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1700U - 智能移动机柜 - Google Patents
智能移动机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61700U CN203761700U CN201420161024.0U CN201420161024U CN203761700U CN 203761700 U CN203761700 U CN 203761700U CN 201420161024 U CN201420161024 U CN 201420161024U CN 203761700 U CN203761700 U CN 2037617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lligent
- intelligent mobile
- frame
-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 mobile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机柜。它解决了机柜设计不够合理的技术问题。本智能移动机柜,包括机架,机架的上端设有顶板,下端设有底板,机架的一面设有前门,与前门相对的一面设有后门,机架的两侧设有侧门,其特征在于,本机柜还包括设置在侧门外侧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和配电系统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配线系统相连接,配电系统与制冷系统均与智能监测系统相连接且智能监测系统能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配电系统与制冷系统之间线路的通断来控制制冷系统工作,智能监测系统还分别与供电系统、环境感应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合了各个功能模块,为IT设备营造一个安全、智能、高可靠的运行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机柜。
背景技术
服务器机柜,用来组合安装面板、插件、插箱、电子元件、器件和机械零件与部件,使其构成一个整体的安装箱。服务器机柜由框架和盖板组成,一般具有长方体的外形,落地放置。它为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提供相适应的环境和安全防护,是仅次于系统级的一级组装。现有技术中,机柜的各种功能往往是各自独立的,如配电模块、环境检测、温度的调节、湿度的控制、安防和消防都是独立存在,各个环节之间未整合;机柜不同区域的降温效果不均衡,或是采用大楼的中央空调送风制冷或者是壁挂空调制冷降温,降温效果差,不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散热;湿度控制非常简陋,只是在地面上摆放了半盆水;消防系统就是角落里的灭火器箱,危险系数高,安全性低;无配线管理,布线混乱,一团乱麻。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柜服务器[申请号:CN201310310755.7],本发明是一机柜服务器,应用于IT领域;该机柜服务器内置一由顶层水箱、分层水箱、水泵及其联通水道构成一个水循环散热系统,分层水箱把机柜内部分割为一电源备电区和四直版服务器区;电源备电区用于安装集中冗余电源和UPS电源,集中冗余电源为柜内设备集中供电,UPS电源与集中冗余电源相连;直版服务器是由服务器主板、硬盘、光驱和导热板组成,与分层水箱的U型滑道固定;二液晶显示器和二摄像模块分别安装在静音机柜的前后门上,与监控模块连接,监控模块内含路VGA矩阵切换和一套水系统监测传感器,摄像数据和水循环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可以远程上传,VGA矩阵与块片服务器主版相连。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对环境进行监测,但是设计还不够合理,配电系统的电力分配不够智能化,散热系统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容易对机柜内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害,降温效果差,安全性低,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实用性差,不利于工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智能配电、能对环境进行监控且安全系数高的智能移动机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智能移动机柜,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的上端设有顶板,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的机架的一面设有前门,与前门相对的一面设有后门,所述的机架的两侧设有侧门,其特征在于,本机柜还包括设置在侧门外侧的制冷系统,所述的制冷系统和配电系统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配线系统相连接,所述的配电系统与制冷系统均与智能监测系统相连接且智能监测系统能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配电系统与制冷系统之间线路的通断来控制制冷系统工作,所述的智能监测系统还分别与供电系统、环境感应系统相连接。所述的制冷系统、配电系统、配线系统、供电系统、环境感应系统、智能监测系统之间进行了整合,为IT设备营造了一个安全、智能、可靠的运行环境,所述的制冷系统设置在机柜外侧,与机柜充分接触,利于通风散热;配线系统使得线缆变得有序和隐蔽,提高了安全性,也更为美观;智能监测系统对外部环境和机柜内部微环境进行监测,利于用户对环境的把握,安全性增高。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配电系统包括智能电力分配模块,所述的智能电力分配模块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分别与总电源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双电源切换开关和智能电力分配模块之间的电源输出总线上设有空气开关,所述的空气开关和双电源切换开关之间设有防浪涌装置。智能电力分配模块用于电力分配,双电源切换开关在断电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电力的不间断供应;空气开关是对电路的第一重保护,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当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空气开关就会自动断开;防浪涌装置是对电路的第二重保护,防止因外界干扰而突然产生的尖峰电流或者电压对回路中其他设备造成损害。