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1247U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91247U CN203691247U CN201420056502.1U CN201420056502U CN203691247U CN 203691247 U CN203691247 U CN 203691247U CN 201420056502 U CN201420056502 U CN 201420056502U CN 203691247 U CN203691247 U CN 203691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ode
- coupling inductance
- electric capacity
- converter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ASNHGEVAWNWCRQ-UHFFFAOYSA-N 4-(hydroxymethyl)oxolane-2,3,4-tr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1(O)COC(O)C1O ASNHGEVAWNWCRQ-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本实用新型以直流电源、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耦合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五电容构成的带耦合电感的输入级Boost变换器;以第二电容、开关管、第三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二耦合电感和负载构成的带有耦合电感的输出级Boost变换器。输入Boost变换器和输出Boost变换器均采用耦合电感,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同时实现了每个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该变换器增益极高,可达到(2+N1)(2+N2)/(1-D)2,且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很低,仅为输出电压的1/(2+N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增益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增益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广泛用于UPS、分布式光伏发电和电池储能系统。目前,高增益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主要有开关电容型、开关电感型,通过增加开关电容或电感来实现电压的升高,但难以实现软开关,降低了变换器的效率。二次型Boost变换器可以实现高增益,同样受到很大的青睐,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非常大,限制了电压的进一步提高。此外,通过耦合电感也可以实现很高的增益,然而耦合电感的漏感若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和能量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变换器,包括以直流电源、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耦合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五电容构成的带耦合电感的输入级Boost变换器;以第二电容、开关管、第三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二耦合电感和负载构成的带有耦合电感的输出级Boost变换器。
所述变换器中,直流电压的正极与第一耦合电感原边的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原边的另一端与第一耦合电感副边的非同名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耦合电感副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第五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容的正极、第六电容的负极、第二耦合电感的原边的一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的原边的另一端与开关管的漏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第二耦合电感的副边的非同名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的副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六电容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电容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电容的正极、负载的一端连接,负载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的负极、第五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开关管的源极、第四电容的负极连接。
当开关管开通时,直流电源给第一耦合电感的原边充电,第一耦合电感的原边通过副边的感应和第五电容共同给第一电容充电,第二电容给第二耦合电感的原边充电,第一耦合电感的原边通过副边的感应、第二电容和第六电容共同给第三电容充电,同时第四电容给负载供电;当开关管关断时,直流电源和第一耦合电感的原边共同给第五电容充电,第二耦合电感的原边给第六电容充电,同时直流电源、第一耦合电感的原边、副边、第一电容、第二耦合电感的原边、副边、第三电容共同给第四电容和负载供电。
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耦合电感的电流和第二耦合电感的电流均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C2-CCM模式)、第一耦合电感的电流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而第二耦合电感的电流工作于断续导通模式(C2-DCM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势为:增益为(2+N1)(2+N2)/(1-D)2,且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低,仅为输出电压的1/(2+N2),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同时实现了每个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很好的解决了每个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与开关电容型和开关电感型相比,实现了软开关,提高了效率;与二次型Boost变换器相比,降低了开关管的应力;与现有的耦合电感相比,很好的利用了漏感,进一步提高电压,降低开关管的应力,实现软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工作于C2-CCM模式下关键电流波形图;
图4a~图4g分别是图1所示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工作于C2-CCM模式下的七种工作模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此。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以直流电源Vin、开关管Q、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c1、第五二极管Dr1、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五电容Cc1构成的带耦合电感的输入级Boost变换器;以第二电容C2、开关管Q、第三二极管Do、第六二极管Dc2、第七二极管Dr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o、第六电容Cc2、第二耦合电感(n21:n22)和负载R构成的带有耦合电感的输出级Boost变换器。