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0430U -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0430U
CN203710430U CN201420088222.9U CN201420088222U CN203710430U CN 203710430 U CN203710430 U CN 203710430U CN 201420088222 U CN201420088222 U CN 201420088222U CN 203710430 U CN203710430 U CN 203710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l
water
seal cavity
cavity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8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长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tai Kang Sh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长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长法 filed Critical 陈长法
Priority to CN2014200882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0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0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04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引流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针对在先便携式引流装置水封结构复杂,易失效引发危险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包括敞口的瓶体和配套的瓶盖,瓶体具有一体成型相邻排列的储液腔、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第一水封腔中设有一和瓶腔截面形状匹配的水封挡板将第一水封腔分隔成上、下两腔,水封挡板上设过水孔连通上、下两腔,过水孔和第一水封腔隔壁上的开孔分别位于瓶体两侧对应瓶体向两侧倾倒时形成低位水封处,第一水封腔顶部敞口处和瓶盖之间设有一阻水透气的防溢盖,瓶盖上对应防溢盖位置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水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充分确保倾倒时的水封安全。

Description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中的胸腔引流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201120502135.X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水封腔的安全引流瓶”公开了一种便携引流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的瓶体和瓶盖,瓶体中设有储液腔和U形水封腔,U形水封腔一端设有阻流阀和储液腔单向连通,瓶盖上设有连通储液腔的引流管接头和连通U形水封腔一端的排气接头,排气接头位于U形水封腔中的下端连接一个可保持自垂向下的水封管头,使用时通过水封管头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自垂向下,在引流瓶倾倒时保持浸没于水封液中构成安全水封,避免水封液从排气口流出以保证持续的水封,防止因水封失效引起的意外发生。但是这种引流装置的水封管头由软管和垂头连接组成,一旦软管与排气接头意外脱离,就会造成水封管头在引流装置倾倒时水封失效,进而引发开放性气胸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在先便携式引流装置在倾倒时的安全水封结构复杂,易意外失效引发危险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在倾倒时的安全水封结构更简单,安全水封更可靠,使用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包括敞口的瓶体和配套的瓶盖,所述瓶体具有一体成型相邻排列的储液腔、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所述第一水封腔与第二水封腔通过两腔之间隔壁下部的开孔连通形成U形水封腔,第二水封腔内设有一带阻流阀的水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水封腔中设有一和瓶腔截面形状匹配的水封挡板将第一水封腔分隔成上、下两腔,水封挡板上设过水孔连通上、下两腔,所述过水孔和第一水封腔隔壁上的开孔分别位于瓶体两侧对应瓶体向两侧倾倒时形成低位水封处,第一水封腔顶部敞口处和瓶盖之间设有一阻水透气的防溢盖,瓶盖上对应防溢盖位置设有通气孔。