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4215U -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4215U
CN203694215U CN201420057978.7U CN201420057978U CN203694215U CN 203694215 U CN203694215 U CN 203694215U CN 201420057978 U CN201420057978 U CN 201420057978U CN 203694215 U CN203694215 U CN 203694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hape structure
foam shape
syringe pipe
porous fo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79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聪
左衍海
邵红梅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579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4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4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42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面冲洗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不能随时观察创面、密封不方便及引流管路易堵塞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多孔泡沫状结构、管道部件、盖板和密封部件;多孔泡沫状结构直接贴敷在创面上,盖板周边与密封部件密封后覆盖在多孔泡沫状结构上表面,管道部件一端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下表面与盖板上表面之间,另一端穿过盖板上表面,多孔泡沫状结构位于由盖板、密封部件和体表围成的密封腔内;多孔泡沫状结构、管道部件、盖板和密封部件可根据创面裁剪后组装;优点:不更换创面覆盖装置就能随时观察并干预创面情况、降低了引流管路堵塞的风险、便于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用的创面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20余年历史,其临床应用指征逐渐扩大。目前所载的文献报道中出现与这一方法有关的名词有: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真空辅助闭合(vacuum sealing closure,VSC)、表浅负压法(topical negativepressure,TNP)、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等。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证实其治疗效果满意,亦有相关文献综述详细阐明其作用机制、适应症、注意事项等,也有文献报告多种改良负压封闭引流用装置。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主要由创面填充敷料、封闭半透膜、引流管路及负压发生装置等组成。使用过程中有如下不足:1.目前所有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均是不透明的海绵结构,无法随时观察创面情况以制定下一步诊治计划;2.海绵内置引流管路多为回形或线形,当海绵根据创面形状裁剪后导致引流管路中断影响引流效果;3.引流管路往往仅包含负压引流管,无冲洗管,发生堵管的概率较大;4.使用过程中密封较麻烦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创面填充敷料无法随时观察创面情况、使用过程中密封较麻烦、引流管路堵管率高、引流管路在裁剪过程中易受损的问题。
为了克服使用现有的创面填充敷料不能观察并干预创面情况、不易密封、引流管路堵管率高、易受损的不足,本专利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应用该创面覆盖装置可以随时观察并干预创面、降低引流管路堵管发生率、便于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直接贴敷在创面上,所述盖板(3)周边与密封部件(4)密封后覆盖在多孔泡沫状结构(1)上表面,所述管道部件(2)一端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所述管道部件(2)另一端穿过盖板(3)上表面,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盖板(3)、密封部件(4)和体表围成的密封腔内;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可根据创面裁剪后组装;
其中,所述管道部件(2)包括负压管(2-1)、冲洗管(2-2)、多孔连接装置(2-3)和侧孔(2-4),所述盖板(3)包括负压孔(3-1)、冲洗孔(3-2)和固定栓(3-3),所述密封部件(4)包括挡板(4-1)、固定板(4-2)和气囊(4-3)。
本实用新型中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根据创面裁剪,组装为一个整体,通过手动推拉管道部件(2)上端和盖板(3),使多孔泡沫状结构(1)覆盖或暴露创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优先采用医用海绵。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部件(4)和盖板(3)将医用海绵(1)密封于创面,优先采用下述的密封部件(4)和盖板(3),所述的密封部件(4)和盖板(3)均采用透明医用塑料,所述密封部件(4)由挡板(4-1)、固定板和气囊(4-3)组成,所述挡板(4-1)呈长条状,所述挡板(4-1)一端设有小孔(4-1-1),所述挡板(4-1)的一个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囊(4-3)呈长条状、可塑性极强,所述气囊(4-3)一端设有阀门(4-3-1),所述阀门(4-3-1)一端连于气囊(4-3)囊壁,另一端穿出所述挡板(4-1)一端的小孔(4-1-1),所述气囊(4-3)置于由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3)、挡板(4-1)和体表围成的环形通道内,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所述盖板(3)、挡板(4-1)、体表和所述气囊(4-3)充气膨胀的囊壁围成的密封腔内;所述盖板(3)的中心设有负压孔(3-1)、冲洗孔(3-2),冲洗孔(3-1)、负压孔(3-2)的间距与穿出盖板(3)上表面的所述第一负压管(2-1-1)、第一冲洗管(2-2-1)的间距相等,所述负压孔(3-1)可被第一负压管(2-1-1)密封,所述冲洗孔(3-2)可被第一冲洗管(2-2-1)密封,