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8820U - 美工刀 - Google Patents

美工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38820U
CN203738820U CN201420035154.XU CN201420035154U CN203738820U CN 203738820 U CN203738820 U CN 203738820U CN 201420035154 U CN201420035154 U CN 201420035154U CN 203738820 U CN203738820 U CN 203738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dy
hole
right shell
left shell
axl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5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35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38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38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388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美工刀,包括壳体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可折叠的转动连接而成,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分别设有可滑动的刀架,每组刀架上置有各自类别的刀片,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头部设有供刀片伸缩的开口,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背部设有用来供推钮活动的滑槽,推钮带动刀架动作,从而组成了左美工刀部分和右美工刀部分,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尾部通过一转动定位机构实现可折叠的连接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外表美观、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具有折叠及双刀片功能,不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刀片,而且可以实现快速换刀和档位定位,携带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美工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工刀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美工刀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工具,常用来切割纸张、皮革、塑料片或硬纸板等。现有的美工刀种类很多,但大多只具有一种刀片的使用功能,使用范围较小。
现有专利号为CN201220196322.4的中国专利《一种美工刀》,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为平行设置的两组,分别通过一刀架垫片可滑动地设于壳体的前半部分腔体内,每组刀架上置有不同类别的刀片,刀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具有向上弹出趋势的推钮,所述壳体的上沿对应于刀架垫片的上边沿设有一条形槽,该条形槽与刀架垫片的上边沿之间形成两个平行的供两个推钮滑动的推槽,在条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可供推钮定位的档位槽,推钮的侧部设有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的卡脚,从而实现刀片的伸缩及档位定位。这种结构具有二种刀片的使用功能,使得美工刀的使用范围增加,但是由于刀头都平行设置在同一方向,使得整个美工刀的壳体较厚,使用时手感不舒服,另外安全性也不够好,因此在结构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另查专利号为20122050619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美工刀,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可供刀架置入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刀架的尾部通过一转动锁定机构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并实现锁定,所述转动锁定机构包括一锁块和一按钮,所述锁块和按钮的外侧分别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锁块和按钮的内侧设有互相配合插接的凸柱和连接卡槽,所述刀架的尾部设有可供凸柱和连接卡槽穿置的轴孔,所述锁块与按钮分别从轴孔的两侧穿置相接设于刀架尾部的两侧,凸柱和连接卡槽插接后形成可供刀架转动的枢轴,刀架的尾部与锁块对接面上设有一锁止筋,所述锁块上设有与锁止筋对应的卡槽,在锁块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使锁块具有始终与刀架锁定的趋势,它具有折叠功能,便于携带,但是没有双刀效果,也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可折叠、具有双刀片功能的美工刀,不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合类别的刀片,而且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美工刀,包括壳体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可折叠的转动连接而成,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分别设有可滑动的刀架,每组刀架上置有各自类别的刀片,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头部设有供刀片伸缩的开口,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背部设有用来供推钮活动的滑槽,推钮带动刀架动作,从而组成了左美工刀部分和右美工刀部分,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尾部通过一转动定位机构实现可折叠的连接定位。