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储水式电热水器通常包括储水用的内胆,设置在内胆内用来加热水的电加热棒,包覆在内胆外的保温层以及外壳。当需要使用少量的热水时,电加热棒需要将整个内胆中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由于内胆的储水量较大,因此这样不仅导致加热时间过长,而且由于内胆中的大量热水不会被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为了解决由于加热时间过长而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目前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在内胆中增加多根电加热棒,以缩短将整个内胆中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的时间。然而,由于多根电加热棒同时通电工作的整体功率过大,因此普通用电家庭往往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并且这种加热模式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很难在加热时间和能源利用方面做到较好的均衡。因此,当前的储水式电热水器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有必要对现有的储水式电热水器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旨在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和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使输出的热水达到速热效果,从而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其包括内胆,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胆中的第一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中的第二加热管,所述内胆包括以其轴中心线所在的水平截面为分界面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第一加热管的有效加热段位于所述内胆的下半部分,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有效加热段位于所述内胆的上半部分。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顶端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有效加热段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旁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设有位于其末端的呈螺旋状的主加热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主加热段位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旁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主加热段套设在所述出水管上,且该主加热段环绕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
优选地,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胆中的感温装置,所述感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胆的上半部分的水温。
优选地,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管或者出水管上的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进水管或者出水管内的水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螺头上,所述螺头安装在所述内胆的轴向端部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一加热管从所述螺头沿所述内胆的轴向方向平直延伸而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在法兰上,所述法兰安装在所述内胆的轴向端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加热管从所述法兰向上蜿蜒延伸而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管内设有具有PCT特性的电阻丝。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通过在电热水器的内胆中增设位于出水管的出水口附近的第二加热管,当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该第二加热管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从而使内胆上半部分的水可在较短时间达到设定的温度,且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交替工作,不会额外增加电能,加热效率高,起到速热的效果,提高了热水输出率,从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包括内胆10,以及安装在该内胆10中的第一加热管13、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其中,内胆10大致呈纵向延伸的圆筒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不锈钢等,且其内壁搪瓷处理。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均从内胆10的底部伸进内胆10中,且固定安装在内胆10的底部,以用作内胆10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管13为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主加热管,用于对内胆10中的冷水进行加热。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部分相关组成部件,本实施例中,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其他相关部件,例如,外壳、主控板等。可以理解的是,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相关部件,例如外壳、主控板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
此外,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安装在内胆10中的第二加热管14,该第二加热管14用于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内胆10包括以其轴中心线所在的水平截面为分界面的上半部分A和下半部分B,此处的上半部分A和下半部分B是以内胆10的轴向中心线作划分的。第一加热管13的有效加热段位于内胆10的下半部分B,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和第二加热管14的有效加热段位于内胆10的上半部分A,此处所指的有效加热段指的是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上可以有效产生热量的部分。为了提高热水输出率,进水管11的出水口111位于靠近内胆10的底部位置,由于冷水的密度比热水的密度大,因此流进的冷水会沉在内胆10的底部,而被第一加热管13加热后的热水由于密度变小上浮至冷水的上方,且冷水不断补充进来,从而形成对流,并在内胆10中形成稳定的冷热水分层,改善了加热效果。在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第二加热管14通电工作,以对内胆10的上半部分A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迅速地提高待输出的热水的温度,从而增加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量;在这期间,第一加热管13处于断电状态,因此不会额外地损耗电能,加热效率高,起到速热的效果,提高了热水输出率,同时节约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管13采用螺头式的加热管安装形式,第一加热管13安装在螺头16上,且该螺头16安装在内胆10的轴向端部的下半部分,第一加热管13从螺头16沿内胆10的轴向方向平直延伸入内胆10内。第二加热管14采用法兰式的加热管安装形式,第二加热管14安装在法兰17上,且该法兰17安装在内胆10的轴向端部中心位置处,第二加热管14从法兰17水平延伸入内胆10内,并进一步向上蜿蜒延伸入内胆10的上半部分A。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轻易实现在第一加热管13上采用法兰式的加热管安装形式,而在第二加热管14上采用螺头式的加热管安装形式;或者,在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上均采用法兰式的加热管安装形式,在此不作赘述。