由于常见三腔结构的引流装置在使用中通常是往三瓶连线方向的两侧即瓶体两侧方向分别倾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水封腔上设置两处对应瓶体分别向两侧倾倒状态时的水封低位来确保引流装置在倾倒时的水封安全,当瓶体向过水孔一侧倾倒时,U形水封腔内的水封液淹没处于低位的过水孔形成安全水封(参见图2),反之当瓶体向另一侧即开孔一侧倾倒时,水封液淹没处于低位的第一水封腔隔壁上的开孔形成安全水封(参见图3);水封挡板将第一水封腔内腔分隔成上、下两腔,作用是将连通两腔的过水孔来形成安全水封;第一水封腔敞口处和瓶盖之间的防溢盖具备阻水透气的功能,即阻挡水封液的同时具备透气效果,其中防溢盖可采用PE(聚乙烯)烧结制成的塑料盖,具有阻水透气的特性;瓶盖上对应防溢盖位置设贯穿的通气孔可以确保第一水封腔和外界通气保持U形水封腔一端与外界气压平衡。此外,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通过下部连通形成一个U形水封腔与储液腔组成闭式引流装置为现有技术,瓶盖上还设有连通储液腔的引流管、连通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的连通管,这些均为常见闭式引流装置的现有技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第一水封腔内壁上设有一圈和水封挡板匹配的凸筋,水封挡板搁置在凸筋上,水封挡板一端和同侧凸筋之间存在间隙形成过水孔。通过在第一水封腔内壁上设置凸筋来搁置安装水封挡板,并利用水封挡板端部和同侧凸筋的间隙形成过水孔,直接利用水封挡板自身形状,无需在水封挡板上做额外的钻孔加工,结构简单、方便制造。
所述的水封挡板上设有凸起。该凸起的作用是为了提高组装时的便利性,可以夹住凸起将水封挡板塞入第一水封腔内腔以分隔出上腔和下腔。
所述的防溢盖通过瓶盖压紧扣在第一水封腔顶部敞口处,第一水封腔顶部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一个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设有一形状匹配的密封圈),所述防溢盖底部紧压密封圈使密封圈贴合环形凸台。通过在第一水封腔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环形凸台并配形状对应的密封圈,组装时瓶盖紧扣防溢盖,防溢盖压紧密封圈,确保防溢盖和第一水封腔对接的密封性,达到防尘排气不溢水的效果。
所述的防溢盖中间设有一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在防溢盖周缘形成一个安装凸台,瓶盖底面上延伸下凸一个和安装凸台对应抵触的压接边,瓶盖顶面上凸起形成一个匹配容纳隆起部的中空气帽部,所述通气孔位于气帽部的侧面。通过瓶盖底面上延伸下凸的压接边抵触防溢盖周缘上的安装凸台,利用瓶盖把防溢盖扣合于第一水封腔顶部敞口处,瓶盖上的中空气帽部可以罩住防溢盖的隆起部;气帽侧面开设通气孔连通内腔,使防溢盖和外界相通气实现第一水封腔和外界气压平衡。
所述的水封管下端管口端面沿圆周起伏。水封管下部的管口端面沿圆周起伏,可以确保水封管和瓶腔连通,避免管口端由于平面抵触瓶腔底面时意外贴合,造成水封管下部管口堵塞失效。
所述的瓶盖上对应第二水封腔敞口端设有一连通第二水封腔的注水孔,所述注水孔配有一个密封皮塞。通过在瓶盖上开设一个注水孔闭并配密封皮塞,可以用针头刺穿皮塞向瓶腔内注射添加水封液以提高U形水封的气密性。
所述的瓶体侧面设有一挂钩,挂钩由挂钩本体、挂钩本体两侧对称延伸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左、右侧板之间的上卡接板、下卡接板组成,上、下卡接板分设于左、右侧板的上下两端,上、下卡接板上设有相互平行贴合第一水封腔侧壁的卡口,左、右侧板的纵向端面两端分设上下两个横向外凸的限位挡边;所述的第一水封腔两侧与邻接的储液腔、第二水封腔之间分设有对称于第一水封腔的两组纵向卡槽,每组卡槽均由两个限位槽与两个插入槽自上而下错位相邻串接组成,所述限位槽与左、右侧板的纵向端面尺寸匹配,插入槽与限位挡边的尺寸匹配,限位挡边宽度大于限位槽宽度。引流装置的瓶体通过上对称于第一水封腔的两组卡槽和挂钩连接,组装时将挂钩上的限位挡边对准相应同侧的插入槽穿过,然后将挂钩向上提起使挂钩上左、右侧板的纵向端面沿着限位槽上移,就能将瓶体架在挂钩上,由于限位挡边宽度大于限位槽,可以确保挂钩与瓶体连接可靠不脱离,提高引流装置的便携性;需要拆下挂钩时反向下推挂钩,当挂钩上的限位挡边重新退回到插入槽处,就可以将挂钩与瓶体自由分离;挂钩本体可制成与腰带匹配的弯钩。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引流装置在倾倒时水封失效的安全隐患,由于整个引流装置在使用中通常往三瓶连线方向的两侧倾倒,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水封腔上设置两处对应瓶体向两侧倾倒状态下的不同水封低位进行交替水封,实现引流装置在倾倒时有效安全水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向过水孔一侧倾倒时水封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相对图2反向倾倒时水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中:1.瓶盖、2-1.储液腔、2-2.第一水封腔、2-3.第二水封腔、3.引流接头、4.第一连通接头、5.第二连通接头、6.引流管、7.连通管、8.水封管、9.阻流阀、10.水封挡板、11.密封圈、12.防溢盖、13.挂钩、14.凸起、15.皮塞、16.环形凸台、17.隆起部、18.安装凸台、19.压接边、20.通气孔、21.气帽部、22.注水孔、23.挂钩本体、24.左侧板、25.右侧板、26.上卡接板、27.下卡接板、28.卡口、29.限位挡边、30.限位槽、31.插入槽、32.过水孔、33.锁紧螺帽、34.注塑工艺端、35.皮塞、36.开孔、37.