型节约了用水成本,减轻了雨水直排下游绿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缓解下游道路雨水口和雨水管道的淤积危害与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具体是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筑配置的雨落管,管体通常固定于建筑墙面,雨落管上通屋顶雨水口,下端悬空于散水之上,自然降雨于屋顶雨水口汇集后,经由雨落管下口直接排向建筑散水,再经散水分散后进入绿地,或就近导入道路的雨水口,经雨水管道外排。
这种雨落管解决了屋顶雨水的快速排放问题,但并未考虑对雨水径流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如果仅仅考虑在雨落管下端接续雨水收集桶,受制于普通雨水收集桶的有限容量,并不能实现强降雨情形下或持续时间长“过程降雨”情形下的雨水径流的高效收集利用目标。换言之,简单的收集容器无法实现强降雨情形下屋顶径流的“低排放”目标。如果要实现屋顶雨水“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必须采取复合式系统突破集水桶容量的限制,这便是本系统研发推广的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可节约用水成本,减轻雨水直排下游绿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下游雨水口和雨水管道的淤积危害和排水压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节约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建造与维护成本。
本例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包括雨落管、连接件、集水桶和高位花坛。系统所述雨落管的底端封口,雨落管侧壁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桶的顶端开有进水口,集水桶的侧壁上端开有出水口;所述雨落管的排水口与集水桶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高位花坛布设在集水桶的出水口处;高位花坛包括高位花坛本体以及布设在高位花坛本体上的观赏花卉,高位花坛本体上观赏花卉的四周设有用于聚水的凸沿;待高位花坛本体上的水超过凸沿时,将溢流至靠近高位花坛的普通绿地,当普通绿地的水聚满时,溢出的水将经雨水口导入至市政管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两端高低不同的U型管,U型管的高端与雨落管的排水口连接,U型管的低端与集水桶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与雨落管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所述雨落管的排水口处布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雨落管底端的封口部件为纵截面为U形的封板。
优选地,所述集水桶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正对高位花坛,排水管出水口处安装有减流板,减流板上开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集水桶侧壁下端开设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伸至普通绿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高位花坛为多级阶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雨落管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以海绵城市水土保持理念为导向,采用“雨落管下端封口+连接件+集水桶+高位花坛”的组合式系统设施,为屋顶雨水增加“滞、净、渗、蓄、用”等功能,实现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其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途径,为城市小区的运营补充新水源,节约用水成本;通过简易的水质净化,减轻雨水直排下游绿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雨水径流拦蓄,减轻下游道路雨水口和雨水管道的淤积危害和排水压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节约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建造与维护成本。最终,可利用原本白白浪费的雨水作为旱期绿地的补充灌溉水源,既有效利用了天然水资源,又美化了环境,形成新颖的垂直绿化景观,一举两得,并且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当天降大暴雨时,雨水不易太快速的落地造成地面积水,符合国际流行的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雨落管,2-连接件,3-集水桶,4-排水管,5-减流板,6-凸沿,7-观赏花卉,8-高位花坛,9-普通绿地,10-围栏,11-排水管,12-阀门,13-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包括雨落管1、连接件2、集水桶3和高位花坛8,所述雨落管1的底端封口,雨落管1侧壁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桶3的顶端开有进水口,集水桶3的侧壁上端开有出水口;所述雨落管1的排水口与集水桶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所述高位花坛8布设在集水桶3的出水口处;高位花坛8包括高位花坛本体以及布设在高位花坛本体上的观赏花卉7,高位花坛本体上观赏花卉的四周设有用于聚水的凸沿6;待高位花坛本体上的水超过凸沿6时,将溢流至靠近高位花坛8的普通绿地9,当普通绿地9的水聚满时,溢出的水将经雨水口溢流至市政管道。其中,普通绿地9的四周布设有围栏10,待水上升超过围栏10时方能溢出排至雨水口。雨落管1侧壁上排水口开设在距离雨落管底端1.6-1.8m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2可采用两端高低不同的U型管,U型管的高端与雨落管1的排水口连接,U型管的低端与集水桶3的进水口连接。这种结构的连接件可以降低水流速度,也可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如可使水中的杂质沉淀至U型管底部。进一步,还可在U型管设置通孔和阀门,定期打开阀门对U型管进行清理。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2的材质与雨落管1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所述雨落管1的排水口处布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设置可确保进入连接件2及后续部件中的水没有太大的杂质,确保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优选地,雨落管1底端的封口部件为纵截面为U形的封板13。封板13套在雨落管1底端,并可利用螺钉与雨落管1固定连接,在实现封口目的的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集水桶3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出水口正对高位花坛8,排水管4出水口处安装有减流板5,减流板5上开有多个通孔。减流板5的设置,可减缓由集水桶3流入高位花坛8的水的速度,进而减少对观赏花卉7的冲击,避免发生观赏花卉被冲坏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一端与集水桶3侧壁下端开设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伸至普通绿地9;排水管11上设有阀门12。待集水桶3内没有水溢流至高位花坛8时,可打开阀门12,将集水桶3内的存水排至普通绿地9进行浇灌。
优选地,所述高位花坛8为多级阶梯结构。如图1所说,可以是三阶梯结构,每个阶梯上均设有观赏花卉和凸沿,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观赏花卉可根据需求选择,整个高位花坛8不仅美观,而且可降低雨水流速,减轻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
