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8204U -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08204U
CN203708204U CN201420014882.2U CN201420014882U CN203708204U CN 203708204 U CN203708204 U CN 203708204U CN 201420014882 U CN201420014882 U CN 201420014882U CN 203708204 U CN203708204 U CN 203708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capacitance
forming network
level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48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法伦
甘延青
龚海涛
秦风
金晓
许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4200148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08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08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082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高电压脉冲方波的产生,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网络由三级脉冲电容依次并联组成,每一级脉冲电容与下一级脉冲电容的第一输出电极之间、第二输出电极之间分别连接一个电感;本实用新型中的脉冲形成网络采用高压脉冲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其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势,而采用三电容结构非均匀脉冲形成网络,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便于脉冲波形调节,可实现快前沿、准脉冲方波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体积小、耐压高、储能密度大、可靠性高,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脉冲功率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形成网络,具体涉及一种三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高电压脉冲方波的产生。 
背景技术
在脉冲功率系统中,脉冲形成线是重要的部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J.C.马丁提出了利用形成线获得纳秒高压脉冲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脉冲形成线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脉冲功率装置中。然而,作为高功率脉冲源关键部件的脉冲形成线,目前都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脉冲形成网络是由若干电容和电感按一定方式连接并能产生给定宽度脉冲方波的集中参数回路,脉冲形成网络是产生微秒级长脉冲的主要技术途径,是线型脉冲调制器的关键部件之一。 
传统的脉冲形成网络一般采用多个LC回路串联在一起。理论计算表明,LC回路的网络级数越多,脉冲宽度越稳定,但实际工业应用中因为薄膜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受传统薄膜电容工艺的限制,体积大、笨重,而陶瓷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受陶瓷电容工艺的限制,寿命短、阻抗大、储能密度低,可靠性差;所以过多的LC回路往往造成最终的脉冲形成网络体积巨大,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而减少LC回路的网络级数又不能得到理想的脉冲,因此寻求体积小、电压传输效率高、储存能量大的脉冲形成网络对于脉冲功率技术的小型化及实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电容结构的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结构简单,网络级数少,体积小,储能密度高,可实现脉冲方波输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所述网络由第一级脉冲电容、第二级脉冲电容、第三级脉冲电容依次并联组成,所述三级脉冲电容的每一级脉冲电容包括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第一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负载端之间分别连接一个电感;每级脉冲电容与下一级脉冲电容的第一输出电极之间、第二输出电极之间分别连接一个电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一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和每一个电感的电感值根据负载要求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其中:为脉冲宽度 ,Z0为特性阻抗 ,C1为第一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
C2为第二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C3为第三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
LC1为第一级脉冲电容C1的自身电感值,
LC2为第二级脉冲电容C2的自身电感值,
LC3为第三级脉冲电容C3的自身电感值,
L1为第一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负载之间的电感值,
L2为第一级脉冲电容与第二级脉冲电容之间的电感值,
L3为第二级脉冲电容与第三级脉冲电容之间的电感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C1、 C2、C3的电容值不同,L1、L2、L3的电感值不同。 
优先的,所述C3的电容值大于C2的电容值, C2的电容值大于C1的电容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级脉冲电容器的种类为薄膜介质电容器、或为陶瓷介质电容器、或为复合介质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脉冲形成网络采用高压脉冲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其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势,而采用三电容脉冲形成系统,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克服了单电容系统无法形成脉冲方波的缺点,与双电容结构脉冲成形网络(专利申请号2013101532966)不同,其中多出的一级电容可以很容易调节脉冲方波平顶的前段、中段和后段,其脉冲方波波形的顶部比两电容结构的脉冲输出波形更平稳,同时克服了更多级脉冲网络很难调节的缺点,可实现脉冲方波波形的稳定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紧凑型高功率长脉冲功率系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模拟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电路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将多级LC回路降低为三级,电容两端均有连线电感,有效的保证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基本电路包括三个并联的电容器,第一级脉冲电C1、第二级脉冲电容C2、第三级脉冲电容C3和六个连线电感L11、L12、L21、L22、L31、L32,其中L11、L12是第一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负载端之间的连线电感,L21、L22是第一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是第二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之间的连线电感,L31、L32是第二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是第三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之间的连线电感。三个脉冲电容为非均匀电容,第三级脉冲电容C3的电容值大于第二级脉冲电容C2的电容值,第二级脉冲电容C2的电容值大于第一级脉冲电容C1的电容值。 
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脉冲形成网络对负载放电时,第一级脉冲电容C1首先对负载放电,紧接着第二级脉冲电容C2对负载放电,通过调整电感L21、L22,使得当第一级脉冲电容C1放电脉冲峰值下降至最大幅值的50%时,第二级脉冲电容C2放电峰值上升至最大幅值的50%,此时两个波形相互叠加,形成了脉冲方波的前一段,紧接着当第二级脉冲电容C2放电脉冲峰值下降至最大幅值的50%时,第三级脉冲电容C3放电峰值上升至最大幅值的50%,此时两个波形相互叠加,形成了脉冲方波的后一段,脉冲电容C1、C2、C3的恰当周期放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脉冲方波波形。 
脉冲形成网络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主要根据脉冲形成网络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脉冲宽度为,
