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0543U -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0543U
CN203690543U CN201420019918.6U CN201420019918U CN203690543U CN 203690543 U CN203690543 U CN 203690543U CN 201420019918 U CN201420019918 U CN 201420019918U CN 203690543 U CN203690543 U CN 203690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agnetic
electric
conducto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9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19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0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0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05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系利用一磁性组件与一对接磁性连接器相吸引,以确保接触件间的稳定接触,且该接触件间所产生的电性路径并不会经由弹性组件,故可避免因热而导致寿命降低的问题,且透过密封体将连接器组件间的间隙封闭,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此外,更利用一讯号接触件与接触件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以产生一触发信号,进而仅透过该磁性电源连接器内部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即可达到辨识或控制的效用,避免因对接磁性连接器的接触件损坏所造成的功能丧失。

Description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电源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451694号专利(以下简称习知技术一),其揭露有一种探针组件,该探针组件具有一金属套筒、一弹簧和一金属探针,该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形的该壳体,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弹簧及该金属探针系收容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弹簧的一端与底座相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挡块相抵接。
该探针组件于使用时,该探针组件系透过该金属探针与该弹簧或该金属套筒相接触,而达到导电的目的,但因该金属探针受力并朝该容置空间内位移时,该金属探针容易因制造公差的问题,使该金属探针无法稳定与该金属套筒相接触,或透过该弹簧传输电流时,由于该弹簧电讯传递的路径长,且被压缩形变时直接影响电阻的高低差,因此使得电流忽高忽低地传输,而影响到电讯传输的质量,此外,在长时间电流流经该弹簧的情况下,该弹簧会因本身阻抗而产生热,以致该弹簧因热而降低使用寿命。
另,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365574号专利(以下简称习知技术二),该案揭露有一种电池连接器,该电池连接器系包含一壳体及复数个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系包含有一探针、一导电介质体及一弹簧,该探针一端伸出该壳体外,该导电介质体系包含复数个弹性部,该弹性部持续地与该探针形成直接接触状态以提供一电流传输路径,而该弹簧一端系伸入该探针内部,另端抵靠于该导电介质体。
虽习知技术二可透过该金属探针持续地与导电介质体产生直接的接触,使电流直接透过该金属探针传递至该导电介质体,而不需藉助弹簧来进行电流的传递工作,但因弹簧为金属材质制成,故电流除直接由该导电介质体传递外,当然电流也会流经该弹簧而传递至该导电介质体,相同地,习知技术二也会因热而使该弹簧使用寿命减少。
请参阅美国专利案号第7,311,526号专利(以下简称习知技术三),该案说明书揭露一识别电路,其系设置于一插头(adapter)内,当其被连接时,该识别电路系可辨识电子装置的种类,或甚至可辨识一单一用途的特殊装置,而该插头系透过一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连接至一电子装置,当用户将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连接时,该插头连接器与该插座连接器的端子间会形成一信号路径,以允许该识别电路透过该信号路径传输一信号至该电子装置的内部电路,进而可辨识该插头与该电子装置间连接与否或达到其他控制的目的。
习知技术三的辨识电路虽可透过端子间所形成的信号路径以辨识插头与电子装置间是否连接,但只要该插头连接器或该插座连接器其中一边的端子损坏,即无法形成信号路径,而致使功能丧失。
本创作人为解决前述问题,故提出本实用新型方案以改善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可增加接触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可减少瞬间脉波对电子装置所产生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可达到防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可利用单边连接器达到辨识或控制的效用,避免对接磁性连接器接触件损坏所造成的功能丧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系可与一对接磁性连接器相组接,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具有一第二磁性组件及至少一接触件,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及一电关联装置间,而该电关联装置更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该磁性电源连接器系包含一绝缘本体、设于该绝缘本体之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及一第一磁性组件,其中,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一绝缘块、一弹性组件及一弹性导电件,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绝缘本体内弹性位移,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
其中,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且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弹性组件方向位移,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
另外,该可移动接触件系为复数个时,可至少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负极接触件比该正极接触件先与该接触件产生电性接触,以确保瞬间脉波可由负极接触件导引接地,减少电子装置因脉波冲击而损坏的可能。
