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3988U -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33988U CN203733988U CN201420066791.3U CN201420066791U CN203733988U CN 203733988 U CN203733988 U CN 203733988U CN 201420066791 U CN201420066791 U CN 201420066791U CN 203733988 U CN203733988 U CN 2037339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etal
- binding post
- bronze medal
- layer
- wiring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group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第四金属片及第五金属片,第一金属片与第五金属片重叠,围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接线端子还包括凸起部,凸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铜层及钢层,第一铜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内侧,钢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外侧。上述接线端子通过在与电线抵持的内侧设有第一铜层,并在第一铜层的外侧设有钢层,来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和导电标准,使得触点可以直接安装在接线端子上。相对传统的接线端子,需要增加一个铜制的导电片,再将触点安装到导电片上。接线端子的结构更简单,生产组装工序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开关插座等电工产品均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接线端子,传统的接线端子一般使用钢来制作,因为钢端子的硬度较高,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然而,钢材质的导电性能较差,其导电系数又满足不了国家标准中的导电参数标准。为此,传统的开关中,还设有一个铜质的导电片,铜质的导电片上设有银触点。将铜质的导电片装设在钢质的接线端子上,来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和导电标准。
然而,接线端子和导电片本身体积较小,在生产组装过程中,工序复杂麻烦,使得接线端子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的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一种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第四金属片及第五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五金属片重叠,围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片远离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侧边上具有卡扣,所述第四金属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第五金属片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相对齐;
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三金属片、所述第四金属片及所述第五金属片中任一金属片侧边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铜层及钢层,所述第一铜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内侧,所述钢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外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为一体成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的两侧边均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卡槽的侧壁抵持。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第二铜层,所述第二铜层位于所述接线端子的外侧,所述钢层位于所述第一铜层及所述第二铜层之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金属片的侧边连接。
一种端子组件,包括上述的接线端子,还包括压线螺丝及触点;
所述压线螺丝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孔螺接;
所述触点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铜层电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为银触点。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所述压线螺丝穿过所述通孔进而与所述螺孔相螺接。
上述接线端子通过在与电线抵持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一铜层,并在所述第一铜层的外侧设有所述钢层,来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和导电标准,使得触点可以直接安装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相对传统的接线端子,需要增加一个铜制的导电片,再将触点安装到导电片上。所述接线端子的结构更简单,生产组装工序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端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沿A-A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10的示意图。端子组件10包括:接线端子100及与接线端子100螺接的压线螺丝200。
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端子组件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端子组件10还包括固定在接线端子100上的触点30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触点300为银触点。在其他实施例中,触点300也可以为铜触点。
请同时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100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接线端子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金属片110、第二金属片120、第三金属片130、第四金属片140及第五金属片150。第一金属片110与第五金属片150重叠,以使接线端子100围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
第一金属片110上开设有通孔111,第一金属片110上远离第二金属片120的侧边上具有凸起的卡扣112。
第二金属片120靠近第一金属片110的侧边上开设有长孔121,长孔121与通孔111贯通。
第三金属片130的侧边上具有凸起部131,凸起部131上开设有安装孔132,触点300穿设并固定于安装孔132内,触点300的接触面位于接线端子100的外侧。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131可设置在任一金属片的侧边。
第四金属片140上开设有与卡扣112配合的卡槽141,卡扣112与卡槽141卡合。具体的,卡扣112上开设有倒角113,倒角113与卡槽141的侧壁抵持,以防止卡扣112从卡槽141内滑出,从而使接线端子的第一金属片110与第四金属片140结合地更牢固。
第五金属片150上开设有螺孔151,螺孔151与通孔111相对齐,螺孔151的孔径小于通孔111,使得压线螺丝200可以穿过通孔111进而与螺孔151螺接。第五金属片150远离第四金属片140的侧边上还具有凸起152,凸起152穿设长孔121,以使第五金属片150与第二金属片120相固定。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00为一体冲压并弯折成形。接线端子100一体成形可以提高其机械强度。
如图4所示,其为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10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5,其为图4所示的接线端子100沿A-A线的剖示图。
接线端子100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铜层400、钢层500及第二铜层600。第一铜层400位于接线端子100的内侧,第二铜层600位于接线端子100的外侧,钢层500位于第一铜层400及第二铜层600之间。可以理解,接线端子100通过在钢层500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铜层400及第二铜层600。一方面,钢层500可以保证接线端子100能够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另一方面,第一铜层400、钢层500及第二铜层600配合,可以提高接线端子100整体的导电系数,以满足国标的导电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当的第一铜层400与钢层500配合,可以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与导电标准时,第二铜层600可以省略。
上述接线端子100通过在与电线抵持的内侧设有第一铜层400,并在第一铜层400的外侧设有钢层500,来满足国标的硬度标准和导电标准,使得触点可以直接安装在接线端子100上。相对传统的接线端子,需要增加一个铜制的导电片,再将触点安装到导电片上。接线端子100的结构更简单,生产组装工序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第三金属片、第四金属片及第五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五金属片重叠,围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第一金属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片远离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侧边上具有卡扣,所述第四金属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第五金属片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相对齐;
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三金属片、所述第四金属片及所述第五金属片中任一金属片侧边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铜层及钢层,所述第一铜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内侧,所述钢层位于接线端子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一体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两侧边均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卡槽的侧壁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第二铜层,所述第二铜层位于所述接线端子的外侧,所述钢层位于所述第一铜层及所述第二铜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三金属片的侧边连接。
6.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还包括压线螺丝及触点;
所述压线螺丝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孔螺接;
所述触点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铜层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为银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所述压线螺丝穿过所述通孔进而与所述螺孔相螺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6791.3U CN203733988U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6791.3U CN203733988U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33988U true CN203733988U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204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66791.3U Active CN203733988U (zh) | 2014-02-14 | 2014-02-14 |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33988U (zh) |
-
2014
- 2014-02-14 CN CN201420066791.3U patent/CN2037339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41935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模组 | |
CN2893889Y (zh) | 装配结构式电力电容器引出接线电瓷套管 | |
CN104993310A (zh) |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 |
CN205429179U (zh) | 一种雷达天线罩电搭接结构 | |
CN203733988U (zh) | 接线端子及包含该接线端子的端子组件 | |
CN206452671U (zh) | 一种新型屏蔽簧片 | |
CN104716514A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2709718A (zh) | 一种继电耦合型接线端子的改进结构 | |
CN205657185U (zh) | 一种弯式转接器 | |
CN204011989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04067684U (zh) | 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 | |
CN204793276U (zh) | 适配器 | |
CN204067743U (zh) | 一种便于焊接的hdmi连接器 | |
CN204103092U (zh) | 电池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 |
CN201167156Y (zh) | 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 | |
CN202855931U (zh) | 继电耦合型接线端子的改进结构 | |
CN207925769U (zh) | 一种电子连接器的加强结构 | |
CN202930582U (zh) | 一种弯式印制板插座 | |
CN202749582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174435Y (zh) | Gis用接地装置 | |
CN202217804U (zh) | 旗型端子结构改良 | |
CN207183630U (zh) | 一种一体式连接器后铁壳 | |
CN208478658U (zh) | 一种稳定性好的连接器外壳 | |
CN205543342U (zh) | 一种电器插座的承插结构 | |
CN204045844U (zh) | 压接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