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4076U - 一种超矮温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矮温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4076U
CN203674076U CN201420035493.8U CN201420035493U CN203674076U CN 203674076 U CN203674076 U CN 203674076U CN 201420035493 U CN201420035493 U CN 201420035493U CN 203674076 U CN203674076 U CN 203674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contact
fixed
guide ro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54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IANPENG THERMOSTA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IANPENG THERMOSTA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IANPENG THERMOSTA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IANPENG THERMOSTA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354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4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4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40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矮温控器,包括:壳盖、壳托、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导杆、动触头、定触头和动簧片;其中,壳盖和壳托可拆卸连接;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动簧片依序排列,均组装于壳盖和壳托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动簧片一端固定于壳托上;导杆安装于导向架上,导杆的上端抵接于双金属碟片;动触头固定于动簧片的另一端上;定触头固定于壳托上;定触头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导杆的底端抵接于弹簧片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矮温控器,采用超矮结构设计,能够极大地缩小温控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成本要求最低、结构简单和功能完善,其零件简单无废料、无复杂工艺、易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超矮温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矮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温控器广泛用于电气领域,突跳式温控器尤其在电热开水瓶、咖啡壶、消毒柜、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中广泛应用。目前传统的突跳式温控器,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然而,现下各种家电都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也要求温控器的体积越来越小,传统温控器日益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矮温控器,采用超矮结构设计,能够极大地缩小温控器的体积;具备体积小,成本要求最低、结构简单和功能完善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矮温控器,包括壳盖、壳托、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导杆、动触头、定触头和动簧片;其中,壳盖和壳托可拆卸连接;
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动簧片依序排列,均组装于壳盖和壳托构成的内部空间内;
动簧片一端固定于壳托上;
导杆安装于导向架上,导杆的上端抵接于双金属碟片;
动触头固定于动簧片的另一端上;
定触头固定于壳托上;
定触头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导杆的底端抵接于弹簧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盖的内部表面设置有三层阶梯面,依序分别是壳盖内上表面、环设于壳盖内部侧表面的第一阶梯面和环设于壳盖内部侧表面的第二阶梯面;
所述双金属碟片的周缘限于壳盖的上表面和第一阶梯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触头铆接于壳托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定触头上设置引线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壳托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铆钉上设置引线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片为平行双层簧片,包括弯折部、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突起部,其中,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通过弯折部连接,构成不封闭的形状结构;第一簧片比第二簧片长;在第一簧片中部设置有突起部;第二簧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壳托上,动触头固定于第一簧片上,突起部位抵于导杆底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矮温控器,采用超矮结构设计——定触头直接铆在壳托上、新型动、定组件结构,高度仅为两个触点高度的设计,减少零部,能够极大地增强导电性能、缩小温控器的体积,且爬电距离完全能够符合IEC要求;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成本要求最低、结构简单和功能完善,其零件简单无废料、无复杂工艺、易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矮温控器的剖面图;
图2为安装有引线端子的超矮温控器的爆炸图;
图3为图1实施例剖面图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45931731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超矮温控器,包括:壳盖1、壳托9、双金属碟片2、导向架3、导杆4、动触头6、定触头5和动簧片7;
其中,壳盖1和壳托9可拆卸连接;它们组合用于安装双金属碟片2、导向架3、导杆4、动触头6、定触头5和动簧片7;
双金属碟片2、导向架3和动簧片7依序排列,均组装于壳盖1和壳托9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双金属碟片2安装置于壳盖1内顶部,双金属碟片2、导向架3和动簧片7由上往下依次排列;双金属碟片2用于驱动导杆4下压与否;导向架3用于限定导杆4的运动方向;
动簧片7一端固定于壳托9上;动簧片7用于安装动触头6,以及带动动触头6复位或者使动触头6下压与定触头5接触;作为优选,动簧片为平行双层簧片,包括弯折部、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突起部,其中,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通过弯折部连接,构成不封闭的形状结构;第一簧片比第二簧片长;在第一簧片中部设置有突起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簧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壳托上,动触头固定于第一簧片上,突起部位抵于导杆底端。
