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7280U -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 Google Patents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7280U
CN203767280U CN201420151978.3U CN201420151978U CN203767280U CN 203767280 U CN203767280 U CN 203767280U CN 201420151978 U CN201420151978 U CN 201420151978U CN 203767280 U CN203767280 U CN 203767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circulation material
left socle
right support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1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英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51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7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7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72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加快周转材料转运速度又可将周转材料码放整齐的承架。其包括二根平行且起承重作用的支架,在二根支架的后端设可将二根支架连接在一起的底梁,底梁近旁还设二根与对应支架铰接的支柱,支柱的上端设顶梁,二根支架的前端还设随码放在支架上周转材料的增多可将码放的周转材料堆放成纵向截面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的围挡。其可对施工现场拆除后的周转材料一次性准确堆码在固定位置,再利用叉车对周转材料进行方便、快速和高效率的转运,使这类周转材料从拆除到运至所需现场或其它工程现场达到“无缝转运”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本实用新型可使现场周转材料周转时间降低至现有技术的30%,人工费用节省50%。

Description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场地所用的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现场码放周转材料的托架。
背景技术
根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第十条规定: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周转材料等,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堆放、码垛,挂标识牌、注明名称、品种、规格,并根据工程进度对不再使用的建筑、周转、废旧材料、机械设备及时清运出场。
在现代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日益增多,由于这类建筑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因此开发商对项目所投资金的回收速度要求较高,因此,开发商对建筑工期的要求是越短越好,目前多数工程施工期已压缩到了极限。
尤其是在寸土寸金城市的繁华地段所建的项目,施工场地狭小,加之工期收紧,因此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者来讲,既要履行好与开发商所签的建筑合同,又要确保整个工期中人员安全、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处于最佳状态,并能保持整个施工周期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对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现场的施工人员常常将已拆卸的周转材料诸如钢管、方木、模板等周转材料进行人工多次码放和倒运,增加人工成本,造成现场材料的周转速度慢、堆码混乱,不能及时转场,对整个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和现场环境的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且可大大加快周转材料转运速度又能将周转材料码放整齐的承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包括二根间隔平行设置起承重作用的底座的左支架右支架,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后端设有可将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接在一起的底梁,在底梁近旁还设有左支柱和右支柱,左支柱和右支柱的下端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在左支柱和右支柱的上端设有可将两根支柱连接在一起的顶梁,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前端还设有随码放在底座上周转材料的增多可将码放的周转材料堆放成纵向截面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的围挡。
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相互平行,所述左支柱设置于左支架的内侧,在所述左支柱外侧与左支架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所述右支柱设置于右支架的内侧,在所述右支柱外侧与右支架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
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的上端交叉连接,所述左支柱设置于左支架的内侧,在所述左支柱外侧与左支架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所述右支柱设置于右支架的内侧,在所述右支柱外侧与右支架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
所述顶梁通过其上的葫芦孔挂接并固定在设于左支柱和右支柱背面的螺栓上。
所述底梁为“T”型,“T”型的横部适配卡置在设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后端内侧的卡槽中,“T”型的竖部适配置于左支柱和右支柱之间,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铰接连接。
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为直线形支柱;或者为带有扁圆形部分的支柱;或者为带有六边形部分的支柱。
所述围挡由为直线形、半扁圆形或者半六边形的挡杆和直线形或弧形的弹杆二部分组成,挡杆的后端和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并铰接在左支架的前端,向下按压挡杆的前端,弹杆后端上翘并超出左支架和右支架顶面所在平面;向下按压弹杆的后端,挡杆向上、向左支柱和右支柱方向转动并与左支柱、右支柱、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形成纵向截面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的平面空间。
在所述围挡上的弹杆后端还设有可使所述弹杆后端上翘的弹簧钢条,弹簧钢条的后端固接在对应支架外侧面的后端,弹簧钢条的前端铰接在设于所述弹杆后端上的滑槽内。
