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8282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8282U
CN203638282U CN201320708236.1U CN201320708236U CN203638282U CN 203638282 U CN203638282 U CN 203638282U CN 201320708236 U CN201320708236 U CN 201320708236U CN 203638282 U CN203638282 U CN 203638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portion
casing
packing chest
case base
bod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082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桦
李佳阳
茅仲宇
丁崇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8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82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包装箱,其包含一箱底座及一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含一围壁部及一隔墙,该围壁部可分离地与该箱底座的周围连接并与该箱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物件,该隔墙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横跨固定连接于该围壁部,该隔墙的下缘紧抵该箱底座。借此,该隔墙可与该围壁部共同提供结构支撑,进而提升该包装箱整体的承重能力。

Description

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包装箱,尤指一种具有隔板结构的包装箱。
【背景技术】
现今物品运送时,多使用包装箱包装、运送。为增加运送效率,通常将多个包装箱堆叠。当物品重量较重时,包装箱的结构强度需提升以避免箱体塌陷而挤压到物品,造成物品损坏。此外,于运送的过程(例如搬运、道路运输)中,震动难以避免,此亦可能造成包装箱无法以整体结构强度支撑重量(例如堆叠其上的包装箱及其内容物)而造成箱体塌陷,进而挤压到物品,造成物品损坏。对此问题,一般作法是将包装箱外围箱壁增厚,以达到箱体结构强度提升的效果。然而,当包装箱箱体较大时,仅增加外围箱壁的厚度可能不足以有效使箱体中间部分承受较大的外部重力,尤其是当堆叠的包装箱发生错位时,箱体相对中间的部分无法承受上方包装箱及其内容物的重量,进而造成箱体塌陷及物品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箱,具有隔板结构以提升该包装箱整体的结构强度。即使堆叠的包装箱发生错位导致外部重力大部分施加于部分包装箱外围结构,该包装箱仍能有效承受上方物品重量,进而避免箱体塌陷及物品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包含一箱底座及一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含一围壁部及一隔墙,该围壁部可分离地与该箱底座的周围连接并与该箱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物件,该隔墙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横跨固定连接于该围壁部,该隔墙的下缘紧抵该箱底座。借此,该隔墙可于该包装箱相对中央部分承受重力,并将承受的力直接传递至该箱底座,故该隔墙可与该围壁部共同提供结构支撑,进而提升该包装箱整体的承重能力。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箱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包装箱部分组合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包装箱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包装箱沿线X-X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四实施例的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五实施例的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包装箱的箱体结构的第一箱体与箱底座的围壁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六实施例的包装箱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七实施例的包装箱部分组合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包装箱的箱体结构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3、4、5、6、7、8    包装箱  2     物件
10、80  容置空间         10a、10b、80a、80b    子空间
12、62  箱底座           14、34、44、54、64    箱体结构
16      上缓冲件         122      底部
124     围壁部           126      下缓冲件
142、342、642  第一箱体  144、344、644    第二箱体
146     外箱体           446    外围壁部
546     上盖             842    围壁部
844     隔墙             846a、846b    开槽
1422    围壁部           1422a    第一侧壁
1422b   开槽             1422c    宽度
1422d   长度             1422e    开槽
1424    第一封闭顶部     1442     围壁部
1442a   第二侧壁         1442b    开槽
1444    第二封闭顶部     1462     外围壁部
1464    封闭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箱1的爆炸图,图2为包装箱1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图3为包装箱1部分组合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包装箱1组合后的示意图,图5为包装箱1沿图4中线X-X的剖视图。包装箱1包含一箱底座12、一箱体结构14及二上缓冲件16,箱体结构14可分离地与箱底座12的周围连接并与箱底座12形成一容置空间10,用以容置物件2,上缓冲件16放置于物件2上,以提供保护。其中,为简化图面,上缓冲件16仅绘示于图1及图5中,物件2可为板状物件,例如液晶面板,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又,于第一实施例中,包装箱1可承载多片物件2,为简化图面,仅于图1中绘示单一个物件2,于图5中,以虚线表示物件2的放置位置。