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7所示,改进水封结构的便携引流装置,包括侧面设挂钩13的敞口瓶体和其上密封扣接的瓶盖1,所述瓶体由三个一体成型依次邻接排列的储液腔2-1、下部相连通的第一水封腔2-2与第二水封腔2-3组成,瓶盖1上设有连通储液腔的引流管6、连通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的连通管7,第一水封腔2-2和第二水封腔2-3的相邻瓶壁上开孔连通形成U形水封腔,第二水封腔2-3中竖置一带阻流阀9的水封管8,所述水封管下端管口抵触瓶底,抵触瓶底的水封管下端管口端面沿圆周起伏,瓶盖1上对应第二水封腔2-3敞口端设有一连通瓶腔的注水孔22,所述注水孔配有一密封皮塞15;所述挂钩13由挂钩本体23、挂钩本体两侧对称延伸的左侧板24、右侧板25以及左、右侧板之间的上卡接板26、下卡接板27组成,上、下卡接板分设于左、右侧板的上下两端,上、下卡接板上设有相互平行贴合第一水封腔侧壁的卡口28,左、右侧板的纵向端面两端分设上下两个横向外凸的限位挡边29;所述的第一水封腔2-2两侧与邻接的储液腔2-1、第二水封腔2-3之间分设有对称于第一水封腔2-2的两组纵向卡槽,每组卡槽均由两个限位槽30与两个插入槽31自上而下错位相邻串接组成,所述限位槽30与左、右侧板24,25的纵向端面尺寸匹配,插入槽31与限位挡边29的尺寸匹配,限位挡边29宽度大于限位槽30宽度;所述第一水封腔2-2中设有一和瓶腔截面形状匹配的水封挡板10将瓶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水封挡板10上设过水孔32连通上腔和下腔,水封挡板10上设有凸起14,第一水封腔2-2内壁上设有一圈和水封挡板10匹配的凸筋37,水封挡板10搁置在凸筋37上,水封挡板10一端和同侧凸筋之间存在间隙形成前述的过水孔32;所述过水孔32和第一水封腔2-2隔壁上的开孔36分别位于瓶体两侧对应瓶体向两侧倾倒时形成低位水封处;第一水封腔2-2顶部敞口端和瓶盖1之间设有一密封透气的防溢盖12,防溢盖12通过瓶盖1压紧扣在第一水封腔2-2顶部敞口处,第一水封腔2-2顶部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一个环形凸台16,环形凸台上设有一形状匹配的密封圈11,所述防溢盖12底部紧压密封圈11使密封圈贴合环形凸台16,防溢盖12中间设有一隆起部17,所述隆起部在防溢盖12周缘形成一个安装凸台18,瓶盖1底面上延伸下凸一个和安装凸台18对应抵触的压接边19,瓶盖1顶面上凸起形成一个匹配容纳隆起部17的中空气帽部21,气帽部21的两侧均开有通气孔20。
此外,为方便安装引流管6和连通管7,在瓶盖2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引流接头3、第一连通接头4和第二连通接头5,三个接头均通过锁紧螺帽33锁定连接相应管路,其中引流接头3接一引流管6连通储液腔2-1,第一连通接头4和第二连通接头5之间对接一连通管7,使得储液腔2-1和第二水封腔2-3连通,水封管8上端与第二连通接头5下部套接,为实现第一水封腔和第二水封腔的下部连通瓶体对应位置设有一个管状的注塑工艺端34并配以皮塞35密封。
使用时,通过向针头刺穿皮塞15向第二水封腔2-3中灌生理盐水作为水封液,当本引流装置向过水孔32一侧倾倒时(参见图2),水封液可以淹没处于低位的过水孔32形成安全水封,当引流装置反向倾倒时(参见图3),水封液可以淹没处于低位的第一水封腔瓶壁上的开孔形成安全水封,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的功效。 

Claims (8)

1.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包括敞口的瓶体和配套的瓶盖(1),所述瓶体具有一体成型相邻排列的储液腔(2-1)、第一水封腔(2-2)和第二水封腔(2-3),所述第一水封腔与第二水封腔通过两腔之间隔壁下部的开孔(36)连通形成U形水封腔,第二水封腔(2-3)内设有一带阻流阀(9)的水封管(8),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水封腔(2-2)中设有一和瓶腔截面形状匹配的水封挡板(10)将第一水封腔(2-2)分隔成上、下两腔,水封挡板(10)上设过水孔(32)连通上、下两腔,所述过水孔(32)和第一水封腔(2-2)隔壁上的开孔(36)分别位于瓶体两侧对应瓶体向两侧倾倒时形成低位水封处,第一水封腔(2-2)顶部敞口处和瓶盖(1)之间设有一阻水透气的防溢盖(12),瓶盖(1)上对应防溢盖位置设有通气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水封腔(2-2)内壁上设有一圈和水封挡板(10)匹配的凸筋(37),水封挡板(10)搁置在凸筋上,水封挡板(10)一端和同侧凸筋(37)之间存在间隙形成过水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封挡板(10)上设有凸起(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溢盖(12)通过瓶盖(1)压紧扣在第一水封腔(2-2)顶部敞口处,第一水封腔(2-2)顶部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一个环形凸台(16),环形凸台上设有一形状匹配的密封圈(11),所述防溢盖(12)底部紧压密封圈(11)使密封圈贴合环形凸台(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溢盖(12)中间设有一隆起部(17),所述隆起部在防溢盖(12)周缘形成一个安装凸台(18),瓶盖(1)底面上延伸下凸一个和安装凸台(18)对应抵触的压接边(19),瓶盖(1)顶面上凸起形成一个匹配容纳隆起部(17)的中空气帽部(21),所述通气孔(20)位于气帽部(21)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封管(8)下端管口端面沿圆周起