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5264U -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5264U
CN203745264U CN201420138212.1U CN201420138212U CN203745264U CN 203745264 U CN203745264 U CN 203745264U CN 201420138212 U CN201420138212 U CN 201420138212U CN 203745264 U CN203745264 U CN 203745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ample
water
pipe
communicated
ba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82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382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5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5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52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冲洗集水池、水样沉淀池、与反冲洗集水池底部相通的水样进水管、与水样沉淀池上部相连的空气管、与水样沉淀池底部相通相连的排泥管、与排泥管相通溢流管和溢流空气管、与水样沉淀池相通的采样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需专门的清洗水源、无需各类阀门,能自动完成水样过滤、装置冲洗、滤网反冲、水样沉淀、采样分析、排泥全部过程的优点。

Description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样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水样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行业中,要使用光度计法、光谱法等方法对COD、氨氮等水质指标进行精确测量。
各类高悬浮物污水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前期预处理,使待测水样满足上述测定方法对水样中悬浮物含量的要求,水样中的悬浮物就会对测量的准确性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测量无法进行。
因此水样预处理的效果成为水质监测设备能否精确稳定测量的关键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水质监系统水样预处理装置普遍存在体积较大、设备复杂、容易堵塞、清洗困难、需要专门的清洗水源、维护工作量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设计合理、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需专门的清洗水源、无需各类阀门,能自动完成水样过滤、装置冲洗、滤网反冲、水样沉淀、采样分析、水样沉淀池排泥全部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冲洗集水池、与反冲洗集水池底部连通的水样进水管、与反冲洗集水池上部连通的水样沉淀池和空气管、与水样沉淀池底部连通的排泥管、与排泥管连通溢流管和溢流空气管、与水样沉淀池中部连通的采样管、与水样沉淀池上部连通的加药管、安装在空气管上的液位传感器。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样沉淀池与排泥管连通,形成“U”型结构,两者的连接部位低于所述采样管。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冲洗集水池底部与水样进水管连通,或者采用同一根管道构成。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冲洗集水池上部与所述水样沉淀池和空气管连通,三者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其连接部位高于所述采样管。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泥管、溢流管、溢流空气管连通,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三者的连接部位高于所述采样管。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可选地,所述空气管道上安装液位传感器。
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可选地,所述水样沉淀池上部有加药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先比具有以下优点。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布设安成本低。
无需专门的清洗水源,使其对安装现场要求降低,适应性提高。
无需各类阀门,克服了现有水样预处理技术中各种阀门堵塞、损坏引起的故障,可做到免维护。
可做成全封闭结构,将污水的气味封闭在装置内部,改善工作环境。
只要控制采样水泵(未示出)的工作时间,本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完成水样过滤、装置冲洗、滤网反冲、水样沉淀、水样沉淀池排泥全部过程,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冲洗介质为监测用水样,避免了冲洗水在装置内残留从而对水样产生的稀释作用,提高监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冲洗集水池、2-水样沉淀池、3-水样进水管、4-空气管、5-排泥管、6-溢流管、7-溢流空气管、8-采样管、9-加药管、10-液位传感器、a-水样沉淀池与排泥管连接部位、b-反冲洗集水池、沉淀池、空气管三者的连接部位、c-排泥管、溢流管、溢流空气管三者的连接部位、11-隔板、1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及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了一些常规方面。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水质监测的水样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冲洗集水池、水样沉淀池、水样进水管、空气管、排泥管、溢流管、溢流空气管、采样管、加药管、液位传感器、隔板。
隔板将容器分成两个区域,左边为反冲洗集水池,右边为水样沉淀池。
所述反冲洗集水池上部与水样沉淀池和空气管连通,三者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三者的连接部位“b”高于所述采样管。
所述反冲洗集水池底部与水样进水管连通。
所述水样沉淀池与排泥管连通,组成 “U”型结构,两者的连接部位“a”低于所述采样管。所述排泥管、溢流管、溢流空气管三者连通,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三者的连接部位“c”高于所述采样管。
可选地,空气管道上安装液位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水样沉淀池上部有加药管。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工作流程图,也即上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所述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对水样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1)水泵(水泵及滤网未示出)启动开始上水,水样经过滤网、水泵、水样进水管进入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期间滤网对水样进行过滤。
(A2)水泵继续上水,水样不断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冲洗集水池对反冲洗集水池注水。
(A3)水泵继续上水,当反冲洗集水池水位超过隔板上端时,水样越过隔板进入水样沉淀池,随着水样沉淀池液位上升底部压强增加,当 “a”处左边水样沉淀池侧的压强大于右边排泥管侧的压强时,水样沉淀池中的原积存水样及沉淀物通过排泥管进入溢流管后通过溢流管排出,完成水样沉淀池排泥过程。
(A4)水泵继续上水,水样不断通过水样进水管、反冲洗集水池、水样沉淀池、排泥管、溢流管后流出,此过程对本装置各部分进行冲洗。
(B1)水泵断电,反冲洗集水池中的水样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水样进水管、水泵、滤网回流到原采样处,在此过程中滤网中的水样相对于原上水过程是反向流动,对滤网进行反冲,使因先前上水过程中附着到滤网上的杂物脱落。
在(B1)滤网反冲过程中,空气由空气管进入水样沉淀池和反冲洗集水池,破坏由反冲洗集水池与水样沉淀池形成的虹吸作用,避免水样沉淀池中的水样经反冲洗集水池被吸出。
(C1)水泵停止上水后,水样沉淀池中的水样由于连通器作用将继续通过排泥管、溢流管排出,直到水样沉淀池中的水样高度与“c”处高度水平后,“a” 左边水样沉淀池侧的压强与右边排泥管侧的压强达到平衡,水样停止流动。
