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9366U -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9366U
CN203689366U CN201320802227.9U CN201320802227U CN203689366U CN 203689366 U CN203689366 U CN 203689366U CN 201320802227 U CN201320802227 U CN 201320802227U CN 203689366 U CN203689366 U CN 203689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heet
heat
radiating fin
weld zone
transf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022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o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o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o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o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022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9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9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93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铜片、传热管、散热鳍片组、风扇和铜片安装支架,铜片安装支架是由钢板冲压而成的矩形板,矩形板正面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在铜片焊接区内开有弧形槽,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弧形槽两端头的传热管焊接区,铜片焊接区与传热管焊接区内的压线方向一致,在铜片焊接区外设置有环绕铜片焊接区的加强筋,加强筋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的位置处断开;散热鳍片组由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尾端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尾端相对并扣合成一体,在散热鳍片组的一侧设置有传热管布置空间。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与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有效避免了散热鳍片扣合面的扣合点凸出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脑中的散热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组件是电脑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由散热铜片、传热管、散热鳍片组、风扇和铜片安装支架几部分组成。散热铜片及散热鳍片组是散热组件中的核心部件,散热铜片安装在CPU下方,通过传热管将CPU的热量导出,再通过散热鳍片组散热,在散热组件中还设置有风扇,风扇将外界冷空气与散热鳍片组换热,从而实现CPU的降温。
散热铜片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的正面,传热管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的背面,现有的散热铜片安装支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整体强度不够、安装不方便、散热铜片及传热管在安装支架上焊接不稳固等问题。
另外,现有的散热鳍片组均是由多个散热鳍片构成,通常由一种规格的散热鳍片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散热鳍片的一侧壁为平面,另一侧壁为扣合面,扣合面的一侧会有多个凸出扣合面的扣合点。安装后,会出现散热鳍片组前端平整,尾端扣合点凸出的现象,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会刮伤安装者或损坏电脑内部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使铜片安装支架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提高铜片安装支架与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并能有效避免散热鳍片组的尾端出现扣点凸出的现象发生。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铜片(Ⅰ)、传热管(Ⅱ)、散热鳍片组(Ⅲ)、风扇(Ⅳ)和铜片安装支架(Ⅴ),关键在于:所述铜片安装支架(Ⅴ)是由钢板冲压成型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1),每个沉台(1)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在铜片焊接区(2)内开有贯穿铜片焊接区(2)两个对角的弧形槽(3),在弧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弧形翻边(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弧形槽(3)两端头的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所述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且铜片焊接区(2)与传热管焊接区(5)内的压线方向一致,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
所述散热鳍片组(Ⅲ)包括第一散热鳍片(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一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2)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二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尾端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尾端相对并扣合成一体,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热鳍片(12)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鳍片(11)的宽度,从而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形成传热管布置空间(F);
所述散热铜片(Ⅰ)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所述传热管(Ⅱ)的一端呈弧形,位于两弧形翻边(4)之间的弧形槽(3)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Ⅴ)的背面,传热管(Ⅱ)的另一端位于散热鳍片组(Ⅲ)的传热管布置空间(F)内,所述风扇(Ⅳ)安装在散热鳍片组(Ⅲ)的一侧。
优选为,所述弧形翻边(4)的长度小于弧形槽(3)的长度,弧形翻边(4)位于所在弧形槽(3)侧边的中部。弧形翻边主要对安装在铜片安装支架背面的弧形传热管限位,传热管刚好位于两个弧形翻边之间,弧形翻边不需要太长便能达到限位的效果,设计时,弧形槽的长度小于弧形翻边的长度,主要是为了冲压方便,避免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四个安装孔分别设置在铜片安装支架的四个角的沉台上,结合环绕铜片焊接区的加强筋,共同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沉台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与CPU的贴合度;
(2)散热铜片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正面,并位于散热铜片焊接区内;弧形传热管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的背面,并结合两个弧形翻边对传热管限位;设置在铜片焊接区内、热管焊接区内的压线,主要起到助焊的作用,保证了焊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同时铜片焊接区内与热管焊接区内的压线方向一致,方便压线加工;
(3)整个铜片安装支架采用钢板冲压而成,且整体呈矩形,再通过四个安装孔安装到CPU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4)将散热鳍片组分成两种不同规格制造,先将同种规格的散热鳍片扣合在一起后,再将两组反向扣合成一体,这种反向扣合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散热鳍片扣合面的扣合点凸出的现象发生;并巧妙地将第二散热鳍片的宽度设计成小于第一散热鳍片的宽度,从而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形成传热管布置空间用于布置传热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与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有效避免了散热鳍片扣合面的扣合点凸出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铜片安装支架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2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图2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6是图1中散热鳍片组的正视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8是图6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由散热铜片Ⅰ、传热管Ⅱ、散热鳍片组Ⅲ、风扇Ⅳ和铜片安装支架Ⅴ五部分组成。