此外,该磁性电源连接器更包含罩设于该第一磁性组件外的一外罩,并于该外罩、该绝缘本体与该第一磁性组件间或该通道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设置一密封体,而该外罩或该密封体亦可设置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上。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系包含一电子装置、一磁性电源连接器、一对接磁性连接器及一电关联装置,该电子装置系包含有一机壳,该机壳系具有一框口,而该磁性电源连接器系包含一绝缘本体、设于该绝缘本体之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及一第一磁性组件,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一绝缘块、一弹性组件及一弹性导电件,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绝缘本体内弹性位移,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则系可与磁性电源连接器相组接,并包含有一第二磁性组件及至少一接触件,而电关联装置系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
其中,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磁性电源连接器或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设置于该机壳内,而该第一磁性组件或该第二磁性组件系对应曝露于该框口内,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且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通道内位移,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
再者,于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中,更利用一讯号接触件与该导电件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以产生一触发信号,进而达到辨识或控制的目的,其中,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相电性接触,该第二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断路,同时,其可仅透过该磁性电源连接器内部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即可达到辨识或控制的效用,避免因对接磁性连接器的接触件损坏所造成的功能丧失。
本实用新型透过该可移动接触件所设置的绝缘块,以隔绝该导电件及该弹性组件,使于该导电件仅会与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避免该弹性组件因热而减少使用寿命,进而可达到接触件使用寿命增加的目的,另,更可利用该密封体封闭连接器的间隙,以避免水由连接器进入至该电子装置内,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优点及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剖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以显示磁性电源连接器与对接磁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组装于机壳内之组合立体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以显示磁性电源连接器与对接磁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图13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剖视图。
图14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以显示磁性电源连接器与对接磁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图。
符号说明:
100       磁性电源连接器      10        绝缘本体
11        通道                111       第一绝缘本体
112       第二绝缘本体        20        可移动接触件
21        正极接触件          22        负极接触件
211、221  导电件              212、222  绝缘块
213、223  弹性组件            214、224  弹性导电件
225       绝缘部              221A      导电段
221B      绝缘段              30        第一磁性组件
31        开孔                200       对接磁性连接器
40        绝缘座体            41        穿孔
50        接触件              60        第二磁性组件
70        外罩                71        开口
72        第一限制部          80        密封体
90        讯号接触件          300       电子装置
301       机壳                302       框口
303       第二限制部          400       电关联装置间
500       电子系统            501       无线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其中,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系包含有:
一绝缘本体10,系具有至少一通道1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0系包含有一第一绝缘本体111及一第二绝缘本体112,而该第一绝缘本体111与一第二二绝缘本体112系相组接,并于其间共同形成两通道11。
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20,系设于该通道11内,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可移动接触件20系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该通道11内,该可移动接触件20系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21及一负极接触件22,且该正极接触件21及该负极接触件22系分别包含有一导电件211、221、一绝缘块212、222、一弹性组件213、223及一弹性导电件214、224,该导电件211、221一端系与该绝缘块212、222相组接,而该绝缘块212、222系受该弹性组件213、223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211、221可于该通道11内弹性位移,该弹性导电件214、224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211、221周侧,另端则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0外,另,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于常态下,该正极接触件21的弹性导电件214系抵接于该正极接触件21的绝缘块212上,而当该正极接触件21的导电件211被压抵而朝该弹性组件213方向位移时,该正极接触件21的弹性导电件214则会与该正极接触件21的导电件211相抵接,同时,该负极接触件22的弹性导电件224则永远抵接于该负极接触件22的导电件221。
一第一磁性组件30,系设于该绝缘本体10上,并包覆于该绝缘本体10前端,该第一磁性组件30于更设有一开孔31,而该开孔31系对应位于该通道11位置处,而使该导电件211、221暴露于该开孔31内。
另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系包含有:一绝缘座体40,系具有至少一穿孔4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40系为一体成型,且中央间隔设有复数个穿孔41。
至少一接触件50,系设于该穿孔41内,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接触件50系有三个,且该接触件50系分别设置于该穿孔41内,并部分凸出于该绝缘座体40外。
