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6394U - 辐条 - Google Patents

辐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6394U
CN203766394U CN201420013006.8U CN201420013006U CN203766394U CN 203766394 U CN203766394 U CN 203766394U CN 201420013006 U CN201420013006 U CN 201420013006U CN 203766394 U CN203766394 U CN 203766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d
spoke
hea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3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杜淑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13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6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6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63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包括一杆体,该杆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杆体的第一端供连接于一自行车的轮圈,该杆体的第二端具有一头部,该头部供连接于一花毂,该杆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线方向界定有一第一方向,该头部最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端沿该第一方向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背对该杆体的第一端,藉此,该杆体通过该凹槽能吸收与花毂产生撞击时产生的力量,使本实用新型而能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避免该杆体的头部因撞击而产生变形。

Description

辐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辐条,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用的辐条。
背景技术
已知的辐条,用于供连接一自行车的轮圈及一花毂,请参见中国台湾专利TW M463202号创作,辐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头端与一自由端,辐条由以各该自由端分别穿设于一自行车花毂的各该通孔,且辐条经由花毂的剖槽移动至定位槽端并以其头端抵顶于定位槽端,辐条的自由端连接于一轮圈,然而,此种结构的辐条的头端是概呈弯折状且为实心的结构,如此一来,当轮圈在行进时遇较巅颇的路面或坑洞时,轮圈与辐条的自由端互相挤压而产生挤压的力量,进而传导至辐条的头端,造成辐条的头端与花毂之间彼此碰撞挤压,由于辐条为弯折状且呈实心的结构,使辐条的头端不具有缓冲的弹性空间而容易导致辐条的头端与花毂彼此撞击而产生断裂等情况,进而造成安全的问题,故,已知辐条的结构仍未臻理想,仍有待本业界人士探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条,能具有较佳的缓冲力而使该杆体不易产生变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包括一杆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杆体的第一端供连接于一自行车的轮圈,该杆体的第二端具有一头部,该头部供连接于一花毂,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连线方向界定有一第一方向,该头部最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端沿该第一方向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背对该杆体的第一端。
所述凹槽具有一相对所述开口的底部,该开口至所述底部的距离定义为该凹槽的深度,该凹槽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
所述凹槽的轮廓概呈球形,另包含一球形的补强件,该补强件设于所述头部,该补强件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而被限位于该凹槽内。
所述凹槽具有一开口及一相对该开口的底部,该开口至所述底部的距离定义为该凹槽的深度,该凹槽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一中间区段,该杆体的直径自该第一端朝所述中间区段渐缩且自该中间区段朝该第二端渐增。
所述杆体的头部的轮廓概呈球状的结构。
所述杆体的头部的轮廓概呈方形块状的结构。
所述头部凹槽的开口该端朝内接合形成一封闭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辐条,该杆体的第二端具有该凹槽而能吸收撞击而产生的撞击力量而能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避免该杆体的头部因撞击而产生变形或断裂等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3、4、5、6:杆体;11:第一端;111:螺纹段;12:第二端;13、33、43、53、63:头部;14、34、54、64:凹槽;2:补强件;642:封闭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包括一杆体1,由金属材制程,较佳者为铝金属。该杆体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该杆体1的第一端11供连接于一自行车的轮圈(图未示),较佳地,该杆体1的第一端11具有螺纹段111而能供螺锁于该轮圈,该杆体1的第二端12具有一头部13,该头部13供连接于一花毂,其中该杆体1的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连线方向界定有一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实际上为该杆体1的长度方向,该头部13最远离该第一端11的一端沿该第一方向凹设有一凹槽14,该凹槽14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背对该杆体1的第一端11,换言之,该杆体1的头部13概呈空心状而使该头部13具有一缓冲的空间而能吸收撞击时产生的拉力。其中该杆体1的头部13的径宽较大于该杆体1在其他位置的径宽,更清楚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杆体1的头部13的轮廓概呈球状的结构且该杆体1为铝制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该杆体4、5的头部43、53的轮廓也可概呈方形块状的结构,且该杆体4、5为铁制的结构。
要说明的是,该凹槽14具有一相对该开口的底部,该凹槽14的开口至底部的距离定义为该凹槽14的深度,该凹槽14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14在该开口的宽度大小,更清楚地说,该凹槽14的轮廓概呈球形,即该凹槽14的宽度大小自其开口朝该底部渐宽直至最大宽度后更进一步朝该底部渐缩,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另包含一球形的补强件2,该凹槽14设于该头部13,该凹槽14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14的开口的宽度大小而被限位于该凹槽14内,藉此以增加该头部13的结构强度避免其产生变形。可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该补强件,例如图5、图6及图8所示,该头部33、53的凹槽34、54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该凹槽34、54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更仔细地说,该凹槽34、54最大宽度等于该凹槽34、54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且该凹槽34、54的底部呈凹弧状。
该杆体1的第一端11与该第二端12之间具有一中间区段,该杆体1的直径自该第一端11朝该中间区段渐缩且自该中间区段朝该第二端12渐增,换言之,该杆体1于该第一端11及该第二端12的直径宽度大于该杆体1其他位置的直径宽度,如此一来,由于该杆体1的第一端11与该第二端12分别连接自行车的轮圈及花毂,即相较于该杆体1的中间区段而言,该杆体1的第一端11与该第二端12承受较大拉力而容易产生变形,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杆体1的第一端11及该第二端12的直径宽度较宽而能使结构强度较佳而不易产生变形,此外,通过该杆体1的粗细不同不仅可降低该杆体1的生产材料成本且也使该杆体1较为轻量化,更重要的是,当该自行车的轮圈转动时也可降低风阻而令骑乘者较为省力。
藉此,实际使用时,请参考图1至图4,该杆体1的第二端12供连接于该花毂,由于该头部13凹设有一凹槽14,藉此,除了能使该杆体1为轻量化之外,当使用者在骑乘自行车时遭遇较巅颇的路面或坑洞时,由于自行车的轮圈会与该杆体1彼此碰撞拉扯,使该花毂与该杆体1彼此之间也会产生撞击拉力,通过该凹槽14能使该杆体1的第二端12(即该杆体1的头部13)能具有一压缩的空间而作为弹性的缓冲的功效,避免该杆体1的头部13因撞击的拉力而产生变形。
另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辐条的第五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辐条具有一杆体6,该杆体6一端形成有一扩大状的头部63,该头部63内部形成有一概呈球形的凹槽64,该凹槽64对应开口该端朝内滚压接合成一封闭顶部642,藉此令该辐条头部的内部形成中空状的凹槽,以获得上述开口凹槽态样辐条相同结构强度,又能兼具减轻辐条重量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结构精简且实用,该杆体的头部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能吸收撞击时产生的力量而能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避免该杆体的头部因撞击而产生变形,实极具进步的功效。

