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7728U - 一种癌痛治疗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癌痛治疗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7728U
CN203677728U CN201320775204.3U CN201320775204U CN203677728U CN 203677728 U CN203677728 U CN 203677728U CN 201320775204 U CN201320775204 U CN 201320775204U CN 203677728 U CN203677728 U CN 203677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r
infrared ceramic
sensitive adhes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52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善平
段希栋
罗永宝
周丽艳
汤小雨
宋银花
丁金磊
宜守松
何天峰
褚晓彦
史秀峰
汤春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n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n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n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C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n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52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7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7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77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癌痛治疗贴,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透皮吸收敷贴、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和远红外陶瓷珠装置;透皮吸收敷贴包括若干药物治疗装置;药物治疗装置包括药物层;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包括透气通孔;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包括第二压敏胶层、远红外陶瓷珠层和第二保护层;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第二压敏胶层与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远红外陶瓷珠层包括一个以上远红外陶瓷珠。本实用新型的癌痛治疗贴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穴位刺激、穴位按压和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方式,易于为癌症患者所接受,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癌痛治疗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外治领域的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癌痛治疗贴。
背景技术
癌性疼痛是癌症中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由于疼痛的加剧和强烈刺激,直接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失去治疗信心和生存欲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癌症疼痛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控制癌痛的方案。该方案的第一阶段为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第二阶段为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第三阶段为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该方法疗效虽然比较确切,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成瘾性和依赖性强,并且由于患者的耐受性致使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
目前对于癌痛的治疗可以选择使用外用贴剂。这些外用贴剂无成瘾性,但是这些贴剂仅仅是单一的药物治疗,将药物敷贴在患者疼痛处,药物吸收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将药物治疗与其余治疗方式结合的治疗装置。这些现象制约了药物治疗贴的发展。
另一方面,中医认为,癌性疼痛的病机是不通而痛、日久不荣而痛,故治疗原则为调和气血、以通止痛。针灸可以通经络、调气血,改善气滞血瘀运行障碍的状态,解除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癌性疼痛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大,成瘾性和依赖性强,且对于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而癌痛治疗的外用贴剂仅仅是将药物贴付在患者疼痛处,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癌痛治疗贴。本实用新型的癌痛治疗贴无成瘾性,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穴位刺激、穴位按压和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方式,是一个综合应用的治疗装置。该癌痛治疗贴既促进药物吸收,又发挥远红外辐射治疗效应,通过穴位的刺激与敷贴,更好的达到综合治疗的作用,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癌痛治疗贴还可以与灸疗装置对接,定向导药,既发挥了灸疗的作用,又促进药物的吸收;且可以配合蒸汽薰蒸等外用治疗技术,促进药物吸收,止痛疗效更显著;该装置节省资源,使用简便,又可以很好与传统的中医治疗技术结合,起到综合治疗的效果。起效快捷,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为癌症患者所接受,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癌痛治疗贴,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透皮吸收敷贴、一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和若干远红外陶瓷珠装置;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包括一药物治疗装置层,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层由若干药物治疗装置组成;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包括一药物层;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包括若干透气通孔;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二压敏胶层、一远红外陶瓷珠层和一第二保护层;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所述的第二压敏胶层与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层包括一个以上的远红外陶瓷珠;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的数量和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的透气通孔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一第一保护层;所述的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的药物层和所述的第一保护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药物层为治疗癌性疼痛的常规外用贴剂,较佳地为巴布剂。
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地,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A,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上形成所述的接触面A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A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的个数较佳地等于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
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地,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的直径为2-3mm。
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地,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B,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上形成所述的接触面B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B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作用为:当人体组织通过远红外陶瓷珠层吸收红外线光子后,光子的能量会使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加强机体的代谢。远红外线产生温热效应,其温热通过组织的传导和血液循环影响全身。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形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形状,较佳地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的轴对称图形较佳地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的正多边形较佳地为正方形、菱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作用可以为:①自身通过远红外辐射起到活血止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②可以与定向导药连接,通过透气通孔促进药物层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例为: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的透气通孔包括一中心透气通孔和若干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周围的透气通孔;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中心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一更佳实例为:所述的透气通孔为圆柱体,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的直径为2cm,所述的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周围的透气通孔的直径为1c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个数较佳地比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少一个。
实用新型中的一较佳实例,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均为六个;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个数为五个;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与所述的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周围的透气通孔接触,此时,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与灸疗装置连接,起到隔物灸的作用。
