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0696U -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 Google Patents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0696U
CN203720696U CN201420054522.5U CN201420054522U CN203720696U CN 203720696 U CN203720696 U CN 203720696U CN 201420054522 U CN201420054522 U CN 201420054522U CN 203720696 U CN203720696 U CN 203720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ircuit
semiconductor
oxid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4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必亮
白浪
任远程
周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ulwat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ulwat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ulwat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ulwat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4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0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0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06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所述稳流控制电路利用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且利用电流调整电路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利用电流控制基准可以自动调节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大小,进而使得流经负载的负载电流稳定,纹波较小,同时所述稳流控制电路可以并联扩展。

Description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背景技术
电流源能够向负载提供电流,因此电流源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LED驱动器就是一种典型的电流源,LED驱动器能够为一路或多路LED提供稳定幅值的电流。
但当LED驱动器的电流控制环路的速度较慢,或者滤波器容量较小等情况下,LED驱动器的输出电流的幅值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即电流纹波,当具有纹波的电流流过LED灯时,LED灯的亮度会随着纹波而改变,即产生频闪现象,这种频闪现象在某些对光源要求严格的场合是不可接受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使得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稳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包括:具有滤波电容的电源、与电源相连接的负载、与负载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与所述电流调整电路相连接的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所述电流调整电路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大值、或者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负载一端的电压、负载的压降、第一控制开关一端的电压或第一控制开关源漏之间的压降。
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一采样电路、设定阈值获取电路、第二比较电路,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电流调整电路相连,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阈值获取电路的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可选的,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计数器、滑动窗口平均单元、D/A转换器,所述计数器、滑动窗口平均单元、D/A转换器依次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计数器相连接,通过计数器和滑动窗口平均单元获得对应的电压控制基准,并利用所述D/A转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可选的,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上拉电流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栅极、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上拉电流源的一端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上拉电流源的另一端相连作为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可选的,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构成第一电流镜,所述第五MOS管、第六MOS管构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第五MOS管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工作电压,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六MOS管的漏极与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且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时,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三比较电路、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比较电路,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反向输入端相连接,且与对应的电流调整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比较电路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可选的,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有第一滤波电容。
可选的,所述电流调整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第一比较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对应负载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电流控制基准,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设定阈值为固定阈值或可变阈值。
可选的,当所述设定阈值为可变阈值时,设定阈值获取电路包括:反馈电流源、固定偏置、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所述反馈电流源、固定偏置、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依次连接,且所述反馈电流源的输入端获得负载电流,所述固定偏置或第四控制开关其中一端作为输出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反馈电流源根据负载电流产生对应成比例的电流;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结构和电流调整电路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流采样电阻分别对应成比例。
可选的,所述可变阈值随负载电流、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可选的,一个负载对应具有一个或多个与负载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稳流控制电路组合,包括:若干组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并联,每一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利用电流调整电路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由于利用电流控制基准可以自动调节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大小,进而使得流经负载的负载电流稳定,纹波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基准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基准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基准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设定阈值获取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组合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的电流源产生的电流不稳定,会产生纹波,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利用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利用电流调整电路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流控制基准自动调节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大小,进而使得流经负载的负载电流稳定,纹波较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100、与电源100相连接的负载200、与负载200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300、与电流调整电路300相连接的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
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对负载200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所述电流调整电路300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0为电流源。所述电流源内还可以连接有滤波电容以一定程度地降低纹波大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0也可以为电压源。由于电流源或电压源通常具有纹波,因此会产生频闪现象。
所述电源100可以与电流调整电路300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集成在一起,也可以所述负载200与电流调整电路300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集成在一起,也可以所述电源100、负载200与电流调整电路300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都分开。
所述电源100与负载20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200为LED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负载也可以为其他消耗功率的电子元件。
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对负载200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对应的负载电流或负载电压。其中,负载电流即为流过所述负载的电流,所述负载电压为负载电流流过的路径测得的电压,例如负载200两端的压降、负载200一端的电压、电流调整电路300中第一控制开关两端的压降、电流调整电路300中第一控制开关一端的电压其中的一种,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MOS管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一端包括源极、漏极或栅极。
当对第一信号进行采样后,通过比较获得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大值、或一段时间内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之间的最大差值,即一段时间内所述负载对应的负载电流或负载电压最小值、最大值,或者一段时间内所述负载对应的负载电流或负载电压之间的最大差值。
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后,利用所述比较信号可以获得负载电流变化的情况,且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所述设定阈值为标准阈值的一个百分比或者为比标准阈值大固定值或小固定值的一个阈值,其中所述标准阈值为负载电流为电流源的标准电流时测得的比较信号。