Claims (8)

1.一种辐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杆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杆体的第一端供连接于一自行车的轮圈,该杆体的第二端具有一头部,该头部供连接于一花毂,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连线方向界定有一第一方向,该头部最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端沿该第一方向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背对该杆体的第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一相对所述开口的底部,该开口至所述底部的距离定义为该凹槽的深度,该凹槽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轮廓概呈球形,另包含一球形的补强件,该补强件设于所述头部,该补强件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而被限位于该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一开口及一相对该开口的底部,该开口至所述底部的距离定义为该凹槽的深度,该凹槽的最小宽度不大于该凹槽在其开口的宽度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一中间区段,该杆体的直径自该第一端朝所述中间区段渐缩且自该中间区段朝该第二端渐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头部的轮廓概呈球状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头部的轮廓概呈方形块状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凹槽的开口该端朝内接合形成一封闭顶端。
CN201420013006.8U 2014-01-09 2014-01-09 辐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006.8U CN203766394U (zh) 2014-01-09 2014-01-09 辐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006.8U CN203766394U (zh) 2014-01-09 2014-01-09 辐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6394U true CN203766394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30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394U (zh) 2014-01-09 2014-01-09 辐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6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9822U (zh) 一种螺母锻造模
CN203766394U (zh) 辐条
CN102581206A (zh) 一种圆柱头轴肩螺钉成型组合模具
CN205732768U (zh) 一种防止冲头粘料的配合结构
TWI542504B (zh) 包含輪組夾座之自行車前叉一體成型製造方法
CN204365938U (zh) 一种制造汽车外六角球头销的冷镦模具
CN202447498U (zh) 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
CN206527296U (zh) 一种具有安全沟螺纹的螺栓一次成型模具
CN203664596U (zh) 一种活塞模具及其销孔芯组件
CN202580580U (zh) 铝质花管型材
CN204209879U (zh) 一种新型顶杆
CN204365851U (zh) 拉拔缠绕式小弯曲半径弯管模具
CN201253668Y (zh) 内螺纹钢管用内模
CN202655627U (zh) 合金芯棒
CN203297236U (zh) 一种牙膏灌装机十字膨胀销
CN203076509U (zh) 长轴类工件冷镦成型所用的模具
CN204413048U (zh) 一种铸造工件模具
CN202868283U (zh) 一种用于打扁的新型弯曲管件
CN203678966U (zh) 弯管机通用导模
CN202963345U (zh) 一种六角形钛锭镦圆模具
CN203030749U (zh) 螺丝机正冲落料主模结构
CN203409972U (zh) 一种用于模具上的斜导柱
CN204456835U (zh) 一种改进型铝合金垫块
CN107552696B (zh) 锥形槽螺纹内模
CN208919304U (zh) 一种带阶梯孔的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