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0807U - 触控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0807U
CN203720807U CN201420062848.2U CN201420062848U CN203720807U CN 203720807 U CN203720807 U CN 203720807U CN 201420062848 U CN201420062848 U CN 201420062848U CN 203720807 U CN203720807 U CN 203720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layer
serial
connection wire
seri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2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维·E·史蒂文森
刘锦璋
苏国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0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08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包括一第一电极串行,所述第一电极串行设置在一衬底上并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电极串行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一串接导线。第一电极是沿着第一方向设置,而第一串接导线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一电极的下侧或上侧。第一串接导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一电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串接导线分别串接沿着同一方向延伸排列的各电极,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各电极间因另外配置线宽较小的连接电极或桥接线而导致阻抗较高的问题,也可以改善整个电极串行的阻抗一致性,提高整体触控感应功效,同时改善触控板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串接导线以降低感测组件阻抗的触控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触控板技术中,常会在感测组件的电极之间设置连接电极或桥接线,但连接电极与桥接线因为线宽较小而会造成感测组件有多个高阻抗点,使得整条感测组件的阻抗过高,影响触控板的整体感测功效。再者,若触控板的尺寸较大,那么面板不同位置处的传导效果便会更加不平均,因此对于整体触控感测效果的影响更大。由上述可知,已知触控板的感测组件的结构对于阻抗的影响所造成的感测效能问题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具有能串接整条电极串行的串接导线,使整条电极串行具有一致性且较低的阻抗,能改善前述传统触控板因连接电极或桥接线而造成的高阻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包括一衬底、多个第一电极串行及多个第二电极串行。第一电极串行设置在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而第二电极串行设置在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二方向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各第一电极串行分别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与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串接导线。第一串接导线位于第一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第一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各第一电极。各第二电极串行分别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与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串接导线。第二串接导线位于第二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第二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的各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串行与各第一电极串行彼此绝缘。
优选的,所述的各第一串接导线分别位于两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而各第二串接导线分别位于两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触控板还包括多个绝缘组件,各绝缘组件至少设置在第一电极串行与第二电极串行相交区域的各第一串接导线与各第二串接导线之间,以使第一串接导线与第二串接导线互相绝缘。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电层,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由同一第三导电层所构成,且第二导电层是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组件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且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与衬底之间并且覆盖部分第一导电层。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第一串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且第二绝缘层包括:
多个第二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二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的第二串接导线;以及
多个第三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三接触洞与各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第一串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由同一第一导电层所构成,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电层,而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电层,且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各第二串接导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的一部分。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组件包括一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并覆盖第二导电层的表面,且第一绝缘层还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
优选的,各所述的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第一串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之间,且第二绝缘层包括:
多个第二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二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的第二串接导线;以及
多个第三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三接触洞与各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第一串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由同一第二导电层所构成,所述的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电层,且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第三导电层是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衬底上。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组件包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与衬底之间并且覆盖部分第一导电层。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洞,分别对应于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第一串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各第二串接导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的一部分。
优选的,所述的各绝缘组件只设置在衬底上各第一电极串行与各第二电极串行的相交区域。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串接导线与第二串接导线分别包括单层金属导电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串接导线与第二串接导线包括金属材料层、合金材料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板,其包括一衬底与至少一第一电极串行。第一电极串行设置在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电极串行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与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串接导线。第一串接导线位于第一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的各第一电极。
优选的,所述的触控板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电极串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极串行包括:
