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3103U -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3103U
CN203743103U CN201420125323.9U CN201420125323U CN203743103U CN 203743103 U CN203743103 U CN 203743103U CN 201420125323 U CN201420125323 U CN 201420125323U CN 203743103 U CN203743103 U CN 203743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pool
rocking bar
oil outle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53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翔
郭纪梅
胡廷江
刘永赞
赵建阳
崔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253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3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3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31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变量泵、功率阀、摇杆、摇杆油缸;功率阀包括阀芯、阀体、调节组件、复位弹簧;阀芯的第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复位弹簧位于弹簧腔内;阀芯的第二端与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且调节组件位于调节腔内;功率阀可以通过与摇杆、摇杆油缸、变量油缸以及相应的油路之间的配合实现液压系统的恒功率控制,使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值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降低液压系统作业时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在液压技术领域,节能是现代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现有技术中,采用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负载种类较多,且工况变化较大,如何根据负载的需求通过液压控制装置中变量泵的流量以及输出功率以减少能耗、实现节能是国内外关注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该液压控制装置能够减低液压系统作业时的能耗,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包括:
变量泵,变量泵设有斜盘;
功率阀,所述功率阀包括阀芯、阀体、调节组件、复位弹簧;所述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且位于所述弹簧腔内;所述阀芯的第二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且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调节腔内;
摇杆,所述摇杆可绕其中部枢转轴旋转,且所述摇杆中位于枢转轴一侧的传动部分伸入所述功率阀的调节腔内与所述阀芯连接;
摇杆油缸,具有无杆腔、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摇杆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摇杆位于其枢转轴另一侧的驱动部分滑动相抵;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斜盘连接、当所述斜盘角度变小时回缩以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杆相对摇杆的驱动部分向靠近所述枢转轴方向滑动、减小摇杆驱动部分的驱动力矩;
变量油缸,所述变量油缸具有与所述功率阀的出油口连通的无杆腔,和外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斜盘连接、外伸时使斜盘角度变小的活塞杆;
所述功率阀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大于等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以及摇杆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功率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断开,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油箱接口与油箱接通;当复位弹簧对阀芯第一端的力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以及摇杆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功率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油箱接口断开。
上述液压控制装置中,变量泵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对摇杆油缸内的第二活塞杆提供一个作用力,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将第二活塞杆受到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传递至摇杆的驱动部分,进而通过摇杆的传动部分传递给功率阀阀芯的第二端,当摇杆传动部分对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与调节组件对功率阀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之和大于复位弹簧对阀芯的作用力时,功率阀的阀芯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功率阀阀芯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功率阀的进口与出油口连通,进而通过功率阀将变量油缸的无杆腔与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变量油缸的活塞杆在油压的作用下外伸,进而控制变量泵的斜盘角度变小,同时,变量泵的斜盘变小时驱动摇杆油缸的第一活塞杆动作,第一活塞杆驱动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动作减小第二活塞杆对摇杆驱动部分的驱动力矩,进而减小摇杆的传动部分对功率阀阀芯的作用力,使功率阀的阀芯两端受到的力达到新的平衡,功率阀的阀芯位移至第一工位,实现增大工作压力的同时减少变量泵的输出流量,在调节组件的一种设定状态下实现变量泵的恒功率控制。由于调节组件对功率阀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大小可调,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调节组件对功率阀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大小实现对变量泵输出功率的控制,使变量泵的输出功率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防止变量泵的输出功率大于发动机的功率造成的熄火现象,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减少发动机功率的损失。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能够降低液压系统作业时的能耗。
