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8103U -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08103U
CN203708103U CN201420022498.7U CN201420022498U CN203708103U CN 203708103 U CN203708103 U CN 203708103U CN 201420022498 U CN201420022498 U CN 201420022498U CN 203708103 U CN203708103 U CN 203708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capacitor
differential mode
electromagnetic interface
interfac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24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得贵
李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224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08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08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081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能够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该EMI滤波器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第一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另一个信号输入端;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目前的开关电源中,就通常要求采用两级结构的EMI滤波器。图1所示即为采用了EMI滤波器的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由第一共模电感L1、第二共模电感L2、六个Y电容C11~C32和三个差模电容CX1~CX3构成,其中: 
第一共模电感L1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串联,具体为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了第一绕组单元,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另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了第二绕组单元;第一绕组单元的两端和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第二绕组单元的两端和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该六端分别连接一个Y电容的一端;该六个Y电容C11~C3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该EMI滤波器的接地端PE;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作为该EMI滤波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InL和InN,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作为该EMI滤波器的两个信号输出端OutL和OutN;输入差模电容CX1连接于两个信号输入端InL和InN之间,输出差模电容CX2连接于两个信号输出端OutL和OutN之间,中间差模电容CX3连接于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之间。 
可见,现有EMI滤波器中包含的器件较多,导致EMI滤波器的体积较大,不但限制了EMI滤波器的应用场景,制造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EMI滤波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EMI滤波器,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EMI滤波器,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 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EMI滤波器,包括第一共模电感、第二共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 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EMI滤波器,包括第一共模电感、第二共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包括上述任一EMI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相比于在现有技术中的EMI滤波器,减少了多个电容,EMI滤波器中包含的器件较少,因此能够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中EMI滤波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体积较小的EMI滤波器的实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EMI滤波器,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共 模电感L1、第二共模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输入差模电容CX1和输出差模电容CX2,其中: 
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另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InL;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输出差模电容CX2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OutL;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 
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InN;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 
其中,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大于第一电容C1的容值,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大于第三电容C3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中间差模电容CX3,如图3所示,中间差模电容CX3的一端和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中间差模电容CX3的另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中间差模电容CX3的容值大于第二电容C2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2或图3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如图4所示,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 信号输入端InN;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第四电容C4的容值小于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2或图3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五电容C5,如图5所示,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其中,当EMI滤波器中存在中间差模电容CX3,即在图3所示的EMI滤波器基础上增加第五电容C5时,第五电容C5的容值小于中间差模电容CX3的容值。 
下面以图4所示的EMI滤波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I滤波器的滤波原理进行说明。 
当干扰信号从图4中的a点进入时,干扰信号通过第二电容C2流向接地端PE,即第二电容C2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一级滤波;经过一级滤波后的干扰信号通过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一电容C1流向接地端PE,即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一电容C1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二级滤波;同时干扰信号也可以通过中间差模电容CX3流向接地端PE。 
当干扰信号从图4中的b点进入时,干扰信号通过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二电容C2流向接地端PE,即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二电容C2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一级滤波;经过一级滤波后的干扰信号通过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一电容C1流向接地端PE,即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一电容C1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二级滤波;同时干扰信号也可以通过输出差模电容CX2流向接地端PE。 
当干扰信号从图4中的c点进入时,干扰信号通过第三电容C3流向接地端PE,即第三电容C3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一级滤波;经过一级滤波后的干扰信号通过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另一个绕组、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另一个绕组 和第四电容C4流向接地端PE,即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另一个绕组、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另一个绕组和第四电容C4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二级滤波;同时干扰信号也可以通过输出差模电容CX2流向接地端PE。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各干扰信号的大小,灵活调整各共模电感的电感值和各电容的电容值,以到达最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共模电感L1、第二共模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输入差模电容CX1和输出差模电容CX2,其中: 
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第一共模电感L1中的另一个绕组和第二共模电感L2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InL;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OutL;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 
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InN;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 
其中,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大于第一电容C1的容值,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大于第二电容C2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中间差 模电容CX3,如图7所示,中间差模电容CX3的一端和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中间差模电容CX3的另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中间差模电容CX3的容值大于第三电容C3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图6或图7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如图8所示,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第四电容C4的容值小于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的滤波原理和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EMI滤波器,在保证满足滤波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了器件数量,进而可以减小EMI滤波器体积,节约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I滤波器适用于要求二级滤波的应用场景中。 