一第二磁性组件60,系设于该绝缘座体40上,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二磁性组件60系一体包覆于该绝缘座体40周侧,而该接触件50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二磁性组件60表面。
一外罩70,系罩设于该第二磁性组件60外,并与该绝缘座体40相组接,且该外罩70系具有一开口71,该第二磁性组件60系部分曝露于该开口71内,而该接触件50亦凸出位于该开口71内,该外罩70于该开口71内侧更朝该接触件50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一限制部72,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外罩70于该开口71内缘相对侧分别朝该接触部50凸伸有该第一限制部72,而该第一磁性组件60系与该外罩70的开口71形状相匹配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限制部72系同时涵盖该接触部50,而该第一限制部72亦可分别设置在最外侧的该接触部50周缘(图未示)。
同时,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一密封体80,系设于该外罩70、该绝缘座体40与该第二磁性组件60间或于该穿孔41与该接触件50间,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密封体80系为防水胶。
请参阅图4所示,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时,系将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靠近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并利用该第一磁性组件30与第二磁性组件60相吸引,而使该对接磁性连接器100与该磁性电源连接器200可稳定对接,而因该接触件50系凸出于该第二磁性组件60的表面,且该第一磁性组件30系部分插接于该开口71内,故可利用该第一限制部72挡该第一磁性组件30由侧向撞击该接触件50,以避免该接触部50损坏,此外,当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与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对接后,该接触件50会压抵该导电件211、221,并使其分别朝该弹性组件213、223方向位移,而使该正极接触件21的弹性导电件214与该导电件211相电性接触,更进而使该接触件50与该正极接触件21的导电件211及该弹性导电件214产生电性路径,该绝缘块212、222隔离该导电件211、221与该弹性组件213、223,使电源不会由该导电件211、221传导到该弹性组件213、223上,故该弹性组件213、223不会因电流流过而产生热,以致寿命衰减,另外,因该负极接触件22的弹性导电件224则永远抵接于该导电件221,故可确保该负极接触件22比该正极接触件21先与该接触件50产生电性接触,使瞬间脉波可由该负极接触件22导引接地,减少脉波冲击而损坏的可能性。
再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因利用密封体80设于该外罩70、该绝缘座体40与该第二磁性组件60间或设于该穿孔41与该接触件50间的间隙封闭,当该对接连接器200设置于一电子装置300内时(如图10所示),水不会由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渗透进入至该电子装置300内,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此外,该可移动接触件20与该接触件50系可相互置换,使该可移动接触件20设置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内,并将该密封体80设于该外罩70、该绝缘本体10与该第一磁性组件30间或设于该通道11与该可移动接触件20间(图未示),相同,可达到前述防水的目的,同时,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的结构亦可互换,将该外罩70设置于该第一磁性组件30外,使该第一磁性组件30部分曝露于该开71内,且该导电件211、221亦凸出该第一磁性组件30表面,而当该对接连接器200的第二磁性组件60部分插接于该开口71内时,该第一限制部72相同地可止挡该第二磁性组件60由侧边撞击该导电件211、221(图未示),前述置换结构属于均等范围内。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大体皆为相同,而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并无设置该外罩70,故可降低整体体积,以符合轻薄的需求。
再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对接磁性连接器组装于机壳内之组合立体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时,系将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直接设置于该电子装置300(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持电子设备、手机等)中,而该电子装置300系包含有一机壳301,该机壳301系具有一框口302,而该第二磁性组件60系对应曝露于该框口302内,该接触件50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二磁性组件60表面,而位于该框口302内,该机壳301于该框口302内侧更朝该接触件50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二限制部303,该第二限制部303系涵盖该接触件50,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该机壳301于该框302相对侧系朝该接触件50方向分别凸伸有该第二限制部303,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30系部分插接于该框口302内,而该第二限制部303系可止挡该第一磁性组件30,避免由侧向撞击该接触件50。
相同地,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亦可相互置换,将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直接设置于该电子装置300内(图未示),一样可达到与前述相同的功效与目的。
仍请参阅图10所示,将前述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及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300与一电关联装置间400(例如:电源适配器Power adapter),以形成一电子系统500,而该电关连装置400系可与一电源(图未示)连接。
请参阅图11及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磁性电源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体皆为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其中一可移动接触件20的导电件221周侧更设有一绝缘部225,而使该导电件221界定有一导电段221A及一绝缘段221B,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绝缘部225系设于该负极接触件22的导电件221上,同时,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更包含有一讯号接触件90,其一端系可压接于该负极接触件22的导电件221,请配合参阅图13所示,常态下,该讯号接触件90系压接于该导电段221A,而该弹性导电件224一端亦压接于该导电段221A,使该弹性导电件224与该讯号接触90间形成导电路径。