其中,直流电压Vin的正极与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原边n11的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原边n11的另一端与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副边n12的非同名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c1的阳极连接,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副边n1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c1的阴极与第五二极管Dr1的阳极、第五电容Cc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r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六电容Cc2的负极、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一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Q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c2的阳极、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非同名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六电容Cc2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七二极管Dr2的阳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r2的阴极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o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o的阴极与第四电容Co的正极、负载R的一端连接,负载R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Vin的负极、第五电容C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Q的源极、第四电容Co的负极连接。变换器的增益即输出输入电压比为(2+N1)(2+N2)/(1-D)2,其中D为开关管(Q)开通时间的占空比,N1和N2分别为第一耦合电感(n21:n22)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与原边的匝数比。
下面以图1为主电路结构,以图2所示等效电路为对象,结合图3、图4a~图4g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变换器工作在C2-CCM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为电流路径,不带箭头的虚线表示未导通的器件和线路。
图3中t0-t1阶段,开关管Q开通,电流路径如图4a所示,直流电源Vin通过开关管Q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励磁电感Lm1和漏感Lk11充电,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经副边n12感应和第五电容Cc1通过开关管Q和第二二极管D2共同给第一电容C1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开关管Q给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励磁电感Lm2和漏感Lk21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通过副边n22感应、第二电容C2和第六电容Cc2共同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第四电容Co给负载R供电。
图3中t1-t2阶段,开关管Q关断,电流路径如图4b所示,直流电源Vin和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漏感Lk11通过第四二极管Dc1共同给第五电容Cc1充电,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副边n12的漏感Lk12通过第四二极管Dc1和第五二极管Dr1给第一电容C1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漏感Lk21通过第六二极管Dc2给第六电容Cc2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漏感Lk22通过第六二极管Dc2和第七二极管Dr2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第四电容Co给负载R供电。t=t2时,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副边n12的漏感Lk12的电流iLk12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漏感Lk22的电流iLk22均降为零。
图3中t2-t3阶段,开关管Q继续关断,电流路径如图4c所示,直流电源Vin和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漏感Lk11通过第四二极管Dc1共同继续给第五电容Cc1充电,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通过副边n12感应和第一电容C1共同给第一二极管D1提供导通电流和给第五二极管Dr1提供反向恢复电流;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漏感Lk21通过第六二极管Dc2继续给第六电容Cc2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通过副边n22感应和第三电容C3共同给第三二极管Do提供导通电流和给第七二极管Dr2提供反向恢复电流;同时,第四电容Co给负载R供电。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副边n12的漏感Lk12的电流iLk12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漏感Lk22的电流iLk22均反向增大。t=t3时,第五二极管Dr1和第七二极管Dr2完全关断,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二极管Do完全开通。
图3中t3-t4阶段,开关管Q继续关断,电流路径如图4d所示,直流电源Vin和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漏感Lk11通过第四二极管Dc1共同继续给第五电容Cc1充电,直流电源Vin、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通过副边n12感应和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二极管D1共同给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漏感Lk21通过第六二极管Dc2继续给第六电容Cc2充电,第二电容C2、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通过副边n22感应和第三电容C3通过第三二极管Do共同给第四电容Co和负载R供电。t=t5时,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漏感Lk11的电流iLk11等于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副边n12的漏感Lk12的电流iLk12,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漏感Lk21的电流iLk21等于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漏感Lk22的电流iLk22。
图3中t4-t5阶段,开关管Q继续关断,电流路径如图4e所示,直流电源Vin、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经副边n12感应和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二极管D1共同给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电容C2、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经副边n22感应和第三电容C3通过第三二极管Do共同给第四电容Co和负载R供电。
图3中t5-t6阶段,开关管Q开通,电流路径如图4f所示,直流电源Vin通过开关管Q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励磁电感Lm1和漏感Lk11充电,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通过副边n12的感应和和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二极管D1共同给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开关管Q给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励磁电感Lm2和漏感Lk21充电,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通过副边n22感应和第三电容C3通过第三二极管Do共同给第四电容Co和负载R供电。
图3中t6-t7阶段,开关管Q继续开通,电流路径如图4g所示,直流电源Vin通过开关管Q和第二二极管D2继续给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原边n11的励磁电感Lm1和漏感Lk11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开关管Q继续给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励磁电感Lm2和漏感Lk21充电;第五电容Cc1给第五二极管Dr1提供导通电流,第二电容C2给第一二极管D1提供反向恢复电流;第二电容C2和第六电容Cc2共同给第七二极管Dr2提供导通电流,第四电容Co给第三二极管Do提供反向恢复电流。
Claims (5)
