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2753U - 橡皮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橡皮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2753U
CN203752753U CN201320861407.4U CN201320861407U CN203752753U CN 203752753 U CN203752753 U CN 203752753U CN 201320861407 U CN201320861407 U CN 201320861407U CN 203752753 U CN203752753 U CN 203752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rasing rubber
housing
rubber apparatu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14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an High Stationery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an High Stationery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an High Stationery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an High Stationery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14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2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2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27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皮擦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并部分地凸出于壳体(1)的第一齿轮(2),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壳体(1)上并与第一齿轮(2)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3);第一齿轮(2)包括用于擦拭铅笔字迹的第一轮齿(22);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第二齿轮(3)的齿槽用于收容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若干碎屑。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橡皮擦装置采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结构,第一轮齿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若干碎屑能够分别吸附在第一齿轮的齿槽与第二齿轮的齿槽中,从而实现碎屑的自动清理,其清理碎屑的方法较为简便。

Description

橡皮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橡皮擦装置。
背景技术
橡皮擦在擦拭铅笔字迹的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如不及时清理碎屑,极为容易造成纸面的不整洁;如若碎屑掉落在地面上,不仅会影响地面的清洁卫生而且难以清理。现有技术中的橡皮擦具有清理碎屑的装置,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先擦拭铅笔字迹后再清理碎屑,然而此种橡皮擦清理碎屑时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橡皮擦清理碎屑时操作较为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清理碎屑较为简便的橡皮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橡皮擦装置,包括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部分地凸出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齿轮,以及至少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用于擦拭铅笔字迹的第一轮齿;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擦拭铅笔字迹时,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槽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轮齿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一齿轮还包括由橡皮制成的第一辐板;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辐板的一端面的第一支架;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凸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辐板的两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个;所述第二齿轮包括分别由橡皮制成的第二辐板与第二轮齿;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辐板的一端面的第二支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辐板的两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架,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二转轴轴向开设有用于握持的握持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开合盖与第二开合盖;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开合盖以及所述第二开合盖三者形成的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皮擦装置中,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橡皮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橡皮擦装置采用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结构,第一齿轮的第一轮齿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若干碎屑能够分别吸附在第一齿轮的齿槽与第二齿轮的齿槽中,从而实现碎屑的自动清理,其结构简单且清理碎屑的方式较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橡皮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中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中的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中的第一齿轮与第一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橡皮擦装置中的第二齿轮与第二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橡皮擦装置,其包括壳体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开合盖6以及第二开合盖7。第一齿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且第一齿轮2部分地凸出于壳体1。该第一齿轮2包括由橡皮制成第一轮齿22,该第一轮齿22用于擦拭铅笔字迹。第二齿轮3至少设置有一个,该第二齿轮3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并与第一齿轮2啮合传动,且第二齿轮3部分地凸出于壳体1。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为一个。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时,推动第一齿轮2使得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与此同时,第一齿轮2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时产生的若干碎屑能够吸附在第一齿轮2的齿槽(未标号)中,当吸附有碎屑的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第二齿轮3的齿槽(未标号)相互啮合时,吸附在第一齿轮2的齿槽中的碎屑能够转移并吸附在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从而使得所述橡皮擦装置能够自动清理碎屑。所述橡皮擦装置在擦拭铅笔字迹的同时能够清理碎屑,与现有的先擦拭铅笔字迹后再清理碎屑的橡皮擦相比,所述橡皮擦装置清理碎屑的操作方式较为简便。
