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4025U -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4025U
CN203694025U CN201420062412.3U CN201420062412U CN203694025U CN 203694025 U CN203694025 U CN 203694025U CN 201420062412 U CN201420062412 U CN 201420062412U CN 203694025 U CN203694025 U CN 203694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iplegic patient
training
fork
suppor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24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惠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4200624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4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4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40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包括环形托台,以及与所述环形托台相连接的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下沿的腿脚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托台上设置手臂训练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偏瘫病人可以在无需他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运动,让偏瘫病人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偏瘫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偏瘫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背景技术
偏瘫康复治疗主要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运动训练使患侧出现相应的反应,改善肌肉的张力,建立神经系统新的组合关系。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部位的修复潜力,促使神经末梢突触再生。病人的康复如果过度依赖他人,病人就会存在着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障碍及社会参与能力障碍,使患者从身体、心理、精神上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现在绝大部分病人由于缺乏康复治疗,生活无法自理,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残疾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担。偏瘫病人一半的肢体能够活动,如果康复运动训练中能够让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瘫病人 
肢体训练车。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表现为: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包括环形托台,以及与所述环形托台相连接的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下沿的腿脚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形托台上设置手臂训练机构,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上的悬臂支架,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上,且以所述悬臂支架为中心转轴的摆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摆杆两端的上肢固定装置;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摆杆两端连接的竖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竖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臂托;所述悬臂支架为半圆弧形支架,所述半圆弧形支架底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托台上,其顶端设置贯穿转轴的轴孔;所述摆杆上设有与所述转轴滑动配合的轴孔,所述摆杆两端与所述竖杆连接;所述竖杆的自由端设置臂托,所述臂托为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大小能够调节。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包括环形托台,以及与所述环形托台相连接的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下沿的腿脚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形托台上设置手臂训练机构,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上的悬臂支架,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上,且以所述悬臂支架为中心转轴的摆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摆杆两端的上肢固定装置;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摆杆两端连接的竖杆,以及分别与所述竖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臂托。 
所述悬臂支架为半圆弧形支架,所述半圆弧形支架底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托台上,其顶端设置贯穿转轴的轴孔。 
所述摆杆上设有与所述转轴滑动配合的轴孔,所述摆杆两端与所述竖杆连接。 
所述竖杆的自由端设置臂托,所述臂托是由与手臂相吻合的臂托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托座两侧的柔性带构成;所述臂托还可设置为橡胶环;所述柔性带上分别设有撕拉扣和粘贴扣;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大小能够调节。 
所述支撑机构为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为套管伸缩结构,并通过旋紧螺栓固定;所述支架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行走轮。 
所述腿脚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的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下方,且与所述环形托台下沿相连接的Y型支架,所述Y型支架包括两斜杆和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以所述立杆为中心转轴的横杆,所述横杆为伸缩套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下肢固定装置;所述下肢固定装置为橡胶环。 
所述伸缩套杆是由至少三节不同直径的圆管状单体,依次套接构成。 
所述立杆上设有能沿所述立杆上下调节高度的横杆,所述横杆至少为两个。 
所述支撑座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为海绵垫或棉垫。 
