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4818U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4818U
CN203694818U CN201420058075.0U CN201420058075U CN203694818U CN 203694818 U CN203694818 U CN 203694818U CN 201420058075 U CN201420058075 U CN 201420058075U CN 203694818 U CN203694818 U CN 203694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ipeline
water
air purifi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80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涌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580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4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4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48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下方有进气口和进排水口,壳体的上方有开口;气流管路,气流管路的一端和壳体的进气口连接并经由该进气口插入到壳体内部,气流管路的另一端有进气开口,在两端之间布置有风机,将空气吸入该气流管路中;进排水管路,进排水管路的一端和壳体的进排水口相连接,进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进水开口,以便将水通过该进水开口注入到壳体中;以及喷淋管路,喷淋管路的一端布置在壳体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喷淋器,在喷淋管路中还布置有水泵,以便将壳体中的水从出水口抽取到喷淋器,其中喷淋器布置在壳体的开口处。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来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除了希望对空气中的化学有害物进行过滤清洁之外,还希望对微小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清除,从而降低生活环境中的PM2.5指数。为此,消费者一般采用空气净化器来完成上述工作。
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通常采用各种滤网等过滤技术直接对空气进行过滤,因此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更换滤网,这增加了消费者在空气净化方面的支出以及繁琐的操作过程。
另外,消费者还希望在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同时对空气进行某种程度的加湿。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以及空调环境下,这种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多空气净化器并不具有加湿功能,而加湿器则往往不具有净化功能,同时购买两种产品来满足两种需要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净化器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下方有进气口和进排水口,壳体的上方有开口;气流管路,气流管路的一端和壳体的进气口连接并经由该进气口插入到壳体内部,气流管路的另一端有进气开口,在两端之间布置有风机,将空气吸入该气流管路中;进排水管路,进排水管路的一端和壳体的进排水口相连接,进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进水开口,以便将水通过该进水开口注入到壳体中;以及喷淋管路,喷淋管路的一端布置在壳体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喷淋器,在喷淋管路中还布置有水泵,以便将壳体中的水从出水口抽取到喷淋器,其中喷淋器布置在壳体的开口处。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壳体的下方包括出水口,喷淋管路在壳体的下方的一端和该出水口相连接,而且喷淋管路布置在壳体的外侧。另外,可选地,喷淋管路可以布置在壳体的外侧。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进排水管路还包括出水开口,布置在与壳体的进排水口相连的一端附近,并且在出水开口之前布置有出水阀门。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喷淋器具有多个出水口,而且喷淋器的出水口的直径小于2毫米。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气流管路插入壳体内部的一端上具有多个出气口,而且气流管路上的出气口的直径小于2毫米。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出口挡板,布置在壳体上方的开口之上,该出口挡板沿与壳体的出气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壳体内部为圆柱形,壳体的进气口、进排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圆柱形的底部,而壳体的开口位于圆柱形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利用水来做空气净化介质,当空气净化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仅仅需要对用于净化的水进行更换即可,而不是更换各种过滤网,从而为消费者节省了支出,简化了更换操作程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加湿功能,消费者不需要额外再购买加湿器,这也进一步为消费者节省了支出。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气流管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进排水管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喷淋管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10、气流管路300、进排水管路400和喷淋管路500。
图2还示出了壳体1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壳体110为圆柱形。但是应当理解,壳体11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其它任何适于在底部进入用于净化的水和要净化的空气,并且在上方排出已经净化的空气的形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壳体110的下方布置有用于输入要净化的空气的进气口120、用于输入用于净化的水的进排水口130,并且在壳体110的上方有开口140。
气流管路300经由进气口120将要净化的空气输入到壳体110中。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气流管路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4所示,气流管路300的一端310和壳体的进气口120连接并经由该进气口120插入到壳体120内部。气流管路300的另一端为进气开口320,并且在进气开口320之后布置有风机330。风机330在运转时,会通过进气开口320将空气吸入到气流管路300中,并且经过气流管路300在壳体内的一端310而输入到壳体中。可选地,为了增加风机330的效率,风机330可以紧邻进气开口320布置,而且进气开口320的截面积可以大于气流管路300在风机330之后的截面积。另外,可选地,管路可以为圆柱形,即进气口120也可以为圆形。
另外,在气流管路300的一端310处,为了能够将空气输入到壳体中进行更充分的过滤,可以在端310附近的管路上沿着管路300布置很多小的开口340,如圆孔。空气可以通过这些圆孔进入到壳体110中,而气流管路300的这一端310通常位于过滤水面之下,这样可以让空气和水进行更充分的混合,并避免由于空气泡过大而导致气泡中间的空气不能被水过滤的问题。
可选地,圆孔的直径越小越好,例如不大于2毫米。一种优选的方式为圆孔直径为不大于1毫米。另外,当端310附近的管路为圆柱时,这些小开口340除了可以沿管路以管路中心为轴均匀分布、布置在端310上,并且开口方向为沿轴向向外之外,开口140的方向还可以相互交错,这样,经由这些小开口340输出的空气可以相互碰撞,从而使得空气泡的体积更小,更充分地和水混合。
进排水管路400与壳体110中的进排水口130相连,将用于净化的水通过进排水管路400输入到壳体110中。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进排水管路4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5所示。进排水管路400的一端410和进排水口130相连,而进排水管路400的另一端为进水开口420。进排水管路通常和壳体110平行布置,这样在操作中,可以将用于净化的水经过进水开口420,并通过壳体110的进排水口130注入到壳体中。
在操作中,会事先在壳体110中注水,水面会高于气流管路300在壳体中的一端300预定距离,这样,从气流管路300溢出的空气会首先在水中被水进行初次净化。根据一个实施例,水可以是市场上可以获得的纯净水等。
另外,由于壳体中的水在长时间用于净化空气之后,会在其中积聚一些污染物,为此需要定时更换净化器中的水。根据一个实施例,进排水管路400在与壳体110的进排水口130相连的一端410附近布置有出水开口430。可以通过出水开口430将壳体中的水排出,并且进行更换。为了便于操作,在出水开口430之前布置有出水阀门440。在不需要更换水时,出水阀门440关闭,这样壳体中的水就不会流出,而当需要更换水时,就可以打开出水阀门440,这样壳体中的水就会流出,由于出水开口430通常在水平方向上略低于进排水口120或者与之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可以将壳体中的水完全排出。