具体地,如图1、图4、图5并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连接,使得两者之间形成可全部地容纳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的容纳空间。其中,请参阅图4所示,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底板111以及第一侧板112。第一底板111的外形大致和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相互啮合时的端面的外形相同,且第一底板111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的转轴连线的长度,使得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能够凸出于壳体11的一端。第一侧板1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侧板112分别凸设在第一底板111的两侧边缘,也即两个第一侧板112分别由第一底板111的两侧边缘朝向第一齿轮2的一侧延伸。第一转轴13凸设在第一底板111的一侧的内壁上,也即第一转轴13由第一底板111的一侧的内壁向第一齿轮2延伸。第一齿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转轴13上。第二转轴14凸设在第一底板111的远离第一齿轮2的一侧的内壁上,也即第二转轴14由第一底板111的远离第一齿轮2的一侧的内壁向第二齿轮3延伸。第二齿轮3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转轴1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以及所述第一壳体11三者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5所示,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底板121以及第二侧板122。该第二底板121与第一底板111的外形相同。该第二侧板122同样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侧板122分别凸设在第二底板121的两侧边缘,也即两个第二侧板122分别由第二底板121的两侧边缘朝向第一齿轮2的一侧延伸。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互扣合时,两个第一侧板112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122相对应地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亦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侧板112与两个第二侧板12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呈凹凸状的防滑部16。采用该防滑部16的结构,能够增大使用者握持所述橡皮擦装置时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擦拭铅笔字迹时产生打滑现象,进而提高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1并参阅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时,为了便于握紧该橡皮擦装置,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贯穿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第二转轴14的握持孔15。该握持孔15的孔径大致与手指相适配,当使用者擦拭铅笔字迹时,可将手指伸入握持孔15中,进而提高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的便利性。
如图6并参阅图3所示,第一齿轮2用于擦拭铅笔字迹,且其齿槽可用于收容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具体地,该第一齿轮2包括第一辐板21、第一轮齿22、第一轴孔23以及第一插装孔24。第一轮齿22设置在第一辐板21的圆周上,该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能够收容在第一齿轮2的齿槽中。第一辐板21与第一轮齿22均由橡皮制成,两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第一辐板21与第一轮齿2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以及良好的吸附石墨的性能等优点的橡皮,以提高所述橡皮擦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擦拭铅笔字迹的效果。第一轴孔23开设在第一辐板21的中心,第一齿轮2通过该第一轴孔2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第一插装孔24用于安装第一支架4,通过第一支架4能够将第一齿轮2稳固地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该第一插装孔24沿第一辐板21轴向开设。本实施例中,第一插装孔2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插装孔24均匀地分布在第一轴孔23的四周。采用若干个第一插装孔24的结构,能够实现第一支架4与第一齿轮2的固定连接。
如图7并参阅图3所示,第二齿轮3同样可用于擦拭铅笔字迹,且其齿槽可用于收容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具体地,该第二齿轮3包括第二辐板31、第二轮齿32、第二轴孔33以及第二插装孔34。第二轮齿32设置在第二辐板31的圆周上,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能够收容在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第二辐板31与第二轮齿32均由橡皮制成,两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第二辐板31以及第二轮齿32采用与第一辐板21以及第一轮齿22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二轴孔33开设在第二辐板31的中心,该第二轴孔3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轴14上。第二插装孔34用于安装第二支架5,通过第二支架5能够将第二齿轮3稳固地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该第二插装孔34沿第二辐板31轴向开设。本实施例中,第二插装孔3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插装孔34均匀地分布在第二轴孔33的四周。采用若干个第二插装孔34的结构,能够实现第二支架5与第二齿轮3的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亦可采用不能用于擦拭铅笔字迹的材料制成,该第二齿轮3仅用于收容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以及第二齿轮3均为直齿圆柱齿轮,且第二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第一齿轮2以及第二齿轮3采用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其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以及第二齿轮3亦可采用斜齿圆柱齿轮或者锥齿轮等结构。由于第二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也即第二齿轮3的尺寸大于第一齿轮2的尺寸,使得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碎屑更多地吸附在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从而便于所述橡皮擦装置对碎屑的收纳。
如图6并参阅图3所示,由于第一齿轮2由橡皮制成,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2上能够加强第一齿轮2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第一齿轮2能够稳定地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该第一支架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架4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一辐板21的两端面上。该第一支架4包括第一支架体41、第一通孔42以及第一插装部43。第一支架体41大致为圆盘状结构,其与第一齿轮2同轴设置,该第一支架体41可采用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塑料制成。第一通孔42开设在第一支架体41的中心位置,其与第一轴孔23同轴。第一转轴13穿设在两个第一支架4的第一轴孔23中,使得第一齿轮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第一插装部43凸设在第一支架体41靠近第一齿轮2的一端面,也即第一插装部43由第一支架体41靠近第一齿轮2的一端面朝向第一齿轮2延伸。该第一插装部43同样设置有若干个,其数量与第一插装孔24的数量相等,且第一插装部43的分布位置与第一插装孔24的分布位置相对应。采用第一插装部43与第一插装孔24的结构,以实现第一齿轮2与第一支架4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组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与第一支架4亦可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如采用粘接剂粘接或采用螺纹连接等。
如图7并参阅图4所示,由于第二齿轮3由橡皮制成,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3上能够加强第二齿轮3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第二齿轮3能够稳定地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14上。该第二支架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架5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第二辐板31的两端面上。该第二支架5包括第二支架体51、第二通孔52以及第二插装部53。第二支架体51大致为圆盘状结构,其与第二齿轮3同轴设置,该第二支架体51可采用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塑料制成。第二通孔52开设在第二支架体51的中心位置,其与第二轴孔33同轴。第二转轴14穿设在两个第二支架5的第二轴孔33中,使得第二齿轮3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轴14上。第二插装部53凸设在第二支架体51靠近第二齿轮3的一端面,也即第二插装部53由第二支架体51靠近第二齿轮3的一端面朝向第二齿轮3延伸。该第二插装部53同样设置有若干个,其数量与第二插装孔34的数量相等,且第二插装部53的分布位置与第二插装孔34的分布位置相对应。采用第二插装部53与第二插装孔34的结构,以实现第二齿轮3与第二支架5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组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与第二支架5亦可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如采用粘接剂粘接或采用螺纹连接等。