当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与灸疗装置连接时,灸疗会产生近红外效应,近红外线的光子被组织吸收后,会引起细胞的光生物物理、光化学和光生物化学等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并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如组胺和5-羟色胺和P物质等,随着血液循环至粑器官而发挥相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较佳地还包括一无纺布层;所述的无纺布层与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较佳地还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结的一无纺布层和一远红外涂层;所述的远红外涂层与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叠置并相互粘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压敏胶层和所述的第二压敏胶层采用现有的各种压敏胶制成,一般选用医用压敏胶。
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进一步更佳地还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三保护层和一第三压敏胶层;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与所述的无纺布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位于所述的无纺布层和所述的第三保护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采用现有的各种压敏胶制成,一般选用医用压敏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药物治疗贴还包括一医用固定敷料层。所述的医用固定敷料层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四压敏胶层和背衬层;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第二保护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采用现有的各种压敏胶制成,一般选用医用压敏胶。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的尺寸大小没有特殊要求,可根据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选择,只要其能够将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固定在皮肤上即可,通常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子层的面积应大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面积。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将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固定于患处,而不会移动。
所述的背衬层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位于所述的背衬层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之间。所述的背衬层避免了所述的药物治疗贴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具有防菌、防水等效果。所述的背衬层可选用本领域中各种常规的背衬层,如塑料薄膜层、无纺布层或消毒纱布层等,所述的背衬层较佳地包括一聚氨酯层(简称PU层)。所述的PU层可以防止药物外渗,同时具有透气、防水、防菌的优点,又能很好地固定所述的药物治疗贴。所述的背衬层更佳地还包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简称PET塑料薄膜层),所述的PU层位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子层和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之间。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利于在生产所述的药物治疗贴时固定所述的PU层。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的尺寸较佳地大于或等于所述的PU层的尺寸。在将所述的药物治疗贴贴于患处后,需将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揭去。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所述的背衬层的面积大小没有特殊要求,可根据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选择,通常所述的背衬层的尺寸应大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子层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背衬层可根据需要将其切割成各种形状,如半圆形、半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患者的肿瘤部位不同,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可以贴敷不同的穴位,如:肺癌患者可以贴敷神阙、关元、肾俞或肺俞等穴位;肝癌患者可以贴敷神阙、关元、肾俞或肝俞等穴位;胃癌患者可以贴敷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肾俞和足三里等穴位;大肠癌患者可以敷贴于大肠癌患者的大肠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癌痛治疗贴无成瘾性,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穴位刺激、穴位按压和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方式,是一个综合应用的治疗装置;该装置可以与灸疗装置对接,定向导药,且可以配合蒸汽薰蒸等外用治疗技术;该装置节省资源,使用简便,起效快洁,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为癌症患者所接受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癌痛治疗贴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透皮吸收敷贴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俯视图。
图6为图1的医用固定敷料层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背衬层4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癌痛治疗贴,如图1所示: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透皮吸收敷贴1、一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5个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和医用固定敷料层4;
(1)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图1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俯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为圆形,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包括若干圆柱体的透气通孔;所述的透气通孔包括1个中心透气通孔31(直径为2cm)和5个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31周围的透气通孔(直径为1cm);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31的中心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中心重叠;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3的作用为:①自身通过远红外辐射起到活血止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②可以与定向导药连接,通过透气通孔促进药物层的吸收;
(2)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1,如图2所示:透皮吸收敷贴1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第三保护层15、第三压敏胶层14、无纺布层12、远红外涂层13和药物治疗装置层;
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层由6个药物治疗装置11组成;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11包括第一压敏胶层112、药物层111和第一保护层113;所述的第一保护层113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
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11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11上形成该接触面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的面积;
所述的药物层111为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剂;
(3)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如图3所示: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第二压敏胶层22、远红外陶瓷珠层21和第二保护层23;所述的第二压敏胶层22与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和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形成该接触面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的面积;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层21包括一个以上的远红外陶瓷珠(直径2-3mm);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的作用为:当人体组织通过远红外陶瓷珠层吸收红外线光子后,光子的能量会使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加强机体的代谢。远红外线产生温热效应,其温热通过组织的传导和血液循环影响全身;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与均匀分布在中心透气通孔31(如图4所示)周围的透气通孔接触;(此时,若配合艾灸治疗,则中心透气通孔31(如图4所示)与灸疗装置连接,起到隔物灸的作用)
(4)医用固定敷料层4,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图1的医用固定敷料层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的医用固定敷料层4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四压敏胶层41和背衬层42;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41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2的第二保护层23叠置并相互粘接;
所述的背衬层42避免了药物治疗贴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具有防菌、防水等效果;所述的背衬层42选用塑料薄膜层、无纺布层或消毒纱布层等;图7为图6的背衬层4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7所示:所述的背衬层42(图6所示)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PU层421和PET塑料薄膜层422;所述的PU层421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41叠置并相互粘接;
PU层421用以防止药物外渗,同时具有透气、防水、防菌的优点,又能很好地固定所述的药物治疗贴;
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422的作用是在生产药物治疗贴时固定所述的PU层421;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42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的PU层421的尺寸;在将所述的药物治疗贴贴于患处后,需将所述的PET塑料薄膜层422揭去;