所述加强筋板由连为一体的呈三角形的竖板和与竖板相垂直的平板组成,竖板通过其顶部的葫芦孔挂接并固定于设置在支柱侧面的螺栓上;平板通过其上的长条通孔、支架顶面后端的螺栓与支架固定在一起。
所述加强筋板由连为一体的呈三角形的竖板和与竖板相垂直的平板组成,竖板通过其顶部的葫芦孔挂接并固定于设置在支柱侧面的螺栓上;平板通过其上的长条通孔、支架顶面后端的螺栓与支架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搬运、码放周转材料的程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能够快速组装且可将周转材料码堆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底座和围挡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周转材料进行组合安装使用),使得施工现场拆除后的周转材料能够一次性的准确堆码在固定的位置,再利用叉车对堆码成规则形状且包扎好的周转材料进行方便、快速和高效率的转运,从而使这类周转材料从拆除到运至所需现场或其它工程现场达到“无缝转运”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实用新型可使安全文明施工始终贯穿于整个结构施工周期之中,能使整个施工现场环境整洁有序,能加快周转材料的转运,减少周转材料的进场数量,在结构施工中或完成后能立即清点出施工现场周转材料的数量,可迅速将材料转场,达到零库存!从而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确保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合规、安全和高效的管理。本实用新型可使现场周转材料周转时间降低至现有技术的30%,人工费用节省50%。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围挡被打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6为在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中码放周转材料的示意图。
图7为在图5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中码放周转材料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另一种底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底座1、左支架11、右支架12、左支柱13、右支柱14、底梁2、长梁21、支杆22、筋梁23、卡槽24、角筋25、顶梁3、加强筋板4、竖板41、平板42、长条通孔43、围挡5、弹杆51、挡杆52、弹簧钢条6、滑槽61、葫芦孔7、螺栓8、周转材料9、打包带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可由方木、多层复合板、胶木或型钢所制,其为活动快速拆装式,特别适于狭小施工现场的移动和安装,当需要从建筑物上拆卸建筑周转材料9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轻松拖至拆卸现场进行快速安装,就可将拆卸下来的建筑周转材料9直接码放于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上,码堆成形后用打包带91进行包扎,随即使用叉车将其转运至工程现场外的闲置场地或直接装车运往其它待建工程场地。
本实用新型是由起承重作用的底座1、对周转材料9起依托且将周转材料9码堆成形的支柱和围挡5构成。
所述底座1是由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组成,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相隔60cm-120cm平行设置,该尺寸的宽窄以方便叉车由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前端之间插入为宜,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或圆。
所述支柱由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组成,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底端分别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后端部的内侧连接,其间可以是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铰接,又可以是快速式扣接,还可以用焊接将其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为铰接,该结构便于不用时收存。
使用时,为了防止左支柱13(右支柱14)与左支架11(右支架12)间绕铰接点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在其间设置既起固定作用又起稳定作用的略呈三角形的加强筋板4(如图1、10所示),加强筋板4由连为一体的竖板41和与竖板41相垂直的底部平板42组成,其具体结构如下:
在左支柱13的外侧面上固设有向外延伸的螺栓8,在左支架11的顶面上也固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螺栓8,在加强筋板4的平板42上设有长条通孔43,在加强筋板4的竖板41顶部设有葫芦孔7,安装时,将葫芦孔7挂在左支柱13外侧面上的螺栓8上,对应的左支架11顶面上的螺栓8穿过所述长条通孔43,然后用螺母套在所述螺栓8上旋紧,即可将加强筋板4快速固定在左支柱13与左支架11之间;同样,将加强筋板4快速固定在右支柱14与右支架12之间。
在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之间还设有起加固作用(即可提高整个承架的刚性)的底梁2,底梁2一端与左支架11的后端部相接或者与左支柱13的底端相接,底梁2的另一端与右支架12的后端部相接或者与右支柱14的底端相接,其间可以是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快速式扣接,还可以用焊接将其固定(当然为了给叉车的货叉留有足够的插入空间及节省材料,也可不设底梁或者将底梁设置的高些,以左支架、左支柱、右支架和右支柱稳固为宜),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如下二种方式:
1)如图1、2、3、8所示,所述底梁2为“T”型,“T”型为一根横截面呈矩形的长梁21,其适配卡扣在设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后端内侧且位于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之后的卡槽24中,“T”型的竖部为二根分别与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平行且与其下端部触接的支杆22,在二根支杆22之间还连接有筋梁23,筋梁23的最高处低于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的高度,其呈楔形(即前低后高的斜坡形),该结构既便于快速安装,又可起到稳固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作用(即可提高整个承架的刚性),还可使叉车工作时货叉插入的深度大,有利于叉车工作。
2)如图9所示,所述底梁2也可将筋梁23改为角筋25,这样更有利于叉车插入。
在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上端部还设有横跨其间并起稳固作用(即可提高整个承架的刚性)的顶梁3,其间可以是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快速式扣接,还可以用焊接将其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如下方式:
