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3455U -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 Google Patents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3455U
CN203673455U CN201420055946.3U CN201420055946U CN203673455U CN 203673455 U CN203673455 U CN 203673455U CN 201420055946 U CN201420055946 U CN 201420055946U CN 203673455 U CN203673455 U CN 203673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ing
unit
sensing electrod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59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i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filed Critical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to CN2014200559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3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3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34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重复排列以形成一感测电极的一部份,该感测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Description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特别关于用于侦测触控面板上噪声干扰的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规模庞大的一项产业,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都使用触控面板作为人机接口的重要输出入装置。触控面板的性能,取决于感测电极与连接感测电极的逻辑电路。感测电极的设计与质量,会影响到触控面板的性能。
一般来说,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形成在一透明基板上。显示装置所发出的光可以透过该透明基板显示给使用者观看。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感测电极包含多个电极,这些电极透过多个导线连接到逻辑电路。触控面板即透过侦测感测电极上的微弱电流,据以得知触控面板上所发生的近接(靠近与接触)事件。
触控面板所装设的电子装置往往会受到环境的电磁干扰,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当中,公共电网所提供的高伏特数交流电极可能对于触控面板造成干扰。虽然电子装置可能做了接地设备,但微弱的交流电可能沿着使用者的身体,如手指或触控笔流到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上,进而导致感测电极的电性遭到改变。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侦测交流噪声的感测电极设计,可以在侦测近接事件的同时,侦测外界的噪声干扰,进而使得近接事件的判断能够更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电极单元,其重复排列以形成一感测电极的一部份,该感测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电极。该感测电极包含一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与一第二感测电极单元。该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该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包含:形状不同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一第四电极;形状对应于该第四电极的一第五电极;以及一第六电极,其中该第六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四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五电极的一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电极,包含:一第一感测电极排,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以及平行于该第一感测电极排的一第二感测电极排,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该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藉由连接到第三电极的第三导线,可在对感测电极单元进行一次感测的期间,进行多次噪声的扫描。如此一来,就能够得知外界输入的交流电周期与交流噪声量,进而把交流噪声量从由感测电极单元所得的感测量扣除,使得感测量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100的一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100的一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200的一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300的一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400的一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400的一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500的一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500的一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600的一示意图。
图7A至图7H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测电极7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详述一些实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的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受该些实施例的限定,以其后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而为了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该项技艺的普通人员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进行绘图,某些尺寸或其它相关尺度的比例可能被凸显出来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的细节部分并没有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
请参考图1A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100的一示意图。在图1A当中,感测电极100包含排成一列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110,例如以虚线包覆的部分。在感测电极单元110当中,包含一第一导线111、连接到该第一导线111的一第一电极112、一第二导线113、连接到该第二导线113的一第二电极114、一第三导线122、与连接到第三导线的第三电极124。
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为形状对应的感测电极,其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或如图1A所示的类三角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2的电极形状,恰好与该第二电极114的电极形状透过一轴线互相对映(mirror)。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2的电极形状与第二电极114的电极形状可不完全相同,仅其所相对应的边互相平行且边界互补,即属形状对应的感测电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由于考虑到制程的良率,在基板上的各个电极的转折处如果是锐角的话,有较大的可能在制造之后断裂,或是无法制作出所设计的形状。如果转折处的角度是直角或大于直角的钝角,则制作出来的良率可能较高。因此,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的形状可以避免形成锐角。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2的两个边互相垂直,第二电极114也有两个边互相垂直,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的第三边互相平行,构成三角形或类三角形的第三边。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分别透过第一导线111与第三导线113连接到一处理模块,用于进行近接事件的感应,其感应机制为熟习本领域的人所知悉,在此不加详述。
第三电极124透过第三导线122连接到一交流噪声处理模块,其用于感测该第三电极124所感应到的交流电流,以进一步消除外来的交流噪声(ACnoise)。该交流噪声处理模块的功能可与上述处理模块相同,也可以是一特别的处理模块。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第三电极124的至少一部分平行于该第一电极112与该第二电极114的第三边,绕过第二电极124的下方之后,再沿着感测电极单元110的周围布线,由上方接到第三导线122。在一特定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的该第三电极124与该第一电极112与该第二电极114的第三边的距离相等。
请参考图1B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100的一示意图。图1B大致上与图1A相似,相同的组件标号适用于图1A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与图1A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三电极122分为不相连接的两个部分,第三A电极124A经由感测电极单元110的周围布线,由上方接到第三A导线122A。第三B电极124B的一部分平行于该第一电极112与该第二电极114的第三边,由上方接到第三B导线122B。
第三A电极124A与第三B电极124B的断点可以在感测电极单元的下方处。如图1B所示,第三A电极124A仍延伸到感测电极单元的下方,但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A电极124A不延伸到感测电极单元的下方,仅在两个感测电极单元的中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三A电极124A与左右两个感测电极单元的距离是相同的。
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200的一示意图。感测电极200同样也包含排成一列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210。每一个感测电极单元210包含一第一导线211、连接到该第一导线211的一第一电极212、一第二导线213、连接到该第二导线213的一第四电极214、一第三导线222、与连接到该第三导线222的一第三电极224。