溢流管残余水样依靠重力自然排出,此时溢流空气管可使空气进入溢流管,破坏排泥管与溢流管形成的虹吸作用,避免水样沉淀池的水样经排泥管被吸出。
(C2)水样沉淀池上部可选地安装加药管,可以加入稳定剂、絮凝剂等预处理所需药剂。
(C3)水样沉淀池内水样静置,经过一段时间水样中的悬浮物沉淀到水样沉淀池底部,水样沉淀池内的水样悬浮物含量降低达到监测装置的监测要求。
(C4)水样监测装置从水样预处理装置水样管抽取水样进行监测,所述采样监测过程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C5)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空闲,监测后的剩余水样积存在水样沉淀池,等待下一次监测的进行,下一次监测开始后再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水泵上水时,空气管有可能进入水样,空气管的高度应大于正常情况下水泵上水时水样的最大高度。
空气管上可选地安装液位传感器,安装高度大于正常情况下水泵上水时水样的最大高度。
极端情况下,排泥管堵塞,水泵上水过程中水样沉淀池压力急剧增加,水样液位上升将到达液位传感器高度,此时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到控制设备(未示出),控制设备感知后停止水泵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以上感知液位报警过程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滤网反冲的时间,由反冲洗集水池的容积及退水的速度决定。
滤网反冲洗强度一般由滤网到反冲洗集水池的垂直高度决定,为了增加滤网反冲洗强度,可以将普通单向水泵改为双向水泵,依靠动力退水强制反冲洗,所述动力强制反冲洗方式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空气管、溢流空气管可以敞口向上,也可以接到室外以避免水样扩散出的气体污染室内环境,本实施例中空气管与溢流空气管汇合后接到采样点附近空中。
实施例2。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变形后分体结构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反冲洗集水池与水样沉淀池为分体结构,无需隔板,反冲洗集水池上部与水样沉淀池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反冲洗集水池上部与水样沉淀池上部相通,所以空气管既可以在水样沉淀池上布置,也可以在反冲洗集水池上布置,效果相同。
实施例3。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变形后简化结构的结构简图,反冲洗集水池与水样进水管使用同一根管道,上部为形成反冲洗集水池,下部形成水样进水管,水样沉淀池利用管道形成的腔体作为池体。
本实施例适用于监测过程需要水样量不大滤网反冲要求不高的场合。
工作过程与前两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冲洗集水池(1)、与反冲洗集水池(1)连通的水样沉淀池(2)和空气管(4)、与反冲洗集水池(1)底部连通的水样进水管(3)、与水样沉淀池(2)底部连通的排泥管(5)、与排泥管(5)连通的溢流管(6)和溢流空气管(7)、与水样沉淀池(2)中部连通的采样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反冲洗集水池(1)底部与水样进水管(3)连通,或者采用同一根管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水样沉淀池(8)底部与排泥管(5)一端连通,形成“U”型结构,所述水样沉淀池与所述排泥管连接部位(a)低于所述采样管(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反冲洗集水池(1)上部与所述水样沉淀池(2)和空气管(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反冲洗集水池(1)、水样沉淀池(2)、空气管(4)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所述反冲洗集水池、水样沉淀池、空气管三者的连接部位(b)高于所述采样管(8)。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排泥管(5)、溢流管(6)、溢流空气管(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样预处理装置,所述排泥管(5)、溢流管(6)、溢流空气管(7)共同组成一个三叉结构,所述排泥管(5)、溢流管(6)、溢流空气管(7)三者的连接部位(c)高于所述采样管(8)。
CN201420138212.1U 2014-03-26 2014-03-26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5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8212.1U CN203745264U (zh) 2014-03-26 2014-03-26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8212.1U CN203745264U (zh) 2014-03-26 2014-03-26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5264U true CN203745264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821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5264U (zh) 2014-03-26 2014-03-26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52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7391A (zh) * 2014-03-26 2014-06-04 马志明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CN104215488A (zh) * 2014-09-17 2014-12-17 江苏恩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大含沙量水样预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7391A (zh) * 2014-03-26 2014-06-04 马志明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CN104215488A (zh) * 2014-09-17 2014-12-17 江苏恩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大含沙量水样预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3752U (zh) 用于水质在线测量的取样装置
CN204034573U (zh) 一种多功能反渗透膜清洗测试一体机
CN106644604A (zh) 一种基于重力进水的化学需氧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8287568U (zh) 一种浮筒式水处理滤池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3745264U (zh)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CN2045449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仪表采样管路清堵优化装置
CN103837391B (zh) 水质监测水样预处理装置
CN213455585U (zh) 水质在线自动监控装置
CN204027898U (zh) 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预处理装置
CN209791306U (zh) 一种纳滤膜离线清洗装置
CN212134262U (zh) 一种水质检测仪预处理装置
CN209028071U (zh) 一种管道式废气洗涤水监测装置
CN210152635U (zh) 一种钻井液滤失量测量装置
CN209481652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进出水挥发性脂肪酸的在线监测系统
CN210216695U (zh) 污水在线监测给排水装置
CN104020268B (zh) 水质安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伺服装置
CN202886344U (zh) 钛白粉装置中双支pH计自动检测装置
KR200489003Y1 (ko) 수질방류수의 셀프 클리닝 필터
CN209372840U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CN205091293U (zh) 一种水体电极探头清洗装置
CN203208745U (zh) 污水过滤罐反冲洗水量控制装置
CN205873966U (zh) 一种具有测试工装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2555074U (zh) 滤芯寿命检测机
CN101865185B (zh) 清洗使用流体设备的装置
CN204740169U (zh) 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水样前期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