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与智能电力分配模块相连接的空调,所述的空调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智能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侧门设有供空调冷风进入的第一通栅,另一侧侧门上设有供机柜内空气流出的第二通栅。所述的空调为高性能空调,为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柜体两侧均可安装空调,机柜内还装有隔板、导流板,冷空气可以从机柜的第一通栅进入,热空气从机柜的第二通栅循环排出,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目的。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机构,所述的环境感应系统包括与控制机构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在控制机构上还连接有警报装置且控制机构能够根据测得的数据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实现对温湿度的监测,防止电子设备的损害,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环境感应系统包括与控制机构相连接的烟雾检测器,所述的控制机构还与设置在机柜内部的灭火机构相连接,当烟雾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值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且控制机构能够控制灭火机构上的电磁阀开启。警报装置提醒用户灭火,同时控制机构自动开启灭火机构对机柜内部进行紧急灭火。
作为一种改进,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双电源切换开关还连接有脱扣器且当灭火机构上的电磁阀开启时控制机构通过控制脱扣器来控制空气开关跳闸。在火灾发生时,控制机构断开电源,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作为一种改进,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前门上设有显示器和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与控制机构相连接且指示灯能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改变颜色。当机柜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时指示灯显示绿色,当温度小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指示灯显示蓝色,当温度大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指示灯显示红色,方便用户直观判断机柜内温度的情况。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侧门内侧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和侧门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的机架包括纵向设置在侧门两边的纵梁,所述的纵梁上横架有若干具凸层的横梁,所述的挡板上设有供横梁上的凸层通过的开口且挡板与纵梁相固定。所述的顶板、底板、前门、后门、侧门均为金属板,纵梁、横梁则起到稳固内部支撑结构的作用,挡板和侧门的绝缘层对内部服务器和IT设备起到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干扰的作用。
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配线系统包括进线密封套件和纵向设置在机架纵梁上的线槽,所述的线槽上开有出线孔,所述的进线密封套件包括可移出芯层的模块,所述的模块中插有中心塞。进线密封套件保证机柜内部的密封性,线槽利于线缆的有序管理且能够隐藏,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一种改进,在上述的智能移动机柜中,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若干移动脚轮,所述的顶板上设有若干吊环。为了吊装和运输的方便,在机柜顶端有若干个高强度的吊环,机柜底部装有移动脚轮,并配有标准支脚,可以在指定位置进行固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智能移动机柜的优点在于:1、整合了智能配电、动力环境监控、温度调节、线缆管理、安防和消防等功能模块,为IT设备营造一个安全、智能、高可靠的运行环境。2、降温效果好,能够进行良好的通风散热。3、对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控制,降低环境对IT设备的影响。4、在火灾发生时,通过警报装置发出报警,提醒用户灭火且能够自动启动机柜内的灭火机构紧急灭火。5、智能监测系统对各种设备进行监测,保证机柜内的电子设备处于安全环境。6、能够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框图。
图中,机架1、顶板2、底板3、前门4、后门5、侧门6、制冷系统7、配电系统8、配线系统9、智能监测系统10、供电系统11、环境感应系统12、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双电源切换开关14、空气开关15、防浪涌装置16、空调17、第一通栅19、第二通栅20、控制机构21、温湿度传感器22、警报装置23、烟雾检测器24、灭火机构25、电磁阀26、脱扣器27、显示器28、指示灯29、挡板30、绝缘层31、纵梁32、横梁33、进线密封套件34、线槽35、出线孔36、移动脚轮37、吊环3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智能移动机柜,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设有顶板2,下端设有底板3,机架1的一面设有前门4,与前门4相对的一面设有后门5,机架1的两侧设有侧门6,其特征在于,本机柜还包括设置在侧门6外侧的制冷系统7,制冷系统7和配电系统8通过固定在机架1上的配线系统9相连接,配电系统8与制冷系统7均与智能监测系统10相连接且智能监测系统10能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配电系统8与制冷系统7之间线路的通断来控制制冷系统7工作,智能监测系统10还分别与供电系统11、环境感应系统12相连接。制冷系统7、配电系统8、配线系统9、供电系统11、环境感应系统12、智能监测系统10之间进行了整合,为IT设备营造了一个安全、智能、可靠的运行环境,制冷系统7设置在机柜外侧,与机柜充分接触,利于通风散热;配线系统9使得线缆变得有序和隐蔽,提高了安全性,也更为美观;智能监测系统10对外部环境和机柜内部微环境进行监测,利于用户对环境的把握,安全性增高。