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设有放射状排列的固定栓(3-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管道部件(2),优先采用下述的管道部件(2),所述管道部件(2)采用透明医用塑料,所述负压管(2-1)包括第一负压管(2-1-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负压管(2-1-2),所述冲洗管(2-2)包括第一冲洗管(2-2-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冲洗管(2-2-2),所述多孔连接装置(2-3)呈空心扁球体结构,球体壁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接口(2-3-1),球体壁的侧壁设有第二接口(2-3-2),所述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的管壁设有侧孔(2-4),所述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的一端穿出盖板(3)上表面,所述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2-3-1)相连,所述第二负压管(2-1-2)和第二冲洗管(2-2-2)一端与第二接口(2-3-2)相连,另一端游离,所述第二负压管(2-1-2)和第二冲洗管(2-2-2)呈放射状排列。
为了使得多孔泡沫状结构(1)和管道部件(2)发生堵塞的概率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部件(2)包括负压管(2-1)和冲洗管(2-2),所述第二冲洗管(2-1-2)、第二负压管(2-2-2)呈放射状设置在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负压管(2-1-2)和第二冲洗管(2-2-2)的管壁设有侧孔(2-4)。
为了使得盖板(3)与多孔泡沫状结构(1)连接得更牢固且便于密封,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与盖板(3)中心的负压孔(3-1)、冲洗孔(3-2)结合紧密且密封。
为了能产生一个便于密封的技术效果,所述密封部件(4)通过条状气囊(4-3-1)膨胀的方式辅以盖板(3)达到密封多孔泡沫状结构(1)于体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冲洗装置的各个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创面解剖位置、大小等裁剪,并能组装为一个整体。
在使用时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冲洗装置更好地适配创面形状,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可塑性强。
在使用时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冲洗装置中密封部件(4)能与盖板(3)密封,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盖板(3)的四周要大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
本实用新型装置根据创面的需要设计、固定在创面上,在使用时,将管道部件(2)内的第一冲洗管(2-2-1)与多孔泡沫状结构(1)冲洗装置相连,管道部件(2)内的第一负压管(2-1-1)与负压产生装置相连。
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比如吸出创面的渗液等)时,通过阀门(4-3-1)向气囊(4-3)充气,使之膨胀,通过负压产生装置、负压管(2-1),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吸瘪,多孔泡沫状结构(1)内吸附的创面渗液吸出,证明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装置正常工作。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负压管(2-1)和多孔泡沫状结构(1)发生堵塞,通过多孔泡沫状结构(1)冲洗装置和冲洗管(2-2)向多孔泡沫状结构(1)内注入生理盐水。此冲洗步骤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观察创面时,停用负压产生装置,通过阀门(4-3-1)放出气囊(4-3)内气体使之萎缩,用手握住第一冲洗管(2-2-1)、第一负压管(2-1-1)和盖板(3),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一并提起,就能观察创面;如,创面情况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此时只需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3)和密封部件(4)与创面贴合即可重复上述的创面处理过程;创面需干预,可直接干预创面;创面情况达到预期要求,即可拆除本实用新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产生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电动负压吸引装置,其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泡沫状结构(1)冲洗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生理盐水和输液器,其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加气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无菌注射器,其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冲洗装置时,随时观察创面情况,有助于医师及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冲洗装置时,管道部件(2)呈放射状排列,管壁有侧孔,降低了管路堵塞概率,裁剪后不会对管路系统造成影响;3、本实用新型中海绵的上表面已经被盖板密封,密封部件中气囊通过充气、放气辅助密封,方便医护人员密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管道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管道部件中多孔连接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密封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多孔泡沫状结构,2、管道部件,2-1、负压管,2-1-1、第一负压管,2-1-2、第二负压管,2-2、冲洗管,2-2-1、第一冲洗管,2-2-2、第二冲洗管,2-3、多孔连接装置,2-3-1、第一接口,2-3-2、第二接口,2-4、侧孔,3、盖板,3-1、负压孔,3-2、冲洗孔,3-3、固定栓,4、密封部件,4-1、挡板,4-1-1、小孔,4-2、固定板,4-3、气囊,4-3-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5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预设创面为圆形。
