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7370U -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7370U
CN203717370U CN201420020776.5U CN201420020776U CN203717370U CN 203717370 U CN203717370 U CN 203717370U CN 201420020776 U CN201420020776 U CN 201420020776U CN 203717370 U CN203717370 U CN 203717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troller
radiating fin
high efficiency
pum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07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丰平
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x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 M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 M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 M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207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7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7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73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它解决了现有泵体组件散热效果差等问题。包括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叶轮的泵壳本体,电机呈卧式设置,在电机背部骑跨有控制器,在电机和控制器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设有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电机后端固定有散热风扇,在散热风扇的外围罩有防护罩,在防护罩上设有进风格栅,防护罩的出风口与散热通道对接,泵壳本体和控制器之间留有间距。本高效散热泵体组件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使得电机、泵体与控制器三者结合在一起,占地面积小,同时采用风冷与水冷降温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无需额外动力,便于搬运,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背景技术
泵体组件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例如运用在泳池中的泵体组件一般包括水泵与为水泵提供动力的电机以及控制电机运行的控制器,常见的泵体组件中的控制器一般是单独设置且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且占地面积大,整体结构不够紧凑,除此之外现有的泵体组件还存在着:电机散热效果差,使用寿命短,不适宜于搬运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装置[申请号:201210201695.0],包括:散热装置、冷却液泵、电机控制器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在冷却液泵的出水口设有的压力传感器;电机控制器控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单元的采集数据;根据采集数据,电机控制器控制模块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组件生成相应的电机控制命令;电机控制器根据电机控制命令控制电机的启停。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电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包括具有腔室的泵壳本体,所述的泵壳本体上设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的腔室内设有叶轮,所述的泵壳本体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与叶轮相连且能带动叶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呈卧式设置,在电机背部骑跨有控制器,在电机和控制器之间设有防止控制器脱离电机的定位结构,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相连且控制器能控制电机工作,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设有若干沿着电机轴向延伸的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的电机后端固定有散热风扇,在散热风扇的外围罩有防护罩,在防护罩上设有进风格栅,所述的防护罩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通道对接,所述的泵壳本体和控制器之间留有供散热通道内气流输出的间距。该结构中,通过将控制器骑跨设置在电机上并通过定位结构相连,使得本组件结构紧凑,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不易从电机上跌落,这里的电机为永磁变频调速电机,另外,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气流通过散热通道将电机与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和控制器降温的目的,防护罩使得本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更高。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电机背部呈圆柱面拱起,所述的控制器腹部呈弧形凹口,所述的弧形凹口扣合在圆柱面拱起上,所述的散热片固定在控制器腹部的弧形凹口内且与控制器连为一体式结构。即控制器骑跨在电机上,使得运行时稳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防护罩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在筒体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进风格栅,筒体内端下部与电机端部之间密封连接,在筒体内端上部具有扩口部从而形成与上述散热通道对接的出风口。显然,该结构使得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能通过扩口部到达散热通道。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散热片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出水通道的水流自动引导至散热片上且自动回流至进水通道从而降低散热片温度的水循环结构。由于水流在腔室内经过叶轮加压后,出水通道的压力大于进水通道,使得水流能自动从出水通道流入进水通道,无需额外的动力。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水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散热片上且能与每一个散热片相连的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一端与进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通道相连通。即水流通过过水通道从出水通道到达进水通道,在此过程中水流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低散热片热量的目的。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散热片上且轴向贯通散热片的通孔,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设有弧形接管且弧形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片上的通孔相连,各通孔通过弧形接管依次串联。即这里的散热片呈空心状,弧形接管将散热片逐个串联从而形成过水通道。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若干轴向设置在散热片上的散热管,每一个散热管均抵靠设置在所述的散热片上,且所述的散热管通过若干U型管依次首尾相连通。即散热管紧贴在散热片上,优选的,这里的散热管的横截面呈矩形。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散热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散热片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片的根部。使得散热管能与散热片连为一体,提高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电机上设有插槽,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插头,且当控制器骑跨在电机上时所述的插头插于插槽内。显然,当控制器骑跨在电机上时,插头能插于插槽内实现控制器与电机的电连接。