为了进一步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MI滤波器,详见下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EMI滤波器,如图9所示,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L,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输入差模电容CX1和输出差模电容CX2,其中: 
差共模集成电感L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InL;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输出差模电容CX2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OutL;第一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 相连; 
差共模集成电感L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InN;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 
其中,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大于第一电容C1的容值,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大于第三电容C3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如图10所示,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绕组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InN;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第四电容C4的容值小于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五电容C5,如图11所示,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第二绕组的中间节点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 
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EMI滤波器中,采用差共模集成电感代替了前述实施例1中的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滤波原理相同,但可以进一步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EMI滤波器如图12所示,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L,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输入差模电容CX1和输出差模电容CX2,其中: 
差共模集成电感L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输入差模电容CX1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InL;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OutL; 
差共模集成电感L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InN;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第二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 
其中,输入差模电容CX1的容值大于第一电容C1的容值,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大于第二电容C2的容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EMI滤波器还可以包括第四电容C4,如图13所示,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绕组的另一端、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OutN;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PE;第四电容C4的容值小于输出差模电容CX2的容值。 
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EMI滤波器中采用差共模集成电感代替了前述实施例2中的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滤波原理相同,但可以进一步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包括上述任一EMI滤波器。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EMI滤波器中包含的器件较少,因此能够减小EMI滤波器的体积,不但拓宽了EMI滤波器的应用场景,还节约了制造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小于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中间节点端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4.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共模集成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一绕组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差共模集成电感中的第二绕组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小于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
6.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共模电感、第二共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差模电容,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
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小于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10.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共模电感、第二共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输入差模电容和输出差模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一绕组单元;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中的另一个绕组串联,构成第二绕组单元;
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一端和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其中,所述输入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差模电容,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相连;
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单元中两个绕组的接线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中间差模电容的容值大于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单元的另一端、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接地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小于所述输出差模电容的容值。
13.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CN201420022498.7U 2014-01-14 2014-01-14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8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2498.7U CN203708103U (zh) 2014-01-14 2014-01-14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2498.7U CN203708103U (zh) 2014-01-14 2014-01-14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08103U true CN203708103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5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249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8103U (zh) 2014-01-14 2014-01-14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081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013A (zh) * 2014-08-21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emi滤波器和电源管理装置
CN104981067A (zh) * 2015-07-03 2015-10-14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2013A (zh) * 2014-08-21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emi滤波器和电源管理装置
CN104202013B (zh) * 2014-08-21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emi滤波器和电源管理装置
CN104981067A (zh) * 2015-07-03 2015-10-14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377A (zh) 一种驱动电源前级emi滤波保护电路
CN204291039U (zh) 一种适用于交换机的rj45接口电路
CN203039568U (zh) 电源谐波及射频干扰抑制器
CN203339949U (zh) 一种驱动电源前级emi滤波保护电路
CN203708103U (zh) 一种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及开关电源
CN201797490U (zh) 滤波电路
CN105356740B (zh) 具有电磁干扰抑制结构的电能变换器
CN105334379A (zh) 一种电网电压采样输入电路
CN205385404U (zh) 三相共模滤波电路及滤波器
CN204539097U (zh) 一种用于π型滤波器的降噪滤波电路以及一种π型滤波器
CN205176124U (zh) 电网电压采样输入电路
CN205544912U (zh) 音响电源输入电路
CN105680816A (zh) 网络信号滤波电路
CN104333340A (zh) 电磁干扰滤波器
CN205176125U (zh) 一种电网电压采样输入电路
CN203761256U (zh) 三级电源噪声专用滤波器
CN202798505U (zh)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CN203465999U (zh) 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及滤波功能的组合器件
CN203632538U (zh) 隔离直流电源滤波模块
CN105490657A (zh) 一种大功率带通滤波器
CN104485814A (zh)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电路
CN205901301U (zh) 具有高插入损耗的三相交流多级滤波组件
CN204349791U (zh)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电路
CN202998013U (zh) 网络信号处理电路
CN203813804U (zh) 以太网phy芯片之间的耦合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after: VERTIV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