特性阻抗为,
其中LC1、LC2、LC3是三个脉冲电容的自身电感,由于脉冲形成网络的三个脉冲电容C1、C2、C3电容值不同,三个连线电感L1、L2、L3也不同,L1= L11+L12,L2= L21+L22,L3= L31+L32,因而需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确定实际的电容值和电感值。
模拟一个脉宽130ns、特性阻抗3.5Ω的三电容结构脉冲形成网络,根据计算得出C1=2.5nF、C2=4.0nF、C2=13.0nF,连接电感L11=L12=35nH,电容连接电感L21=L22=15nH, 电容连接电感L31=L32=30nH,假定电容C1、C2、C3自身电感值LC1=LC2=LC3=20nH,根据计算公式 
脉冲宽度130ns,
特性阻抗3.4Ω,为验证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形成网络的特性,根据设计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仿真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波形脉冲宽度为130ns,特性阻抗为3.4Ω,基本成匹配状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验证了本实用新型设计参数的正确性。而对于同样的参数,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波形平顶稳定性好,平顶波动很小。
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的脉冲波形平顶,适当调节脉冲电容C1、C2和C3的电容值,即可以调整脉冲波形平顶,达到预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形成网络,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克服了两电容结构脉冲波形平顶调节不便,四到五级脉冲形成网络脉冲波形平顶调节难度大的缺点,可实现脉冲方波波形的稳定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紧凑型高功率长脉冲功率系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网络由第一级脉冲电容、第二级脉冲电容、第三级脉冲电容依次并联组成,所述三级脉冲电容的每一级脉冲电容包括第一输出电极和第二输出电极,第一级脉冲电容的两个输出电极与负载端之间分别连接一个电感;每级脉冲电容与下一级脉冲电容的第一输出电极之间、第二输出电极之间分别连接一个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每一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和每一个电感的电感值根据负载要求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每一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不同,每一个电感的电感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第三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大于第二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第二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大于第一级脉冲电容的电容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每一级脉冲电容器为薄膜介质电容器、或为陶瓷介质电容器、或为复合介质电容器。
CN201420014882.2U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8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4882.2U CN203708204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4882.2U CN203708204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08204U true CN203708204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5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488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8204U (zh) 2014-01-10 2014-01-10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082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675A (zh) * 2014-01-10 2014-04-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05486597A (zh) * 2015-11-23 2016-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金属输气管裂纹扩展测试系统的脉冲形成网路
CN110287568A (zh) * 2019-06-18 2019-09-2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百纳秒级梯形波脉冲形成网络及设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675A (zh) * 2014-01-10 2014-04-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05486597A (zh) * 2015-11-23 2016-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金属输气管裂纹扩展测试系统的脉冲形成网路
CN105486597B (zh) * 2015-11-23 2018-01-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高压金属输气管裂纹扩展测试系统的脉冲形成网路
CN110287568A (zh) * 2019-06-18 2019-09-2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百纳秒级梯形波脉冲形成网络及设计方法
CN110287568B (zh) * 2019-06-18 2023-01-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百纳秒级梯形波脉冲形成网络及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08204U (zh)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205453646U (zh) 高效率双指数电磁脉冲发生装置
CN103746595A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US8598813B2 (en) High voltage RF opto-electric multiplier for charge particle accelerations
CN103684360A (zh) 一种高压方波发生器实现方法
CN103236828B (zh)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CN104009633A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CN103746675A (zh)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11510014B (zh) 一种高电压脉冲发生电路
CN106385244A (zh) 一种快前沿纳秒高压电光开关驱动源
CN102916680A (zh) 一种基于磁开关的重复频率的倍压方波发生器
H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 peak voltage picoseconds avalanche transistor based Marx bank circuit
CN105490667A (zh) 基于单节充电网络和单节调制网络的准方波脉冲发生器
CN204538976U (zh) 实现1/2n变比的可变级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104052435A (zh) 增幅减宽电路单元及应用其的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和发生器
CN110445480A (zh) 一种多级快前沿高压脉冲触发器及其同步方法
Roh et al. Analysis of output pulse of high voltage and nanosecond Blumlein pulse generator
CN104779808A (zh) 实现1/2n变比的可变级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203708135U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US5434456A (en) Lumped transmission line avalanche pulser
CN103780119A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CN103269214B (zh) 一种方波触发的薄膜电容Blumlein型脉冲形成系统
CN104779811A (zh) 级联型实现任意降压变比的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203708133U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CN205265644U (zh) 基于单节充电网络和单节调制网络的准方波脉冲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