进一步来说,箱底座12包含一底部122、一围壁部124及二下缓冲件126,围壁部124固定连接于底部122的周围,此二下缓冲件126设置于底部122上,用以托持物件2。箱体结构14包含一第一箱体142、一第二箱体144及一外箱体146,第一箱体142具有一围壁部1422,围壁部1422具有一第一侧壁1422a,第二箱体144具有一围壁部1442,围壁部1442具有一第二侧壁1442a,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相互紧靠以使第一箱体142与第二箱体144相邻设置。围壁部1422于第一侧壁1422a的二相对的侧边下方具有二开槽1422b,开槽1422b的宽度1422c大致等于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的厚度,开槽1422b的长度1422d大致等于围壁部124的高度,当第一箱体142组装至箱底座12时,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插入第一箱体142的开槽1422b,且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的下缘大致与箱底座12的底表面对齐(如图2所示)。同样地,围壁部1442于第二侧壁1442a的二相对的侧边下方亦具有二开槽1442b,以于第二箱体144组装至箱底座12时,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亦插入开槽1442b;其余说明,请参阅第一箱体142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当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均组装至箱底座12时,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均设置于两个下缓冲件126之间且下缘紧抵底部122,使得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可直接传递力量至底部122。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及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可分离地与箱底座12的周围连接并与箱底座12形成容置空间10其中,除了第一侧壁1422a以外的围壁部1422及除了第二侧壁1442a以外的围壁部1442均位于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之外侧。外箱体146包含一外围壁部1462及一封闭顶部1464,外围壁部1462叠套于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及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外,封闭顶部1464与外围壁部1462连接,并盖住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且紧抵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的上缘及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的上缘(包含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的上缘),使得封闭顶部1464承受的力量可直接传递至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及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
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及外箱体146之外围壁部1462共同形成箱体结构14的围壁部及箱体结构14的隔墙,其中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形成箱体结构14的隔墙,除了第一侧壁1422a以外的围壁部1422、除了第二侧壁1442a以外的围壁部1442及外围壁部1462形成箱体结构14的围壁部。该隔墙设置于容置空间10内且横跨固定连接于箱体结构14的围壁部,该隔墙将容置空间10隔成二子空间10a、10b,用于容置物件2。相较于先前技术的包装箱箱体截面呈口字形,箱体结构14的截面呈日字形,中间部分(即箱体结构14的隔墙,或谓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能提供支撑,可解决箱体塌陷的问题。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外箱体146大致紧密罩住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此具有结构拘束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的功能,以使箱体结构14的结构稳固。又,开槽1422b、1442b与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紧密卡合能提升围壁部1422、1442与箱底座12结合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包装箱1的承重能力更进一步提升。
于第一实施例中,箱底座12采用两个分隔设置的下缓冲件126,使得第一侧壁1422a的下缘及第二侧壁1442a的下缘可直接接触底部12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两个下缓冲件126为单一构件时,第一侧壁1422a的下缘及第二侧壁1442a的下缘则直接接触下缓冲件126,使得第一侧壁1422a及第二侧壁1442a可将力量直接地传递至下缓冲件126,间接地传递至底部122,同样可有效发挥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提升结构强度的效果。另外,箱体结构14、底部122、围壁部124均得以纸材或其他硬质材料(例如PP板)制作,上缓冲件16及下缓冲件126亦得以吸震材质制作或以纸材制成吸震结构来实作;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6,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箱3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包装箱3与包装箱1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3仍沿用包装箱1的元件符号,以下主要仅就两者不同的处说明,关于包装箱3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1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其中,上缓冲件16亦未绘示于图6中。包装箱3的箱体结构34主要由一第一箱体342及一第二箱体344构成。相较于包装箱1的第一箱体142,图6中的第一箱体342更包含一第一封闭顶部1424,第一封闭顶部1424相对于箱底座12与围壁部1422连接;相较于包装箱1的第二箱体144,图6中的第二箱体344更包含一第二封闭顶部1444,第二封闭顶部1444相对于箱底座12与围壁部1442连接。