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为形状对应的感测电极,其形状包含多个三角形、梯形、或类三角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由于考虑到制程的良率,在基板上的各个电极的转折处如果是锐角的话,有较大的可能在制造之后断裂,或是无法制作出所设计的形状。如果转折处的角度是直角或大于直角的钝角,则制作出来的良率可能较高。因此,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的形状可以避免形成锐角。第一电极212的两个边互相垂直,第二电极214也有两个边互相垂直,除了这两个边之外,第一电极212还包含一边界与第二电极214的一边界互相平行对应。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分别透过第一导线211与第三导线213连接到一处理模块,用于进行近接事件的感应,在此不加详述。
第三电极224透过第三导线222连接到一交流噪声处理模块,其用于感测该第三电极224所感应到的交流电流,以进一步消除由充电器产生的交流噪声(AC noise)。该交流噪声处理模块功能上可以类似上述处理模块,也可以是一特别的处理模块。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第三电极224的至少一部分系平行该第一电极212与该第二电极214的平行的各边。绕过第二电极224的下方之后,再沿着感测电极单元210的周围布线,由上方接到第三导线222。在一特定实施例中,该至少一部分的该第三电极224与该第一电极212与该第二电极214的平行的该各边的距离相等。
请参考图3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300的一示意图。感测电极300包含了两种不一样的感测电极单元110与210。关于这两个感测电极单元110与210的说明,可以参照图1A、图1B、与图2的实施例,在此不加详述。在一实施例中,感测电极单元110可以配置于感测电极300的边缘处,而感测电极单元210则可以配置于在感测电极300的中央,形成一排。
请参考图4A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400的一示意图。该感测电极400包含排成一列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410,例如以虚线包覆的部分。感测电极单元410与图1A所示的感测电极单元110大致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向上连接到第三导线424的第三电极424仅分布于感测电极单元410的侧边,如第一电极112的左侧,或是第二电极114的右侧。而不像第三电极124还延伸到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的第三边。
请参考图4B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400的一示意图。与图4A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电极424除了分布在如第一电极112的左侧,或是第二电极114的右侧以外,还延伸包含了一第三左电极424L与/或一第三右电极424R。在图4B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第三左电极424L与第三右电极424R的长度相当,分别包围了感测电极单元410的下边。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三左电极424L的长度要和第三右电极424R的长度一样。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424L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三右电极424R的长度。在另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424L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三右电极424R的长度。在某一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424L的长度或第三右电极424R的长度甚至可以是零。换言之,第三电极424只包含第三左电极424L或第三右电极424R。
请参考图5A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500的一示意图。与图4A所示的感测电极单元410相比,图5A所示的感测电极单元510的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4包含了多个三角形、梯形、或类三角形。可以参考图2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与图4A所示的感测电极单元410相同,感测电极单元510包含了一第三导线522与连接到第三导线522的一第三电极524。向上连接到第三导线524的第三电极524仅分布于感测电极单元510的侧边,如第一电极212的左侧,或是第二电极214的右侧。
请参考图5B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500的一示意图。与图5A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电极524除了分布在如第一电极212的左侧,或是第二电极214的右侧以外,还延伸包含了一第三左电极524L与/或一第三右电极524R。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第三左电极524L与第三右电极524R的长度相当,分别包围了感测电极单元510的下边。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三左电极524L的长度要和第三右电极524R的长度一样。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524L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三右电极524R的长度。在另些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524L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三右电极524R的长度。在某一实施例中,第三左电极524L的长度或第三右电极524R的长度甚至可以是零。换言之,第三电极524只包含第三左电极524L或第三右电极524R。
请参考图6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感测电极600的一示意图。感测电极600包含了两种不一样的感测电极单元410与510。关于这两个感测电极单元410与510的说明,可以参照图4A、图4B、图5A、与图5B的实施例,在此不加详述。在一实施例中,感测电极单元410可以配置于感测电极600的边缘处,而感测电极单元510则可以配置于感测电极600的中央,形成一排。
藉由连接到第三电极的第三导线,上述的交流噪声处理模块可以在对感测电极单元进行一次感测的期间,进行多次噪声的扫描。如此一来,就能够得知外界输入的交流电周期与交流噪声量,进而把交流噪声量从由感测电极单元所得的感测量扣除,使得感测量更准确。
请参考图7A至图7H所示,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测电极700的示意图。在这八个图所示的感测电极700当中,都包含一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平行于该第一感测电极排710的一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在这些图所示的实施例当中,均可以适用于先前所示的实施例与其变型。
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1A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1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1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1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1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B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1B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1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1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1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1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C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2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2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2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2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2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D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1A至图3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2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210,在第一感测电极排710的边缘可以分别包含图1A或图1B示出的感测电极单元1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2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210,在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边缘可以分别包含图1A或图1B示出的感测电极单元1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E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4A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4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4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4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4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F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4B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4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4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4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4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G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5A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5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5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5A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5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在图7H所示的实施例当中,请再参考图5B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排710内包含图5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510。且第二感测电极排720内也包含图5B示出的多个感测电极单元510。第一感测电极排710与第二感测电极排720的各个电极分别向上与向下接出基板。