优选地,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
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与所述节流阀的出油口连通的负载支路;
负载传感阀,包括阀芯、阀体和复位弹簧;所述负载传感阀中:
阀芯的第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弹簧腔内、且设置于阀体与阀芯之间,弹簧腔与节流阀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阀芯的第二端与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腔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所述负载传感阀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与所述功率阀的油箱接口连通的出油口、以及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作用力与节流阀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与阀芯第二端受到作用力平衡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负载传感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所述功率阀的油箱接口通过所述负载传感阀与油箱连通;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作用力与节流阀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压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负载传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
上述负载传感阀在功率阀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工作,上述负载传感阀的弹簧腔与节流阀的出油口连通,调节腔与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负载传感阀的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作用力为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与节流阀出油口处液压油对阀芯第一端的作用力之和,阀芯第二端受到的作用力为变量泵出油口处液压油对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阀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受力平衡时,节流阀阀前阀后的液压油之间的压力差为定值;当节流阀阀前和阀后的液压油的压力差变大时,负载传感阀的阀芯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连通负载传感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进而使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变量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变量泵出油口的液压油依次通过负载传感阀的进油口、负载传感阀的出油口、功率阀的油箱接口、功率阀的出油口进入变量油缸的无杆腔,变量油缸的活塞杆外伸控制变量泵的斜盘角度变小,进而减小变量泵的输出流量,从而降低节流阀阀前阀后的压力差至回复定值,然后负载传感阀的阀芯复位至第一工位,进而使变量油缸的无杆腔依次通过功率阀的出油口、功率阀的油箱接口、负载传感阀的出油口、负载传感阀的油箱接口与油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中,通过负载传感阀调节变量泵在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的输出流量与负载压力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变量泵输出的流量与负载需求的流量匹配,减少耗能。
优选地,所述负载传感阀的调节腔内具有设置于所述阀芯的比例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负载传感阀为液控阀或者气动阀。
优选地,所述功率阀的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功率阀阀芯的第二端的比例电磁铁和设置于阀体的磁铁。
优选地,所述摇杆的中部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装于所述功率阀的阀体,所述摇杆的传动部分为第一驱动臂,所述摇杆的驱动部分为第二驱动臂;其中,第一驱动臂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驱动臂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驱动臂的外端与功率阀的阀芯相抵,第二驱动臂背离所述第一驱动臂的一侧与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外端相抵,且所述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第二活塞杆外伸时,驱动摇杆绕所述枢转轴的轴心线旋转,使第一驱动臂驱动功率阀的阀芯向其第二工位移动。
优选地,所述摇杆油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滑动配合,第二活塞杆与第二缸筒滑动配合,第二缸筒的无杆腔与第一活塞杆密封配合,第一活塞杆内部形成连通第二缸筒的无杆腔与第一缸筒的无杆腔的过油孔,第一缸筒上具有供第二缸筒滑动的槽孔,且第二活塞杆的上端设有滚轮,与摇杆的第二驱动臂滑动配合;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功率阀的调节组件为液控组件或者气控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液压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液压系统。
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吊装工程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变量泵1,变量泵设有斜盘11;
功率阀2,功率阀2包括阀芯、阀体、调节组件3、复位弹簧21;阀芯的第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复位弹簧21设置于阀芯与阀体之间,且位于弹簧腔内;阀芯的第二端与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且调节组件3位于调节腔内;
摇杆4,摇杆4可绕其中部枢转轴43旋转,且摇杆4中位于枢转轴43一侧的传动部分41伸入功率阀2的调节腔内与阀芯连接;
摇杆油缸7,具有无杆腔、第一活塞杆73和第二活塞杆72;摇杆油缸7的无杆腔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第二活塞杆72的外端与摇杆4位于其枢转轴另一侧的驱动部分42滑动相抵;第一活塞杆73的外端与变量泵1的斜盘11连接,当斜盘11角度变小时第一活塞杆73回缩以带动第二活塞杆72相对摇杆4的驱动部分42向靠近枢转轴43方向滑动、减小第二活塞杆72对摇杆4的驱动部分42的驱动力矩;
变量油缸6,变量油缸6具有与功率阀2的出油口连通的无杆腔,和外端与变量泵1的斜盘11连接、外伸时使斜盘11角度变小的活塞杆61;
