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7471U -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7471U
CN203747471U CN201420105530.8U CN201420105530U CN203747471U CN 203747471 U CN203747471 U CN 203747471U CN 201420105530 U CN201420105530 U CN 201420105530U CN 203747471 U CN203747471 U CN 203747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appliance terminal
proof structure
charger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055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文裔
卢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055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7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7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74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包括:可相互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的电器终端和电器终端配件,分别设置在电器终端与电器终端配件连接面上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凸和定位凹,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配件上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上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位置相对应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电器终端配件与所述电器终端相接触时,通过磁铁吸引力作用而自动对位,保证所述电器终端配件与所述电器终端良好接触,防止用户错误使用,做到傻瓜化操作,起到防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呆设计结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磁铁的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需要按正确的位置进行装配,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主动校对位置,否则错误的操作都会影响产品的组装或使用。这样,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影响成产效率,同时,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等和操作繁琐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铁防呆结构,通过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将产品自动结合到需要的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减少装配工人的装配判断时间同时防止用户错误组装,做到傻瓜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包括:可相互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的电器终端和电器终端配件,分别设置在电器终端与电器终端配件连接面上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凸和定位凹,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配件上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上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位置相对应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及所述定位凸与定位凹的安装定位,所述电器终端可与所述电器终端配件吸附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所述电器终端配件为充电器,所述电器终端为需充电终端。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所述需充电终端为无线路由器。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所述充电器设有前壳,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安装在充电器的前壳上。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无线路由器设有后壳,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线路由器后壳上。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在所述充电器前壳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位于所述充电器前壳一侧的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极为S极。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所述无线路由器后壳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中,位于无线路由器后壳一侧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极为N极。
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至少分别设置两个,可以一对或多对。这样设计可以使充电器和路由器接触面上至少存在两个吸附点,从而使充电器和无线路由器在直线上的方向得到精准控制,当然,如果设计成三个吸附点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效果,但是,本着结构简单,节省空间的理念,两个吸附点是达到上述目的最简单最佳的设计方案,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设计的,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分别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在所述充电器的前壳处和无线路由器的后壳处,相对应的分别设有异名磁极的磁铁,由于异性磁极间的吸引力,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充电器前壳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后壳相接触时,使所述充电器和所述无线路由器自动对位,保证所述充电器与所述无线路由器良好接触,有效防止用户错误使用,做到傻瓜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铁防呆结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自动对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底部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磁铁防呆结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铁防呆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可相互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的电器终端(如图1所示的无线路由器210)和电器终端配件(如图1所示的充电器110),分别设置在电器终端与电器终端配件连接面上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凸和定位凹,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配件上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上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位置相对应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及所述定位凸与定位凹的安装定位,所述电器终端可与所述电器终端配件吸附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无线路由器210和充电器110,通过其上各自设置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及所述定位凸与定位凹的安装定位,相互吸附连接在一起)。