此外,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的固定安装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只要保证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的有效加热段位于内胆10中相应的位置即可,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出水管12的顶端伸至靠近内胆10的顶部位置,第二加热管14的有效加热段位于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旁侧。由上述内容可知,内胆10中水体的温度分布规律是,自内胆10的底部至顶部,水温逐渐升高。因此,高温热水位于内胆10的上层区域,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位于靠近内胆10的顶部位置,可有效地将内胆10内的热水排出,提高了热水的利用率。第二加热管14的有效加热段位于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旁侧,因此可更加集中地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加热效率高,起到速热的效果,提高了热水输出率。
进一步地,第二加热管14设有位于其末端的呈螺旋状的主加热段141。这种结构形式的第二加热管14延长了其有效加热段,增大了换热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此外,第二加热管14的主加热段141位于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旁侧,更有针对性地对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附近水体进行二次加热,因此能迅速地提高热水的温度,达到速热的效果,从而增加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量。
进一步地,参见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14的主加热段141套设在出水管12上,且该主加热段141环绕在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在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位于内胆10的上半部分A的热水通过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流出,而冷水通过进水管11不断从内胆10的下半部分B(靠近内胆10底部的区域)补充进来,以保证内胆10处于满水状态,在这过程中,由于冷水不断增多,因此会降低热水区域的水温,进而减少热水输出量。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14在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同步加热位于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周围的热水,即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出水温度,避免了由于补充冷水而导致热水输出量降低的问题。此外,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周围的热水经过第二加热管14加热升温后,密度减小而向上运动,并在出水管12的出水口121处形成涡旋,有效地保证了将温度较高的热水及时输出,增加了热水输出量,并且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交替工作,加热效率高,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设置在内胆10中的感温装置15,以用于检测内胆10的上半部分A的水温,该感温装置15可以是测温管,也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或者其他任意适用的温度检测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感温装置15安装在法兰17上,并与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主控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该主控板可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息实现对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的控制,即当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主控板关断第一加热管13的供电电源,而接通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第二加热管14将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在这过程中,若感温装置15测得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例如80℃)时,则主控板关断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以保证用水安全;当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待机状态时,主控板接通第一加热管13的供电电源,而关断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第一加热管13将整个内胆10中的水体进行加热,并使内胆10中的热水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可以设有多个感温装置15,且分布在内胆10中相应的位置,从而获知更加详细的温度信息,以方便对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的控制。由此可知,第一加热管13和第二加热管14交替工作,在提高热水输出率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能耗,从而节约了能源。
进一步地,该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11或者出水管12上的水流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水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管11或者出水管12内的水流。可以理解的是,水流传感器作为热水器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水流检测装置,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进水管11或者出水管12上位于内胆10的外侧部分,水流传感器与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主控板电连接,该主控板可根据接收到的水流信息实现对第二加热管14的控制,即当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处于热水输出状态时,水流传感器检测到进水管11或者出水管12中有水流通过,从而向主控板发送相应的电信号,主控板接通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第二加热管14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以提高热水温度和增加热水输出量;当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停止输出热水时,水流传感器未检测到进水管11或者出水管12中通过的水流,水流传感器给主控板发送相应的电信号,主控板切断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第二加热管14停止对内胆10的上半部分A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因此,可保证仅在内胆10中有水流进时才接通第二加热管14的供电电源,启动第二加热管14对待输出的热水进行二次加热,防止第二加热管14出现干烧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涡旋动态速热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加热管14内设有具有PCT(正的温度系数,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特性的电阻丝(图中未示出)。第二加热管14在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其电阻丝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增大,因此,可保证第二加热管14不会由于干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安全性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