导杆4安装于导向架3上,导杆4的上端抵接于双金属碟片2;导杆4用于传递双金属碟片2的形变,使得动簧片7带动动触头6下压与定触头5接触;
动触头6固定于动簧片7的另一端上;动触头6用于与定触头5接触导电;
定触头5铆接于壳托9上,具体是位于壳托9内部的底面,这样便可省去固定定触头5的铆钉或者其他用于固定定触头5的组件,另外,这样设计同时还能省去电引出线,精简结构;请参阅图2,作为优选,也可以在定触头5上增加引线端子10作为电引出线;定触头5用于与动触头6接触导电;
定触头5位于动触头6的运动行程上,导杆4的底端抵接于弹簧片上。
请参阅图3,所述壳盖1的内部表面设置有三层阶梯面,依序分别是壳盖1内上表面11、环设于壳盖1内部侧表面的第一阶梯面12和环设于壳盖1内部侧表面的第二阶梯面13;
所述双金属碟片2的周缘限于壳盖1的上表面11和第一阶梯面12之间,以便双金属碟片2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所述导向架3安装于第二阶梯面13与壳托9之间,动簧片7与动触头6组装于导向架3与壳托9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动簧片7采用铆钉8固定于壳托9上,该铆钉8还相当于引出线的作用,用于电连接;此外,也可以在铆钉8上增加引线端子10作为电引出线。
工作过程
在常温下,双金属碟片2向下拱起,导杆4在双金属碟片2和导向架3的作用下下压动簧片7,使动簧片7产生受压发生形变,同时,动簧片7上的动触头6与定触头5接触;温控器接入的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开始工作;
当温控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双金属碟片2发生形变扭曲,向上拱起;此时,作用导杆4向下的压力消失,动簧片7由自身形变的弹力顶起导杆4、恢复原状,并带动动触头6上移,动触头6与静触头5不相接触;温控器接入的电路开路,电路停止工作。
如此,本实施例超矮温控器便能实现温控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超矮温控器采用定触头直接铆在壳托上,新型动、定组件结构,高度仅为两个触点高度的设计,减少零部,增强导电性能,缩小体积,,且其爬电距离完全能够符合IEC要求;本实用新型具备体积小,成本要求最低、结构简单和功能完善,其零件简单无废料、无复杂工艺、易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盖、壳托、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导杆、动触头、定触头和动簧片;其中,壳盖和壳托可拆卸连接;
双金属碟片、导向架、动簧片依序排列,均组装于壳盖和壳托构成的内部空间内;
动簧片一端固定于壳托上;
导杆安装于导向架上,导杆的上端抵接于双金属碟片;
动触头固定于动簧片的另一端上;
定触头固定于壳托上;
定触头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导杆的底端抵接于弹簧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盖的内部表面设置有三层阶梯面,依序分别是壳盖内上表面、环设于壳盖内部侧表面的第一阶梯面和环设于壳盖内部侧表面的第二阶梯面;
所述双金属碟片的周缘限于壳盖的上表面和第一阶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触头铆接于壳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触头上设置引线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簧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壳托上。
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铆钉上设置引线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矮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簧片为平行双层簧片,包括弯折部、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突起部,其中,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通过弯折部连接,构成不封闭的形状结构;第一簧片比第二簧片长;在第一簧片中部设置有突起部;第二簧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壳托上,动触头固定于第一簧片上,突起部位抵于导杆底端。
CN201420035493.8U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超矮温控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4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5493.8U CN203674076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超矮温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5493.8U CN203674076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超矮温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4076U true CN203674076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7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549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4076U (zh) 2014-01-20 2014-01-20 一种超矮温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40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1109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广东华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突跳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1109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广东华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突跳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0630U (zh) 一种可快速导热的新型温控器
CN203674076U (zh) 一种超矮温控器
CN204375648U (zh) 一种水压开关
CN203205341U (zh)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CN104299803B (zh) 一种防污染压力行程开关
CN203415449U (zh) 一种机械式互锁开关
CN204809122U (zh) 一种商用大功率单刀单掷温控器
CN204991594U (zh) 一种气压式压力开关
CN202996707U (zh)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CN202534592U (zh) 微型温控器
CN113130255A (zh) 一种自动复位控温和手动复位限温型突跳式温控器
CN104299847A (zh) 一种温控器
CN205122478U (zh) 一种矮型温控器
CN204045452U (zh) 一种无声轻触开关
CN208318971U (zh) 电加热装置底座及电水壶
CN203644664U (zh) 双极突跳式温控器
CN204178982U (zh) 一种双常开双常闭微动开关
WO2016041109A1 (zh) 一种新型突跳开关
CN202069432U (zh) 一种带防误开盖装置的连体电压力锅
CN203706938U (zh) 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
CN214672389U (zh) 一种自动复位控温和手动复位限温型突跳式温控器
CN105304387A (zh) 一种按键及键盘
CN207834194U (zh) 密封绝缘式温度控制器
CN205335142U (zh) 按钮开关
CN203871231U (zh) 一种新型常闭按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