其中,配电系统8包括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14分别与总电源和备用电源相连接,双电源切换开关14和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之间的电源输出总线上设有空气开关15,空气开关15和双电源切换开关14之间设有防浪涌装置16。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用于电力分配,双电源切换开关14在断电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电力的不间断供应;空气开关15是对电路的第一重保护,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当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空气开关15就会自动断开;防浪涌装置16是对电路的第二重保护,防止因外界干扰而突然产生的尖峰电流或者电压对回路中其他设备造成损害。制冷系统7包括与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相连接的空调17,空调17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智能监测系统10相连接,侧门6设有供空调17冷风进入的第一通栅19,另一侧侧门6上设有供机柜内空气流出的第二通栅20。空调为高性能空调,制冷量不小于2KW,为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柜体两侧均可安装空调,机柜内还装有隔板、导流板,冷空气可以从机柜的第一通栅19进入,热空气从机柜的第二通栅20循环排出,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目的。智能监测系统10包括控制机构21,环境感应系统12包括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22,在控制机构21上还连接有警报装置23且控制机构21能够根据测得的数据控制警报装置23发出警报。实现对温湿度的监测,防止电子设备的损害,提高了安全性。环境感应系统12包括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的烟雾检测器24,控制机构21还与设置在机柜内部的灭火机构25相连接,当烟雾检测器24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值时警报装置23发出警报且控制机构21能够控制灭火机构25上的电磁阀26开启。警报装置23提醒用户灭火,同时控制机构21自动开启灭火机构25对机柜内部进行紧急灭火。作为一种改进,双电源切换开关14还连接有脱扣器27且当灭火机构25上的电磁阀26开启时控制机构21通过控制脱扣器27来控制空气开关15跳闸。在火灾发生时,控制机构21断开电源,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作为一种改进,前门4上设有显示器28和指示灯29,指示灯29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且指示灯29能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22检测到的温度改变颜色。当机柜内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时指示灯显示绿色,当温度小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指示灯显示蓝色,当温度大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指示灯显示红色,方便用户直观判断机柜内温度的情况。侧门6内侧设有挡板30,挡板30和侧门6之间设有绝缘层31,机架1包括纵向设置在侧门6两边的纵梁32,纵梁32上横架有若干具凸层的横梁33,挡板30上设有供横梁33上的凸层通过的开口且挡板30与纵梁32相固定。顶板2、底板3、前门4、后门5、侧门6均为金属板,最小厚度为1.5mm,纵梁32、横梁33则起到稳固内部支撑结构的作用,挡板30和侧门6的绝缘层31对内部服务器和IT设备起到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干扰的作用。配线系统9包括进线密封套件34和纵向设置在机架1纵梁32上的线槽35,线槽35上开有出线孔36,进线密封套件34包括可移出芯层的模块,模块中插有中心塞。进线密封套件34保证机柜内部的密封性,线槽35利于线缆的有序管理且能够隐藏,提高了安全性。作为一种改进,底板3上设有若干移动脚轮37,顶板2上设有若干吊环38。为了吊装和运输的方便,在机柜顶端有4个高强度的吊环38,机柜底部装有移动脚轮37,并配有标准支脚,可以在指定位置进行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顶板2、底板3、前门4、后门5、侧门6、制冷系统7、配电系统8、配线系统9、智能监测系统10、供电系统11、环境感应系统12、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双电源切换开关14、空气开关15、防浪涌装置16、空调17、第一通栅19、第二通栅20、控制机构21、温湿度传感器22、警报装置23、烟雾检测器24、灭火机构25、电磁阀26、脱扣器27、显示器28、指示灯29、挡板30、绝缘层31、纵梁32、横梁33、进线密封套件34、线槽35、出线孔36、移动脚轮37、吊环3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移动机柜,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的上端设有顶板(2),下端设有底板(3),所述的机架(1)的一面设有前门(4),与前门(4)相对的一面设有后门(5),所述的机架(1)的两侧设有侧门(6),其特征在于,本机柜还包括设置在侧门(6)外侧的制冷系统(7),所述的制冷系统(7)和配电系统(8)通过固定在机架(1)上的配线系统(9)相连接,所述的配电系统(8)与制冷系统(7)均与智能监测系统(10)相连接且智能监测系统(10)能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配电系统(8)与制冷系统(7)之间线路的通断来控制制冷系统(7)工作,所述的智能监测系统(10)还分别与供电系统(11)、环境感应系统(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