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9696U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99696U CN203699696U CN201320506393.4U CN201320506393U CN203699696U CN 203699696 U CN203699696 U CN 203699696U CN 201320506393 U CN201320506393 U CN 201320506393U CN 203699696 U CN203699696 U CN 2036996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pump
- panel
- transmission shaft
- vehicle frame
- reg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6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3431 Thinking abnormal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2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64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油泵轴头的受力情况,使油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安装布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 变速箱是装有变速机构的箱型部件,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达到变速变矩。其具有以下三种功倉泛:
[0003] ①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
[0004] ②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0005] ③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箱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
[0006] 液压操纵系统中的油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能量转换元件,油泵作为液压元件向液压系统提供具有压力和流量的流体,即液压能。起重机油泵需要由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等动力单元驱动,进而实现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上述动力单元驱动油泵的形式可以是油泵外花键轴直接与动力单元取力口内花键相啮合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传动轴传递动力的方式。使用传动轴驱动油泵的传动方式时,由于整机布局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使传动轴存在空间夹角,对油泵和取力器的使用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0007] 图1a和图1b示出的是现有技术中使用传动轴传递动力方式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中E-E视图,图3是图1a中D向视图。如图1-3所不,图1a和图1b为变速箱取力器5’通过传动轴4’间接连接油泵I’。具体结构是:油泵支架2’焊接到车架上,将接盘3’、压盘8’用标准件7’与油泵I’连接。油泵I’分装后,用标准件7’将其与油泵支架2’连接紧固,然后用标准件V将传动轴4’的一端与接盘3’连接紧固,在用标准件V将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变速箱取力器5’连接紧固。用标准件V将副泵架6’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的一端与油泵I’尾部连接紧固,用标准件7’将副泵架6’的另一端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连接紧固。
[0008] 传动轴是连接或装配各项配件而可移动或转动的圆形物体配件,起到传递转矩的作用。取力器就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用齿轮连接。
[0009] 当变速箱取力器5’旋转时,首先驱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接盘3’旋转,然后通过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I’外花键相啮合,驱动油泵I’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
[0010] 从上述连接关系可以看出,其存在以下不合理的地方:
[0011] I)由于空间及制造工艺的限制,传动轴夹角不可避免,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传动轴4’和油泵I’轴头存在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在油泵I’旋转时,油泵I’的轴头受径向力作用,容易使油泵I’轴头损坏或断裂,以致油泵I’的使用寿命缩短。
[0012] 2)副泵架6’的装配复杂,如图3所示,需要用标准件V先将副泵架6’连接成一个整体,再用标准件V将副泵架6’分别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和油泵I’相连接。
[0013] 3)副泵架6’与车架后段槽型板9’距离较近,由于不可避免的加工误差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存在,二者容易发生干涉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1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其能够改善油泵轴头的受力情况,使油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安装布置的问题。
[001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6]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副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中间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油泵的尾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中间连接板位于一个平面内。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油泵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能够前后调节所述油泵副支架相对于所述油泵尾部的位置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
[002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
[002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002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27]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油泵的轴心线与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将油泵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旋转设置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传动轴的轴心线与油泵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零度,即传动轴不存在现有技术中与油泵的轴心线之间的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因此在油泵旋转时,油泵的轴头不会受到径向力作用,从而油泵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这种旋转设置的方式还会使油泵和车架后段槽型板不会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2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 图1a为现有技术中使用传动轴驱动油泵的传动方式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0031] 图2为图1a中E-E视图;
[0032] 图3为图1a中D向视图;
[00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35] 图6为图4中E-E视图;
[0036] 图7为图4中D向视图;
[0037]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泵副支架与油泵和车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头”、“尾”、“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0] 如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包括油泵1、油泵支架2、油泵副支架6、接盘3、压盘8、传动轴4和取力器5,其中:油泵支架2焊接到车架上,油泵I的头部通过标准件7 (比如螺栓)固定连接到油泵支架2,于是油泵I便能够通过油泵支架2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油泵I的头部通过压盘8压住后与接盘3相连接,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I的外花键相啮合,因此,接盘3旋转时能够带动油泵I旋转。
[0041] 传动轴4的一端与接盘3固定连接,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取力器5固定连接。当取力器5旋转时,首先驱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带动接盘3旋转,然后通过接盘3的内花键和油泵I外花键相啮合,驱动油泵I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
[0042] 油泵副支架6的一端与油泵I的尾部固定连接,油泵副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
[0043] 针对现有技术(如图1a和图1b所示)中的传动轴和油泵轴头存在高低方向夹角和水平方向夹角,在油泵旋转时,油泵的轴头受径向力作用,容易使油泵的轴头损坏或断裂,以致油泵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油泵I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具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图5和现有技术中的图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图5中的油泵I旋转了一个角度,这种旋转设置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传动轴4的轴心线与油泵I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零度,即传动轴4不存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高低方向夹角α和水平方向夹角β,因此在油泵I旋转时,油泵I的轴头不会受到径向力作用,从而油泵I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这种旋转设置的方式还会使油泵I和车架后段槽型板9不会发生干涉。