多个第二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二串接导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所述第二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至少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之间,且所述绝缘层具有多个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一电极或各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接触洞而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串接导线或所述第二串接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控板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触控板沿着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触控板沿着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触控板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触控板沿着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三实施例沿着第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三实施例沿着第二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四实施例沿着第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四实施例沿着第二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五实施例沿着第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五实施例沿着第二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六实施例沿着第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六实施例沿着第二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触控板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触控板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触控板沿着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300、400、500、600、700  触控板
102  衬底
104  第一电极串行
106  第一电极
106a、108a  第一接触组件
108  第一串接导线
110  第二电极串行
112、512、612  第二电极
112a、114a  第二接触组件
114、514、614  第二串接导线
116  相交区域
118、718 绝缘组件
120、320、620  第一导电层
122、322、622、722 第一绝缘层
122a、322a、622a  第一接触洞
124、324、624  第二导电层
126、326  第二绝缘层
126a、326a  第二接触洞
126b、326b  第三接触洞
128、328、628  第三导电层
514a、614a  第一部分
514b、614b  第二部分
X    第一方向
Y    第一方向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到的效果。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板100包括一衬底102以及设置在衬底102上的多个第一电极串行104与多个第二电极串行110,其中第一电极串行104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而第二电极串行110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Y互相不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Y大体上互相垂直,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二电极串行110与第一电极串行104彼此绝缘。各第一电极串行104分别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06沿着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且各第一电极串行104还包括一第一串接导线108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并位于第一电极106的下侧或上侧。在每一第一电极串行104中,第一串接导线108同时串接且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104的所有第一电极106。各第二电极串行110分别包括沿着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112以及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第二串接导线114,第二串接导线114位于第二电极112的下侧或上侧,且第二串接导线114同时串接且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110的所有第二电极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114位于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的下侧,但不以此为限。由图1可知,由于第一方向X不平行于第二方向Y,因此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114会有相交区域116。此外,各第一串接导线108位于两相邻的第二电极112之间,而各第二串接导线114位于两相邻的第一电极106之间。
第一串接导线108包括一第一导电层120,第二串接导线114包括一第二导电层124,换句话说,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114分别由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24所构成。再者,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分别由相同的一第三导电层128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第二导电层124及第三导电层128大体上是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衬底102上,也就是说,第一串接导线108位于第二串接导线114的下侧,而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大体上位于第二串接导线114的上侧,或是说,第二串接导线114大体上位于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1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电层128的材料可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材料,举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与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AZO),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栈结构,例如由铟锡氧化物/银/铟锡氧化物或金属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上述的金属可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铝、铜、银、铬、钛、钼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例如金属网格。上述的导电材料可包括导电粒子、纳米碳管、石墨烯、硅烯或纳米银丝,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24的材料较佳分别包括导电性良好或阻抗低的材料,例如包括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或是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包括金属材料层、合金材料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层,其材料举例如铜、铝、铬或钼,也可以是上述材料的合金、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与上述材料的合金的复合层,例如钼/铝/钼复合层,亦即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24可以分别为单层导电层或多层导电层,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使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114互相绝缘,触控板100还包括多个绝缘组件118(示于图2与图3),其中各所述绝缘组件118至少设置在各相交区域116的各第一串接导线108与所对应的第二串接导线114之间,亦即,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绝缘组件118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114之间。需注意的是,为了使附图清晰易读,图1中并未绘示出绝缘组件118及其绝缘层,而只以接触洞表示出绝缘组件或绝缘层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组件118包括一第一绝缘层122与一第二绝缘层126,其中第一绝缘层122设置在第二导电层124与衬底102之间并且覆盖部分第一导电层120,第二绝缘层126设置在第二导电层124与第三导电层128之间。第一绝缘层122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122a,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一电极106。第二绝缘层126包括多个第二接触洞126a与多个第三接触洞126b,各第二接触洞126a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二电极112,而各第三接触洞126b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一接触洞122a与一个第一电极106。各第一电极106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第一接触洞122a与第三接触洞126b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104的第一串接导线108。例如,各第一接触洞122a与第三接触洞126b之间设置有第一接触组件106a,通过第一接触组件106a可以电性连接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104的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一电极106,而各第二接触洞126a内设置一第二接触组件112a,通过第二接触组件112a可以电性连接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110的第二串接导线114与第二电极112。在不同实施例中,各第一接触组件106a与第二接触组件112a也可以分别视为所对应的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的一部分。
因此,本实用新型触控板100的制造方式可以先在衬底102上依序形成图案化的第一导电层120,其构成了多条第一串接导线108,然后形成第一绝缘层122覆盖第一串接导线108,再于第一绝缘层122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二导电层124,其构成了多个第二串接导线114。接着,形成第二绝缘层126覆盖第二串接导线114,然后进行图案化绝缘层的工艺,在对应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的位置挖开部分第一绝缘层122与第二绝缘层126,形成第一接触洞122a、第二接触洞126a以及第三接触洞126b,最后再形成图案化的第三导电层128以制作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且部分第三导电层128填于第一接触洞122a、第二接触洞126a及第三接触洞126b而形成了第一接触组件106a与第二接触组件112a。需注意的是,触控板100的制造方式并不以前述工艺为限。