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轴销、一弹簧和开关按钮,左壳体的尾部成型有供右壳体的尾部插入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右壳体的尾部设有与弧形开口相匹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轴孔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左壳体的第二轴孔孔壁插入到右壳体的下通孔内形成枢轴,定位轴销的中下部横向设有一十字凸块,连接部中对应于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与十字凸块相对应的十字限位槽,定位轴销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的内腔中,定位轴销的上端穿过上通孔与限位设置在左壳体第一轴孔上的开关按钮连接固定,弹簧支撑在定位轴销的十字凸块与右壳体的内壁之间,使定位轴销具有始终向上活动与十字限位槽定位的趋势。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轴销、一弹簧和开关按钮,左壳体的尾部成型有供右壳体的尾部插入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右壳体的尾部设有与弧形开口相匹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轴孔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左壳体的第二轴孔孔壁插入到右壳体的下通孔内形成枢轴,定位轴销的下部设置为一齿轮,连接部中对应于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与齿轮相对应的齿轮限位槽,定位轴销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的内腔中,定位轴销的上端穿过上通孔与限位设置在左壳体第一轴孔上的开关按钮连接固定,弹簧支撑在定位轴销的齿轮与右壳体的内壁之间,使定位轴销具有始终向上活动与齿轮限位槽定位的趋势。
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尾部都向里侧延伸,右壳体的连接部上侧面和下侧面形成弧形台阶面,与左壳体的弧形开口配合,形成转动限位,且使右壳体的连接部上侧面和下侧面和左壳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能形成平齐过渡。
作为改进,所述右壳体是由右上盖和右底座对合而成的,右上盖和右底座的尾部分别设有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十字限位槽或者齿轮限位槽设置在右上盖的内壁上对应于上通孔的外侧,定位轴销上的十字凸块为不规则的十字形,十字限位槽为对应的不规则的十字形结构。
再改进,所述开关按钮为一盖帽,盖帽内设有供定位轴销的上端插入的凹槽,定位轴销的上端呈对应的柱子,在盖帽上设有向外翻的边沿,边沿上开有缺口,在左壳体的第一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凸起,开关按钮套设固定在定位轴销的上端,通过缺口与凸起的配合以及边沿与左壳体的第一轴孔的外壁相抵进行限位。
再改进,所述刀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具有向上弹出趋势的推钮,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沿设有供推扭滑动的滑槽,在滑槽侧面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可供推钮定位的三~四个档位槽,推钮的侧部设有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的卡脚,所述推钮可滑动地设于滑槽中,并带动各自的刀架和刀片沿着滑槽滑动,同时通过侧部的卡脚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刀片的伸缩及档位定位。
再改进,所刀架的后部上端设有一可供推钮插置的插槽,在插槽与推钮的底部之间支撑有一复位弹簧,使推钮具有始终向上弹出的趋势,推钮的下侧设有与插槽的下开口相抵限位的凸块,卡脚设于推钮的外侧,与档位槽配合定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架的正面成型有用于放置刀片的吸刀槽,左壳体与右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供刀架滑动的导轨,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前端侧部设有换刀开关。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卡口,刀架的背面设有锁片,锁片上设有与卡口配合锁定的凸缘,换刀开关为一弹性件,换刀开关的一端固定在左壳体或右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伸出左壳体或右壳体的换刀孔形成按钮部,当刀架在推扭的推动下完全伸出到位时,该按钮部与锁片的凸缘位置正好相对应,通过按下换刀开关实现刀片与凸缘的分离完成换刀。
