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4096U -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4096U
CN203674096U CN201320832507.4U CN201320832507U CN203674096U CN 203674096 U CN203674096 U CN 203674096U CN 201320832507 U CN201320832507 U CN 201320832507U CN 203674096 U CN203674096 U CN 203674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ing contact
fixed contact
mov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25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普粮
韦甘铭
欧世文
龙光成
赵立夏
黄镜彬
林朝光
傅春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SHEN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SHEN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SHEN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SHEN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325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4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4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40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静触头触簧、动触头、动触头触簧,其特征是:所述的静触头具有静触点,所述的动触头具有动触点,动触点连接在动触头触簧上,静触点连接在静触头触簧上,所述的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微抖动,进而制造出微抖动长寿命的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

Description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器领域中的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在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触点吸合和断开时抖动微小甚至没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式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减少其接点吸合和断开时的抖动主要措施是采用改变机械参数和触簧系统的材料的方法,例如对于静触簧为刚性的触簧系统,增加触点被压力,或者选用材料密度小、弹性模量大及振动衰减系数大的动触簧材料,或者减少动触簧片的长度和宽度、增大厚度等提高抗振动性,而很少在继电器的触头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抗振动性以减少抖动,结果减振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效果好的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利用此触头结构,可制造各种微抖动或无抖动、效率高、成本低、体积小、长寿命的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5、静触头触簧6、动触头8、动触头触簧9,其特征是:所述的静触头5具有静触点2,所述的动触头8具有动触点1,动触点1连接在动触头触簧9上,静触点2连接在静触头触簧6上,所述的动触点1和静触点2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为圆台形,所述的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圆台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球冠形,所述的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球冠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球冠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动触点斜侧面3,所述的静触点2的侧壁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静触点斜侧面4,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脱离。
动触点1和动触点触簧9、静触点2和静触点触簧6用金属做成。
动触点斜侧面3为平面或弧面,静触点2的斜侧面4相应为平面或弧面。
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动触点1和静触点2的结构可互换。如圆台型结构,动触点可做成凸圆台型,静触点可做成凹圆台型,也可二者相反。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微抖动,进而制造出微抖动长寿命的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圆台形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圆台形触点中轴线剖面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球冠形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球冠形触点中轴线剖面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二个斜侧面为弧形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二个斜侧面为弧形动静触点中轴线剖面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四个斜侧面为平面动静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四个斜侧面平面动静触点中轴线剖面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触点5和静触点2与另一种触簧结合的实施例。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静触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动触点1、静触点2、动触点斜侧面3、静触点斜侧面4、静触头5、静触头触簧6、动触点驱动点7、动触头8、动触头触簧9。
下面再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目前使用的触头结构的基础上对触头结构进行了改进。目前使用的触头结构主要包括静触头5、动触点驱动点7、动触头8、动触头触簧9,静触头5和动触头8设置有一般的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改进动触点1和静触点2结构并增加了静触头触簧6,因此实施例1给出触头结构为全图,其他实施例只给出动触点1、静触点2及静触头触簧6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点1连接在动触点触簧9上,静触点2连接在静触点触簧6上,动触点1和静触点2接触处为斜面接触,动触点1的外侧壁为圆台形,所述的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圆台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球冠形,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球冠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球冠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动触点斜侧面3,静触点2的侧壁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静触点斜侧面4,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脱离。
动触点斜侧面3为平面或弧面,静触点2的斜侧面4相应为平面或弧面。
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即α≥5度及α〈90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
目前使用的触头结构主要包括静触头5、动触点驱动点7、动触头8、动触头触簧9,静触头5和动触头8设置有一般的触点,而本实用新型改进之处在于改进动触点1和静触点2结构并增加了静触头触簧6,动触点1和静触点2接触处为斜面接触。
附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动静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触点为圆台型弧面接触型式的实施例。
动触点1的外侧壁为一圆台,静触点2为一圆型墩台,中部开有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圆台形凹洞。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α为65度,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α为65度,如图3所示。
附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动静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2为球冠弧面接触型式的实施例。
实施例2的动触点1为圆形金属块,圆形金属块下端设置有球冠,静触点2的结构为在一圆形墩台上固定有一个金属圆柱,金属圆柱的中部,设置有与动触点1设置的球冠凸凹相向吻合的凹洞,中轴线刨面图如图5所示。
附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动静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3为二园锥型弧面接触型式的实施例。
实施例3的动触点1为一尖形楔块,尖形楔块二边设置有动触点斜侧面3。
静触点2的结构为在一墩台上固定有二块斜立的金属弧板,弧板的相向之间内面分别设置有二块弧板,设置有与动触点1的动触点斜侧面3凸凹相向吻合的弧面的静触点斜侧面4,静触点斜侧面4与动触点斜侧面3能紧密贴合。
如图7所示,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为40度。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为40度。 
附图8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动静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4为四斜面平面接触型式。
实施例4的动触点1为一圆台,圆台的侧面设置有弧面状的动触点斜侧面3。
静触点2的结构为在一墩台上固定有四块斜立的弧面状金属板,金属板的相向之间内面设置静触点斜侧面4,静触点斜侧面4与动触点斜侧面3能紧密贴合。
如图9所示,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为40度。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为40度。 
动触点1和静触点2均用铜做成。动触点斜侧面3和静触点斜侧面4,镀上防熔融金属材料并与伺服连接件结合即可作为触头结构应用于继电器、接触器或断路器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触点结构可互换,如圆锥型结构,动触点可做成凸圆锥型,静触点可做成凹圆锥型,也可二者相反。斜面与动静触点中轴线角度α 可按不同应用、材料选定。当触点接触时,一定会存在抖动,而抖动是动静触点因弹跳在很短距离内非接触造成。在很短的距离内,因是斜面接触,且动静触点及材料均有一定的弹性,从整个接触面来看,一部份不接触,而另一部分接触,而对动静触点两端而言,只要有一个接触点接触,则整个状态为接触,处于接通状态。这样,如在很短距离内的抖动,动静触点两端,就可以一直维持接通状态,即减少或消除了很短距离内的抖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结构,可制造出微抖动或无抖动的继电器。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触点1和静触点2与另一种触簧结合的实施例5。该实施例的静触点2通过一金属片触簧,铆在静触头上。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静触簧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的静触点2通过一金属片触簧作静触簧6,铆在静触头5上。