请参阅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以显示磁性电源连接器与对接磁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构成的电子系统与前述电子系统大体皆为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该电子系统500更包含有二无线控制单元501,该无线控制单元501系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300与该电关联装置400,且该讯号接触件90系与其中一无线控制单元501相电性连接,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对接后,该接触件90会压抵该导电件221,并使该导电件221朝该弹性组件222方向位移,而该讯号接触件90会压接于该绝缘段221B,进而使该弹性导电件224与该讯号接触件90间则形成断路,透过该讯号接触件90的电性切换,以产生一触发信号,进而驱动该无线控制单元501作动,藉由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结构,系可仅透过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内部组件的电性连接关系,即可达到辨识或控制的效用,避免因对接磁性连接器200的接触件50损坏所造成的功能丧失,而该无线控制单元501系可为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或其他无线传输接口,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无线控制单元501系可使该电关联装置400控制该电源由该磁性电源连接器100及该对接磁性连接器200传输至该电子装置300,或做其它电性控制。
在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Claims (26)

1.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系可与一对接磁性连接器相组接,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具有一第二磁性组件及至少一接触件,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及一电关联装置间,而该电关联装置更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该磁性电源连接器系包含:一绝缘本体,系具有至少一通道;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系设于该通道内;一讯号接触件,系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其一端系可压接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一第一磁性组件,系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相电性接触,该第二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断路,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而该可移动接触件可受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压抵,并朝该通道位移,透过该讯号接触件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的电性切换,以产生一触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及一弹性组件,该导电件上更设有一绝缘部,而使该导电件界定有一导电段及一绝缘段,该导电件一端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通道内弹性位移,该第一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讯号接触件系压接于该导电段,该第二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后,该导电件会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使该讯号接触件压接于该绝缘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弹性导电件,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而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形成导电路径,而于对接后,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则形成断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绝缘块,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为复数个,且至少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系抵接于该正极接触件的绝缘块上,而于对接后,该正极接触件的导电件会朝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组件方向位移,并与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相电性接触,同时,该负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则永远抵接于该负极接触件的导电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外罩,该外罩系罩设于该第一磁性组件外,并与该绝缘本体相组接,且该外罩系具有一开口,该第一磁性组件系部分曝露于该开口内,同时,该导电件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一磁性组件表面,而位于该开口内,该外罩于该开口内侧更朝该导电件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系涵盖该导电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二磁性组件系部分插接于该开口内,而该第一限制部系可止挡该第二磁性组件,避免撞击该导电件。
7.一种具有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系包含:一电子装置,其系包含有一机壳,该机壳系具有一框口;一电关联装置,其系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一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系包含:一绝缘本体,系具有至少一通道;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系设于该通道内;一讯号接触件,其一端系可压接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一第一磁性组件,系设于该绝缘本体上;一对接磁性连接器,其系可与磁性电源连接器相组接,并包含有一第二磁性组件及至少一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磁性电源连接器或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设置于该机壳内,而该第一磁性组件或该第二磁性组件系部分对应曝露于该框口内,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相电性接触,该第二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断路,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而该可移动接触件可受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压抵,并朝该通道位移,透过该讯号接触件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的电性切换,以产生一触发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二无线控制单元,该其中一无线控制单元系电性连接于该讯号接触件,透过该讯号接触件的电性切换,驱动该无线控制单元作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及一弹性组件,该导电件上更设有一绝缘部,而使该导电件界定有一导电段及一绝缘段,该导电件一端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通道内弹性位移,该第一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讯号接触件系压接于该导电段,该第二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后,该导电件会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使该讯号接触件压接于该绝缘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弹性导电件,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而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形成导电路径,而于对接后,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则形成断路。