系统(8)包括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所述的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14)分别与总电源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双电源切换开关(14)和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之间的电源输出总线上设有空气开关(15),所述的空气开关(15)和双电源切换开关(14)之间设有防浪涌装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系统(7)包括与智能电力分配模块(13)相连接的空调(17),所述的空调(17)通过数据传输线(18)与智能监测系统(10)相连接,所述的侧门(6)设有供空调(17)冷风进入的第一通栅(19),另一侧侧门(6)上设有供机柜内空气流出的第二通栅(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监测系统(10)包括控制机构(21),所述的环境感应系统(12)包括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22),在控制机构(21)上还连接有警报装置(23)且控制机构(21)能够根据测得的数据控制警报装置(23)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境感应系统(12)包括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的烟雾检测器(24),所述的控制机构(21)还与设置在机柜内部的灭火机构(25)相连接,当烟雾检测器(24)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值时警报装置(23)发出警报且控制机构(21)能够控制灭火机构(25)上的电磁阀(26)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电源切换开关(14)还连接有脱扣器(27)且当灭火机构(25)上的电磁阀(26)开启时控制机构(21)通过控制脱扣器(27)来控制空气开关(15)跳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门(4)上设有显示器(28)和指示灯(29),所述的指示灯(29)与控制机构(21)相连接且指示灯(29)能够根据温湿度传感器(22)检测到的温度改变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门(6)内侧设有挡板(30),所述的挡板(30)和侧门(6)之间设有绝缘层(31),所述的机架(1)包括纵向设置在侧门(6)两边的纵梁(32),所述的纵梁(32)上横架有若干具凸层的横梁(33),所述的挡板(30)上设有供横梁(33)上的凸层通过的开口且挡板(30)与纵梁(32)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线系统(9)包括进线密封套件(34)和纵向设置在机架(1)纵梁(32)上的线槽(35),所述的线槽(35)上开有出线孔(36),所述的进线密封套件(34)包括可移出芯层的模块,所述的模块中插有中心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移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3)上设有若干移动脚轮(37),所述的顶板(2)上设有若干吊环(3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1024.0U CN203761700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智能移动机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1024.0U CN203761700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智能移动机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61700U true CN203761700U (zh) | 2014-08-06 |
Family
ID=5125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61024.0U Active CN203761700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智能移动机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61700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7279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成都绿野起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用于移动通讯的可调控机箱装置 |
CN104492006A (zh) * | 2014-12-02 | 2015-04-08 | 宁波市令通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箱 |
CN105072875A (zh) * | 2015-08-21 | 2015-11-18 | 江门市鼎龙机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机房 |
CN105118222A (zh) * | 2015-08-25 | 2015-12-02 |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消防通信机箱 |
CN105126275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消防式通信机箱 |
CN106793683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系统 |
CN107249281A (zh) * | 2017-07-05 | 2017-10-13 | 重庆升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机箱 |
CN107896446A (zh) * | 2017-10-20 | 2018-04-10 |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 | Ups蓄电池智能监测机柜 |
CN108770280A (zh) * | 2018-08-16 | 2018-11-06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ni型数据中心单体机 |