[0044] 如图8所示,作为油泵副支架6的一种实现方式,油泵副支架6包括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以及中间连接板63,其中:中间连接板63连接在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之间。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和中间连接板63是一体成型的,其可以采用现有的铸造、锻造或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造出来。
[0045] 第一连接板61用于连接油泵I的尾部,第二连接板62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10,从而可以将油泵I的尾部固定连接到车架上。具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图7和现有技术中的图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图7中的油泵副支架6是一个整体,而且是直接固定连接在图7中的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相比于图3中需要用标准件先将副泵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再用标准件将副泵架分别与车架后段槽型板和油泵相连接所带来的装配过程复杂程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更加方便。
[0046] 为了符合油泵I和车架后段下盖板10的布置状态,第一连接板61与第二连接板62相垂直,第一连接板61与中间连接板63位于一个个平面内。
[0047]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设置有能相对于油泵I发生上下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并且,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在油泵I的尾部。
[0048] 作为第一调节机构的实现方式,第一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通过螺栓与油泵I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图8中示出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是沿着起重机的上下方向进行开设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用作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油泵I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起重机的上下方向调节其安装位置,确保油泵I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前提条件下,油泵I还能较好地与油泵副支架6相配合,连接在油泵I的尾部,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0049]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设置有能相对于油泵I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并且,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在油泵I的尾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机构采用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65,也就是说,上下调节长圆通孔64通过前后调节安装螺栓65前后调节油泵副支架6相对于油泵I尾部的位置。
[0050]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62设置有能相对于车架后段下盖板10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并且,第三调节机构用于将油泵副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
[0051] 作为第三调节机构的实现方式,第三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通过螺栓与车架后段下盖板10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图8中示出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是沿着起重机左右方向进行开设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66用作油泵副支架6固定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10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起重机左右方向调节其安装位置,确保油泵I的轴心线与传动轴4的轴心线相重合的前提条件下,油泵副支架6能较顺利地固定连接在车架后段下盖板10上,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0052] 油泵副支架6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左右调节长圆通孔以及副泵架前后调节安装螺栓保证了副泵架安装的通用性,可以进行多自由度的调节,有效避免了由于焊接、加工等制造误差带来的装配困难问题。
[0053] 上述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板63上开设有减重孔67,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整体重量的作用,使操作更加轻便省力,而且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005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所述起重机的其它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描述。
[005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包括油泵、油泵支架、油泵副支架、接盘、压盘、传动轴和取力器,其中: 所述油泵支架焊接到车架上; 所述油泵的头部通过所述压盘压住后与所述接盘相连接; 所述油泵的头部固定连接到所述油泵支架;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力器固定连接; 所述油泵副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泵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泵副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中间连接板,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是一体成型的; 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油泵的尾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车架后段下盖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中间连接板位于一个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油泵的尾部相连接的上下调节长圆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油泵发生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能够前后调节所述油泵副支架相对于所述油泵尾部的位置的前后调节安装螺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发生左右移动的第三调节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后段下盖板相连接的左右调节长圆通孔。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6393.4U CN203699696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6393.4U CN203699696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99696U true CN203699696U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5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063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9696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996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7183A (zh) * | 2013-08-20 | 2013-11-1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
2013
- 2013-08-20 CN CN201320506393.4U patent/CN2036996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7183A (zh) * | 2013-08-20 | 2013-11-1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099595A1 (en) | A method of unlocking a planetary gearing when driving a vehicle | |
CN202215696U (zh) | 一种液力变矩器 | |
CN201599379U (zh) | 一种液力传动变速箱 | |
CN205859085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箱 | |
CN203699696U (zh)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
CN105128645A (zh) | 一种混合动力总成、车辆及控制系统 | |
CN204553817U (zh) | 一种车辆取力结构 | |
CN205859086U (zh) | 一种电动车用自动变速箱 | |
CN108556622A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蜗轮蜗杆变速器及变速方法 | |
CN101215841B (zh) | 液压平地机传动装置 | |
CN103387183B (zh) | 一种无偏角驱动的油泵装置及起重机 | |
CN202251799U (zh) | 一种流体传动变速器 | |
CN105082992A (zh) |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 |
CN205173456U (zh) | 自动换挡电动车变速箱 | |
CN201320614Y (zh) | 一种摇臂钻床 | |
CN106015500A (zh) | 用于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箱 | |
CN202609069U (zh) | 船用主机减震器同轴反转机构 | |
CN102632986A (zh) | 船用主机减震器同轴反转机构 | |
CN206054659U (zh) | 用于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箱 | |
CN20222590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专用助力转向控制装置 | |
CN205859087U (zh) | 一种电动车自动变速箱 | |
CN204041915U (zh) | 一种可进行柔性闭锁控制的液力变矩器 | |
CN202158158U (zh) | 一种液压离合齿轮箱 | |
CN105757188A (zh) | 一种多功能输出变速箱 | |
CN203703045U (zh) | 汽车高速薄型后置式取力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