本实用新型触控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形,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或变化形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组件,并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并且,相同组件所包括的材料都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叙述,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板20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省略了第二绝缘层126。因此,本实施例的制造方式是只在第一绝缘层122(未示于图5)对应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一电极106需要导通的位置挖出第一接触洞122a,在制作完第二串接导线114后,便于第一绝缘层122与第二导电层124的表面上形成第三导电层128,亦即使第二电极112直接设置在第二串接导线114的部分表面上,通过与第二串接导线114直接接触而互相电性连接,而部分第三导电层128则填入第一接触洞122a形成第一接触组件106a,以使第一电极106与第一串接导线108相互电性连接。
请参考图8至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板300的俯视图可以参考图1。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是先制作电极再制作串接导线。如图所示,触控板300的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可先设置在衬底102上,而第二串接导线114与第一串接导线108依序设置在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的上侧。因此,用来形成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的第一导电层320、构成第二串接导线114的第二导电层324及构成第一串接导线108的第三导电层328是大体上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衬底102表面,或者说第二串接导线114大体上是设置在第一与第二电极106、112和第一串接导线108之间。此外,绝缘组件118包括第一绝缘层322设置在第二导电层324与第三导电层328之间,并且覆盖第二导电层324的表面。第一绝缘层322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322a,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一电极106。绝缘组件118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326设置在第二导电层324与第一导电层320之间,其中第二绝缘层326包括多个第二接触洞326a与多个第三接触洞326b,第二接触洞326a与第三接触洞326b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二电极112与一个第一电极106,因此,各第二电极112分别通过所对应的第二接触洞326a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二电极串行110的第二串接导线114,而各第一电极106则分别通过所对应的第三接触洞326b与第一接触洞322a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104的第一串接导线108。
本实施例的触控板300的制造方式举例是先在衬底102上配置图案化的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112,再配置下层的第二绝缘层326,并且在对应串接导线的位置挖出第二接触洞326a与第三接触洞326b,接着形成图案化的第二导电层324,制作第二串接导电线114以及填于第二接触洞326a的第二接触组件114a,使第二串接导电线114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12经由第二接触组件114a电連接。接着,再形成上层的第一绝缘层322,在对应第一串接导电108的位置挖出第一接触洞322a,且第一接触洞322a与对应的第三接触洞326b相通,然后形成图案化的第三导电层328以制作第一串接导线108,且部分第三导电层328会填入第一接触洞322a与第三接触洞326b中而形成第一接触组件108a,使第一串接导线108与所对应的第一电极106经由第一接触洞322a与第三接触洞326b而电连接。
请参考图10与图11,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板400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省略了第二绝缘层326,其俯视图可以参考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图5,触控板400的制造方式举例如下。在衬底102制作第一与第二电极106、112后,直接在第一导电层320表面形成图案化的第二导电层324以制作第二串接导电114,使第二电极112通过与第二串接导线114直接接触而互相电连接。接着,再形成第一绝缘层322覆盖第二串接导线114,且于第一绝缘层322对应第一电极106处形成第一接触洞322a,然后再形成图案化的第三导电层328以制作第一串接导线108,而部分第三导电层328会填入第一接触洞322a形成第一接触组件108a,以使第一串接导线108通过第一接触组件108a与第一电极106电连接。
请参考图12与图13,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触控板500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第二串接导线514包括两层以上的导电层,例如第二串接导线514包括第一部分514a与第二部分514b,分别由第二导电层324与第一导电层320所构成。本实施例的制造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是连续在衬底102表面形成整面的第一导电层320与第二导电层324,例如以镀膜方式形成,然后再依序图案化第二导电层324与第一导电层320,先形成图案尺寸较小的第二串接导线514的第一部分514a,然后再形成图案化的第一导电层320,包括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512及第二串接导线514的第二部分514b。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一次镀膜工艺,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考图14至图15,类似于前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触控板600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第一串接导线108与第二串接导线614分别位于第一电极106和第二电极612的两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串接导线108、第一电极106和第二电极612以及第二串接导线614大体上依序由下而上设置在衬底102表面。由构成上述各组件的材料层来看,第一串接导线108基本上由第一导电层620所构成,第一电极106与第二电极612是由同一第二导电层624所构成,而第二串接导线614包括第三导电层628与第二导电层624的一部分,其中第三导电层628构成第二串接导线614的第一部分614a,而部分第二导电层624构成第二串接导线614的第二部分614b。再者,绝缘组件118包括一第一绝缘层622设置在第二导电层624与衬底102之间并且覆盖部分第一导电层620。第一绝缘层622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622a,分别对应于各第一电极106,使各第一电极106能分别通过所对应的第一接触洞622a而电连接到同一条第一电极串行104的第一串接导线108。触控板600的制造方式是在制作完第一串接导线108以及图案化的第一绝缘层622后,连续形成整面的第二导电层624与第三导电层628,然后再依序图案化第三导电层628与第二导电层624,先形成图案尺寸所占区域较小的第二串接导线614的第一部分614a,再形成图案所占区域较大的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612及第二串接导线614的第二部分614b。并且,在形成第二导电层624时,部分第二导电层624会填入第一接触洞622a而形成第一接触组件106a并电性连接第一电极106与第一串接导线108。类似于前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制造方式可以节省一道镀膜工艺。
请参考图16至图18,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触控板700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图案化的第一绝缘层722并非整面地覆盖在衬底102表面,而是构成了多个尺寸较小的绝缘组件718,只设置在各第一电极串行104与第二电极串行110的相交区域116。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组件718为矩形尺寸,但不以此为限,绝缘组件718也可以具有其他适合的图案,例如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触控板也可只包括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电极串行,并非限于一定要有二方向的电极串行。此外,串接导线并不限于如各附图所示的直线形状,例如可以具有弧形、曲线形、锯齿形状或折线形状,但不以此为限。再者,电极也不限定为菱形或矩形,可以为其他适合的形状。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串接导线分别串接沿着同一方向延伸排列的各电极,因此可以避免已知技术中各电极间因另外配置线宽较小的连接电极或桥接线而导致阻抗较高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整个电极串行的阻抗一致性,改善整体触控感应功效。再者,因为成矩阵排列的电极以及沿着两方向平行并排的串接导线可以进一步改善触控板的视觉效果,使显示面板表面具有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衬底;
多个第一电极串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第一电极串行分别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一串接导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所述第一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一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串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第二电极串行分别包括:
多个第二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二串接导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所述第二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串行与所述第一电极串行彼此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分别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而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分别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组件,各所述绝缘组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串行与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相交区域的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互相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电层,而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由同一第三导电层所构成,且所述第二导电层是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衬底之间并且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