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壳体是由左上盖和左底座对合而成的,左上盖的上侧部设有连接柱,左底座上设有对应的连接沉孔,二者对合后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左底座的外侧设有可将刀具夹持的挂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可折叠的左壳体与右壳体,这样就有二组刀架、刀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刀片,大大增加了美工刀的使用范围,由于可折叠,大大缩小了体积便于随身携带;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只需按下并向前推动各自的推钮就能带动刀架滑动,此时刀片也随着滑动伸出壳体,并且可以进行档位定位,而且换刀也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实用、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具有折叠及双刀片功能,不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刀片,而且可以实现快速换刀和档位定位,携带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在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美工刀,包括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分别设有可滑动的刀架4,每组刀架4上置有不同类别的刀片5,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头部分别设有供刀片5伸缩的开口,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背部设有用来供推钮10活动的滑槽,推钮带动刀架4动作,从而组成了左美工刀部分和右美工刀部分,左壳体1和右壳体2可折叠的转动连接而成壳体,且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尾部通过一转动定位机构100可折叠地连接定位;左壳体1是由左上盖1.1和左底座1.2对合而成,可以用螺钉连接固定,右壳体2也是由右上盖2.1和右底座2.2对合而成的,可以用螺钉连接固定,并且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尾部都向里侧延伸,便于它们相转动连接,转动定位机构100包括一定位轴销6、一弹簧7和开关按钮8,左上盖1.1和左底座1.2对合后在尾部形成供右壳体2的尾部插入的弧形开口1.3,类似用来转动连接的连接槽,右上盖2.1和右底座2.2对合后在尾部形成与弧形开口相匹配的连接部2.3,通常,连接部2.3的厚度和弧形开口1.3的高度相适配,连接部2.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形成弧形台阶面2.4,与弧形开口1.3配合,形成转动限位,且使连接部2.3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和左壳体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能够形成平齐过渡;对应于弧形开口1.3,左上盖1.1和左底座1.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在连接部2.3上,右上盖2.1和右底座2.2分别设有与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对应的上通孔2.11和下通孔2.21,其中,左底座1.2的第二轴孔1.21孔壁插入到右底座2.2的下通孔2.21内,形成类似转动连接的枢轴,定位轴销6的中下部横向设有一十字凸块61,右上盖2.1的内壁上对应于上通孔2.11的位置外周设有与十字凸块61相对应的十字限位槽2.12,定位轴销6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的内腔中,定位轴销6的上端穿过上通孔2.11与限位设置在左上盖1.1第一轴孔1.11上的开关按钮8连接固定,一固定螺钉9连接在左底座1.2上的第二轴孔1.21,与定位轴销6的上端相对应,在第二轴孔1.21的孔壁与定位轴销6之间设有供定位轴销6活动的间隙,上通孔2.11的孔径大于下通孔2.21,定位轴销6为对应的下端细上端粗的阶梯结构,弹簧7套设在定位轴销6的下端,支撑在定位轴销6的十字凸块61与右底座2.2的内壁之间,使定位轴销6具有始终向上活动与十字限位槽2.12定位的趋势,其中定位轴销6上的十字凸块61为不规则的十字形,十字限位槽2.12为对应的不规则的十字形结构,这样只有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2处于展开的状态下才可以定位;开关按钮8为圆形盖帽,圆形盖帽内设有供定位轴销6的上端插入的方形凹槽83,定位轴销6的上端呈对应的方形柱,在圆形盖帽上设有向外翻的边沿81,边沿81上开有缺口82,在左上盖1.1的第一轴孔1.11的内壁上设有与缺口82配合的凸起1.12,开关按钮8套设在定位轴销6的上端,通过缺口83与凸起1.12的配合以及边沿81与第一轴孔1.11的外壁相抵进行限位,这样在弹簧7的作用下,开关按钮8始终弹出在左上盖1.1里侧面,与左上盖1.1的第一轴孔1.11定位,当按下开关按钮8时,开关按钮8推定定位轴销6克服弹簧7的弹力向下运动,使定位轴销6从右上盖2.1上的十字限位槽2.12中脱离,这样左壳体1与右壳体2可以相对转动;
当然,轴销6的下部设置为齿轮来代替原来的十字凸块61,对应地,右上盖2.1的内壁上设置出齿轮限位槽代替十字限位槽2.12,也能获得类似效果。这样结构还可以很多。
左壳体1与右壳体2中的刀架4等结构是相同的,这里只对应于左壳体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刀架4的上端设有一具有向上弹出趋势的推钮10,刀架4的后部上端设有一可供推钮10插置的插槽4.1,在插槽4.1与推钮10的底部之间支撑有一复位弹簧,使推钮10具有始终向上弹出的趋势,左壳体1的上沿设有供推扭10滑动的滑槽1.4,在滑槽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可供推钮定位的三~四个档位槽1.24(右壳体的档位槽2.14的结构在右壳体2中有显示),推钮10的下侧设有与插槽的下开口相抵限位的凸块10.2,推钮10的侧部设有与档位槽1.24配合进行定位的卡脚10.1,推钮10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4中,并带动刀架4和刀片5沿着滑槽滑动,同时通过侧部的卡脚10.1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刀片5的伸缩及档位定位;在刀架4的正面成型有用于放置刀片