CN108811407A (zh) * | 2018-08-16 | 2018-11-13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款mini型智能设施柜 |
CN115218604A (zh) * | 2022-07-25 | 2022-10-21 | 安徽省航嘉驰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t型变频冰箱远程控制系统 |
-
2014
- 2014-04-01 CN CN201420161024.0U patent/CN2037617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92006B (zh) * | 2014-12-02 | 2017-03-29 | 宁波市令通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箱 |
CN104492006A (zh) * | 2014-12-02 | 2015-04-08 | 宁波市令通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箱 |
CN104507279A (zh) * | 2015-01-06 | 2015-04-08 | 成都绿野起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用于移动通讯的可调控机箱装置 |
CN105072875A (zh) * | 2015-08-21 | 2015-11-18 | 江门市鼎龙机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机房 |
CN105072875B (zh) * | 2015-08-21 | 2018-05-15 | 江门市鼎龙机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机房 |
CN105118222A (zh) * | 2015-08-25 | 2015-12-02 |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式消防通信机箱 |
CN105126275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消防式通信机箱 |
CN106793683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系统 |
CN107249281A (zh) * | 2017-07-05 | 2017-10-13 | 重庆升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机箱 |
CN107896446A (zh) * | 2017-10-20 | 2018-04-10 |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 | Ups蓄电池智能监测机柜 |
CN108770280A (zh) * | 2018-08-16 | 2018-11-06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ni型数据中心单体机 |
CN108811407A (zh) * | 2018-08-16 | 2018-11-13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款mini型智能设施柜 |
CN108770280B (zh) * | 2018-08-16 | 2023-08-29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ni型数据中心单体机 |
CN108811407B (zh) * | 2018-08-16 | 2023-08-29 |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款mini型智能设施柜 |
CN115218604A (zh) * | 2022-07-25 | 2022-10-21 | 安徽省航嘉驰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t型变频冰箱远程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61700U (zh) | 智能移动机柜 | |
CN203376620U (zh) | 数据中心机房 | |
CN206516922U (zh) | 一种自报警配电柜 | |
CN204759075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管控系统 | |
CN104201868B (zh) | 一种高压变频器 | |
CN204515589U (zh) | 移动式微型数据中心 | |
CN206878336U (zh) | 一种防窃电配电柜 | |
CN208432895U (zh) | 一种用于智慧机柜的动力环境监控装置 | |
CN204966998U (zh) | 一种防盗电力柜 | |
CN206022927U (zh) |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 | |
CN106447978A (zh) | 一种电气柜用防盗监控装置 | |
CN107064585A (zh) | 一种防窃电的计量柜 | |
CN201663553U (zh) | 一种户外小型壁挂电源系统 | |
CN203690718U (zh) | 一种自动灭火配电柜 | |
CN105788145A (zh) | 一种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箱 | |
CN106786024B (zh) | 发电车接入箱 | |
CN202524692U (zh) | 具有密封防尘功能的网络机柜 | |
CN205864938U (zh) | 一种一体化内循环服务器机柜 | |
CN208396614U (zh) | 一种防火门自主感知三重关门装置 | |
CN208674957U (zh) | 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eps消防应急电源 | |
CN205040144U (zh) | RackDC一体化机柜式数据中心装置 | |
CN206388959U (zh) | 自动断电墙壁插座 | |
CN207134867U (zh) | 一种光伏舱式集成控制开关站 | |
CN211180975U (zh) | 一种智慧型火灾报警器 | |
CN206490335U (zh) | 发电车接入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Weina Inventor before: Dai Mi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DAI MIN TO: WANG WE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