下面以所述电器终端为路由器,和电器终端配件为给路由器充电的充电器为例做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电器终端为路由器,和电器终端配件为充电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实施例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主要用于充电器和无线路由器的自动对位,如图1和图7所示,包括:可相互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的无线路由器210和充电器110,分别设置在无线路由器210与充电器110连接面上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凸和定位凹(图中未标出),固定设置在充电器110上的第一磁铁121,固定设置在无线路由器210上的、与所述第一磁铁121相吸引的第二磁铁221,所述第一磁铁121与所述第二磁铁221位置相对应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及所述定位凸与定位凹的安装定位,所述无线路由器210可与所述充电器110吸附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磁铁121位于在充电器110上,第二磁铁221位于无线路由器210上与第一磁铁121相对应的位置,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21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反。通过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将充电器和无线路由器自动结合到需要的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减少装配工人的装配判断时间同时防止用户错误组装,做到傻瓜化操作。
较佳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21可成对设计,分别设置2个、4个或6个,也可以设置成大于2的其他数量,只要使本实施例中充电器120和无线路由器210之间存在多个相对确定的吸附点就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为两个吸附点为确定一条直线方向的最简方案,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充电器110和无线路由器210只要保持在同一直线位置即可,即允许相互旋转180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21分别为两个。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充电器110的前壳130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开孔131,充电器110内部靠近前壳130处为充电器电路板PCBA 112,如图4所示;充电器电路板PCBA112上设有第一充电弹片140,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充电弹片140与充电器电路板PCBA112电性相连且与前壳130上的第一开孔131位置对应。在前壳130上相对第一开孔131对称设有第一定位槽120,其上固定设置第一磁铁121,且第一磁铁121背对第一定位槽120一侧为N极。对应的,无线路由器210的后壳230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开孔231,无线路由器内部靠近后壳230处为无线路由器电路板PCBA212,无线路由器电路板PCBA 212上设有第二充电弹片240,如图6所示,第二充电弹片240与无线路由器电路板PCBA212电性相连且与后壳230上第二开孔231位置对应。后壳230上相对第二开孔231对称设有第二定位槽220,其上固定设置第二磁铁221,且第二磁铁221背对第二定位一侧为S极。上述第一定位槽120与第二定位槽220,第一开孔131与第二开孔231位置分别相对应。
进一步的,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当充电器110与无线路由器210位置错误时,由于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21之间的引力作用,会在充电器110与无线路由器210之间形成一个磁力扭矩,使其发生扭转直至第一磁铁121与第二磁铁221处于正对位置。此时,第一充电弹片140通过第一开孔131向外凸伸插入第二开孔230内,与第二充电弹片240接触通电,此时整个装置处于工作位置。由于弹片的弹性形变和磁铁的吸引力,使充第一电弹片140与第二充电弹片240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只要振动幅度不是很大,充电器110与无线路由器210都会保持接触良好,且如果充电器和路由器小范围的脱离,由于磁铁的吸引力,也会自动复位。由于异名磁极间的吸引力,能够在充电器前壳130与无线路由器后壳230相接触时,使充电器110和无线路由器210自动对位,起到很好的防呆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变换磁铁的极性或改变磁铁的数量,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的电器终端和电器终端配件,分别设置在电器终端与电器终端配件连接面上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凸和定位凹,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配件上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电器终端上的、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位置相对应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及所述定位凸与定位凹的安装定位,所述电器终端可与所述电器终端配件吸附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终端配件为充电器,所述电器终端为需充电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需充电终端为无线路由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设有前壳,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安装在充电器的前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器设有后壳,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线路由器后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器前壳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充电器前壳一侧的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极为S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后壳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磁铁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无线路由器后壳一侧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极为N极。
CN201420105530.8U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5530.8U CN203747471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5530.8U CN203747471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7471U true CN203747471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0553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471U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7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511A (zh) * 2014-08-13 2014-1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磁性定位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511A (zh) * 2014-08-13 2014-1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磁性定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4648U (zh) 接口转接头及带有该接口转接头的电连接设备
CN104333623A (zh) 终端设备
CN101931145A (zh) 一种电性连接器
CN203747471U (zh) 一种磁铁防呆结构
CN202474407U (zh) 一种磁性接插件
GB201110019D0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CN205178154U (zh) 一种公母两用连接器
CN204994620U (zh) 一种电子烟电池及电子烟
CN103394201B (zh) 一种电子积木
CN204303696U (zh) 交流接触器
CN210750226U (zh) 眼部按摩装置
CN208889980U (zh) 公母头组件
CN203645702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网络设备
CN203746725U (zh) 一种可控时间调节的定时开关
CN202585870U (zh) 安全插头
CN106024528B (zh) 一种电气用自锁式接触器
CN201204147Y (zh) 利用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插孔隔断电源通路的结构
CN202616333U (zh) 一种新型负极片
CN202405455U (zh) 一种弹性单元接触体
JP2015073425A (ja) 自走式清掃装置の充電装置
CN204424627U (zh) 一种多路控制的遥控插座
CN204144548U (zh) 一种组合式可扩展插座
CN204407219U (zh) 电脑主机用的防盗常闭开关
CN205004475U (zh) 一种新型智能连接适配器
CN204271339U (zh) 继电器插座内的电连接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