5的吸刀槽4.2,左底座1.2的内壁上设有供刀架4滑动的导轨1.23,在左上盖1.1的前端侧部设有换刀开关11;刀片5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卡口5.1,刀架4的背面设有一锁片12,锁片12上设有与卡口配合锁定的凸缘,换刀开关11为一弹性金属件,换刀开关11的一端固定在左上盖1.1的内壁上,另一端设有按钮部11.1伸出左上盖1.1的换刀孔,当刀架4在推扭10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完全伸出到位时,该按钮部11.1与锁片12的凸缘位置正好相对应,通过按下换刀开关11实现刀片5与凸缘的分离可以轻松地进行换刀;在左底座1.2的前端两侧成型有一“┐”型凸块,左上盖1.1的前端两侧成型有与之配合的“┐”型凹槽,这样使得对合后即美观又牢固;另外在左上盖1.1的上侧部设有连接柱1.13,左底座1.2上设有对应的连接沉孔1.22,二者对合后通过螺钉13连接固定,在左底座1.2的外侧还设有可将刀具夹持的挂夹14,挂夹为钢丝夹,是通过固定螺钉9进行固定的。
右上盖2.1与右底座2.2的连接也是类似的,与左壳体1不同之处在于右壳体2内的刀片5是具有弯头的刀片,而左壳体1内的刀片为普通刀片5,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刀片,增加了美工刀的功能。
工作时,只需按下并向前推动推钮10即可带动刀架4向前滑动,同时吸合在刀架4上的刀片5也随着向前滑动并伸出壳体,可以根据使用时刀片5伸缩长度的需要进行定位,需要更换刀片5时,按下并向前推动推钮10至推槽的最前端,按下换刀开关11就可将锁片12对刀片5的锁定解除,就可以轻松地将刀片5取下进行更换;不使用时,可以按下中间的开关按钮8,将左壳体1与右壳体2折叠起来,便于携带,使用时,只需将二者转动展开,展开到位时,开关按钮8在弹簧7的作用下弹出,定位轴销6的十字凸块61也限入到十字限位槽2.12内,将左壳体1与右壳体2锁定,可以根据需要对刀片进行选择,而锁定的左壳体1与右壳体2就可作为手柄进行握持,操作非常方便。

Claims (11)

1.一种美工刀,包括壳体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可折叠的转动连接而成,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分别设有可滑动的刀架,每组刀架上置有各自类别的刀片,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头部设有供刀片伸缩的开口,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背部设有用来供推钮活动的滑槽,推钮带动刀架动作,从而组成了左美工刀部分和右美工刀部分,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尾部通过一转动定位机构实现可折叠的连接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轴销、一弹簧和开关按钮,左壳体的尾部成型有供右壳体的尾部插入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右壳体的尾部设有与弧形开口相匹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轴孔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左壳体的第二轴孔孔壁插入到右壳体的下通孔内形成枢轴,定位轴销的中下部横向设有一十字凸块,连接部中对应于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与十字凸块相对应的十字限位槽,定位轴销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的内腔中,定位轴销的上端穿过上通孔与限位设置在左壳体第一轴孔上的开关按钮连接固定,弹簧支撑在定位轴销的十字凸块与右壳体的内壁之间,使定位轴销具有始终向上活动与十字限位槽定位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轴销、一弹簧和开关按钮,左壳体的尾部成型有供右壳体的尾部插入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右壳体的尾部设有与弧形开口相匹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轴孔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左壳体的第二轴孔孔壁插入到右壳体的下通孔内形成枢轴,定位轴销的下部设置为一齿轮,连接部中对应于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与齿轮相对应的齿轮限位槽,定位轴销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的内腔中,定位轴销的上端穿过上通孔与限位设置在左壳体第一轴孔上的开关按钮连接固定,弹簧支撑在定位轴销的齿轮与右壳体的内壁之间,使定位轴销具有始终向上活动与齿轮限位槽定位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尾部都向里侧延伸,右壳体的连接部上侧面和下侧面形成弧形台阶面,与左壳体的弧形开口配合,形成转动限位,且使右壳体的连接部上侧面和下侧面和左壳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能形成平齐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壳体是由右上盖和右底座对合而成的,右上盖和右底座的尾部分别设有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十字限位槽或者齿轮限位槽设置在右上盖的内壁上对应于上通孔的外侧,定位轴销上的十字凸块为不规则的十字形,十字限位槽为对应的不规则的十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为一盖帽,盖帽内设有供定位轴销的上端插入的凹槽,定位轴销的上端呈对应的柱子,在盖帽上设有向外翻的边沿,边沿上开有缺口,在左壳体的第一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凸起,开关按钮套设固定在定位轴销的上端,通过缺口与凸起的配合以及边沿与左壳体的第一轴孔的外壁相抵