总上所述,图7A至图7H所示的实施例当中,可以包含两个平行的感测电极排。每一个感测电极排内包含多个感测电极单元,每一个感测电极单元可以包含形状对应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Claims (15)

1.一种感测电极单元,重复排列以形成感测电极的一部份,该感测电极单元包含:
第一电极;
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
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各自包含互相垂直的两个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部分的该第三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的距离等于该至少一部分的该第三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的其余部分沿着该第二电极的另一边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各自包含互相垂直的两个边,该第一电极的一边界与该第二电极的一边界相互平行对应,该第三电极沿该第一电极的该边界与该第二电极的该边界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的距离等于该第三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沿着该感测电极单元互相垂直的两边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用于侦测噪声,以自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所侦测到的多个感测量中扣除噪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的形状的每一个角度均大于或等于直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该第三电极分别经由该感测电极单元的同一方向连接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第三导线。
11.一种感测电极,包含:
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更包含:
第一电极;
形状对应于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
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以及
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更包含:
形状不同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第四电极;
形状对应于该第四电极的第五电极;以及
第六电极,其中该第六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四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五电极的一边。
12.一种感测电极,包含:
第一感测电极排,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以及
平行于该第一感测电极排的第二感测电极排,包含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包含:
第一电极;
形状对应于该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
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三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平行于该第一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二电极的一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测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排更包含至少第二感测电极单元,该第二感测电极排更包含至少一个该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包含:
形状不同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第四电极;
形状对应于该第四电极的第五电极;以及
第六电极,其中该第六电极的至少一部份平行于该第四电极的一边以及该第五电极的一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测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排内的各电极由该感测电极的第一边连接各导线,该第二感测电极排内的各电极由该感测电极的第二边连接各导线,该第一边相对于该第二边。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测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用于侦测噪声,以自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所侦测到的多个感测量中扣除噪声。
CN201420055946.3U 2014-01-28 2014-01-28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3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946.3U CN203673455U (zh) 2014-01-28 2014-01-28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946.3U CN203673455U (zh) 2014-01-28 2014-01-28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3455U true CN203673455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594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3455U (zh) 2014-01-28 2014-01-28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34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82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TWI588728B (zh) * 2015-12-09 2017-06-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之互容式觸控感測元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882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TWI588728B (zh) * 2015-12-09 2017-06-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之互容式觸控感測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940B (zh) 用于感应触摸的装置与方法
CN103365461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14689B (zh) 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40362033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4571752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CN105446512B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应用其的触控面板
CN107179847A (zh) 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40362030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739799B (zh) 静电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CN107037911A (zh)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部件
EP3550410B1 (en) Transparent electrod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apacitive sensor using said transparent electrode member
CN106055166A (zh) 电容性触摸屏面板
CN106469294A (zh) 双基板指纹辨识装置
CN106249939A (zh)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构件
CN102768603A (zh) 一种可降低电容耦合效应的触控面板
CN109564493A (zh) 投射式电容(pcap)触摸屏
CN10418210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753952A (zh) 一种具有全屏识别和检测功能电路及其设备
CN203673455U (zh) 感测电极及感测电极单元
CN104283541B (zh) 传感器装置和用于运行操作装置的方法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103472961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具有该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
CN202661991U (zh)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5389052A (zh) 触控面板
US20150193081A1 (en) Sensing electrode and sensing electrode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5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a jhubei City, Taiwan two yuan Street No. 1 10 floor 1

Patentee after: Ilite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Hsinchu County Tai Yuan Street China jhubei City, No. 26 4 floor 1

Patentee before: MStar Semiconductor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