所述支架上还设置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是通过一刹车鼓而安装于万向行走轮上;所述刹车机构包含:一刹车座,所述刹车座与该刹车鼓连接;其中,该刹车座中设有:一连接头,包含至少一枢轴;一刹车皮,其包围该刹车鼓而可随该刹车鼓转动;以及一对刹车块,其一端各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连接头的该枢轴耦合,而另一端分别对称地枢设于所述刹车座中,其中,所述连接头的枢轴可在所述长形孔中滑动,且所述对刹车块可相对于刹车皮移动而与所述刹车皮接触;当刹车时,通过刹车线组使所述连接头向下运动,而使得耦合于所述连接头的所述对刹车块转动,而与所述刹车皮接触并产生摩擦,以实现刹车;所述刹车机构安全可靠、操作容易、刹车效果稳定,并且结构简化。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偏瘫病人坐在支撑座上,偏瘫病人将横杆两端的橡胶环分别紧套在腿上,健康侧腿向前迈步的同时偏瘫病人身体向前倾斜,将两手臂和偏瘫病人上身倾斜趴在环形托台上,由于偏瘫病人的重心前移,偏瘫病人的身体推动车身前移,此时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位置未动,在杠杆作用下,所述Y型支架对所述横杆施加拉力,所述横杆带动偏瘫病人患侧腿向车身前方摆动,随后偏瘫病人再次坐在支撑座上,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向前迈步,并重复上述步骤;在偏瘫病人患侧腿脚训练好的基础上,将偏瘫病人患侧手臂和健康侧手臂分别固定在臂托上,偏瘫病人下体座在支撑座上或站立,偏瘫病人健康侧的手臂向前平移,因为所述竖杆与所述摆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对所述摆杆绕转轴的切向力,由于所述摆杆是一体的,且摆杆与悬臂支架通过转轴滑动配合,在杠杆作用下,所述悬臂支架使车身前移,摆杆带动偏瘫病人的患侧手臂运动,如此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偏瘫病人就可以在无需他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运动,让偏瘫病人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偏瘫病人可以在无需他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运动,让偏瘫病人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偏瘫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偏瘫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环形托台;2、支撑机构;3、支撑座;4、Y型支架;5、立杆;6、横杆;7、下肢固定装置;8、斜杆;9、悬臂支架;10、轴孔;11、转轴;12、摆杆;13、竖杆;14、臂托;15、臂托座;16、柔性带;17、粘贴扣;18、撕拉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包括环形托台1,以及与所述环形托台1相连接的支撑机构2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下沿的腿脚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设置手臂训练机构,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的悬臂支架9,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9上,且以所述悬臂支架9为中心转轴的摆杆12,以及设置在所述摆杆12两端的上肢固定装置;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摆杆12两端连接的竖杆13,以及分别与所述竖杆13自由端相连接的臂托14。
所述悬臂支架9为半圆弧形支架,所述半圆弧形支架底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其顶端设置贯穿转轴11的轴孔10。 
所述摆杆12上设有与所述转轴11滑动配合的轴孔10,所述摆杆12两端与所述竖杆13连接。 
所述竖杆13的自由端设置臂托14,所述臂托14为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大小能够调节。 
所述支撑机构2为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为套管伸缩结构,并通过旋紧螺栓固定;所述支架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行走轮。 
所述腿脚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的支撑座3,位于所述支撑座3下方,且与所述环形托台1下沿相连接的Y型支架4,所述Y型支架4包括两斜杆8和立杆5,所述立杆5上设有以所述立杆5为中心转轴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为伸缩套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下肢固定装置7;所述下肢固定装置7为橡胶环。 
所述伸缩套杆是由至少三节不同直径的圆管状单体,依次套接构成。 
所述立杆5上设有能沿所述立杆5上下调节高度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为两个。 
所述支撑座3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为棉垫。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刹车机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是通过一刹车鼓而安装于一万向行走轮上;所述刹车机构包含:一刹车座,所述刹车座与该刹车鼓连接;其中,该刹车座中设有:一连接头,包含至少一枢轴;一刹车皮,其包围该刹车鼓而可随该刹车鼓转动;以及一对刹车块,其一端各包含一长形孔,用以和连接头的该枢轴耦合,而另一端分别对称地枢设于所述刹车座中,其中,所述连接头的枢轴可在所述长形孔中滑动,且所述对刹车块可相对于刹车皮移动而与所述刹车皮接触;当刹车时,通过刹车线组使所述连接头向下运动,而使得耦合于所述连接头的所述对刹车块转动,而与所述刹车皮接触并产生摩擦,以实现刹车;所述刹车机构安全可靠、操作容易、刹车效果稳定,并且结构简化。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偏瘫病人坐在支撑座3上,偏瘫病人将横杆6两端的橡胶环分别紧套在腿上,健康侧腿向前迈步的同时偏瘫病人身体向前倾斜,将两手臂和偏瘫病人上身倾斜趴在环形托台1上,由于偏瘫病人的重心前移,偏瘫病人的身体推动车身前移,此时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位置未动,在杠杆作用下,所述Y型支架4对所述横杆6施加拉力,所述横杆6带动偏瘫病人患侧腿向车身前方摆动,随后偏瘫病人再次坐在支撑座3上,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向前迈步,并重复上述步骤;在偏瘫病人患侧腿脚训练好的基础上,将偏瘫病人患侧手臂和健康侧手臂分别固定在臂托14上,偏瘫病人下体座在支撑座3上或站立,偏瘫病人健康侧的手臂向前平移,因为所述竖杆13与所述摆杆12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3对所述摆杆12绕转轴的切向力,由于所述摆杆12是一体的,且摆杆12与悬臂支架9通过转轴11滑动配合,在杠杆作用下,所述悬臂支架9使车身前移,摆杆12带动偏瘫病人的患侧手臂运动,如此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偏瘫病人就可以在无需他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运动,让偏瘫病人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2,为了使手臂固定更稳固、舒适,可以将所述竖杆13的自由端设置臂托14,所述臂托14是由与手臂相吻合的臂托座15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托座15两侧的柔性带16构成;所述臂托14还可设置为橡胶环,所述柔性带16上分别设有撕拉扣18和粘贴扣17。