由于第一箱体342及第二箱体344本身即具有封闭顶部,可无需使用上盖或具封闭顶部之外箱,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箱4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包装箱4与包装箱3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4仍沿用包装箱3的元件符号,以下主要仅就两者不同的处说明,关于包装箱4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3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其中,上缓冲件16亦未绘示于图7中。包装箱4的箱体结构44除了箱体结构34外,还包含一外围壁部446,外围壁部446相当于外箱体146之外围壁部1462的结构,外围壁部446叠套于第一箱体342的围壁部1422及第二箱体344的围壁部1442外,以增加箱体结构44的围壁部的厚度,具有提升包装箱4结构强度的效用。此外,于第三实施例中,外围壁部446大致紧密罩住第一箱体342及第二箱体344,此亦具有一定程度上结构拘束第一箱体342及第二箱体344的功能,有助于稳固箱体结构44的结构。
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四实施例的包装箱5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包装箱5与包装箱1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5仍沿用包装箱1的元件符号,以下主要仅就两者不同的处说明,关于包装箱5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1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其中,上缓冲件16亦未绘示于图8中。包装箱5的箱体结构54包含一上盖546,以取代箱体结构14之外箱体146。上盖546同时盖住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且紧抵第一箱体142的围壁部1422的上缘及第二箱体144的围壁部1442的上缘(包含第一侧壁1422a与第二侧壁1442a的上缘)。上盖546具有封闭包装箱5的容置空间的功能,且于结构上,亦能发挥一定程度上结构拘束第一箱体142及第二箱体144的效果。
请参阅图9及图10,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五实施例的包装箱6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图10为包装箱6的箱体结构64的第一箱体642与箱底座62的围壁部124的连接示意图。包装箱6与包装箱1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6仍沿用包装箱1的元件符号,以下主要仅就两者不同的处说明,关于包装箱6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1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其中,上缓冲件16亦未绘示于图9中。于包装箱6中,箱体结构64的第一箱体642的二开槽1422e的长度小于箱底座62的围壁部124的高度;包装箱6的箱底座62的围壁部124对应每一个开槽1422e包含一匹配的开槽124a。前述说明亦适用于第二箱体644,不另赘述。当箱体结构64与箱底座62组装后,开槽124a与开槽1422e相互对应嵌合,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第一箱体642及第二箱体644与箱底座62间的结构拘束效果,提升包装箱6整体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包装箱6的承重能力更进一步提升。
于前述实施例中,包装箱1、3、4、5、6的箱体结构14、34、44、54、64的围壁部均位于箱底座12、62的围壁部124之外侧,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六实施例的包装箱7的剖视图,其剖面位置可参阅图4的线X-X,其中,物件2以虚线表示其放置的位置。包装箱7与包装箱1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7仍沿用包装箱1的元件符号;关于包装箱7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1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包装箱7与包装箱1主要不同的处在于包装箱7的箱体结构14的围壁部(包含外围壁部1462及部分的围壁部1422、1442)位于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与下缓冲件126之间。此结构配置亦可有效将包装箱7承受的重力传递至箱底座12,此外,箱底座12的围壁部124对第一箱体142、第二箱体144及外箱体146亦具有结构拘束的效果,提升包装箱6整体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包装箱6的承重能力更进一步提升。
另外,于前述实施例中,包装箱1、3、4、5、6的箱体结构14、34、44、54、64主要以多个箱体142、144、342、344、642、644组成,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2及图13,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七实施例的包装箱8部分组合的示意图,图13为包装箱8的箱体结构84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包装箱8与包装箱3结构大致相同,为简化说明,包装箱8仍沿用包装箱3的元件符号;关于包装箱8的其他说明,请参阅包装箱3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相较于包装箱3,包装箱8的箱体结构84包含围壁部842及隔墙844,于实作上,箱体结构84亦得以纸材或其他硬质材料(例如PP板)制作。同样地,围壁部842可分离地与箱底座12的周围连接并与箱底座12形成一容置空间80,用以容置物件。隔墙844设置于容置空间80内且横跨固定连接于围壁部842,使得容置空间80被隔墙844隔成二子空间80a、80b。于隔墙844与围壁部842连接处形成开槽846a、846b,以使箱体结构84能与箱底座12密合连接,其中隔墙844的下缘紧抵箱底座12。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箱体结构84已具有封闭顶部,自无需使用如图8中的包装箱5的箱体结构54的上盖546或如图1中的包装箱1的箱体结构14之外箱体146,但本实用新型仍不以此为限。例如使用日字形单一箱体结构,再加上上盖546或外箱体146。另外,包装箱6的箱体结构64与箱底座62利用开槽1422e、124a结合的结构于此亦有适用,不另赘述。又,包装箱7的箱体结构14与箱底座12的结合结构于此亦有适用,亦不另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包装箱,包含:
一箱底座;以及