Claims (9)

1.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5)、静触头触簧(6)、动触头(8)、动触头触簧(9),其特征是:所述的静触头(5)具有静触点(2),所述的动触头(8)具有动触点(1),动触点(1)连接在动触点触簧(9)上,静触点(2)连接在静触点触簧(6)上,所述的动触点(1)和静触点(2)接触处为斜面接触,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为圆台形,所述的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圆台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圆台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圆台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球冠形,所述的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为与动触点(1)的球冠形外侧壁凹凸贴合的球冠形,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1)的外侧壁的球冠形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内侧壁的球冠形分离;所述的动触点(1)的外侧壁也可为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动触点斜侧面(3),所述的静触点(2)的侧壁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静触点斜侧面(4),动触点(1)和静触点(2)触合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相互贴合呈嵌入式触合状态,动触点(1)和静触点(2)分离时动触点斜侧面(3)与静触点斜侧面(4)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动触点(1)通过动触头触簧(9)连接到动触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静触点(2)通过静触头触簧(6)连接到静触头(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动触点斜侧面(3)为平面或弧面,静触点(2)的斜侧面4相应为平面或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1)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2的中部内凹的圆台形外侧壁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动触点(1)的中轴线与动触点斜侧面(3)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静触点(2)的中轴线与静触点斜侧面(4)的角度α在5度和9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结构,其特征为:动触点(1)和静触点(2)的结构可互换。
 
CN201320832507.4U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4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2507.4U CN203674096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2507.4U CN203674096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4096U true CN203674096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70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250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4096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4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021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021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WO2015089901A1 (zh) * 2013-12-18 2015-06-25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CN103715021B (zh) * 2013-12-18 2016-08-24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020A (zh) 一种微抖动的电磁继电器
CN204651253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103714982A (zh) 一种能减少抖动的触点结构
CN203674096U (zh)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CN103715021A (zh) 一种微抖动的触头结构
CN203674097U (zh) 一种自适应的微抖动磁保持继电器过零通断控制装置
CN203674098U (zh) 一种微抖动的电磁继电器
CN203674101U (zh) 一种微抖动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3673977U (zh) 一种能减少抖动的触点结构
CN203966929U (zh) 面触型低压熔断器隔离开关
CN103715024A (zh) 一种微抖动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4632679U (zh) 一种接触器动触桥的定位结构
CN200997365Y (zh) 磁控双向开关
CN203674099U (zh) 一种过零动作的微抖动节能型交流接触器
CN203013636U (zh) 一种无抖动的继电器触头结构
CN103715022A (zh) 一种自适应的微抖动磁保持继电器过零通断控制装置
CN204720395U (zh) 一种防抖动装置的继电器
CN202633183U (zh) 具有抗磁干扰能力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5248129U (zh) 一种限位开关
CN204144115U (zh) 双刀单掷按钮系统
CN205142501U (zh) 微型发声器
CN103915293A (zh) 一种无抖动的继电器触头结构
CN204408218U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微动能采集装置
CN203910609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3415505U (zh) 一种高柔韧度的继电器簧片组件及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