背衬层42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且背衬层42的面积大于第四压敏胶子层的面积;
上述第一、二、三和四压敏胶层为医用压敏胶。
效果实施例1
对于肺癌患者:将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贴贴敷神阙、关元、肾俞或肺俞等穴;对于肝癌患者:将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贴贴敷神阙、关元、肾俞或肝俞等穴。
使用时,揭去第三保护层,直接贴敷在穴位上,揭去药物治疗装置的第一保护层,将药物治疗装置与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透气通孔粘接,然后撕去背衬层的PET塑料薄膜层,即可。
敷贴6小时换一次,10-15天一疗程。
该药物治疗贴结合了远红外辐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配合蒸汽薰蒸等外用治疗技术,节省资源,使用简便,起效快洁,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为癌症患者所接受,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效果实施例2
对于胃癌患者:将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贴贴敷脾俞、胃俞、中脘、关元、肾俞和足三里等穴位。使用时,揭去第三保护层,直接贴敷在穴位上,揭去药物治疗装置的第一保护层,将药物治疗装置与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透气通孔粘接,然后撕去背衬层的PET塑料薄膜层,即可。
依次进行蒸汽熏蒸,每穴5-15分钟,每天1次,10-15天一疗程。
该药物治疗贴可以有限缓解癌痛,增强食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效果实施例3
对于大肠癌患者,可以配合艾灸治疗。
取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贴,为了防止针灸的过高温度使药物层中的药物受到损坏,可以先将透皮吸收敷贴与癌痛治疗贴的其余装置分开。将艾灸装置固定在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中心透气通孔上,再将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固定在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其余透气通孔上,再与医用固定敷料层粘接。敷贴于大肠癌患者的大肠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依次进行灸疗,每穴10-15分钟,灸疗结束将上述装置揭去,再将透皮吸收敷贴分别贴于上述穴位,揭去药物治疗装置的第一保护层,再将药物治疗装置与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透气通孔粘接。
贴敷6-12小时,每天一次,10-15天一疗程。
该装置与灸疗装置对接,定向导药,配合蒸汽薰蒸等外用治疗技术,节省资源,使用简便,起效快洁,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易于为癌症患者所接受,可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有效缓解癌痛,提高生活质量。

Claims (10)

1.一种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透皮吸收敷贴、一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和若干远红外陶瓷珠装置;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包括一药物治疗装置层,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层由若干药物治疗装置组成;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包括一药物层;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包括若干透气通孔;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二压敏胶层、一远红外陶瓷珠层和一第二保护层;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所述的第二压敏胶层与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层包括一个以上的远红外陶瓷珠;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的数量和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的透气通孔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物层为巴布剂;
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一第一保护层;所述的第一压敏胶层、所述的药物层和所述的第一保护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A;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上形成所述的接触面A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A的面积;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的个数等于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接触,形成一接触面B,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上形成所述的接触面B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接触面B的面积;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的轴对称图形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的正多边形为正方形、菱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包括一中心透气通孔和若干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周围的透气通孔;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的中心重叠;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个数比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和所述的透气通孔的个数均为六个;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个数为五个;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与所述的均匀分布在所述的中心透气通孔周围的透气通孔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还包括一无纺布层;所述的无纺布层与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还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结的一无纺布层和一远红外涂层;所述的远红外涂层与所述的药物治疗装置叠置并相互粘结。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皮吸收敷贴还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三保护层和一第三压敏胶层;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与所述的无纺布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位于所述的无纺布层和所述的第三保护层之间;所述的第三压敏胶层为医用压敏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治疗贴还包括一医用固定敷料层;所述的医用固定敷料层包括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的一第四压敏胶层和背衬层;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珠装置的第二保护层依次叠置并相互粘接;
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为医用压敏胶;
所述的背衬层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叠置并相互粘接;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层位于所述的背衬层与所述的远红外陶瓷膜片导热层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癌痛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层包括一聚氨酯层;所述的背衬层还包括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所述的聚氨酯层位于所述的第四压敏胶子层和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之间。
CN201320775204.3U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癌痛治疗贴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7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5204.3U CN2036777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癌痛治疗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5204.3U CN2036777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癌痛治疗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7728U true CN203677728U (zh) 2014-07-02

Family

ID=5099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520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77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癌痛治疗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7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55064U (zh) 一种自发热储药膏贴
CN106924032A (zh) 一种自发热穴位贴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
CN204192827U (zh) 一种骨外科用固定夹板装置
CN203694152U (zh) 一种药艾条贴剂
WO2020259367A1 (zh) 一种药线引流治疗装置
CN201658747U (zh) 远红外舒肝贴
CN205127149U (zh) 砭石针灸药贴
CN203677728U (zh) 一种癌痛治疗贴
CN207137147U (zh) 一种中药热奄包袋
CN213527125U (zh) 一种预防尿潴留的中药加温热熨帖
CN201949221U (zh) 一种活血通络止痛的远红外穴位贴
CN210673553U (zh) 一种透气的自发热脐贴
CN210447654U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穴位贴
CN201959273U (zh) 一种新型的活血止痛贴膏
CN207785521U (zh)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保健贴
CN208525666U (zh) 新型远红外加热理疗模组
CN203677529U (zh) 隔物灸装置
CN206652083U (zh) 外用药敷贴带
CN205964448U (zh) 一种耳穴贴
CN215960616U (zh) 一种具有理疗功能的自发热中药敷贴
CN203139080U (zh) 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穴位按压贴
CN210542873U (zh) 督脉治疗装置
CN216061353U (zh) 一种治疗筋骨疼痛的贴剂
CN214286308U (zh) 一种外用恒温中药经皮给药贴
CN216823855U (zh) 一种治疗疼痛的疼痛敷贴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