在上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电机上的定位柱和设置控制器上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柱插于定位孔中。使得控制器骑跨在电机上时稳定性更高,不易从电机上滑落,另外,作为优选,这里的控制器与电机还可以采用卡接方式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高效散热泵体组件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使得电机、泵体与控制器三者结合在一起,占地面积小,同时采用风冷与水冷降温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无需额外动力,便于搬运,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泵壳本体1、进水通道11、出水通道12、叶轮13、电机2、散热风扇21、防护罩22、筒体221、扩口部222、出风口223、进风格栅23、控制器3、散热片4、散热通道5、间距6、水循环结构7、通孔71、弧形接管72、散热管73、U型管74、插槽8、插头8a、定位柱9、定位孔9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包括具有腔室的泵壳本体1,泵壳本体1上设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腔室内设有叶轮13,泵壳本体1一侧设有电机2,电机2与叶轮13相连且能带动叶轮13转动,电机2呈卧式设置,在电机2背部骑跨有控制器3,在电机2和控制器3之间设有防止控制器3脱离电机2的定位结构,所述控制器3与电机2相连且控制器3能控制电机2工作,控制器3与电机2之间设有若干沿着电机2轴向延伸的散热片4,相邻的散热片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5,电机2后端固定有散热风扇21,在散热风扇21的外围罩有防护罩22,在防护罩22上设有进风格栅23,防护罩22的出风口223与所述散热通道5对接,泵壳本体1和控制器3之间留有供散热通道5内气流输出的间距6,该结构中,通过将控制器3骑跨设置在电机2上并通过定位结构相连,使得本组件结构紧凑,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3不易从电机2上跌落,这里的电机2为永磁变频调速电机另外,电机2转动的同时带动散热风扇21转动,气流通过散热通道5将电机2与控制器3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2和控制器3降温的目的,防护罩22使得本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更高。
具体地,电机2背部呈圆柱面拱起,控制器3腹部呈弧形凹口,弧形凹口扣合在圆柱面拱起上,散热片4固定在控制器3腹部的弧形凹口内且与控制器3连为一体式结构,即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使得运行时稳定性更高。防护罩22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221,在筒体221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进风格栅23,筒体221内端下部与电机2端部之间密封连接,在筒体221内端上部具有扩口部222从而形成与上述散热通道5对接的出风口223,显然,该结构使得散热风扇21产生的气流能通过扩口部222到达散热通道5。
进一步的,散热片4上设有能将出水通道12的水流自动引导至散热片4上且自动回流至进水通道11从而降低散热片4温度的水循环结构7,由于水流在腔室内经过叶轮13加压后,出水通道12的压力大于进水通道11,使得水流能自动从出水通道12流入进水通道11,无需额外的动力。优选地,水循环结构7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能与每一个散热片4相连的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一端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通道12相连通,即水流通过过水通道从出水通道12到达进水通道11,在此过程中水流将散热片4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低散热片4热量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轴向贯通散热片4的通孔71,相邻的两个散热片4之间设有弧形接管72且弧形接管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片4上的通孔71相连,各通孔71通过弧形接管72依次串联。即这里的散热片4呈空心状,弧形接管72将散热片4逐个串联从而形成过水通道。
另外,电机2上设有插槽8,控制器3上设有插头8a,且当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时插头8a插于插槽8内,显然,当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时,插头8a能插于插槽8内实现控制器3与电机2的电连接。这里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电机2上的定位柱9和设置控制器3上的定位孔9a,定位柱9插于定位孔9a中,使得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时稳定性更高,不易从电机2上滑落,另外,作为优选,这里的控制器3与电机2还可以采用卡接方式相连。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原理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过水通道包括若干轴向设置在散热片4上的散热管73,每一个散热管73均抵靠设置在所述的散热片4上,且散热管73通过若干U型管74依次首尾相连通,即散热管73紧贴在散热片4上,优选的,这里的散热管73的横截面呈矩形,另外为了使得散热管73能与散热片4连为一体,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管73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散热片4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片4的根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壳本体1、进水通道11、出水通道12、叶轮13、电机2、散热风扇21、防护罩22、筒体221、扩口部222、出风口223、进风格栅23、控制器3、散热片4、散热通道5、间距6、水循环结构7、通孔71、弧形接管72、散热管73、U型管74、插槽8、插头8a、定位柱9、定位孔9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包括具有腔室的泵壳本体(1),所述的泵壳本体(1)上设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所述的腔室内设有叶轮(13),所述的泵壳本体(1)一侧设有电机(2),所述的电机(2)与叶轮(13)相连且能带动叶轮(1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呈卧式设置,在电机(2)背部骑跨有控制器(3),在电机(2)和控制器(3)之间设有防止控制器(3)脱离电机(2)的定位结构,所述控制器(3)与电机(2)相连且控制器(3)能控制电机(2)工作,所述的控制器(3)与电机(2)之间设有若干沿着电机(2)轴向延伸的散热片(4),相邻的散热片(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5),所述的电机(2)后端固定有散热风扇(21),在散热风扇(21)的外围罩有防护罩(22),在防护罩(22)上设有进风格栅(23),所述的防护罩(22)的出风口(223)与所述散热通道(5)对接,所述的泵壳本体(1)和控制器(3)之间留有供散热通道(5)内气流输出的间距(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背部呈圆柱面拱起,所述的控制器(3)腹部呈弧形凹口,所述的弧形凹口扣合在圆柱面拱起上,所述的散热片(4)