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8693U -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8693U
CN203658693U CN201320772780.2U CN201320772780U CN203658693U CN 203658693 U CN203658693 U CN 203658693U CN 201320772780 U CN201320772780 U CN 201320772780U CN 203658693 U CN203658693 U CN 203658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uffer cell
bonding apparatus
flexible circuit
compression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27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健
闵祥伟
乐卫文
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i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27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8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8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86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用于将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压接于一面板装置上,其至少包括一本体和一缓冲单元,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缓冲单元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的延展性,其用于避免与所述缓冲单元接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对应的面板装置上局部所受作用力过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绑定装置使用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面板,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液晶显示器除了面板装置外,在其外围必须连接驱动芯片(IC)作为显示讯号之控制用途。一般而言,面板装置与驱动IC系统的接口衔接技术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卷带式晶粒自动贴合技术(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晶粒-玻璃接合技术(Chip on Glass;COG)、晶粒-软板接合技术(Chip on Flex;COF)等。这几种贴合技术基本都会用到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用于面板装置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衔接、驱动IC与FPC之间的衔接或者触控面板与FPC之间的衔接等等。ACF主要由基材和导电粒子组成。基材一般为热固化树脂,导电粒子被包裹在基材内。
如图1、图2所示,其为将FPC103绑定于面板装置101上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沿A-A’方向的截面图,绑定时,先将一ACF膜102贴于面板装置上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电极1010上,然后将FPC103上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引线端子1030压在ACF膜102上,再将一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201作用于FPC103上相背于引线端子1030的一侧,如图3所示,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201不仅给所述ACF膜102一定的作用力F,还作为一热源融化ACF膜102的基材,并将其中的导电粒子(图中未示出)压破,被压破的导电粒子在垂直方向上导通FPC103上的多个引线端子1030和对应面板装置101上的多个电极1010,水平方向由于导电粒子未压破而不导通,高温固化后的基材树脂作用为粘接剂,可保证导电连接的可靠性。
然而,所述面板装置101上的多个电极1010一般设置于面板装置101的玻璃基板上,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201的硬度一般都很大,当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201作用于所述ACF膜上对应的FPC上时,使所述ACF膜上的导电粒子压破的作用力F极易将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压碎,导致电子产品良率降低。另外,如果面板装置101上的多个电极1010或者FPC103上的多个引线端子1030在垂直于所述面板装置10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不均匀时,在压接过程中就会将ACF膜穿破,从而导致某个引线端子短路或者断路,进一步影响了面板装置101与FPC103的贴合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良品率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用于将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压接于一面板装置上,其至少包括一本体和一缓冲单元,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缓冲单元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的延展性,其用于避免使与所述缓冲单元接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对应的面板装置上局部所受作用力过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缓冲单元至少具有相背设置于其两侧的一第二表面和一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结合,且两者具有相似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都为一平面,所述第一表面为一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缓冲单元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表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mm-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本体与所述缓冲单元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本体至少还包括一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缓冲单元至少还包括一凸起,所述缓冲单元的凸起收容于所述凹槽的收容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凹槽由所述的第一表面的中心处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向所述本体凹陷形成,所述凸起为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表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向远离所述缓冲单元突出所述缓冲单元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本体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单元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所述作用力范围为0.1-0.2Mpa。
本实施方式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由于具有一缓冲单元,且所述缓冲单元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的延展性,在将FPC通过ACF膜压接于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上的电极的过程中,可以减缓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对电子产品的压接作用力,以避免直接使用本体压接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时造成的对玻璃基板的损坏。同时,如果所述玻璃基板上的电极或FPC的引线端子局部不平整,在压接过程中,所述缓冲单元可发生弹性形变,可使所述玻璃基板或FPC局部受力与其他区域一致,以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玻璃基板的破裂,并且还可减小压接时由于所述电极或FPC局部不平整而引起的某个电极或引线端子短路或者断路的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产品的贴合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将FPC绑定于面板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结构示意图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作用于图1中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沿B-B’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300用于将FPC通过ACF膜压接于面板装置上,所述ACF膜用于电性连接一面板装置和一FPC。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300也可用于压接其他的膜层,所述ACF膜还可用于电性连接驱动IC与FPC等等。
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300至少包括一本体301和一缓冲单元302,所述本体301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311,所述缓冲单元302设置于所述本体301的第一表面311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01为一长条状,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11的平面所截的图形为矩形,所述第一表面311为一平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所述第一表面311可以为一曲面或者具有与所述FPC的引线端子相配适的形状。
所述缓冲单元302在所述第一表面311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表面311重合。所述缓冲单元302至少具有相背设置于其两侧的第二表面312和第三表面322,所述第二表面312和第三表面322都为一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311、第二表面312及第三表面32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表面312与所述本体301的第一表面311结合,所述第三表面322用于压接上述FPC,所述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之间的间距D为1mm-2mm,优选的,所述厚度D为1.5mm。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也可以具有相似的形状,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之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以不相互平行。
所述缓冲单元302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301的延展性,即其硬度小于所述本体301的硬度,在压接过程中,可避免与所述缓冲单元302接触的FPC及对应的面板装置上局部所受作用力过大,从而避免直接使用本体301压接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时造成的对玻璃基板的损坏。
