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6583U - 弹性支撑座椅 - Google Patents

弹性支撑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6583U
CN203676583U CN201320849951.7U CN201320849951U CN203676583U CN 203676583 U CN203676583 U CN 203676583U CN 201320849951 U CN201320849951 U CN 201320849951U CN 203676583 U CN203676583 U CN 203676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optical member
elastic supporting
supporting optical
fixe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99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琼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499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6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6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65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支撑座椅,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座垫部,座垫部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座垫支撑杆、若干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座垫支撑杆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每条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第一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第一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一固定杆,第一弹性支撑件通过第一固定杆卡设于第一滑槽内,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通过套在第一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头枕部呈适于头部枕靠的C字形。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拆装方便,还使得制造、物流成本降低,同时外形更加美观、维修简便,降低了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弹性支撑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支撑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座椅的需求不断的多样化,座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具有舒适坐感且轻巧的弹性支撑座椅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的弹性支撑座椅,在对座椅进行弹性支撑件的安装时,首先将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固定于塑胶扣内,再把塑胶扣通过螺丝固定于座椅上。需要配置特殊的塑胶扣,所使用的配件较多,而且用螺丝固定的安装方式也具有生产效率抵的缺陷,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当橡胶织带出现磨损需要进行更换时,操作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弹性支撑座椅,其可避免弹性支撑座椅在生产时装配费力、材料消耗大、生产效率低、不易维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支撑座椅,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座垫部,所述座垫部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座垫支撑杆、若干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座垫支撑杆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每条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头枕部呈C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端部通过针织方式形成环形结构套设在第一固定杆上。
将第一弹性支撑件通过套在第一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实现了第一弹性支撑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当第一弹性支撑件或者固定杆发生损坏时,只要对它们其中被损坏的一个进行替换便可,不仅实现了安装的便利性,还使得维修变得简便,节省了维修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枕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头枕支撑杆及若干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头枕支撑杆呈C字形,所述头枕支撑杆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靠背部远离所述座垫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连接两个所述头枕支撑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枕固定架上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卡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端部通过针织方式形成环形结构套设在第二固定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部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靠背支撑杆及若干第三弹性支撑件,所述靠背支撑杆的一端与坐垫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连接两个所述靠背支撑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支撑杆上沿其轴向设置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卡设在所述第三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三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端部通过针织方式形成环形结构套设在第三固定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支撑杆与座垫支撑杆呈一体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靠背支撑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座垫支撑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支撑杆与所述座垫支撑杆呈分体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靠背支撑杆与所述座垫支撑杆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采用橡胶织带或弹力织布或织绳。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层均采用橡胶织带或弹力织布或织绳。
橡胶织带具有很好的弹性,其不仅能给座垫带来一定的舒适感,而且还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发生变形,当然,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具有很好弹性的织带也实用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座垫部的座垫支撑杆上设置第一滑槽,并在每条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可嵌设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固定柱,使得第一弹性支撑件能够更快、更好地通过第一固定杆设置于第一滑槽内,不但节省了材料外形更加美观、便于拆卸、能够分散运输节省物流成本,还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将第一弹性支撑件套在第一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实现了第一弹性支撑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当第一弹性支撑件或者固定杆发生损坏时,只要对它们其中被损坏的一个进行替换便可,不仅实现了安装的便利性,还使得维修变得简单,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支撑杆、第一弹性支撑件及第一固定杆组装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支撑杆及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靠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头枕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
1、座垫部;11、第一弹性支撑件;12、座垫支撑杆;121、第一滑槽;13、第一固定杆;
2、头枕部;21、第二弹性支撑件;22、头枕支撑杆;221、第二滑槽;
3、靠背部;31、第三弹性支撑件;32、靠背支撑杆;321、第三滑槽;
4、椅脚;5、滚轮;6、扶手架。
图7中:
71、弹力织布坐垫层;72、弹力织布头枕层;73、弹力织布靠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弹性支撑座椅,包括头枕部2、靠背部3及座垫部1,靠背部3的一端与头枕部2连接,另一端与座垫部1连接。在座垫部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手扶靠的扶手架6,在座垫部1的底部设置用于支持整个椅子重量的椅脚4,为了方便弹性支撑座椅的移动,椅脚4的下方设置有滚轮5,椅脚4靠近座垫部1的位置设置有调节座垫部1高度的手柄。
座垫部1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座垫支撑杆12及多条第一弹性支撑件11,座垫支撑杆12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21,第一滑槽121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每条第一弹性支撑件11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第一滑槽121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一滑槽121内部尺寸的第一固定杆13,第一弹性支撑件11通过第一固定杆13卡设于第一滑槽121内,第一弹性支撑件11的端部通过套在第一固定杆13的外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3上,其中,多个第一弹性支撑件11相互平行设置,形成用于人坐在其上的座垫弹性支撑件层,在座垫弹性支撑件层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两个座垫支撑杆12的座垫连接支架。
靠背部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在靠背部3两侧的靠背支撑杆32及多条连接两个靠背支撑杆32的第三弹性支撑件31。本实用新型的靠背支撑杆32,相对于座垫支撑杆12来说,既可与座垫支撑杆12为分体设置,也可与座垫支撑杆12为一体设置。当靠背支撑杆32与座垫支撑杆12呈分体设置时,靠背支撑杆32可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座垫支撑杆12上,当靠背支撑杆32与座垫支撑杆12呈一体设置时,靠背支撑杆3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座垫支撑杆12上。
靠背支撑杆32的一端与头枕支撑杆22可拆卸连接,靠背支撑杆32上沿其轴线设置第三滑槽321,第三滑槽321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第三弹性支撑件31卡设在所述第三滑槽321内。第三弹性支撑件31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第三滑槽321开口尺寸且小于第三滑槽321内部尺寸的第三固定杆,第三弹性支撑件31通过第三固定杆卡设于第三滑槽321内,第三弹性支撑件31的端部通过套在第三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第三固定杆上。其中,多个第三弹性支撑件31沿着第三滑槽321的线形平行并列布置,形成用于人头枕在其上的头枕弹性支撑件层,在头枕弹性支撑件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两个靠背支撑杆32的靠背连接支架。
头枕部2呈适于头部枕靠的C字形,枕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头枕支撑杆22及多条第二弹性支撑件21,头枕支撑杆22呈C字形,头枕固定架上设置第二滑槽221,第二滑槽221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第二弹性支撑件21卡设在第二滑槽221内,第二弹性支撑件21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第二滑槽221开口尺寸且小于第二滑槽221内部尺寸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弹性支撑件21通过第二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221内,第二弹性支撑件21的端部通过套在第二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第二固定杆上,其中,多个第二弹性支撑件21沿着第二滑槽221平行布置,形成用于人背靠在其上的靠背弹性支撑件层,在靠背弹性支撑件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两个头枕支撑杆22的头枕连接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支撑件11、第二弹性支撑件21及第三弹性支撑件31均采用弹性织带,在其端部均是通过针织方式形成环形结构分别套在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上。
座垫支撑杆12、靠背支撑杆32及头枕支撑杆22可为圆形柱、方形柱或异形柱。在本实施例中,座垫支撑杆12、靠背支撑杆32及头枕支撑杆22均采用圆形柱。
其中,支撑杆、靠垫支撑杆及头枕支撑杆22可为直杆或带有弯曲部的弯曲杆。
第一弹性支撑件11、第二弹性支撑件21及第三弹性支撑件31均采用橡胶织带。橡胶织带是具有很好弹性的弹性支撑件,其能增加人坐在弹性支撑座椅上的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及第三固定杆均为圆形杆,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及第三固定杆还可为方形杆或者异形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21、第二滑槽221及第三滑槽321均分别设置在座垫支撑杆12、头枕支撑杆22及靠背支撑杆32朝向坐在弹性支撑座椅上的人的侧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21、第二滑槽221及第三滑槽321还可均分别设置在座垫支撑杆12、头枕支撑杆22、靠背支撑杆的内侧面上或者其他侧面上,只要便于弹性支撑件的安装且保持椅子的美观性便可。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座椅与实施例一中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一中作为第一弹性支撑件、第二弹性支撑件以及第三弹性支撑件的弹性织带替换为整层的弹性织布层;分别为弹力织布坐垫层71、弹力织布头枕层72以及弹力织布靠背层73。
采用整层的弹性织布层作为对人体进行支撑的弹性支撑件能够提高弹性支撑件的承重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使用者做靠的舒适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所述的弹性织带或弹性织布层,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具有很好弹性的弹性支撑件也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支撑座椅,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座垫部,所述座垫部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座垫支撑杆、若干第一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支撑杆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头枕部呈C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头枕支撑杆及若干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头枕支撑杆呈C字形,所述头枕支撑杆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靠背部远离所述座垫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连接两个所述头枕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固定架上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卡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靠背支撑杆及若干第三弹性支撑件,所述靠背支撑杆的一端与坐垫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连接两个所述靠背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杆上沿其轴向设置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呈开口小内部大的形状,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卡设在所述第三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的端部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滑槽开口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三滑槽内部尺寸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杆卡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套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围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杆与座垫支撑杆呈一体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杆与所述座垫支撑杆呈分体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采用橡胶织带或弹力织布或织绳。
CN201320849951.7U 2013-12-20 2013-12-20 弹性支撑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6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9951.7U CN203676583U (zh) 2013-12-20 2013-12-20 弹性支撑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9951.7U CN203676583U (zh) 2013-12-20 2013-12-20 弹性支撑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6583U true CN203676583U (zh) 2014-07-02

