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3586U -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 Google Patents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3586U
CN203743586U CN201420119634.4U CN201420119634U CN203743586U CN 203743586 U CN203743586 U CN 203743586U CN 201420119634 U CN201420119634 U CN 201420119634U CN 203743586 U CN203743586 U CN 20374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cavity
row air
valve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96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华
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96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35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方便检修。该双口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阀体的内腔通过中间支架分隔形成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之间为过渡腔,过渡腔与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分别连通,第一排气腔的底部和第二排气腔的底部都设置有浮球,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的顶部都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孔,阀体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出气通道,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渡腔连通的支管,支管设置有支管控制阀,过渡腔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水闸阀。使用时将排气阀与给水管网相连即可。

Description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采用该双口自动排气阀的给水管网。
背景技术
自动排气阀是给水管网的附属设备,安装在给水管网的一个或多个高点位置,起到自动排出管网介质中气体的作用。以此保证介质供应连续性、稳定性。
当前普遍使用的自动双口排气阀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给水行业普遍使用的自动双口排气阀主要由阀体、橡胶密封垫、浮球、闸板、丝杆、填料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浮球在水压作用下,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胶密封垫长期接触,会发生水锈作用及范德华力作用粘连,排气阀浮球动作不灵敏,排气阀阀体内气体积聚时,浮球不会下落,造成阀体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使排气阀功能失效。排气阀闸板设计不合理,不能完全切断进水,阀体上也未安装卸压装置,阀体内压力与管网压力始终相同。而给水行业中,有很大部分的关键管网组织停水难度很大,或根本无法停水,这就使得无法对这些关键管网上安装的排气阀进行检查、检修和更换,排气阀存在的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消除。一旦发生管网部分检修导致大量空气进入管网或温度、压力变化引起介质中气体大量溢出现象时,就有可能因排气阀失效,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而大量积聚,致使介质输送中断,引发重大生产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方便检修的双口自动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口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阀体的内腔通过中间支架分隔形成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之间为过渡腔,过渡腔与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分别连通,第一排气腔的底部和第二排气腔的底部都设置有浮球,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的顶部都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孔,阀体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出气通道,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渡腔连通的支管,支管设置有支管控制阀,过渡腔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水闸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部和第二盖体部,第一盖体部与第一排气腔对应,第二盖体部与第二排气腔对应,中间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铰接结构,第一盖体部和第二盖体部分别与铰接结构相连,第一盖体部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与盖体相连,第二盖体部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与盖体相连。
进一步的是:支管远离阀体的一端向下弯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双口自动排气阀的给水管网,包括给水管,进水闸阀通过法兰与给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管网不停水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随时对该排气阀进行检查、检修和更换。防止管网因排气阀因浮球动作不灵敏不能实现气水自动分离并自动排气现象的发生,避免管网积气或分级加压的水泵因积气破坏真空,造成介质输送中断引发重大生产事故。在给水行业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排气阀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双口自动排气阀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排气腔1,第二排气腔2,过渡腔3,锁扣4,第一盖体部5,橡胶垫6,铰接结构7,中间支架8,第二盖体部9,阀体10,浮球11,支管12,支管控制阀13,进水闸阀14,给水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口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的内腔通过中间支架8分隔形成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之间为过渡腔3,过渡腔3与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分别连通,第一排气腔1的底部和第二排气腔2的底部都设置有浮球11,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的顶部都设置有橡胶垫6,橡胶垫6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孔,阀体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出气通道,阀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渡腔3连通的支管12,支管12设置有支管控制阀13,过渡腔3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水闸阀14,进水闸阀14可以与阀体10通过法兰结构来连接。
使用时,如图2所示,可将上述排气阀与给水管通过法兰相连。由于进水闸阀14是单独设置的,不受排气阀的影响,在需要时,可有效保证将排气阀与给水管网分离。支管12的设置可将阀体10内部的气体通过支管排出,能使排气阀内部压力很快下降至与大气压相同,为检查、检修和更换排气阀创造条件。而且,即使排气阀无法修理时,也可通过关闭进水闸阀14,将排气阀整体与进水闸阀14分离,进而更换新的排气阀继续保证给水管网的正常使用。且上述各个操作步骤都可以在给水管网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如图2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部5和第二盖体部9,第一盖体部5与第一排气腔1对应,第二盖体部9与第二排气腔2对应,中间支架8的顶部设置有铰接结构7,第一盖体部5和第二盖体部9分别与铰接结构相连,第一盖体部5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4与盖体10相连,第二盖体部9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与盖体相连。上述锁扣4为现有的一种连接结构,一般包括一个吊环和一个驱动柄,吊环可与对应的盖体部挂接,驱动柄向下扣合可驱动吊环将对应的盖体部下压,从而实现对盖体部的关闭。驱动柄向上翻转,可将吊环释放,吊环不再对盖体部施加下压力,这时可将盖体部与吊环分离,从而可将盖体部掀开,对阀体内部进行观察。上述结构能很方便地打开第一盖体部5和第二盖体部9,便于从排气通道通过观察检查浮球动作是否灵敏。如果排气阀卸压后浮球下落,则动作灵敏;如果浮球未落下,则证明已经发生粘连,需拆卸排气通道压盖对浮球、橡胶密封垫等零件进行检修。
为了便于将阀体内部的气体和液体排出,在上述基础上,支管12远离阀体10的一端向下弯折。