所述缓冲单元302与所述本体30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在所述缓冲单元302压坏或失去延展性后可以更换。所述缓冲单元302还可以通过一粘接层连接于所述本体301的第一表面311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01还包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一表面311的中心处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向所述本体301凹陷形成。所述缓冲单元302还包括一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凸起为所述缓冲单元302的第二表面3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向远离所述缓冲单元突出所述缓冲单元而形成。所述缓冲单元302呈一倒“T”型,所述凸起收容于所述凹槽的收容空间内,使所述缓冲单元302与所述本体301之间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构成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也可以具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之间间隔并列设置,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表面具有与所述凹槽个数相等的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之间兼备并列设置,所述缓冲单元的凸起收容于所述本体上的凹槽的收容空间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和所述缓冲单元的凸起还可以为其他的相互配合的形状,例如梯形台、圆柱形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01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单元302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用于压接ACF膜,所述ACF必须在被施加压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度,以使所述ACF的基材固化,因此,选择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的本体301和缓冲单元302更有利于所述ACF的基材的固化。优选的,所述本体301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时,可使所述本体导电,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优选的,所述缓冲单元302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硅胶制成,所述缓冲单元302在压接的过程中不仅可缓冲压接作用力,还可起到传热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的压接作用力范围为0.1-0.2Mpa,优选的,所述作用力为0.13Mpa,可为ACF膜提供一定的压接作用力,在压破导电粒子的同时不对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造成损坏。
本实施方式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由于具有一缓冲单元,且所述缓冲单元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的延展性,在将FPC通过ACF膜压接于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上的电极的过程中,可以减缓所述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对电子产品的压接作用力,以避免直接使用本体压接面板装置的玻璃基板时造成的对玻璃基板的损坏。同时,如果所述玻璃基板上的电极或FPC的引线端子局部不平整,在压接过程中,所述缓冲单元可发生弹性形变,可使所述玻璃基板或FPC局部受力与其他区域一致,以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玻璃基板的破裂,并且还可减小压接时由于所述电极或FPC局部不平整而引起的某个电极或引线端子短路或者断路的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产品的贴合良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用于将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压接于一面板装置上,其至少包括一本体和一缓冲单元,所述本体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缓冲单元的延展性大于所述本体的延展性,其用于避免与所述缓冲单元接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对应的面板装置上局部所受的作用力过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至少具有相背设置于其两侧的一第二表面和一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结合,且两者具有相似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都为一平面,所述第一表面为一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缓冲单元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表面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mm-2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缓冲单元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至少还包括一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缓冲单元至少还包括一凸起,所述缓冲单元的凸起收容于所述凹槽的收容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所述的第一表面的中心处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向所述本体凹陷形成,所述凸起为所述缓冲单元的第二表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向远离所述缓冲单元突出所述缓冲单元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单元至少由具有导热功能的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力范围为0.1-0.2Mpa。 
CN201320772780.2U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8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2780.2U CN203658693U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2780.2U CN203658693U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8693U true CN203658693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278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8693U (zh) 2013-11-27 2013-11-27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86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8604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浙江金徕镀膜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装置
CN107481654A (zh) * 2017-09-08 2017-12-15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位压接的fpc的压头
CN108471671A (zh) * 2018-01-19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的绑定结构及绑定方法与柔性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8604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浙江金徕镀膜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装置
CN107481654A (zh) * 2017-09-08 2017-12-15 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位压接的fpc的压头
CN107481654B (zh) * 2017-09-08 2023-10-27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位压接的fpc的压头
CN108471671A (zh) * 2018-01-19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的绑定结构及绑定方法与柔性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6953B (zh) 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导电膜的触摸屏
CN110444110B (zh) 电子元件及显示装置
TW457287B (en) Connecting structural body, liquid crysta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203658693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压接装置
US10739886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2543894B (zh) 电性连接垫结构及包含有多个电性连接垫结构的集成电路
CN1058921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401002A1 (en) Antistatic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777910A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模组
CN104678604A (zh) 一种压接装置
WO2021196373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799652A (zh) 母板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2087431A (zh) 一种接合结构及其方法
CN107283989B (zh) 压合装置及在显示面板上压合胶体的方法
CN101191961B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的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H065116A (ja) 低融点金属接合型異方導電膜
CN100444002C (zh) 一种防电极腐蚀方法及用该方法制造的液晶显示器
CN101141027B (zh) 平面显示器基板的电路连接结构与其连接方法
CN103434180A (zh) 新型封装热压头装置
CN207068372U (zh) 下压平台及邦定组件
JPH0529386A (ja) 被着体の接続端子部の接続構造
CN101539690A (zh) 基板电极结构及使用其与驱动元件的接合结构
CN2837881Y (zh) 用于液晶显示模块驱动芯片封装的热压头
CN101713875A (zh) 软性显示面板
CN209134683U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1016, No. 333 Chung Xue street,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17 No. 658, Yongkang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1016 No. 333, Chung Xue street,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AIB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16 No. 333, Chung Xue street,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LEY COAT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