如图2并参阅图1所示,第一开合盖6大致为中空的半圆盘结构,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的一端,该第一开合盖6大致与第一齿轮2相适配。第一开合盖6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22的外侧壁上,当需要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时,拆除该第一开合盖6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开合盖6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第一开合盖6卡扣连接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22的外侧壁上。第二开合盖7大致为中空的半圆盘结构,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的一端,该第二开合盖7大致与第二齿轮3相适配。第二开合盖7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22的外侧壁上。当需要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时,拆除该第二开合盖7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第二开合盖7同样卡扣连接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22的外侧壁上。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分别位于壳体1、第一开合盖6以及第二开合盖7三者形成的空间中。当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的碎屑收容到一定量时,通过拆除第一开合盖6或者第二开合盖7,能够方便地将碎屑分别从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清除。
组装上述橡皮擦装置时,首先将两个第一支架4分别插装在第一齿轮2的两端面上,将两个第二支架5分别插装在第二齿轮3的两端面上。然后分别将组装好的第一齿轮2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将组装好的第二齿轮3安装在第二转轴14上;再将第二壳体12扣合连接在第一壳体11上。最后将第一开合盖6与第二开合盖7分别安装在壳体1的两端。
使用上述橡皮擦装置时,由于所述橡皮擦装置采用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的结构,第一齿轮2的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若干碎屑能够分别吸附在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从而实现碎屑的自动清理,其结构简单且清理碎屑的方法较为简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并部分地凸出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齿轮(2),以及至少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2)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2)包括用于擦拭铅笔字迹的第一轮齿(22);使用所述橡皮擦装置擦拭铅笔字迹时,所述第一齿轮(2)的齿槽与所述第二齿轮(3)的齿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轮齿(22)擦拭铅笔字迹产生的若干碎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还包括由橡皮制成的第一辐板(21);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辐板(21)的一端面的第一支架(4);所述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凸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支架(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辐板(21)的两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4),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架(4)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3)为一个;所述第二齿轮(3)包括分别由橡皮制成的第二辐板(31)与第二轮齿(32);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辐板(31)的一端面的第二支架(5);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第一齿轮(2)的一侧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支架(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辐板(31)的两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架(5),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架(5)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贯穿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二转轴(14)开设并用于握持的握持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擦装置还包括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开合盖(6)与第二开合盖(7);所述第一齿轮(2)与所述第二齿轮(3)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所述第一开合盖(6)以及所述第二开合盖(7)三者形成的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以及所述第二齿轮(3)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CN201320861407.4U 2013-12-25 2013-12-25 橡皮擦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2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407.4U CN203752753U (zh) 2013-12-25 2013-12-25 橡皮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407.4U CN203752753U (zh) 2013-12-25 2013-12-25 橡皮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2753U true CN203752753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4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140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2753U (zh) 2013-12-25 2013-12-25 橡皮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2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697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橡皮擦装置以及清理碎屑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697A (zh) * 2013-12-25 2014-04-09 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橡皮擦装置以及清理碎屑的方法
CN103707697B (zh) * 2013-12-25 2015-09-30 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橡皮擦装置以及清理碎屑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5661B2 (en) Electric pencil sharpener with a replaceable cutter assembly
CN103754033B (zh) 按压蓄能式削笔机
CN203752753U (zh) 橡皮擦装置
CN201015934Y (zh) 电动圆规
CN205391191U (zh) 便于收集锐器的锐器盒
CN103707697A (zh) 橡皮擦装置以及清理碎屑的方法
CN205631865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削笔器
CN204749668U (zh) 一种电动卷笔器
CN208955354U (zh) 一种插座
CN2735508Y (zh) 一种伸缩式u盘
CN201257858Y (zh) 新式铅笔刀
CN207602641U (zh) 一种双节塑料电池盒
CN201294947Y (zh) 一种回形针等文具的收纳盒
CN103386850A (zh) 可更换刀具的电动削铅笔机
CN217917585U (zh) 一种多次使用便捷式一次性车衣盒
CN201619910U (zh) 一种贴纸车
CN203920175U (zh) 省力型转笔刀
CN21207348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橡皮
CN216101249U (zh) 一种可多笔同时切削的新型卷笔刀
CN212979692U (zh) 一种削铅笔器驱动机构及其削铅笔器
CN202264565U (zh) 夹式卷笔刀
CN110236276B (zh) 一种分装铅笔盒
CN108146120A (zh) 一种横拉式的智能削笔刀文具
CN202820047U (zh) 一种化妆品盒
CN202021989U (zh) 新型绘图铅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