喷淋管路500的一端布置在壳体110的底部处。喷淋管路500可以布置在壳体内部,也可以布置在壳体外部。图2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喷淋管路500位于壳体外部。而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喷淋管路500位于壳体内部。然而无论是那种情况,喷淋管路500的结构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喷淋管路500位于壳体外部时,如图1和2所示,则在壳体110的底部处具有将壳体110中的水输出到喷淋管路500的出水口160,并且喷淋管路500的一端与出水口160相连。而当喷淋管路500位于壳体110内部时,就不需要专门的出水口。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喷淋管路5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6所示,喷淋管路500的一端510和出水口160相连,而另一端连接有喷淋器520。喷淋器520位于壳体110上方的开口140处。在喷淋管路500中还布置有水泵530。在操作中,水泵530将壳体110中的水通过出水口160抽取到喷淋器520处。喷淋器520将水以水珠的方式喷出,这些水珠会和壳体110中经过水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再次混合,从而对空气进行二次净化。
为了让水珠和空气更充分混合,喷淋器520上通常包括很多细小的出口,由水泵520在抽取过程中加压的水会经过这些出口喷出,如果这些出口的直径很小,那么从这些出口喷出的水珠的半径会很小,这样水珠和空气的混合就会更充分,更有利于对空气进行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喷淋器520上的出口的直径不大于2毫米,例如甚至可以是1毫米或者更小。
另外,喷淋器520上的出口需经过仔细设计,使得水珠可以和空气充分混合。
由于喷淋器520位于壳体的上方开口140处,而当喷淋器520产生的水珠足够小时,很容易和被净化的空气一起逸出到环境中,从而另外起到对环境加湿的效果。
如图1或者2所示,可选地,还可以在壳体上方布置出口挡板150,出口挡板150位于开口140之上,该出口挡板沿与壳体的空气逸出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例如倾斜向上延伸,从而改变空气逸出的方向。在运行中,一些大的水珠会和出口挡板碰撞,并且会凝结在挡板上,并顺着挡板回流到壳体中,这样可以减少大颗粒的水珠逸出到净化器100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100,尤其利用水作为净化介质,因此可以显著降低净化器100的运行费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100,空气在进入净化器100之后,首先会在水中进行一次净化,并且在逸出水面之后,由喷淋器喷出的水珠与空气再次混合并进而二次净化,从而可以明显清除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如在此所使用的那样,除非另行规定,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来描述普通对象仅仅表示涉及类似对象的不同实例,并且并不意图暗示这样被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排序方面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的给定顺序。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的下方有进气口和进排水口,壳体的上方有开口;
气流管路,所述气流管路的一端和所述壳体的进气口连接并经由该进气口插入到壳体内部,所述气流管路的另一端有进气开口,在两端之间布置有风机,将空气吸入该气流管路中;
进排水管路,所述进排水管路的一端和所述壳体的进排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进水开口,以便将水通过该进水开口注入到壳体中;以及
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喷淋器,在喷淋管路中还布置有水泵,以便将壳体中的水从出水口抽取到喷淋器,其中所述喷淋器布置在壳体的开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方包括出水口;
所述喷淋管路在所述壳体的下方的一端和该出水口相连接,而且所述喷淋管路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路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水管路还包括出水开口,布置在与所述壳体的进排水口相连的一端附近,并且在出水开口之前布置有出水阀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具有多个出水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的出水口的直径不大于2毫米。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路插入壳体内部的一端上具有多个出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路上的出气口的直径不大于2毫米。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挡板,布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开口之上,所述出口挡板沿与所述壳体的出气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为圆柱形,所述壳体的进气口、进排水口位于所述圆柱形的底部,而所述壳体的开口位于所述圆柱形的顶部。
CN201420058075.0U 2014-02-06 2014-02-06 一种空气净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8075.0U CN203694818U (zh) 2014-02-06 2014-02-06 一种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8075.0U CN203694818U (zh) 2014-02-06 2014-02-06 一种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4818U true CN203694818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4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80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818U (zh) 2014-02-06 2014-02-06 一种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4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5950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498378A (zh) 一种双过滤桶结构
CN20372494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
CN204147708U (zh) 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
CN205208728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414169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36948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2478747U (zh) 气体处理装置
CN103894027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
CN2107364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2493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923758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8532483U (zh) 一种储水式净水器
CN203744405U (zh) 一种过滤沙尘净化空气的通风装置
CN107355892B (zh) 室内空气净化加湿器
CN104289060A (zh) 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
CN204730328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8970289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5690640U (zh) 一种室内环境用紧凑型空气净化器
CN104107615A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0464846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可拆卸加湿水箱
CN20591392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模组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03196507U (zh) 粉尘过滤器
CN106016676A (zh) 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402685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以及其中的供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