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6828B -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6828B
CN103236828B CN201310153296.6A CN201310153296A CN103236828B CN 103236828 B CN103236828 B CN 103236828B CN 201310153296 A CN201310153296 A CN 201310153296A CN 103236828 B CN103236828 B CN 103236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inductance
electric capacity
forming network
puls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32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6828A (zh
Inventor
宋法伦
金晓
秦风
甘延青
龚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yuan High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3101532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6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6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6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6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高电压脉冲方波的产生,该脉冲形成网络基本电路包括两个电容C1、C2,两个电容的自感LC1、LC2和四个连线电感L11、L12、L21、L22,两个电容器为非均匀电容,电容C2的电容值大于电容C1的电容值;本发明中的脉冲形成网络采用高压脉冲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其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势,而采用双电容脉冲形成系统,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克服了单电容系统无法形成脉冲方波的缺点,可实现快前沿、准脉冲方波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体积小、耐压高、储能密度大、可靠性高,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脉冲功率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形成网络,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高电压脉冲方波的产生。
背景技术
在脉冲功率系统中,脉冲形成线是重要的部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J.C.马丁提出了利用形成线获得纳秒高压脉冲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脉冲形成线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脉冲功率装置中。然而,作为高功率脉冲源关键部件的脉冲形成线,目前都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按电容器分类,脉冲功率系统中用的脉冲形成网络主要有两种:陶瓷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和薄膜电容脉冲形成网络。
脉冲形成网络是由若干电容和电感按一定方式连接并能产生一定脉冲宽度脉冲方波的集中参数回路,脉冲形成网络是产生微秒级长脉冲的主要技术途径,是线型脉冲调制器的关键部件之一。
传统的脉冲形成网络一般采用多个LC回路串联在一起。理论计算表明,LC回路的网络级数越多,脉冲宽度越稳定,但实际工业应用中因为薄膜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受传统薄膜电容工艺的限制,体积大、笨重,而陶瓷电容脉冲形成网络受陶瓷电容工艺的限制,寿命短、阻抗大、储能密度低,可靠性差;所以过多的LC回路往往造成最终的脉冲形成网络体积巨大,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而减少LC回路的网络级数又不能得到理想的脉冲,因此寻求体积小、电压传输效率高、储存能量大的形成线对于脉冲功率技术的小型化及实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脉冲功率源的小型化,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结构简单,网络级数少,体积小,储能密度高,提高了脉冲功率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脉冲功率源的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所述网络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第四电感L22;所述第一电感L11的一端与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电感L12的一端与负载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四电感L2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电感L21的另一端和第四电感L22的另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第四电感L22的电感值和电容值根据负载形成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τ = 2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C 1 + C 2 )
Z 0 =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 C 1 + C 2 )
其中:τ为脉冲宽度,
Z0为特性阻抗,
L1为第一电感L11加第二电感L12的电感值,
L2为第三电感L21加第四电感L22的电感值,
LC1为第一电容C1的自身电感值,
LC2为第二电容C2的自身电感值,
C1为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C2为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C1和C2的电容值不同,L1和L2的电感值不同。
优先的,所述C2的电容值大于C1的电容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脉冲形成网络采用高压脉冲电容器作为储能单元,其具有储能密度大的优势,而采用双电容脉冲形成系统,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克服了单电容系统无法形成脉冲方波的缺点,可实现快前沿、准脉冲方波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体积小、耐压高、储能密度大、可靠性高,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脉冲功率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脉冲波形对比图;