固定在控制器(3)腹部的弧形凹口内且与控制器(3)连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22)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221),在筒体(221)的外端固定有所述进风格栅(23),筒体(221)内端下部与电机(2)端部之间密封连接,在筒体(221)内端上部具有扩口部(222)从而形成与上述散热通道(5)对接的出风口(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4)上设有能将所述的出水通道(12)的水流自动引导至散热片(4)上且自动回流至进水通道(11)从而降低散热片(4)温度的水循环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结构(7)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能与每一个散热片(4)相连的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一端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通道(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设置在散热片(4)上且轴向贯通散热片(4)的通孔(71),相邻的两个散热片(4)之间设有弧形接管(72)且弧形接管(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片(4)上的通孔(71)相连,各通孔(71)通过弧形接管(72)依次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通道包括若干轴向设置在散热片(4)上的散热管(73),每一个散热管(73)均抵靠设置在所述的散热片(4)上,且所述的散热管(73)通过若干U型管(74)依次首尾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73)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散热片(4)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片(4)的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上设有插槽(8),所述的控制器(3)上设有插头(8a),且当控制器(3)骑跨在电机(2)上时所述的插头(8a)插于插槽(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电机(2)上的定位柱(9)和设置控制器(3)上的定位孔(9a),所述的定位柱(9)插于定位孔(9a)中。
CN201420020776.5U 2014-01-14 2014-01-14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0776.5U CN203717370U (zh) 2014-01-14 2014-01-14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0776.5U CN203717370U (zh) 2014-01-14 2014-01-14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7370U true CN203717370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077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7370U (zh) 2014-01-14 2014-01-14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737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421A (zh) * 2014-01-14 2014-04-23 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3742421B (zh) * 2014-01-14 2016-11-30 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7707081A (zh) * 2017-11-14 2018-02-16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电机的电泵
CN107947464A (zh) * 2017-12-15 2018-04-20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清洗机
CN115681069A (zh) * 2022-11-18 2023-02-03 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的多柱塞高压泵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421A (zh) * 2014-01-14 2014-04-23 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3742421B (zh) * 2014-01-14 2016-11-30 浙江格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7707081A (zh) * 2017-11-14 2018-02-16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电机的电泵
CN107947464A (zh) * 2017-12-15 2018-04-20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清洗机
CN107947464B (zh) * 2017-12-15 2024-01-02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清洗机
CN115681069A (zh) * 2022-11-18 2023-02-03 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的多柱塞高压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7370U (zh)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207281691U (zh) 风冷水冷一体装置
CN208190459U (zh) 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
CN105971910B (zh) 一种单级高速风机自冷却系统
CN202178651U (zh) 永磁水冷电机结构
CN202550740U (zh) 无风扇的电机冷却结构
CN208691089U (zh) 一种油冷伺服电机
CN203942397U (zh) 一种封闭水冷结构盘式电机
CN206077919U (zh) 一种提升散热能力的散热装置
CN103742421A (zh)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4384672A (zh) 智能高效冷却机
CN103742421B (zh) 高效散热泵体组件
CN103795177B (zh) 一种永磁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水泵
CN106014635A (zh) 一种适合高环境温度工作的集装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02611249A (zh) 无风扇的电机冷却结构
CN104467285A (zh) 一种新型电机冷却系统
CN206530411U (zh) 纯水冷柴油发动机
CN103388994A (zh) 一种二次冷却装置
CN210041569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机
CN202276230U (zh) 一种电机水冷却装置
CN210157044U (zh) 一种基于水冷结构的高防护干湿两用电动机
CN203482013U (zh) 一种大功率高速电机及风机
CN206673747U (zh) 电机散热外壳
CN205583934U (zh) 一种料理机的散热结构
CN206458521U (zh) 一种油散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3

Address after: 311813, No. 6, Jianxin Road, Zhuji Town,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ONGX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800 Shaoxing Wang Jing Zhen Dian Dang fan Cu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RAFAB 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