功率阀2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21的弹性作用力大于等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3以及摇杆4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功率阀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断开,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油箱接口与油箱接通;当复位弹簧21对阀芯第一端的力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3以及摇杆4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功率阀2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油箱接口断开。
上述液压控制装置中,变量泵1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对摇杆油缸7内的第二活塞杆72提供一个作用力,摇杆油缸7的第一活塞杆72将第一活塞杆72受到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传递至摇杆4的驱动部分42,进而通过摇杆4的传动部分41传递给功率阀2阀芯的第二端,当摇杆4的传动部分41对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与调节组件3对功率阀2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之和大于复位弹簧21对阀芯的作用力时,功率阀2的阀芯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功率阀2阀芯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功率阀2的进口与出油口连通,进而通过功率阀2将变量油缸6的无杆腔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连通,变量油缸6的活塞杆61在油压的作用下外伸,进而控制变量泵1的斜盘11角度变小,同时,变量泵1的斜盘11变小时驱动摇杆油缸7的第一活塞杆73动作,第一活塞杆73驱动摇杆油缸7的第二活塞杆72动作减小第二活塞杆72对摇杆4驱动部分42的驱动力矩,进而减小摇杆4的传动部分41对功率阀2阀芯的作用力,使功率阀2的阀芯两端受到的力达到新的平衡,功率阀2的阀芯位移至第一工位,实现增大工作压力的同时减少变量泵的输出流量,在调节组件3的一种设定状态下实现变量泵的恒功率控制。由于调节组件3对功率阀2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大小可调,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调节组件3对功率阀2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大小实现对变量泵1输出功率的控制,使变量泵1的输出功率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防止变量泵1的输出功率大于发动机的功率造成的熄火现象,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减少发动机功率的损失。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能够降低液压系统作业时的能耗。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功率阀2可以为电磁阀,还可以为液控阀和气动阀。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功率阀2为电磁阀,功率阀2的调节组件3包括设置于功率阀阀芯的第二端的比例电磁铁和设置于阀体的磁铁。
当上述功率阀2为液控阀或者气动阀时,其调节组件3为液控组件或者气控组件。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摇杆4的中部通过枢转轴43枢装于功率阀2的阀体,摇杆4的传动部分41为第一驱动臂,摇杆4的驱动部分42为第二驱动臂;其中,第一驱动臂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驱动臂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第一驱动臂的外端与功率阀2的阀芯相抵,第二驱动臂背离第一驱动臂的一侧与摇杆油缸7的第二活塞杆72外端相抵,且摇杆油缸7的第二活塞杆7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活塞杆73的伸缩方向垂直;第二活塞杆72外伸时,驱动摇杆4绕枢转轴43的轴心线旋转,使第一驱动臂驱动功率阀2的阀芯向其第二工位移动。
更优选地,上述摇杆油缸7包括第一缸筒75和第二缸筒71,第一活塞杆73与第一缸筒75滑动配合,第二活塞杆72与第二缸筒71滑动配合,第二缸筒71的无杆腔与第一活塞杆73密封配合,第一活塞杆73内部形成连通第二缸筒71的无杆腔与第一缸筒75的无杆腔的过油孔,第一缸筒75上具有供第二缸筒71滑动的槽孔,且第二活塞杆72的上端设有滚轮721,与摇杆4的第二驱动臂滑动配合;第一活塞杆73与第一缸筒7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4。
第一活塞杆73伸缩时,带动第二缸筒71和第二活塞杆72沿与摇杆4的第二驱动臂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进而调节第二活塞杆72外端与摇臂4第二驱动臂的接触点,调节第二活塞杆72对摇杆4第二驱动臂的驱动力矩。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
节流阀8,节流阀8的进油口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与节流阀8的出油口连通的负载支路;
负载传感阀5,包括阀芯、阀体和复位弹簧51;负载传感阀中:
阀芯的第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复位弹簧51位于弹簧腔内、且设置于阀体与阀芯之间,弹簧腔与节流阀8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阀芯的第二端与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腔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负载传感阀5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与功率阀2的油箱接口连通的出油口、以及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51作用力与节流阀8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与阀芯第二端受到作用力平衡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负载传感阀5的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功率阀2的油箱接口通过负载传感阀5与油箱连通;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51作用力与节流阀8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压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负载传感阀5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