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具有向上弹出趋势的推钮,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沿设有供推扭滑动的滑槽,在滑槽侧面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可供推钮定位的三~四个档位槽,推钮的侧部设有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的卡脚,推钮可滑动地设于滑槽中,并带动各自的刀架和刀片沿着滑槽滑动,同时通过侧部的卡脚与档位槽配合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刀片的伸缩及档位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刀架的后部上端设有一可供推钮插置的插槽,在插槽与推钮的底部之间支撑有一复位弹簧,使推钮具有始终向上弹出的趋势,推钮的下侧设有与插槽的下开口相抵限位的凸块,卡脚设于推钮的外侧,与档位槽配合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的正面成型有用于放置刀片的吸刀槽,左壳体与右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供刀架滑动的导轨,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前端侧部设有换刀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卡口,刀架的背面设有锁片,锁片上设有与卡口配合锁定的凸缘,换刀开关为一弹性件,换刀开关的一端固定在左壳体或右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伸出左壳体或右壳体的换刀孔形成按钮部,当刀架在推扭的推动下完全伸出到位时,该按钮部与锁片的凸缘位置正好相对应,通过按下换刀开关实现刀片与凸缘的分离完成换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工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是由左上盖和左底座对合而成的,左上盖的上侧部设有连接柱,左底座上设有对应的连接沉孔,二者对合后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左底座的外侧设有可将刀具夹持的挂夹。
CN201420035154.XU 2014-01-21 2014-01-21 美工刀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38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5154.XU CN203738820U (zh) 2014-01-21 2014-01-21 美工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5154.XU CN203738820U (zh) 2014-01-21 2014-01-21 美工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38820U true CN203738820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5154.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38820U (zh) 2014-01-21 2014-01-21 美工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388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238A (zh) * 2014-01-21 2015-07-22 王爱国 美工刀
CN109692977A (zh) * 2018-12-27 2019-04-30 四川艾格瑞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加工刀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6238A (zh) * 2014-01-21 2015-07-22 王爱国 美工刀
CN109692977A (zh) * 2018-12-27 2019-04-30 四川艾格瑞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加工刀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1606B (zh) 一种美工刀
CN106000689B (zh) 双按钮花洒及其工作方法
CN200991904Y (zh) 自动更换刀片的美工刀
CN203738820U (zh) 美工刀
CN105147151B (zh) 曼陀林切片机
CN201500984U (zh) 侧面锁扣式裁切刀
CN100361043C (zh) 一种便携式电脑
CN104786238A (zh) 美工刀
US20220126465A1 (en) Lockable tool with sliding scale release
CN105916699B (zh) 指安装用书写工具及书写工具指保持器
US6807738B1 (en) Blade gripping mechanism in a heavy duty artistic knife
CN202556414U (zh) 一种美工刀
CN107336180B (zh) 蜂窝式工具组件
CN202846540U (zh) 一种可折叠的美工刀
CN208343778U (zh) 削笔机的直推两档式笔尖粗细调节机构及削笔机
CN202763824U (zh) 一种螺丝刀工具盒
CN202071084U (zh) 弹簧辅助开启刀具
CN203779551U (zh) 一种旋转切换刀片的裁纸机
CN203993792U (zh) 多功能订书器
CN103707325B (zh) 一种可折叠的美工刀
CN201500987U (zh) 磁性锁定裁切刀
CN203438250U (zh) 一种美工刀
CN203901303U (zh) 一种解锁弹出折叠刀
CN211308065U (zh) 一种削笔器的笔尖粗细调节机构
CN205799337U (zh) 一种刀头切换方便的多功能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