在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顶部背面固接螺栓8,在顶梁3上对应的位置设置葫芦孔7,安装时,将葫芦孔7挂在所述螺栓8上,用螺母旋紧即可。
如图1、2、4、5所示,所述围挡5是一个活动件,其由挡杆52和弹杆51二部分构成,其可为扣置在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前端的型材,也可为设置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侧面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杆件。挡杆52的后端与弹杆51的前端固定连接,其连接处铰接在左支架11(右支架12)的前端。当向下按压挡杆52的前端时,弹杆51后端上翘并超出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顶面所在平面;当向下按压弹杆51的后端至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顶面所在平面之下时,挡杆52向上、向内转动(即向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方向转动)至确定位置,此时,由左支柱13、右支柱14、左支架11、右支架12和转挡之间形成纵向截面为设定形状的平面空间,该形状可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具体形状可根据周转材料9转运或存放时的要求而设计)。该结构便于叉车顺利起运码堆成型的周转材料9,即当叉车叉起码堆成型的周转材料9时,施于所述弹杆51上的压力被释放,同时,挡杆52即向外、向下转动,即该周转材料9上方的开口增大,因此,很容易将该周转材料9叉出。
为了确保围挡5在施于弹杆51上的压力释放后,挡杆52可顺利向外、向下转动,也为了在码放周转材料9初始防止周转材料9滚至已上翘的所述的弹杆51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而导致围挡5丧失所起作用,可在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与对应的弹杆51后端设置可迫使弹杆51后端在上方无压力时上翘的弹簧钢条6,弹簧钢条6的后端固接在对应支架外侧面的后端,弹簧钢条6的前端铰接在设于对应弹杆51后端上的滑槽61内,该结构既可在弹杆51上的压力被释放时,将其后端弹起上翘,又可阻挡周转材料9滚至上翘的弹杆51与对应支架顶面之间。
当需要码放方木或模板时,可将围挡5卸掉即可。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左支柱13与右支柱14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形支柱,该结构制作简单、结构牢固,适用于较大空间场所。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其左支柱13与右支柱14下端相互平行,其上端靠拢或交叉连接,该结构适用于上方空间较小的场所。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其左支柱13、右支柱14和对应的挡杆52的形状不同,本实施例由左支柱13、右支柱14、对应的支架和对应的挡杆52所围成的空间的纵向截面形状呈扁圆形,该结构适用于对码放成堆的周转材料9存放时,有此形状要求的场所。
实施例4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其左支柱13、右支柱14和对应的挡杆52的形状不同,本实施例由左支柱13、右支柱14、对应的支架和对应的挡杆52所围成的空间的纵向截面形状呈六边形,该结构适用于对码放成堆的周转材料9存放时,有此形状要求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大量依赖人工的劳动模式,加快现场材料的周转和转场,其使用方便,堆码材料速度快,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循环周转利用,可以用高效的机械作业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减少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并完全能达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施工企业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环境和秩序,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上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拓新的市场。
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不同的周转材料9的尺寸,更换与其适应宽度的底梁2,还可根据不同周转材料9的种类对所述围挡5构件进行固定组合,便于材料堆码固定后的到运和吊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适合叉车对周转材料9堆码后的搬运作业。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方案的,均落在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包括二根间隔平行设置起承重作用的底座(1)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其特征在于:在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后端设有可将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连接在一起的底梁(2),在底梁(2)近旁还设有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下端分别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相连接,在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上端设有可将两根支柱连接在一起的顶梁(3),在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前端还设有随码放在底座(1)上周转材料(9)的增多可将码放的周转材料(9)堆放成纵向截面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的围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相互平行,所述左支柱(13)设置于左支架(11)的内侧,在所述左支柱(13)外侧与左支架(11)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4);所述右支柱(14)设置于右支架(12)的内侧,在所述右支柱(14)外侧与右支架(12)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的上端交叉连接,所述左支柱(13)设置于左支架(11)的内侧,在所述左支柱(13)外侧与左支架(11)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4);所述右支柱(14)设置于右支架(12)的内侧,在所述右支柱(14)外侧与右支架(12)顶面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3)通过其上的葫芦孔(7)挂接并固定在设于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背面的螺栓(8)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2)为“T”型,“T”型的横部适配卡置在设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后端内侧的卡槽(24)中,“T”型的竖部适配置于