其中:1是本发明的脉冲波形2是现有技术的脉冲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电路图为现有技术采用的电路,电路采用的LC回路网络级数一般都在6-10级,网络中的电容一般采用陶瓷电容和薄膜电容,因为这两种电容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寿命短、阻抗大、储能密度低,可靠性差、体积大、笨重,往往制成成品的脉冲形成网络一般体积都在长1000mm×宽150mm×高150mm,该体积下的脉冲形成网络体积太大,非常的不方便运输和实用,满足不了现在工艺小型化的要求。
如图2所示,该电路图是本发明的电路,本发明有效的将多级LC回路降低为两级,同时在电容的另一侧增加连线电感,有效的保证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平稳性。本发明的双电容结构脉冲形成网络,基本电路包括两个电容C1、C2和四个连线电感L11、L12、L21、L22。两个电容器为非均匀电容,电容C2的电容值大于电容C1的电容值。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脉冲形成网络对负载放电时,第一个电容C1首先对负载放电,紧接着电容C2对负载放电,通过调整电感L21、L22,使得当电容C1放电脉冲峰值下降至最大幅值的50%时,第二个电容C2放电峰值上升至最大幅值的50%,此时两个波形相互叠加,形成了脉冲方波波形。
脉冲形成网络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主要根据脉冲形成网络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脉冲宽度为 τ = 2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C 1 + C 2 ) ,
特性阻抗为 Z 0 =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 C 1 + C 2 ) ,
其中LC1、LC2是两个电容的自身电感,由于双电容结构脉冲形成网络两个电容C1、C2电容值不同,两个连线电感L1、L2也不同,因而需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确定实际的电容值和电感值。
为了使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提高耐压,将脉冲形成网络的两级电容与连线电感放置在一个模具内,然后做封装处理。为减小内感值,采用平板传输线电感互消的原理,采用正负同端面输出的方式,实现脉冲形成网络的输出端的低电感设计。
脉冲形成网络的外壳采用方形油箱由尼龙制成,箱体的窄面一端接工型塑料端头,工型塑料端头两侧为金属电极块,其作用是引出内部电极、连接外部电路。金属电极与脉冲形成网络脉冲电容器的电极对应设置,并相互连接。箱体内部两个高压脉冲电容器通过金属电极片连接。
具体来说,就是将电容器C1制作为双端四电极结构,上端左右面两电极相通,下端左后电极相通,电容器C2为单端双电极结构。首先用两个电容连接电极L21、L22分别将电容器C2和电容器C1相连接,然后将两个引出电极L11、L12连接在电容C1的另一端,这样双电容结构脉冲形成网络安装完毕。
将制作完成的脉冲形成网络放置于塑料壳体内,塑料壳体单端面开口,电容C1靠近壳体的开口端,电容C2在壳体的内部里侧。将引出端电极L11、L12与输出端电极连接,然后将塑料工型端头与塑料壳体开口端边线作无缝焊接,这样模块脉冲形成网络制作完毕。
将模块脉冲形成网络放置于真空罐中作真空处理,浸渍变压器油,以保证脉冲形成网络的内部高电压绝缘。将模块脉冲形成网络真空进油处理后,将引出端电极L11、L12与输出端电极连接作紧固连接,防止变压器油渗出,此时,完整的脉冲形成网络模块安装完毕。
模拟一个耐压100kV、脉宽100ns、特性阻抗2.5Ω的双电容结构脉冲形成网络,其中脉冲电容器为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最后模块脉冲形成网络总尺寸为长450mm×宽160mm×厚70mm。根据计算引出连接片电感L11=L21=30nH,电容连接片电感L12=L22=12nH。根据计算公式
脉冲宽度 τ = 2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C 1 + C 2 ) = 99 ns ,
特性阻抗 Z 0 =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 C 1 + C 2 ) = 2.53 Ω , 为验证本发明的脉冲形成网络的特性,根据设计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脉冲波形1脉冲宽度为103ns,特性阻抗为2.5Ω基本成匹配状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从而验证了本发明设计参数的正确性。而对于同样的参数,现有技术的脉冲波形2模拟结果明显差于本发明的脉冲波形1。本发明的脉冲波形平顶稳定性好,平顶波动很小;而现有技术的脉冲波形脉冲平顶波动很大,现有技术的脉冲形成网络特性阻抗大,若做到与本发明相同的特性阻抗,需要多路进行并联,体积庞大笨重。
而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双电容脉冲形成系统,减少了脉冲形成网络的级数,克服了单电容系统无法形成脉冲方波的缺点,可实现快前沿、准脉冲方波输出。该脉冲形成网络结构紧凑、体积小、耐压高、储能密度大、可靠性高,可应用于百纳秒级的脉冲功率系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网络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第四电感L22;所述第一电感L11的一端与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电感L12的一端与负载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四电感L2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电感L21的另一端和第四电感L22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1、第二电感L12、第三电感L21、第四电感L22的电感值和电容值根据负载形成的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脉冲宽度和特性阻抗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τ = 2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C 1 + C 2 )
Z 0 = ( L 1 + L 2 + L C 1 + L C 2 ) / ( C 1 + C 2 )
其中:τ为脉冲宽度,Z0为特性阻抗,
L1为第一电感L11加第二电感L12的电感值,
L2为第三电感L21加第四电感L22的电感值,
LC1为第一电容C1的自身电感值,
LC2为第二电容C2的自身电感值,
C1为第一电容的电容值,
C2为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C1和C2的电容值不同,L1和L2的电感值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其特征为所述C2的电容值大于C1的电容值。
CN201310153296.6A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Active CN103236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3296.6A CN103236828B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3296.6A CN103236828B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6828A CN103236828A (zh) 2013-08-07