Family

ID=509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99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6583U (zh) 2013-12-20 2013-12-20 弹性支撑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6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56562C (en)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US20130273331A1 (en) Three-dimension fabric
CN202445565U (zh) 鱼骨弓型的椅背结构
CN203676583U (zh) 弹性支撑座椅
WO2011086439A1 (en) A seating device
AU200726432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ckrest, cushion and armrests of sofas with arched springs
CN205994061U (zh) 支撑型沙发坐框
CN205311404U (zh) 用于后排座椅的头枕安装结构
CN201085311Y (zh) 弹簧椅
CN202077904U (zh) 一种编藤摇椅
WO2002052991A1 (en) Assembly of balls as an element of deck-chair, chair, back of a chair and arm-rest, and the process of assembling thereof
CN202775198U (zh) 一种仿藤椅子
CN208676715U (zh) 人体工学3d护腰网椅
CN204218375U (zh) 一种折叠椅
CN205311401U (zh) 舒适型后排座椅头枕组件
CN203136846U (zh) 一种钓鱼椅
CN202820382U (zh) 一种休闲椅
CN220124308U (zh) 一种编织椅的框架结构
CN202959797U (zh) 一种组合式颈腰保护枕
CN201388749Y (zh) 一种弓形躺椅
CN2914824Y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方便躺椅
CN203676580U (zh) 具有缓冲结构的弹性座垫
CN211559453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的人体工程学办公椅
JP5496985B2 (ja) 椅子の背凭れ構造
CN201253001Y (zh) 椅子调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