上述负载传感阀5在功率阀2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工作,上述负载传感阀5的弹簧腔与节流阀8的出油口连通,调节腔与变量泵1的出油口连通,负载传感阀5的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作用力为复位弹簧51的作用力与节流阀8出油口处液压油对阀芯第一端的作用力之和,阀芯第二端受到的作用力为变量泵1出油口处液压油对阀芯第二端的作用力,阀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受力平衡时,节流阀8阀前阀后的液压油之间的压力差为定值;当节流阀8阀前和阀后的液压油的压力差变大时,负载传感阀5的阀芯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连通负载传感阀5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进而使变量泵1的出油口与变量油缸6的无杆腔连通,变量泵1出油口的液压油依次通过负载传感阀5的进油口、负载传感阀5的出油口、功率阀2的油箱接口、功率阀2的出油口进入变量油缸6的无杆腔,变量油缸6的活塞杆61外伸控制变量泵1的斜盘11角度变小,进而减小变量泵1的输出流量,从而降低节流阀8阀前阀后的压力差至回复定值,然后负载传感阀5的阀芯复位至第一工位,进而使变量油缸6的无杆腔依次通过功率阀2的出油口、功率阀2的油箱接口、负载传感阀5的出油口、负载传感阀5的油箱接口与油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装置中,通过负载传感阀5调节变量泵1在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的输出流量与负载压力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变量泵1输出的流量与负载需求的流量匹配,减少耗能。
当然,上述负载传感阀5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方式,可以为电磁阀,也可以为液控阀或者气动阀。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上述负载传感阀5为电磁阀时,负载传感阀5的调节腔内具有设置于阀芯的比例电磁铁52。
给比例电磁铁52的线圈通入不同的电流,可以抵消负载传感阀5弹簧腔内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大小不同,从而可以设置节流阀8阀前阀后不同的压差值。当节流阀8在开度一定的情况下,降低压差设定值可以减少变量泵1的流量输出,实现提高微动性能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液压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液压系统。
优选地,工程机械为吊装工程机械。
由于上述液压控制装置能够降低液压系统工作时的能耗,所以,上述液压系统作业时的能耗较低,同时,上述工程机械作业时的能耗较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量泵,变量泵设有斜盘;
功率阀,所述功率阀包括阀芯、阀体、调节组件、复位弹簧;所述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且位于所述弹簧腔内;所述阀芯的第二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且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调节腔内;
摇杆,所述摇杆可绕其中部枢转轴旋转,且所述摇杆中位于枢转轴一侧的传动部分伸入所述功率阀的调节腔内与所述阀芯连接;
摇杆油缸,具有无杆腔、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摇杆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摇杆位于其枢转轴另一侧的驱动部分滑动相抵;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斜盘连接、当所述斜盘角度变小时回缩以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杆相对摇杆的驱动部分向靠近所述枢转轴方向滑动、减小摇杆驱动部分的驱动力矩;
变量油缸,所述变量油缸具有与所述功率阀的出油口连通的无杆腔,和外端与所述变量泵的斜盘连接、外伸时使斜盘角度变小的活塞杆;
所述功率阀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大于等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以及摇杆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功率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断开,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油箱接口与油箱接通;当复位弹簧对阀芯第一端的力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调节组件以及摇杆的作用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功率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油箱接口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
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与所述节流阀的出油口连通的负载支路;
负载传感阀,包括阀芯、阀体和复位弹簧;所述负载传感阀中:
阀芯的第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弹簧腔内、且设置于阀体与阀芯之间,弹簧腔与节流阀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阀芯的第二端与阀体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腔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通;
所述负载传感阀的阀体具有与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进油口、与所述功率阀的油箱接口连通的出油口、以及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油箱接口,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作用力与节流阀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与阀芯第二端受到作用力平衡时,阀芯处于第一工位,负载传感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接口连通,所述功率阀的油箱接口通过所述负载传感阀与油箱连通;当阀芯的第一端受到的复位弹簧作用力与节流阀出油口的液压油的压力之和小于阀芯第二端受到的压力时,阀芯处于第二工位,负载传感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传感阀的调节腔内具有设置于所述阀芯的比例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传感阀为液控阀或者气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阀的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功率阀阀芯的第二端的比例电磁铁和设置于阀体的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的中部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