1.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直流电源(Vin)、开关管(Q)、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c1)、第五二极管(Dr1)、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五电容(Cc1)构成的带耦合电感的输入级Boost变换器;以第二电容(C2)、开关管(Q)、第三二极管(Do)、第六二极管(Dc2)、第七二极管(Dr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o)、第六电容(Cc2)、第二耦合电感(n21:n22)和负载(R)构成的带有耦合电感的输出级Boost变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直流电压(Vin)的正极与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原边(n11)的一端连接,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原边(n11)的另一端与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副边(n12)的非同名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c1)的阳极连接,第一耦合电感(n11:n12)副边(n1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c1)的阴极与第五二极管(Dr1)的阳极、第五电容(Cc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r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六电容(Cc2)的负极、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一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原边(n2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Q)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c2)的阳极、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非同名端连接,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n2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六电容(Cc2)的正极与第六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七二极管(Dr2)的阳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r2)的阴极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o)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o)的阴极与第四电容(Co)的正极、负载(R)的一端连接,负载(R)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Vin)的负极、第五电容(C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Q)的源极、第四电容(Co)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工作模式包括C2-CCM模式和C2-DCM模式,C2-CCM模式中第一耦合电感(n21:n22)的电流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电流均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C2-DCM模式中第一耦合电感(n11:n12)的电流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电流工作于断续导通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变换器的增益即输出输入电压比为(2+N1)(2+N2)/(1-D)2,其中D为开关管(Q)开通时间的占空比,N1和N2分别为第一耦合电感(n21:n22)和第二耦合电感(n21:n22)的副边与原边的匝数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管(Q)的电压应力为输出电压的1/(2+N2);开关管(Q)实现零电流开通,各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56502.1U CN203691247U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56502.1U CN203691247U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91247U true CN203691247U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101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5650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1247U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912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2852A (zh) * | 2014-01-28 | 2014-04-30 | 华南理工大学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10299839A (zh) * | 2019-05-31 | 2019-10-01 | 湖北国电众恒电气有限公司 | 直流充电桩功率模块的准Z源变换器Boost电路 |
-
2014
- 2014-01-28 CN CN201420056502.1U patent/CN2036912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2852A (zh) * | 2014-01-28 | 2014-04-30 | 华南理工大学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03762852B (zh) * | 2014-01-28 | 2017-01-11 | 华南理工大学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10299839A (zh) * | 2019-05-31 | 2019-10-01 | 湖北国电众恒电气有限公司 | 直流充电桩功率模块的准Z源变换器Boost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61235U (zh) | 高增益sepic变换器 | |
CN204696926U (zh) | 一种可调压定频llc谐振变换器 | |
CN203590031U (zh) | 高效率高增益低电压电流应力的dc-dc变换器 | |
CN206250979U (zh) | 一种准谐振有源箝位反激式变换器 | |
CN203859682U (zh) |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 |
CN103997248A (zh) | 具有高电压增益的开关耦合电感软开关单级可升压逆变器 | |
CN105245096A (zh) | 一种高增益三绕组级联型升压变换器 | |
CN103929058A (zh) | 基于耦合电感的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 | |
CN103391001A (zh) |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203645540U (zh) | 带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203827175U (zh) | 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 | |
CN203590033U (zh) |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203434870U (zh) | 一种两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式单开关管高增益变换器 | |
CN203457047U (zh) | 一种四开关升降压直流变换器 | |
CN203691247U (zh)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103633835B (zh) | 高效率高增益低电压电流应力的dc-dc变换器 | |
CN204948016U (zh) | 一种采用零电压开关辅助谐振的光伏发电装置 | |
CN103944399A (zh) |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 |
CN203722473U (zh) | 一种嵌入式单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 |
CN103762852B (zh) | 双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105576985A (zh) | 一种直直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4696955U (zh) | 一种采用变压器辅助谐振的光伏逆变器 | |
CN204013231U (zh) | 一种升压开关电源 | |
CN103840697A (zh) | 一种有源箝位高增益单级可升压逆变器 | |
CN103633838B (zh) | 带耦合电感的高效率高增益dc-dc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