多个第二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以及
多个第三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三接触洞与各所述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由同一第一导电层所构成,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电层,而所述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电层,且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还包括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一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
多个第二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以及
多个第三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第三接触洞与各所述第一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由同一第二导电层所构成,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电层,且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三导电层是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衬底之间并且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洞,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接触洞而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所述第一串接导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串接导线还包括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绝缘组件只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各所述第一电极串行与各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相交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分别包括单层金属导电层或多层金属导电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所述第二串接导线包括金属材料层、合金材料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层。
20.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衬底;以及
至少一第一电极串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串行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一串接导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所述第一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一电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电极串行,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极串行包括:
多个第二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二串接导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下侧或上侧,且所述第二串接导线电连接到同一条所述第二电极串行的各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至少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串接导线与所述第二串接导线之间,且所述绝缘层具有多个接触洞,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一电极或各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所对应的各所述接触洞而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串接导线或所述第二串接导线。
CN201420062848.2U 2013-11-22 2014-02-12 触控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80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1929U TWM476988U (en) 2013-11-22 2013-11-22 Touch panel
TW102221929 2013-1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0807U true CN203720807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284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807U (zh) 2013-11-22 2014-02-12 触控板
CN201410048884.8A Pending CN104656967A (zh) 2013-11-22 2014-02-12 触控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8884.8A Pending CN104656967A (zh) 2013-11-22 2014-02-12 触控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3720807U (zh)
TW (1) TWM4769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967A (zh) * 2013-11-22 2015-05-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487727A (zh) * 2014-09-17 2016-04-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39922B2 (en) 2018-04-20 2020-08-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ouch control panel
CN108646939A (zh) * 2018-04-20 2018-10-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391B (zh) * 2008-05-21 2011-06-1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
CN102129325B (zh) * 2008-05-21 2014-07-09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
US8550991B2 (en) * 2009-03-04 2013-10-08 Dong Sik Nam Touch panel sensor
TWI459252B (zh) * 2011-01-11 2014-11-01 Hong Da Liu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CN102981664B (zh) * 2011-09-07 2016-10-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的触控面板
CN203191952U (zh) * 2013-02-22 2013-09-11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板结构
TWM476988U (en) * 2013-11-22 2014-04-2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967A (zh) * 2013-11-22 2015-05-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487727A (zh) * 2014-09-17 2016-04-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6988U (en) 2014-04-21
CN104656967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0075A (zh) 电容式触控板
CN103412668B (zh) 触摸屏感应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器
CN104991688B (zh)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CN104063108B (zh) 基于单层金属网格的互电容多点触控电极结构
CN203720807U (zh) 触控板
JP2014017519A5 (zh)
CN104182072A (zh) 触控板
TWI626567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08580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JP6177072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5702875A (zh) 发光元件、电极结构与其制作方法
CN104063082A (zh) 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KR20170064139A (ko) 터치 패널
CN103793089A (zh) 触控面板
CN203178979U (zh) 触摸屏感应模组及含有该触摸屏感应模组的显示器
CN110597409B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727245B (zh) 觸控面板
US10203784B2 (en)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4461204A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5549804A (zh)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15387U (zh)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
TW201445377A (zh) 觸控面板及其感應電極結構
KR200477345Y1 (ko) 정전용량 센서
CN108595062A (zh) 触控感测模组
CN206460434U (zh) 显示触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