参见图1-图2,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包括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
参见图1-图2,所述盖板(3)的中心设有负压孔(3-1)和冲洗孔(3-2),盖板(3)的上表面设有放射状排列的固定栓(3-3)。
参见图2-图4,所述管道部件(2)包括负压管(2-1)、冲洗管(2-2)、多孔连接装置(2-3)和侧孔(2-4);负压管(2-1)包括第一负压管(2-1-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负压管(2-1-2);冲洗管(2-2)包括第一冲洗管(2-2-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冲洗管(2-2-2);多孔连接装置(2-3)呈空心扁球体结构,球体壁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接口(2-3-1),球体壁的侧壁设有第二接口(2-3-2),所述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的管壁设有侧孔(2-4)。
参见图2和图5,所述密封部件(4)由挡板(4-1)、固定板和气囊(4-3)组成,所述挡板(4-1)呈长条状,所述挡板(4-1)一端设有小孔(4-1-1),所述挡板(4-1)的一个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囊(4-3)呈长条状,所述气囊(4-3)一端设有阀门(4-3-1),所述阀门(4-3-1)一端连于气囊(4-3)囊壁,另一端穿出所述挡板(4-1)一端的小孔(4-1-1),所述气囊(4-3)置于由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3)、挡板(4-1)和体表围成的环形通道内,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所述盖板(3)、挡板(4-1)、体表和所述气囊(4-3)充气膨胀的囊壁围成的密封腔内。
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根据创面的形状裁剪成以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为圆心的圆形结构。
根据多孔泡沫状结构(1)形状将盖板(3)裁剪成以负压孔(3-1)、冲洗孔(3-2)为圆心的圆形结构,面积略大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面积。
将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
根据盖板(3)形状将密封部件(4)中挡板(4-1)裁剪,将固定板(4-2)沿盖板(3)周边放置并与盖板(3)密封。
将第一冲洗管(2-1-1)和第一负压管(2-2-1)分别穿过负压孔(3-1)和冲洗孔(3-2)固定并密封于盖板(3)。
将裁剪后的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固定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装置根据创面的需要设计、固定在创面上,在使用时,将管道部件(2)内的第一冲洗管(2-2-1)与多孔泡沫状结构(1)冲洗装置相连,管道部件(2)内的第一负压管(2-1-1)与负压产生装置相连。
创面行负压封闭引流(比如吸出创面的渗液等)时,通过阀门(4-3-1)向气囊(4-3)充气,使之膨胀,通过负压产生装置、负压管(2-1),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吸瘪,多孔泡沫状结构(1)内吸附的创面渗液吸出,证明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装置正常工作。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负压管(2-1)和多孔泡沫状结构(1)发生堵塞,通过多孔泡沫状结构(1)冲洗装置和冲洗管(2-2)向多孔泡沫状结构(1)内注入生理盐水。此冲洗步骤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观察创面时,停用负压产生装置,通过阀门(4-3-1)放出气囊(4-3)内气体使之萎缩,用手握住第一冲洗管(2-2-1)、第一负压管(2-1-1)和盖板(3),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一并提起,就能观察创面;如,创面情况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此时只需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3)和密封部件(4)与创面贴合即可重复上述的创面处理过程;创面需干预,可直接干预创面;创面情况达到预期要求,即可拆除本实用新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7)

1.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直接贴敷在创面上,所述盖板(3)周边与密封部件(4)密封后覆盖在多孔泡沫状结构(1)上表面,所述管道部件(2)一端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所述管道部件(2)另一端穿过盖板(3)上表面,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盖板(3)、密封部件(4)和体表围成的密封腔内;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可根据创面裁剪后组装;
其中,所述管道部件(2)包括负压管(2-1)、冲洗管(2-2)、多孔连接装置(2-3)和侧孔(2-4),所述盖板(3)包括负压孔(3-1)、冲洗孔(3-2)和固定栓(3-3),所述密封部件(4)包括挡板(4-1)、固定板(4-2)和气囊(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4)由挡板(4-1)、固定板和气囊(4-3)组成,所述挡板(4-1)呈长条状,所述挡板(4-1)一端设有小孔(4-1-1),所述挡板(4-1)的一个长边上设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气囊(4-3)呈长条状,所述气囊(4-3)一端设有阀门(4-3-1),所述阀门(4-3-1)一端连于气囊(4-3)囊壁,另一端穿出所述挡板(4-1)一端的小孔(4-1-1),所述气囊(4-3)置于由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3)、挡板(4-1)和体表围成的环形通道内,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所述盖板(3)、挡板(4-1)、体表和所述气囊(4-3)充气膨胀的囊壁围成的密封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件(2)中,所述负压管(2-1)包括第一负压管(2-1-