散热铜片Ⅰ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Ⅴ的正面,传热管Ⅱ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Ⅴ的背面,散热铜片Ⅰ是散热组件的核心部件,散热铜片Ⅰ安装在CPU(图中未示出)下方,通过传热管Ⅱ将CPU的热量导出,再通过散热鳍片组Ⅲ散热,风扇Ⅳ将外界冷空气与散热鳍片组Ⅲ换热,从而实现CPU的降温。以上所述与传统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在于:图2——图5所示为铜片安装支架Ⅴ,是由钢板冲压成型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1,每个沉台1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a,铜片安装支架Ⅴ通过四个安装孔1a安装到CPU上。结合图1所示,矩形板分为正面和背面,安装散热铜片Ⅰ的一侧为正面,另一侧为背面。在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铜片焊接区2的形状与散热铜片Ⅰ的形状一致,散热铜片Ⅰ刚好置于铜片焊接区2内。在铜片焊接区2内开有贯穿铜片焊接区2两个对角的弧形槽3,弧形槽3将铜片焊接区2分割成两部分,传热管Ⅱ刚好置于弧形槽3内。在弧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弧形翻边4,弧形翻边4对传热管Ⅱ限位。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两个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分别正对弧形槽3的两个端头。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便于焊接,且铜片焊接区2与传热管焊接区5内的压线方向一致。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该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从而形成两条加强筋。加强筋6避开弧形槽3的两端设置,以避免与传热管Ⅱ干涉。
最好是,弧形翻边4的长度小于弧形槽3的长度,弧形翻边4位于所在弧形槽3侧边的中部。
结合图6——图8所示,散热鳍片组Ⅲ由若干第一散热鳍片11、若干第二散热鳍片12组成,第一散热鳍片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为两种不同规格的散热鳍片。第一散热鳍片11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12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尾端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尾端相对并扣合成一体,扣合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采用反向扣合的方向组装,使散热鳍片组Ⅲ的两端面不会有扣点凸出。第一散热鳍片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热鳍片12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鳍片11的宽度,从而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形成传热管布置空间F,传热管布置空间F供传热管Ⅱ通过。
最好是,第一散热鳍片11、第二散热鳍片12分别由厚度L1为0.2mm的铝板冲压而成,第一、第二散热鳍片11、12的厚度L2分别为1.2mm。铝板质量轻,同时散热效果好。
结合图1所示,散热铜片Ⅰ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传热管Ⅱ的一端呈弧形,位于两弧形翻边4之间的弧形槽3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Ⅴ的背面,传热管Ⅱ的另一端位于散热鳍片组Ⅲ的传热管布置空间F内,风扇Ⅳ安装在散热鳍片组Ⅲ的一侧。

Claims (2)

1.一种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铜片(Ⅰ)、传热管(Ⅱ)、散热鳍片组(Ⅲ)、风扇(Ⅳ)和铜片安装支架(Ⅴ),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安装支架(Ⅴ)是由钢板冲压成型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1),每个沉台(1)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在铜片焊接区(2)内开有贯穿铜片焊接区(2)两个对角的弧形槽(3),在弧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弧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弧形翻边(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弧形槽(3)两端头的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所述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且铜片焊接区(2)与传热管焊接区(5)内的压线方向一致,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
所述散热鳍片组(Ⅲ)包括第一散热鳍片(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一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2)以纵向堆叠的方式扣合在一起构成第二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尾端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尾端相对并扣合成一体,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热鳍片(12)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鳍片(11)的宽度,从而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侧形成传热管布置空间(F);
所述散热铜片(Ⅰ)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所述传热管(Ⅱ)的一端呈弧形,位于两弧形翻边(4)之间的弧形槽(3)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Ⅴ)的背面,传热管(Ⅱ)的另一端位于散热鳍片组(Ⅲ)的传热管布置空间(F)内,所述风扇(Ⅳ)安装在散热鳍片组(Ⅲ)的一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翻边(4)的长度小于弧形槽(3)的长度,弧形翻边(4)位于所在弧形槽(3)侧边的中部。
CN201320802227.9U 2013-12-08 2013-12-08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9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2227.9U CN203689366U (zh) 2013-12-08 2013-12-08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2227.9U CN203689366U (zh) 2013-12-08 2013-12-08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9366U true CN203689366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022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9366U (zh) 2013-12-08 2013-12-08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9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9366U (zh) 加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CN203689342U (zh) 加强型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343U (zh) 一种性能增强型电脑散热组件
CN203689322U (zh) 一种紧凑型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CN203706074U (zh) 适用于手提电脑的散热组件
CN203689387U (zh) 一种适用于电脑cpu的散热系统
CN203689348U (zh) 一种性能增强型电脑散热系统
CN203706069U (zh) 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CN203706072U (zh) 适用于手提电脑的散热系统
CN20368941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CN203689397U (zh) 简易型电脑散热组件
CN203689360U (zh) 带简易铜片安装板的电脑散热组件
CN203706071U (zh) 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38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347U (zh) 带简易铜片安装板的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400U (zh) 简易型电脑散热系统
CN203706068U (zh) 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组件
CN203689390U (zh) 一种简易型电脑cpu散热系统
CN203689401U (zh) 一种小巧型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CN203706103U (zh) 易焊接的电脑散热组件
CN203706087U (zh) 易焊接的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349U (zh) 一种电脑散热组件
CN203689381U (zh) 一种小巧型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CN203689380U (zh) 一种用于手提电脑的散热系统
CN203689373U (zh) 一种紧凑型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