Claims (4)

1.双口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10),阀体(10)的内腔通过中间支架(8)分隔形成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之间为过渡腔(3),过渡腔(3)与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分别连通,第一排气腔(1)的底部和第二排气腔(2)的底部都设置有浮球(11),第一排气腔(1)和第二排气腔(2)的顶部都设置有橡胶垫(6),橡胶垫(6)的中部设置有排气孔,阀体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出气通道,其特征是:阀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渡腔(3)连通的支管(12),支管(12)设置有支管控制阀(13),过渡腔(3)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水闸阀(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口自动排气阀,其特征是: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部(5)和第二盖体部(9),第一盖体部(5)与第一排气腔(1)对应,第二盖体部(9)与第二排气腔(2)对应,中间支架(8)的顶部设置有铰接结构(7),第一盖体部(5)和第二盖体部(9)分别与铰接结构相连,第一盖体部(5)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4)与盖体(10)相连,第二盖体部(9)远离铰接结构的一端通过锁扣与盖体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口自动排气阀,其特征是:支管(12)远离阀体(10)的一端向下弯折。
4.采用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口自动排气阀的给水管网,包括给水管(15),其特征是:进水闸阀通过法兰与给水管(15)相连。
CN201420119634.4U 2014-03-17 2014-03-17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634.4U CN203743586U (zh) 2014-03-17 2014-03-17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634.4U CN203743586U (zh) 2014-03-17 2014-03-17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3586U true CN203743586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963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43586U (zh) 2014-03-17 2014-03-17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35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489A (zh) * 2014-10-30 2015-02-04 芜湖杰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球式排气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489A (zh) * 2014-10-30 2015-02-04 芜湖杰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球式排气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3586U (zh) 双口自动排气阀以及给水管网
CN204664477U (zh) 无电源组合式水位控制阀
CN206210918U (zh) 一种动力铅酸蓄电池抽真空加酸接头装置
CN204239767U (zh) 煤气放散钟罩阀装置
CN203360444U (zh) 生物反应器在位灭菌冷端温度控制系统
CN209340719U (zh) 一种鸭嘴式排水装置
CN202646797U (zh) 一种湿式自流泄爆装置
CN205745360U (zh) 一种氢气减压器
CN207333869U (zh) 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CN202356801U (zh) 自动可调气塞组
CN206198961U (zh) 一种高硫石脑油脱硫防回流装置
CN201808939U (zh) 关风机
CN106268193A (zh) 一种高硫石脑油脱硫防回流装置
CN205203855U (zh) 一种自动排液真空缓冲罐
CN203009941U (zh) 采暖管路用自动排气装置
CN204150708U (zh) 一种输灰仓泵控制系统
CN204187053U (zh) 新型水封调节阀
CN213297921U (zh) 一种整体式气举装置
CN210637167U (zh) 燃气调节阀
CN201513613U (zh) 自动进排气阀
CN202451885U (zh) 真空断路阀
CN202195105U (zh) 一种带导向机构的硬密封旋塞阀
CN203333574U (zh) 一种节水型自动供水泄压水封槽
CN202629565U (zh) 一种疏水阀的可调式排气装置
CN202937853U (zh) 一种只排气不能补气的排气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