优选地,所述雨落管1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使用时,可按照上述描述对雨落管1底端进行封口,然后利用连接件2将雨落管1侧壁上的排水口与集水桶3上的进水口连接。屋顶的雨水依次经雨落管1、连接件2进入集水桶3,待集水桶3蓄满后,雨水再经排水管溢流至高位花坛8,待高位花坛8聚满后再溢流至普通绿地9,最后溢出排至雨水口,并经雨水口到达市政管道。整个过程体现了海绵城市水土保持的建设成果,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途径,为城市小区的运营补充新水源,节约用水成本;通过简易的水质净化,减轻雨水直排下游绿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雨水径流拦蓄,减轻下游道路雨水口和雨水管道的淤积危害与排水压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节约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建造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已在西安市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安装实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该套装置基本能够实现多年平均降雨量75%的拦蓄利用目标,可谓建筑密集区海绵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利器。
本实用新型以海绵城市水土保持理念为导向,采用“雨落管下端封口+连接件+集水桶+高位花坛”的组合式系统设施,为屋顶雨水增加“滞、净、渗、蓄、用”等功能,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利用原本白白浪费的雨水资源来滋养花园,既有效利用了天然水资源,又美化了城市环境,形成新颖的垂直绿化景观,一举两得,并且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当天降大暴雨时,雨水不易太快速的落地造成地面积水,符合国际流行的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落管(1)、连接件(2)、集水桶(3)和高位花坛(8),所述雨落管(1)的底端封口,雨落管(1)侧壁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开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桶(3)的顶端开有进水口,集水桶(3)的侧壁上端开有出水口;所述雨落管(1)的排水口与集水桶(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所述高位花坛(8)布设在集水桶(3)的出水口处;高位花坛(8)包括高位花坛本体以及布设在高位花坛本体上的观赏花卉,高位花坛本体上观赏花卉的四周设有用于聚水的凸沿(6);待高位花坛本体上的水超过凸沿(6)时,将溢流至靠近高位花坛(8)的普通绿地(9),当普通绿地(9)的水聚满时,溢出的水将经雨水口溢流至市政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两端高低不同的U型管,U型管的高端与雨落管(1)的排水口连接,U型管的低端与集水桶(3)的进水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材质与雨落管(1)的材质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落管(1)的排水口处布设有过滤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雨落管(1)底端的封口部件为纵截面为U形的封板(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桶(3)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出水口正对高位花坛(8),排水管(4)出水口处安装有减流板(5),减流板(5)上开有多个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一端与集水桶(3)侧壁下端开设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伸至普通绿地(9);排水管(11)上设有阀门(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花坛(8)为多级阶梯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落管(1)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CN201720903030.2U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7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3030.2U CN207017550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03030.2U CN207017550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7550U true CN207017550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0303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7550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7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71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居住区互动雨水净化蓄留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71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居住区互动雨水净化蓄留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9180B (zh) 一种用于屋顶花园的雨水集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46303B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
CN207499123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07499518U (zh) 城市雨水智能化收集与利用系统
CN201679036U (zh) 一种雨废水自动绿化浇灌装置
CN111576133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排水装置
CN107630464A (zh) 雨水收集调蓄及初步净化功能的综合管廊
CN105862548A (zh) 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
CN105645691B (zh) 多功能生态树池
CN206674690U (zh) 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
CN204475487U (zh) 防臭型雨水口
CN105442668A (zh) 一种屋面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05153075U (zh) 一种农村住宅雨水收集装置
CN204530462U (zh) 高架雨水收集系统
CN207017550U (zh) 一种新型分布式雨落管末端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系统
CN206289586U (zh)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107724459A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雨水收集器
CN104631313A (zh) 高架雨水收集系统
CN101349042B (zh) 自动集尘储水街道
CN206110232U (zh) 小区绿化雨水利用装置
CN203174663U (zh) 一种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灌注地下水装置
CN202519780U (zh) 河道堤岸内暗埋截污设施
CN104975644B (zh) 道路初期雨水专管储存系统
CN204370554U (zh) 一种绿化带自处理式雨水调蓄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