CN103236828B true CN103236828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88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3296.6A Active CN103236828B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6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595A (zh) * 2014-01-10 2014-04-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CN103746675A (zh) * 2014-01-10 2014-04-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03780119A (zh) * 2014-01-10 2014-05-0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CN105490667A (zh) * 2016-01-05 2016-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单节充电网络和单节调制网络的准方波脉冲发生器
CN110287568B (zh) * 2019-06-18 2023-01-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百纳秒级梯形波脉冲形成网络及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4504Y (zh) * 2008-11-27 2009-08-19 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互补式脉冲形成网络
CN101745178A (zh) * 2009-12-17 2010-06-23 重庆大学 便携式高压纳秒方波脉冲发生器
US8018096B1 (en) * 2004-11-08 2011-09-1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ductive pulse forming network for high-current, high-power applications
CN102447213A (zh) * 2011-12-09 2012-05-09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重复率全固态高压脉冲发生器
CN102983773A (zh) * 2012-11-23 2013-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可饱和脉冲变压器取代气体开关的全固态Marx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8096B1 (en) * 2004-11-08 2011-09-1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ductive pulse forming network for high-current, high-power applications
CN201294504Y (zh) * 2008-11-27 2009-08-19 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互补式脉冲形成网络
CN101745178A (zh) * 2009-12-17 2010-06-23 重庆大学 便携式高压纳秒方波脉冲发生器
CN102447213A (zh) * 2011-12-09 2012-05-09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重复率全固态高压脉冲发生器
CN102983773A (zh) * 2012-11-23 2013-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可饱和脉冲变压器取代气体开关的全固态Marx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6828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828B (zh)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CN205453646U (zh) 高效率双指数电磁脉冲发生装置
Stewart et al. DC link bus design for high frequency, high temperature converters
CN103746595A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Aydin et al. Comparison of hexagonal and square coils for use in wireless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N104009633A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CN206356705U (zh) 一种高频高压引弧电路
CN103036321A (zh) 基于滤波器设计原理的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203708204U (zh)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03746675A (zh) 一种新型脉冲形成网络
CN105490667A (zh) 基于单节充电网络和单节调制网络的准方波脉冲发生器
CN204538976U (zh) 实现1/2n变比的可变级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Wetz et al. Elevated rate cycling of high-powe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for use as the prime power source of an EM launcher
Wetz et al. Pulsed evaluation of high powe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N103414191A (zh) 一种新型并网接口滤波器及其无源阻尼方法
CN204068898U (zh) 一种运用雪崩三极管产生高压纳秒级脉冲信号的电路
CN203206192U (zh) 一种基于双电容结构的脉冲形成网络
CN108900178B (zh) 一种复合型长脉冲形成网络
CN203708135U (zh) 一种高功率长脉冲功率源
CN104779808A (zh) 实现1/2n变比的可变级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104779811A (zh) 级联型实现任意降压变比的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103269214B (zh) 一种方波触发的薄膜电容Blumlein型脉冲形成系统
Akimov et al. PULSE forming networks development for a 60–380 ns pulsed power supply for 2 ka 20 mev linear induction accelerator
CN204538975U (zh) 实现1/n及其衍生变比的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205265644U (zh) 基于单节充电网络和单节调制网络的准方波脉冲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1

Address after: No.1, kekecheng Avenue, Youxian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uyuan High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box 1013, box 919,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CA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