装于所述功率阀的阀体,所述摇杆的传动部分为第一驱动臂,所述摇杆的驱动部分为第二驱动臂;其中,第一驱动臂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驱动臂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驱动臂的外端与功率阀的阀芯相抵,第二驱动臂背离所述第一驱动臂的一侧与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外端相抵,且所述摇杆油缸的第二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第二活塞杆外伸时,驱动摇杆绕所述枢转轴的轴心线旋转,使第一驱动臂驱动功率阀的阀芯向其第二工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油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滑动配合,第二活塞杆与第二缸筒滑动配合,第二缸筒的无杆腔与第一活塞杆密封配合,第一活塞杆内部形成连通第二缸筒的无杆腔与第一缸筒的无杆腔的过油孔,第一缸筒上具有供第二缸筒滑动的槽孔,且第二活塞杆的上端设有滚轮,与摇杆的第二驱动臂滑动配合;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阀的调节组件为液控组件或者气控组件。
9.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系统。
CN201420125323.9U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3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5323.9U CN2037431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5323.9U CN2037431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3103U true CN203743103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53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3103U (zh) 2014-03-19 2014-03-19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310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734A (zh) * 2014-08-27 2014-12-03 浙江德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泵的恒压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454489A (zh) * 2014-12-04 2015-03-25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紧凑型恒功率变量装置
CN111609892A (zh) * 2020-07-01 2020-09-01 东山县极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有槽工业产品的改进型精度评估设备
CN111779649A (zh) * 2020-06-30 2020-10-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功率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CN115628240A (zh) * 2022-09-23 2023-01-20 燕山大学 基于超磁致气动阀的气液联动调速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734A (zh) * 2014-08-27 2014-12-03 浙江德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泵的恒压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454489A (zh) * 2014-12-04 2015-03-25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紧凑型恒功率变量装置
CN111779649A (zh) * 2020-06-30 2020-10-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功率控制装置及液压系统
CN111609892A (zh) * 2020-07-01 2020-09-01 东山县极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有槽工业产品的改进型精度评估设备
CN111609892B (zh) * 2020-07-01 2021-10-29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槽工业产品的改进型精度评估设备
CN115628240A (zh) * 2022-09-23 2023-01-20 燕山大学 基于超磁致气动阀的气液联动调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3103U (zh)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3790874B (zh) 无阀液压伺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55447B (zh) 一种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及其回转缓冲阀
CN103016438B (zh) 一种电液比例控制阀组
CN103727082B (zh) 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01943570U (zh) 旋挖钻机上车回转限速系统
CN103085865A (zh) 装载机负荷敏感转向液压系统
CN106194680B (zh) 一种高精度电比例控制的轴向柱塞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3272289U (zh) 电磁卸荷回路装置
CN206017290U (zh) 负载敏感轴向柱塞泵
CN103850286A (zh) 一种基于定量泵的电驱动液压挖掘机负流量系统
CN205918570U (zh) 一种高精度电比例控制的轴向柱塞泵装置
CN102434507A (zh) 工程机械及其负载敏感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CN105637228A (zh) 油压驱动系统
CN104234988A (zh) 防爆电控闭式泵及使用其时刻对发动机功率保持高利用率的控制方法
CN204111197U (zh) 变恒压网络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CN209012512U (zh) 一种大型球阀开度精确控制系统
CN204959857U (zh) 一种挖掘机用液压动力总成
CN203488471U (zh) 一种用于负荷传感控制液压系统的新型液压分配装置
CN104533869A (zh) 流体传动伺服反馈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9655A (zh) 一种挖掘机的动臂下降速度控制回路
CN204284039U (zh) 一种离心涂衬机液压传动系统
CN204371816U (zh) 流体传动伺服反馈机构
CN107689304A (zh) 一种液压操动机构
CN202732553U (zh) 一种用于斜盘式液压变压器的转速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