一箱体结构,包含一第一围壁部及一隔墙,该第一围壁部可分离地与该箱底座的周围连接并与该箱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物件,该隔墙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横跨固定连接于该第一围壁部,该隔墙的下缘紧抵该箱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底座包含一底部及一第二围壁部,该第二围壁部固定连接于该底部,该第一围壁部可分离地与该第二围壁部连接,该隔墙的下缘紧抵该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围壁部位于该第二围壁部内侧或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底座包含二下缓冲件,设置于该底部上,用以托持该物件,该隔墙设置于该二下缓冲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底座包含一下缓冲件,设置于该底部上,用以托持该物件,该第一围壁部位于该第二围壁部与该下缓冲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结构包含一第一箱体及一第二箱体,该第一箱体具有一围壁部,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具有一第一侧壁,该第二箱体具有一围壁部,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具有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相互紧靠以使该第一箱体与该第二箱体相邻设置,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及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可分离地与该箱底座的周围连接并与该箱底座形成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与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形成该第一围壁部及该隔墙,其中,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形成该隔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于该第一侧壁的二侧边具有二开槽,该第二围壁部插入该二开槽,该开槽的宽度大致等于该第二围壁部的厚度,该开槽的长度大致等于该第二围壁部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于该第一侧壁的二侧边具有二第一开槽,该第二围壁部具有二第二开槽,分别对应该第一开槽,该第二开槽与该第一开槽相互对应嵌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结构包含一上盖,同时盖住该第一箱体及该第二箱体且紧抵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的上缘及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的上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箱体包含一第一封闭顶部,该第一封闭顶部相对于该箱底座与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连接,该第二箱体包含一第二封闭顶部,该第二封闭顶部相对于该箱底座与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结构包含一外围壁部,叠套于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及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外。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结构包含一外箱体,该外箱体包含一外围壁部及一封闭顶部,该外围壁部叠套于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及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外,该封闭顶部与该外围壁部连接并盖住该第一箱体及该第二箱体且紧抵该第一箱体的围壁部的上缘及该第二箱体的围壁部的上缘。
CN201320708236.1U 2013-08-29 2013-11-11 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2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6244 2013-08-29
TW102216244U TWM467641U (zh) 2013-08-29 2013-08-29 包裝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8282U true CN203638282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15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082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282U (zh) 2013-08-29 2013-11-11 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8282U (zh)
TW (1) TWM46764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641U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8282U (zh) 包装箱
CN203601693U (zh) 一种内衬及带内衬的包装盒
CN206068422U (zh) 一种细胞培养用玻璃烧杯的多功能包装箱
CN201961620U (zh) 钢带箱
CN201092399Y (zh) 无连接件包装纸箱
CN203889233U (zh) 一种物流用中转箱
CN209064720U (zh) 一种改进保护鸡蛋结构的蛋盒
CN203005917U (zh) 一种设有魔术贴的食品包装盒
CN202594164U (zh) 带有分格的集装袋
CN202529250U (zh) 玻璃包装箱
CN201942049U (zh) 包装用纸栈板
CN109720686B (zh) 陶瓷茶具包装盒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35595B (zh) 一种托板结构
CN202464433U (zh) 新型纸盒内衬结构
CN204124561U (zh) 一种转向管柱包装箱
CN204021389U (zh) 一种酒类包装礼盒
CN204871870U (zh) 包装盒
CN20394634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2508456U (zh) 一种通讯设备缓冲包装盒
CN202987861U (zh) 保温瓶胆包装衬垫
CN205034455U (zh) 一种立体保护汽车零件的瓦楞纸箱组合结构
CN202765596U (zh) 蓄电池包装箱
CN205891521U (zh) 八角包装箱
CN205256903U (zh) 一种方向盘包装箱
CN207902902U (zh) 一种包装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