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之间,所述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分别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为直线形支柱;或者为带有扁圆形部分的支柱;或者为带有六边形部分的支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5)由为直线形、半扁圆形或者半六边形的挡杆(52)和直线形或弧形的弹杆(51)二部分组成,挡杆(52)的后端和弹杆(51)的前端固定连接并铰接在左支架(11)的前端,向下按压挡杆(52)的前端,弹杆(51)后端上翘并超出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顶面所在平面;向下按压弹杆(51)的后端,挡杆(52)向上、向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方向转动并与左支柱(13)、右支柱(14)、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形成纵向截面呈方形、扁圆形或六边形的平面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挡(5)上的弹杆(51)后端还设有可使所述弹杆(51)后端上翘的弹簧钢条(6),弹簧钢条(6)的后端固接在对应支架外侧面的后端,弹簧钢条(6)的前端铰接在设于所述弹杆(51)后端上的滑槽(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4)由连为一体的呈三角形的竖板(41)和与竖板(41)相垂直的平板(42)组成,竖板(41)通过其顶部的葫芦孔(7)挂接并固定于设置在支柱侧面的螺栓(8)上;平板(42)通过其上的长条通孔(43)、支架顶面后端的螺栓(8)与支架固定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4)由连为一体的呈三角形的竖板(41)和与竖板(41)相垂直的平板(42)组成,竖板(41)通过其顶部的葫芦孔(7)挂接并固定于设置在支柱侧面的螺栓(8)上;平板(42)通过其上的长条通孔(43)、支架顶面后端的螺栓(8)与支架固定在一起。
CN201420151978.3U 2014-03-31 2014-03-31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67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1978.3U CN203767280U (zh) 2014-03-31 2014-03-31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1978.3U CN203767280U (zh) 2014-03-31 2014-03-31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7280U true CN203767280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197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67280U (zh) 2014-03-31 2014-03-31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72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958A (zh) * 2014-03-31 2014-07-02 王英春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N104495064A (zh) * 2014-12-11 2015-04-08 宁波无边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胶片的冷却存放装置
CN107140312A (zh) * 2017-06-29 2017-09-08 安徽力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板存放架
CN113464178A (zh) * 2020-12-29 2021-10-01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煤柱充填区支护预制混凝土支柱用辅助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958A (zh) * 2014-03-31 2014-07-02 王英春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N103895958B (zh) * 2014-03-31 2016-02-03 王英春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N104495064A (zh) * 2014-12-11 2015-04-08 宁波无边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胶片的冷却存放装置
CN104495064B (zh) * 2014-12-11 2017-04-26 宁波无边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胶片的冷却存放装置
CN107140312A (zh) * 2017-06-29 2017-09-08 安徽力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板存放架
CN113464178A (zh) * 2020-12-29 2021-10-01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煤柱充填区支护预制混凝土支柱用辅助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7280U (zh)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N205804991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竖板装置
CN202302307U (zh) 装配式铺盖法管线悬吊组合
CN110761557A (zh) 一种逆作法大直径环梁组合活动式模板加固体系
CN103895958B (zh) 可将建筑周转材料快速码放整齐的承架
CN105332450B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外墙免拆保温模板
CN205116685U (zh) 可拆卸悬挑型钢卸料平台
CN202390077U (zh) 一种塔吊运送用吊具
CN206189862U (zh) 一种可移动式稳固布料机导轨
CN105923265B (zh) 一种混凝土管片托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94673A (zh) 电线杆立杆器
CN205077730U (zh) 一种高强度钢筋支撑架
CN207001228U (zh) 一种钢筋笼堆放支架
CN209538194U (zh) 滑槽设备
CN204609298U (zh) 翻板式整体吊空楼梯模板
CN206873922U (zh) 一种底模板可拆卸的钢筋桁架楼承板边模板连接结构
CN203654789U (zh) 组合式定型建筑外围安全平网
CN208683631U (zh) 一种建筑施工楼层内垃圾清运装置
CN111846527A (zh) 一种叠合板堆放架纵向锁紧装置
CN206205445U (zh) 一种模板连接把手
CN101660369B (zh) 钢管桅杆立杆器
CN203797592U (zh) 可移动组装式工程照明台
CN205153223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外墙免拆保温模板
CN203514767U (zh) 一种折叠式脚手板
CN203755627U (zh) 可移动式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