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绝缘块,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为复数个,且至少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系抵接于该正极接触件的绝缘块上,而于对接后,该正极接触件的导电件会朝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组件方向位移,并与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相电性接触,同时,该负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则永远抵接于该负极接触件的导电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一磁性组件表面,而位于该框口内,该机壳于该框口内侧更朝该导电件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二限制部,该第二限制部系涵盖该导电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二磁性组件系部分插接于该框口内,而该第二限制部系可止挡该第二磁性组件,避免撞击该导电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接触件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二磁性组件表面,而位于该框口内,该机壳于该框口内侧更朝该接触件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二限制部,该第二限制部系涵盖该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部分插接于该框口内,而该第二限制部系可止挡该第一磁性组件,避免撞击该接触件。
15.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系可与一对接磁性连接器相组接,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具有一第二磁性组件及至少一接触件,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系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及一电关联装置间,而该电关联装置更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该磁性电源连接器系包含:一绝缘本体,系具有至少一通道;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系设于该通道内;一讯号接触件,其一端系可压接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一第一磁性组件,系设于该绝缘本体上;一外罩,系罩设于该第一磁性组件外,并与该绝缘本体相组接,且该外罩系具有一开口,该第一磁性组件系部分曝露于该开口内;一密封体,系设于该外罩、该绝缘本体与该第一磁性组件间或该通道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相电性接触,该第二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断路,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而该可移动接触件可受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压抵,并朝该通道位移,透过该讯号接触件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的电性切换,以产生一触发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及一弹性组件,该导电件上更设有一绝缘部,而使该导电件界定有一导电段及一绝缘段,该导电件一端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通道内弹性位移,该第一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讯号接触件系压接于该导电段,该第二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后,该导电件会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使该讯号接触件压接于该绝缘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弹性导电件,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而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形成导电路径,而于对接后,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则形成断路。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绝缘块,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为复数个,且至少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系抵接于该正极接触件的绝缘块上,而于对接后,该正极接触件的导电件会朝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与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相电性接触,同时,该负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则永远抵接于该负极接触件的导电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一磁性组件表面,而位于该开口内,该外罩于该开口内侧更朝该导电件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系涵盖该导电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二磁性组件系部分插接于该开口内,而该第一限制部系可止挡该第二磁性组件,避免撞击该导电件。
