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1958U -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1958U
CN203721958U CN201420096492.4U CN201420096492U CN203721958U CN 203721958 U CN203721958 U CN 203721958U CN 201420096492 U CN201420096492 U CN 201420096492U CN 203721958 U CN203721958 U CN 203721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wall
stop part
upper shell
connector
extendible fl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64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方跃
韩洪强
薛兆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964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1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1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19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一个上壳体,壳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止件;以及一个下壳体,具有朝向上壳体竖直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具有与所述卡止件配合的至少一个配合件,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部,每一个阻挡部与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具有供对应的延伸片的一部分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可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部分在远离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方向上移动。还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具有上述的连接器壳体。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阻挡部,以简单方式有效防止下壳体从上壳体脱落。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连接器壳体和具有该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某些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包括一个上壳体和一个与上壳体相配合的下壳体,通常上下壳体可以通过采用壳体上的弹性片与孔相卡扣连接的方式相互配合组装为一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发生震动,下壳体易于从上壳体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其下壳体不易于从上壳体脱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一个上壳体,壳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止件;以及一个下壳体,具有朝向上壳体竖直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具有与所述卡止件配合的至少一个配合件,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部,每一个阻挡部与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具有供对应的所述延伸片的一部分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可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部分在远离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阻挡部具有变形能力以改变所述间隙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彼此平行的两侧每一侧都设置有两个所述延伸片,所述上壳体的对应两侧的每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止件。
可选地,所述卡止件为自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倾斜向上延伸的弹性片;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延伸片中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上沿适于与所述弹性片的上沿配合。
可选地,所述卡止件为设置在上壳体的壳体壁中的孔口;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延伸片上端的卡钩,所述卡钩适于与所述孔口配合配合。
上述连接器壳体中,可选地,每一个阻挡部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对应的卡止件的上方、且与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形成供对应的延伸片的上端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上端在远离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每一个卡止件的上方设置有一个阻挡部。
上述连接器壳体中,可选地,每一个阻挡部设置在对应的卡止件的两侧之一、且与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形成供对应的延伸片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阻挡进入该间隙的对应的延伸片在远离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连接器,具有上述的连接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挡部来阻挡下壳体的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上壳体的该间隙的部分在远离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以简单方式有效防止下壳体从上壳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高速连接器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上壳体以及配合到该上壳体的下壳体;
图2为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上壳体的端视图,其示意性示出了上壳体的外部框架;
图4为显示上壳体的卡止件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示意性显示上壳体的卡止件、下壳体的具有配合件的延伸片、以及阻挡部之间的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
一个上壳体100,其壳体壁1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止件112;以及
一个下壳体200,具有朝向上壳体100竖直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延伸片210,所述延伸片210具有与所述卡止件配合的至少一个配合件212,其中:所述上壳体100的壳体壁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部120,每一个阻挡部120与上壳体100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具有供对应的延伸片的一部分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部分在远离上壳体100的壳体壁的方向上移动。
上述的阻挡部120可以具有变形能力以改变所述间隙的大小。在将下壳体组装到上壳体之前,如图5中所示,间隙较大以便于延伸片210的上端进入所述间隙(这可以在可以执行上壳体与下壳体组装的一个工作站完成),而在所述延伸片已经进入到该间隙之后,可以朝向壳体壁110按压阻挡部120以减小间隙甚至直接压住延伸片(这可以在可以对阻挡部弯折的另一个工作站完成),从而防止延伸片的上端在远离壳体壁110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
阻挡部120可以直接从壳体壁110上冲压出来。
如图1所示,可选地,所述下壳体200的彼此平行的两侧每一侧都设置有两个所述延伸片210,所述上壳体100的对应两侧的每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止件112。
如图3-5所示,所述卡止件112为自所述上壳体110的壳体壁倾斜向上延伸的弹性片;所述配合件212为设置在延伸片中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上沿适于与所述弹性片的上沿配合。如图4所示,这里的弹性片也可以直接从上壳体上冲压出来。
虽然没有示出,所述卡止件可为设置在上壳体的壳体壁中的孔口;所述配合件可为设置在延伸片上端的卡钩,所述卡钩适于与所述孔口配合配合。
在上述的连接器壳体中,可选地,每一个阻挡部120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对应的卡止件112的上方、且与上壳体100的壳体壁110的外侧之间形成供对应的延伸片的上端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120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上端在远离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每一个卡止件112的上方可设置有一个阻挡部120。
虽然在附图中,阻挡部120设置在卡止件112的上方,但是,阻挡部也可以设置在卡止件112的两侧或一侧,此时,阻挡部还起到引导延伸片移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连接器壳体工艺简单,组装方便,基本上不增加成本,却可以有效固定下壳体,避免失效模式发生。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连接器,具有上述的连接器壳体。
虽然在上文已经公开了结合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地,本申请旨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覆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化、用途或修改。而且,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偏离本公开内容的、如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已知或习惯做法范围内这种内容。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
一个上壳体,其壳体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止件;以及
一个下壳体,具有朝向上壳体竖直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具有与所述卡止件配合的至少一个配合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挡部,每一个阻挡部与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具有供对应的所述延伸片的一部分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能够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部分在远离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具有变形能力以改变所述间隙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的彼此平行的两侧每一侧都设置有两个所述延伸片,所述上壳体的对应两侧的每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止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件为自所述上壳体的壳体壁倾斜向上延伸的弹性片;
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延伸片中的卡口,所述卡口的上沿适于与所述弹性片的上沿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件为设置在上壳体的壳体壁中的孔口;
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延伸片上端的卡钩,所述卡钩适于与所述孔口配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阻挡部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对应的卡止件的上方、且与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形成供对应的延伸片的上端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阻挡对应的延伸片的进入该间隙的上端在远离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卡止件的上方设置有一个阻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阻挡部设置在对应的卡止件的两侧之一、且与上壳体的壳体壁的外侧之间形成供对应的延伸片进入的间隙,每一个阻挡部阻挡进入该间隙的对应的延伸片在远离壳体壁的外侧的方向上移动。
9.一种连接器,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
CN201420096492.4U 2014-03-04 2014-03-04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21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6492.4U CN203721958U (zh) 2014-03-04 2014-03-04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6492.4U CN203721958U (zh) 2014-03-04 2014-03-04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1958U true CN203721958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6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649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21958U (zh) 2014-03-04 2014-03-04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1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67121A1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CN201349370Y (zh) 防尘结构及使用该防尘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05098467A (zh) 防水型卡连接器
CN203827397U (zh) 手机sim卡卡托
CN105474121B (zh) 平板电脑
CN203721958U (zh)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
CN105098430A (zh) 具有浮动式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N204144361U (zh) 电池装拆装置
CN208369811U (zh) 卡扣结构及音箱
US20140063699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3864620U (zh) 一种卡扣及其卡扣连接机构
CN203827626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
CN204668591U (zh) 一种自锁防水usb接口
CN204114857U (zh) 灯罩按钮式安装装置
CN204883543U (zh) 一种用于一体机电脑的后壳结构
CN202167514U (zh) 太阳能接线盒导电片固定装置
CN203732585U (zh) 电能表壳体机构
CN204315962U (zh) 一种一体式环网柜机构箱箱体结构
CN201689857U (zh) 用于直插式电器盒的备用保险结构
CN205452661U (zh)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外壳
CN202616537U (zh) 金属屏蔽壳及使用所述金属屏蔽壳的连接器
CN204466083U (zh) 电子装置
CN205724106U (zh) 连接器上的壳体
CN203747131U (zh) 一种耳机连接器
CN205543470U (zh) 一种移动式电源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