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偏瘫病人坐在支撑座3上,偏瘫病人将横杆6两端的橡胶环分别紧套在腿上,健康侧腿向前迈步的同时偏瘫病人身体向前倾斜,将两手臂和偏瘫病人上身倾斜趴在环形托台1上,由于偏瘫病人的重心前移,偏瘫病人的身体推动车身前移,此时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位置未动,在杠杆作用下,所述Y型支架4对所述横杆6施加拉力,所述横杆6带动偏瘫病人患侧腿向车身前方摆动,随后偏瘫病人再次坐在支撑座3上,偏瘫病人的健康侧腿向前迈步,并重复上述步骤;在偏瘫病人患侧腿脚训练好的基础上,将偏瘫病人患侧手臂和健康侧手臂分别固定在臂托14的臂托座15上,将柔性带16对折,将手臂固定,偏瘫病人下体座在支撑座3上或站立,偏瘫病人健康侧的手臂向前平移,因为所述竖杆13与所述摆杆12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3与臂托座15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3对所述摆杆12绕转轴的切向力,由于所述摆杆12是一体的,且摆杆12与悬臂支架9通过转轴11滑动配合,在杠杆作用下,所述悬臂支架9使车身前移,摆杆12带动偏瘫病人的患侧手臂运动,如此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偏瘫病人就可以在无需他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运动,让偏瘫病人健康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减轻病人对他人的依赖,可以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改善病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包括环形托台(1),以及与所述环形托台(1)相连接的支撑机构(2)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下沿的腿脚训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设置手臂训练机构,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的悬臂支架(9),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架(9)上,且以所述悬臂支架(9)为中心转轴的摆杆(12),以及设置在所述摆杆(12)两端的上肢固定装置;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摆杆(12)两端连接的竖杆(13),以及分别与所述竖杆(13)自由端相连接的臂托(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架(9)为半圆弧形支架,所述半圆弧形支架底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托台(1)上,其顶端设置贯穿转轴(11)的轴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2)上设有与所述转轴(11)滑动配合的轴孔(10),所述摆杆(12)两端与所述竖杆(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3)的自由端设置臂托(14),所述臂托(14)是由与手臂相吻合的臂托座(15)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托座(15)两侧的柔性带(16)构成;所述臂托(14)还可设置为橡胶环,所述柔性带(16)上分别设有撕拉扣(18)和粘贴扣(17);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大小能够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为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为套管伸缩结构,并通过旋紧螺栓固定;所述支架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腿脚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托台(1)的支撑座(3),位于所述支撑座(3)下方,且与所述环形托台(1)下沿相连接的Y型支架(4),所述Y型支架(4)包括两斜杆(8)和立杆(5),所述立杆(5)上设有以所述立杆(5)为中心转轴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为伸缩套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下肢固定装置(7);所述下肢固定装置(7)为橡胶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杆是由至少三节不同直径的圆管状单体,依次套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5)上设有能沿所述立杆(5)上下调节高度的横杆(6),所述横杆(6)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垫。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刹车机构。
CN201420062412.3U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2412.3U CN203694025U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2412.3U CN203694025U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4025U true CN203694025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4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241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4025U (zh) 2014-02-12 2014-02-12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40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5391A (zh) * 2014-02-12 2014-04-23 王舒怡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108567545A (zh) * 2018-04-03 2018-09-25 李正福 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5391A (zh) * 2014-02-12 2014-04-23 王舒怡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103735391B (zh) * 2014-02-12 2015-11-18 孙红梅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108567545A (zh) * 2018-04-03 2018-09-25 李正福 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9198U (zh) 术后关节康复椅
CN105853156A (zh) 康复助行器
CN103735391B (zh)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107468483B (zh) 一种上肢摆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3735392B (zh)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203694025U (zh)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209966970U (zh) 康复训练护理车
CN202515949U (zh) 上下肢两用康复健身器
US9610212B2 (en) Walk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CN202437612U (zh) 多功能助行器
CN203694026U (zh) 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CN103462785B (zh) 多用助行器
CN206587151U (zh) 一种四轮助行器
CN102499846A (zh) 一种三位一体智能训练机
CN202526429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03710261U (zh) 一种多功能助起椅
CN201921082U (zh) 助行车
CN203400298U (zh) 一种下肢活动架
CN204655444U (zh) 一种四轮助行器
CN203885737U (zh) 上肢康复训练轮椅
CN203483629U (zh) 多用助行器
CN103110501B (zh) 一种用于手术后带刹停装置的医疗用行走康复器
CN204864761U (zh) 一种运动康复椅
CN201676091U (zh) 多功能下肢神经康复轮椅
RU135612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тренажер-движи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