所述设定阈值可以为固定阈值或者可变阈值。由于标准阈值为负载电流为电流源的标准电流时测得的比较信号,所述标准阈值受到负载电流、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当所述设定阈值为可变阈值时,所述设定阈值也可以随着负载电流、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压,且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负载电压中的最小值时,通过将所述负载电压的最小值与对应的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且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负载电流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时,通过将所述负载电流的最大值、最小值之差与对应的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所述电流调整电路300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将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降低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提高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减小负载电流。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所述电流调整电路300包括:第一控制开关310、第一电流采样电阻330、第一比较电路320,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的一端与对应负载200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330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32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330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比较电路320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电流控制基准,所述第一比较电路320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开关310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310的阻抗来调节负载电流,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为MOS管或三极管,且所述MOS管可以为NMOS管或PMOS管,所述三极管可以为NPN管或PNP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为NMOS管,控制端为NMOS管的栅极,通过调节栅极电压控制NMOS管源漏极之间的阻抗。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控制开关,例如第二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等,也可以为MOS管或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阻330用于采样通过负载的负载电流。所述第一比较电路320为运算放大器,通过比较负载电流和电流控制基准,获得可以控制第一控制开关310电阻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包括:第一采样电路410、设定阈值获取电路420、第二比较电路430,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的一端与负载200对应的电流调整电路300相连,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43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阈值获取电路420的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43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电路430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电路32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向第一比较电路320输出电流控制基准。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可以与电流调整电路300中第一控制开关310一端相连接,从而对第一控制开关310一端的电压进行采样。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也可以与电流调整电路300中第一控制开关310两端相连接,从而对第一控制开关310两端的压降进行采样。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也可以与负载200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对负载200一端的电压进行采样。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410还可以与负载200的两端相连接,从而对负载200两端的压降进行采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且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时,请参考图3,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三比较电路460、第二控制开关470、第二比较电路480、第一电容490,所述第三比较电路460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二比较电路480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且与对应的电流调整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460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开关470的一端、第一电容490的一端和第二比较电路480的反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460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开关470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70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dd相连,所述第一电容49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电路480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4401,请参考图4,所述基准控制电路4401包括:计数器4411、滑动窗口平均单元4421、D/A转换器4431,所述计数器4411、滑动窗口平均单元4421、D/A转换器4431依次连接,第二比较电路430的输出端与计数器4411相连接,当第一信号为第一控制开关310的控制端电压时,利用计数器4411对一段时间内的控制端电压进行计数,并利用滑动窗口平均单元4421获得对应的电压控制基准,一方面所述滑动窗口平均单元4421可以用于滤波,另一方面所述滑动窗口平均单元4421可以把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分离,对当前数据的处理不会因为历史数据太多而变得缓慢,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并利用所述D/A转换器4431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4402,请参考图5,所述基准控制电路4402包括: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1、上拉电流源V1,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与栅极、第二比较电路430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二MOS管M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上拉电流源V1的一端接工作电压Vdd,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与上拉电流源V1的另一端相连作为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请参考图6,所述基准控制电路4403包括: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所述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构成第一电流镜,所述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构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比较电路430的输出端与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的源极,所述第七MOS管M7的漏极与第五MOS管M5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八MOS管M8的漏极与第三MOS管M3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第四MOS管M4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的源极接工作电压,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第六MOS管M6的漏极与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阈值获取电路420用于获取可变阈值,所述设定阈值获取电路420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7,包括:反馈电流源421、固定偏置422、第四控制开关423、第二采样电阻424,所述反馈电流源421、固定偏置422、第四控制开关423、第二采样电阻424依次连接,且所述反馈电流源421的输入端与第二比较电路430的输出端或负载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固定偏置422或第四控制开关423其中一端作为输出端与第二比较电路43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反馈电流源421根据负载电流或电流控制基准产生与负载电流对应成比例的电流;所述第四控制开关423、第二采样电阻结构424和电流调整电路的第一控制开关310、第一电流采样电阻330分别对应成比例。由于所述反馈电流源根据负载电流产生对应成比例的电流,因此所述可变阈值随负载电流的改变而改变。且由于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结构和电流调整电路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流采样电阻分别对应成比例,因此所述可变阈值随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的输出端还并联有第一滤波电容,利用所述第一滤波电容使得各路负载的负载电流的纹波较少。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比较电路用于比较为电流控制基准和负载电流,因此所述第二比较电路为跨导运算放大器,输出为电流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比较电路也可以为输出为电压的运算放大器,最终产生电压控制基准与负载电流进行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负载对应具有一个电流调整电路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一个负载200还可以对应具有2个或多个电流调整电路300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利用多个电流调整电路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一个负载进行稳流,由于分摊到每一路电流调整电路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负载电流较少,使得在电流调整电路上消耗的功耗较少,有利于节省系统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稳流控制电路组合,请参考图9,包括:多组所述稳流控制电路并联,每组稳流控制电路都包括负载200、与负载200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300、与电流调整电路300相连接的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400,且本实施例中,每一组稳流控制电路还分别具有一个电源,每一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流调整电路中的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都互相连接,使得每一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都相同,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多组负载的负载电流都保持稳流,纹波较少。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组稳流控制电路也可以共用一个电源。且由于所述稳流控制电路组合的各个稳流控制电路可以分开设置,有利于提高灵活性,便于电路的扩展。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流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稳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01,获取负载的第一信号,并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