21.一种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系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及一电关联装置间,而该电关联装置更可与一电源相电性连接,其系包含:一磁性电源连接器,系包含:一绝缘本体,系具有至少一通道;至少一可移动接触件,系设于该通道内;一讯号接触件,其一端系可压接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一第一磁性组件,系设于该绝缘本体上;一对接磁性连接器,系可与该磁性电源连接器相组接,且其系包含:一绝缘座体,系具有至少一穿孔;至少一接触件,系设于该穿孔内;一第二磁性组件,系设于该绝缘座体上;一外罩,系罩设于该第二磁性组件外,并与该绝缘本体相组接,且该外罩系具有一开口,该第二磁性组件系部分曝露于该开口内;一密封体,系设于该外罩、该绝缘座体与该第二磁性组件间或该穿孔与该接触件间;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相电性接触,该第二状态为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断路,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与该第二磁性组件相磁性吸引,而该可移动接触件可受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压抵,并朝该通道位移,透过该讯号接触件与该可移动接触件间的电性切换,以产生一触发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包含有一导电件及一弹性组件,该导电件上更设有一绝缘部,而使该导电件界定有一导电段及一绝缘段,该导电件一端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使该导电件可于该通道内弹性位移,该第一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讯号接触件系压接于该导电段,该第二状态为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后,该导电件会受该接触件压抵并朝该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使该讯号接触件压接于该绝缘段。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弹性导电件,该弹性导电件一端系可弹性压抵于该导电件周侧,而于该电子装置及该电关联装置间,该接触件系与该导电件及该弹性导电件产生电性路径,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系形成导电路径,而于对接后,该弹性导电件与该讯号接触件间则形成断路。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更包含有一绝缘块,该导电件一端系与该绝缘块相组接,而该绝缘块系受该弹性组件弹性抵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接触件系为复数个,且至少界定有一正极接触件及一负极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前,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系抵接于该正极接触件的绝缘块上,而于对接后,该正极接触件的导电件会朝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组件方向位移,而与该正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相电性接触,同时,该负极接触件的弹性导电件则永远抵接于该负极接触件的导电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性电源连接器组,其特征在于:该接触件系部分凸出于该第二磁性组件表面,而位于该开口内,该外罩于该开口内侧更朝该接触件方向凸伸有至少一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系涵盖该接触件,当该磁性电源连接器与该对接磁性连接器对接时,该第一磁性组件系部分插接于该开口内,而该第一限制部系可止挡该第一磁性组件,避免撞击该接触件。
CN201420019918.6U 2014-01-08 2014-01-08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918.6U CN203690543U (zh) 2014-01-08 2014-01-08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9918.6U CN203690543U (zh) 2014-01-08 2014-01-08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0543U true CN203690543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991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543U (zh) 2014-01-08 2014-01-08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05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274A (zh) * 2015-06-02 2015-10-21 杨晓锋 薄型电源连接器系统
CN112886340A (zh) * 2021-01-13 2021-06-01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1491884B2 (en) 2017-01-19 2022-11-08 Curtis Instruments Inc. Magnetic charger connector for wheelchai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3274A (zh) * 2015-06-02 2015-10-21 杨晓锋 薄型电源连接器系统
CN104993274B (zh) * 2015-06-02 2017-06-30 育昌电子工业(中山)有限公司 薄型电源连接器系统
US11491884B2 (en) 2017-01-19 2022-11-08 Curtis Instruments Inc. Magnetic charger connector for wheelchair
CN112886340A (zh) * 2021-01-13 2021-06-01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4924B2 (en) Magnetic power connector and an electronic system using the magnetic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CN203690543U (zh) 磁性电源连接器及使用磁性电源连接器组的电子系统
CN104505679A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CN204514978U (zh) 不停电换表智能表箱及用于电能表插拔座的连接器
CN203850553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517067U (zh) 不停电换表插拔座
CN204205126U (zh) 具有防干扰机制的探针式连接器
CN104332764B (zh) 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TWM486183U (zh) 磁性電源連接器及使用磁性電源連接器組的電子系統
CN112332176A (zh) 一种自切断电源的手机充电插头
CN204464641U (zh)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CN204793525U (zh) 一种磁吸式通用充电连接头
CN110299637A (zh) 充电连接器母端、充电连接器公端及充电连接器组件
CN104701692A (zh) 不停电换表插拔座
CN102623836B (zh) 音频连接器
CN112928518B (zh) 充电器
CN204927589U (zh) 利用端子的接触时序确保供电稳定与安全的电源连接器
CN203983568U (zh) 电连接装置
CN202564613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43335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315802U (zh) 耳机插座
CN206076583U (zh) 手机及电器充电或连接插头的陶瓷骨架
CN204205122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209329710U (zh) 一种基于磁吸式的用电设备充电装置
CN220822029U (zh) 一种usb快充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