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负压管(2-1-2),所述冲洗管(2-2)包括第一冲洗管(2-2-1)、多孔连接装置(2-3)和第二冲洗管(2-2-2),所述多孔连接装置(2-3)呈空心扁球体结构,球体壁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接口(2-3-1),球体壁的侧壁设有第二接口(2-3-2),所述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的管壁设有侧孔(2-4),所述第二负压管(2-1-2)、第二冲洗管(2-2-2)和多孔连接装置(2-3)置于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与盖板(3)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的一端穿出盖板(3)上表面,所述第一负压管(2-1-1)和第一冲洗管(2-2-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2-3-1)相连,所述第二负压管(2-1-2)和第二冲洗管(2-2-2)一端与第二接口(2-3-2)相连,另一端游离,所述第二负压管(2-1-2)和第二冲洗管(2-2-2)呈放射状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中心设有负压孔(3-1)、冲洗孔(3-2),负压孔(3-1)、冲洗孔(3-2)的间距与穿出盖板(3)上表面的所述第一负压管(2-1-1)、第一冲洗管(2-2-1)的间距相等,所述负压孔(3-1)可被第一负压管(2-1-1)密封,所述冲洗孔(3-2)可被第一冲洗管(2-2-1)密封,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设有放射状排列的固定栓(3-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管道部件(2)、盖板(3)和密封部件(4)组装后固定为一个整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4)中,所述气囊(4-3)通过阀门(4-3-1)充气后膨胀,与盖板(3)、挡板(4-1)将多孔泡沫状结构(1)周边密封,所述气囊(4-3)通过阀门(4-3-1)放气后萎缩,多孔泡沫状结构(1)周边不能实现密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表面的固定栓(3-3),在必要时辅助固定盖板(3)于体表。
CN201420057978.7U 2014-02-07 2014-02-07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7978.7U CN203694215U (zh) 2014-02-07 2014-02-07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7978.7U CN203694215U (zh) 2014-02-07 2014-02-07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4215U true CN203694215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4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79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215U (zh) 2014-02-07 2014-02-07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42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6162A (zh) * 2014-02-07 2014-04-23 陶晓丽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CN104548323A (zh) * 2015-01-07 2015-04-29 周江军 一种负压封闭冲洗引流创面覆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6162A (zh) * 2014-02-07 2014-04-23 陶晓丽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CN104548323A (zh) * 2015-01-07 2015-04-29 周江军 一种负压封闭冲洗引流创面覆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5846A (zh)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CN203436673U (zh)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CN103736162A (zh)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CN103751902A (zh) 一种伤口覆盖装置
CN103446658B (zh) 创面可视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103537000A (zh) 可视化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3694215U (zh)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CN203663220U (zh) 一种能观察并干预创面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4684289U (zh) 肠外瘘伤口负压吸引装置
CN103520826A (zh) 一种能观察并干预创面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4192864U (zh) 一种便于密封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2516058U (zh) 一种乳腺脓肿双腔冲洗引流装置
CN106730077B (zh) 一种治疗气胸的装置
CN104146822A (zh) 一种便于密封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3379407U (zh) 一种医用引流装置
CN203750002U (zh) 一种便于引流的创面覆盖装置
CN204972199U (zh) 一种用于伤口创伤的氧疗装置
CN103736198A (zh) 一种便于引流的创面覆盖装置
CN204932591U (zh) 三腔导尿管封堵器
CN203494043U (zh) 创面可视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6543293U (zh) 一种创面微真空精准调控系统
CN206120417U (zh) 一种新型破膜装置
CN205073493U (zh) 三腔导尿管
CN206120821U (zh) 一种肺穿刺辅助排液排气系统
CN204563066U (zh) 大便失禁管理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