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瓶盖(1)上对应第二水封腔(2-3)敞口端设有一连通第二水封腔的注水孔(22),所述注水孔配有一个密封皮塞(1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瓶体侧面设有一挂钩(13),挂钩由挂钩本体(23)、挂钩本体两侧对称延伸的左侧板(24)、右侧板(25)以及左、右侧板之间的上卡接板(26)、下卡接板(27)组成,上、下卡接板分设于左、右侧板的上下两端,上、下卡接板上设有相互平行贴合第一水封腔侧壁的卡口(28),左、右侧板的纵向端面两端分设上下两个横向外凸的限位挡边(29);所述的第一水封腔(2-2)两侧与邻接的储液腔(2-1)、第二水封腔(2-3)之间分设有对称于第一水封腔(2-2)的两组纵向卡槽,每组卡槽均由两个限位槽(30)与两个插入槽(31)自上而下错位相邻串接组成,所述限位槽(30)与左、右侧板(24,25)的纵向端面尺寸匹配,插入槽(31)与限位挡边(29)的尺寸匹配,限位挡边(29)宽度大于限位槽(30)宽度。
CN201420088222.9U 2014-02-28 2014-02-28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0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8222.9U CN203710430U (zh) 2014-02-28 2014-02-28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8222.9U CN203710430U (zh) 2014-02-28 2014-02-28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0430U true CN203710430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4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82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0430U (zh) 2014-02-28 2014-02-28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0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192A (zh) * 2021-06-24 2021-09-07 傅晓燕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鼻胃管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192A (zh) * 2021-06-24 2021-09-07 傅晓燕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鼻胃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737B (zh) 魔术盖
CN203710430U (zh) 带倾倒水封防护的便携引流装置
CN205203703U (zh) 一种密封药瓶
CN106263404A (zh) 一种箱包
CN106532342B (zh) 一种防水防潮电连接器密封盖
CN205525883U (zh) 两用药瓶
CN208647552U (zh) 一种按压式的密封盖透气孔密封结构
CN203787501U (zh) 一种胶体电池自带酸循环及抽酸结构
CN203877139U (zh) 一种二元包装阀袋的密封结构
CN103662366B (zh) 葡萄酒保鲜塞
CN205877305U (zh) 一种夹板式气口装置
CN217610415U (zh) 一种防漏杯盖
CN204310263U (zh) 泡面桶
CN204352263U (zh) 一种多用引流瓶
CN207759342U (zh) 一种充液瓶的充液阀结构
CN205499743U (zh) 单口式防漏液回流瓶嘴
CN208166548U (zh) 一种用于灌装美缝剂的储料罐
CN203670926U (zh) 用于水容器的单向排气阀和具有其的水容器
CN212830146U (zh) 一种掀盖式软管容器
CN209177216U (zh) 一种泡沫泵
CN217146739U (zh) 一种透气陶瓷罐
CN215754082U (zh) 一种便于塞入取出的药品存放瓶高密封性密封塞
CN206003851U (zh) 一种用于免维护蓄电池的新型上盖
CN103943810A (zh) 胶体电池自带酸循环及抽酸结构
CN208665928U (zh) 桶装饮用水一次性使用聪明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1

Address after: 317200, No. 42, South Stream Road, Baihe Town, Tiantai County, Zhejiang, Taizhou

Patentee after: Tiantai Kang Sh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201 Tiantai Tiantai double star medical instrument factory, Bai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iantai County, Zhejiang,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Chen Changf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