步骤S102,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电流控制基准;
步骤S103,将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
所述第一信号为各路负载对应的负载电流或负载电压。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大值、或者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提高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电压,使得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变小,通过降低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以增加负载电流,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通过降低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电压,增加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以减小负载电流。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当比较信号高于设定阈值时,减小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降低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电压,使得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变大以减小负载电流。当比较信号低于设定阈值时,增大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通过提高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电压,降低第一控制开关的阻抗以增加负载电流。
所述设定阈值为固定阈值或可变阈值,当所述设定阈值为可变阈值时,根据负载电流、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的改变调节设定阈值。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滤波电容的电源、与电源相连接的负载、与负载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与所述电流调整电路相连接的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通过比较获得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的比较信号,将所述比较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所述电流调整电路对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利用第一比较单元对所述负载电流与电流控制基准进行比较,当负载电流小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增大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大于电流控制基准时,通过调节第一控制开关减小负载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大值、或者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负载一端的电压、负载的压降、第一控制开关一端的电压或第一控制开关源漏之间的压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一采样电路、设定阈值获取电路、第二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电流调整电路相连,对负载对应的第一信号进行采样,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阈值获取电路的一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上拉电流源,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栅极、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上拉电流源的一端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上拉电流源的另一端相连作为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构成第一电流镜,所述第五MOS管、第六MOS管构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第五MOS管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栅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工作电压,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六MOS管的漏极与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为负载电流,且所述比较信号为一段时间内第一信号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之差时,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包括:第三比较电路、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比较电路,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反向输入端相连接,且与对应的电流调整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开关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比较电路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8.如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有第一滤波电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还包括基准控制电路,所述基准控制电路包括:计数器、滑动窗口平均单元、D/A转换器,所述计数器、滑动窗口平均单元、D/A转换器依次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计数器相连接,通过计数器和滑动窗口平均单元获得对应的电压控制基准,并利用所述D/A转换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流调整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整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第一比较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与对应负载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流采样电阻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电流控制基准,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固定阈值或可变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定阈值为可变阈值时,设定阈值获取电路包括:反馈电流源、固定偏置、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所述反馈电流源、固定偏置、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依次连接,且所述反馈电流源的输入端获得负载电流,所述固定偏置或第四控制开关其中一端作为输出端与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反馈电流源根据负载电流产生对应成比例的电流;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第二采样电阻结构和电流调整电路的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电流采样电阻分别对应成比例。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阈值随负载电流、第一控制开关特性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一个负载对应具有一个或多个与负载相连接的电流调整电路和电流控制基准产生电路。
15.一种稳流控制电路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控制电路并联,每一组稳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控制基准相同。
CN201420054522.5U 2014-01-28 2014-01-28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4522.5U CN203720696U (zh) 2014-01-28 2014-01-28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4522.5U CN203720696U (zh) 2014-01-28 2014-01-28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0696U true CN203720696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9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452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0696U (zh) 2014-01-28 2014-01-28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06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383A (zh) * 2016-07-15 2016-09-21 张升泽 电子芯片的电流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92467A (zh) * 2019-07-08 2019-10-29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Led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383A (zh) * 2016-07-15 2016-09-21 张升泽 电子芯片的电流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92467A (zh) * 2019-07-08 2019-10-29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Led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0392467B (zh) * 2019-07-08 2024-03-22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599B (zh)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及稳流控制方法
US10140931B2 (en) Shadow mask assemblies and reusing methods of shadow mask assemblies thereof
CN103841728A (zh) 多路负载均衡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和控制方法
CN104079177A (zh) 一种电压调整器的电路
CN104777869A (zh) 一种动态调整参考电压的快速响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EP3103196A1 (en) Buffer circuits and methods
US2015037259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ow voltage high psrr systems
CN112947662A (zh) 一种基于比较器的低功耗ldo电路
CN203720696U (zh) 稳流控制电路、对应的电路组合
CN104754799A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器
CN203942669U (zh) 均流控制电路及对应的电路组合
CN103051308B (zh)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方波和锯齿波产生电路
CN205028190U (zh) 电压调节装置及电压生成系统
US8145933B2 (en) Power control circuit
CN103713679B (zh) 一种基于分立元器件的ldo电路
CN203691700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器
CN103889121B (zh) 一种纹波电流抑制电路
CN203840596U (zh) 一种纹波电流抑制电路和led电路
CN207691781U (zh) 电平转换电路
CN107422773B (zh) 数字低压差稳压器
CN114465305A (zh) 一种自适应多段快速电容放电方法及放电电路
CN203800894U (zh) 基于射频直流反馈的功率放大器
CN203708211U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上电延迟电路
CN103488223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7967021B (zh) 一种mos管驱动电压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