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7223U -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7223U
CN203637223U CN201320806461.9U CN201320806461U CN203637223U CN 203637223 U CN203637223 U CN 203637223U CN 201320806461 U CN201320806461 U CN 201320806461U CN 203637223 U CN203637223 U CN 203637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axostylus axostyle
adjusting device
external thread
b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064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成建
徐飞飞
陈林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Forging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064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7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7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72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的顶垫(320)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包括挡止部件(234)、行程轴杆(17)和行程限位部件(49);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包括界位元件(10);其特征在于:整个行程调节装置(300)位于的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外部;所述行程轴杆(17)不同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顶杆(210),其中,所述行程轴杆(17)的中心线与所述顶杆(210)的中心线不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17)与所述顶杆(210)相间隔地平行布置;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冠(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的压力机。本实用新型具有配置灵活、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模块化设计的有益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的顶垫的行程调节装置(B30B 15/00)。 
背景技术
普通的拉伸顶冠的上限位置是固定的,在更换模具时必须相应更换不同长度的顶料杆,所以制造费用增加,操作及保管也极为不便。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行程可调的顶垫行程调节装置。这种装置不论是气垫或是液压气垫都可以采用。在采用气动方式的情形下,所述顶垫就称为气垫;在采用液动方式的情形下,所述顶垫就称为液垫;在采用纯电动方式的情形下,所述顶垫也就称为电垫。 
专利文献CN101947866A公开一种应用于压力机上的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其包括一个主缓冲机构和至少一个与其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主缓冲机构上端连接顶冠。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设计了多个可顺次串联的单级增压机构,通过力的逐级传递,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使缓冲气垫获得较大的输出压力;通过调整调节丝杠来控制顶杆的上升位置,使气垫行程能够自动、精密调节。 
专利文献CN101870177A公开一种压力机四层双缸气垫,用于多工位压力机拉伸时的压边及顶料。包括顶冠、主轴和气缸,还包括气垫行程调整装置、导向装置、限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缸为两套,分别设置在主轴两侧,每套气缸分隔为上下四层缸体,每层缸体设置有相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内设置有连通四层缸体和进气口的气体通道。 
专利文献CN201493423U公开一种锻压机械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压力机上气动式手动调节行程气垫装置,属锻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有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座,导向座上有带有导套的导柱,连接板中间固定有双顶杆气缸,双顶杆气缸的下顶杆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上面有缓冲垫,双顶杆气缸的上顶杆通过连接球头、球碗与上顶板连接。 
专利文献CN201752938U公开一种行程可调节压力机气垫,属于锻压机械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机、蜗轮减速装置、调节螺杆、活塞、工作缸、活塞杆、顶板、底板,在所述工作缸的下部设置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塞的中心,在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固定支架,所述调节螺杆穿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中心,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蜗轮减速装置,所述蜗轮减速装置的蜗轮连接调节螺杆。 
上述已有技术对行程调节给出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然而开发更加操作方便、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方案依然是技术改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置灵活、结构模块化的、用于压力机的顶垫的行程调节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行程调节装置,其用于压力机的顶垫,其包括挡止部件、行程轴杆和行程限位部件;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和所述挡止部件布置在所述行程轴杆上;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包括界位元件;所述顶冠在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的顶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同时所述顶冠带动所述行程轴杆在所述界位元件和所述挡止部件限定的行程范围内运动;在所述顶垫处于停息状态下,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距离确定出所述顶冠和所述的行程轴杆的最大行程; 
其特征在于:整个行程调节装置位于的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的外部;
所述行程轴杆不同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的顶杆,其中,所述行程轴杆的中心线与所述顶杆的中心线不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与所述顶杆相间隔地平行布置;
所述行程轴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冠相连接;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套装在所述行程轴杆上,并且所述界位元件能够沿所述行程轴杆相对于所述行程轴杆和所述挡止部件作升降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包括上下文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配置灵活、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模块化设计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压力机的顶垫320的行程调节装置300的主要视图;
图2是图1的F-F线的剖视图。
在图中,同一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据标记,其中: 
1 顶冠
2 缸体
3 导向护套
4 内螺纹套
5 平键
6 蜗轮
7 调整垫片
8 压盖
9 外螺纹套
10 压板;界位元件
11 键块
12 缓冲垫
13 垫圈
14 螺母
15 球面垫圈
16 锥面垫圈
17 行程轴杆
18 蜗杆
19 旋转编码器
20 联轴器
21 减速机
22 蜗轮箱
31 壳体
49 行程限位部件
68 传动部件
200 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
210 顶杆
234 挡止部件
300 行程调节装置
320 压力机的顶垫
   
并且,为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用双向箭头表示顶垫的升降方向,并且从图面上看,升进方向也是向上的运动方向或上行运动方向,降落方向也是向下的运动方向或下行运动方向。同时,所述双向箭头也表示所述界位元件的升降直线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施方式,用于压力机的顶垫320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包括挡止部件234、行程轴杆17和行程限位部件49;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和所述挡止部件234布置在所述行程轴杆17上;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包括界位元件10;所述顶冠1在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顶杆210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同时所述顶冠1带动所述行程轴杆17在所述界位元件10和所述挡止部件234限定的行程范围内运动;在所述顶垫320处于停息状态下,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234之间的距离确定出所述顶冠1和所述的行程轴杆17的最大行程。 
参照专利文献CN201752938U公开的视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图1,可以看出,所述顶垫的最大行程是由所述行程轴杆的最大行程来确定的。而且,所述行程轴杆的最大行程是这样确定的:在所述顶垫处于停息状态下,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的行程轴杆17的最大行程。 
在专利文献CN201752938U的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外螺纹套起到界位元件的作用,所述挡止部件安装在所述行程轴杆3的下端。所述行程轴杆3的最大行程由所述外螺纹套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距离确定。并且所述距离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外螺纹套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在专利文献CN201752938U中,电动机1驱动蜗轮减速装置转动,所述旋转运动通过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的传动而转化为所述外螺纹套沿所述行程轴杆3的直线运动,因此,所述外螺纹套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改变。 
而且,参照专利文献CN201752938U公开的图1和本实用新型的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专利文献CN201752938U公开的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专利文献CN201752938U中,活塞杆5的下端连接调节螺杆3,也就是说,所述行程轴杆或调节螺杆3的中心线与所述顶杆或活塞杆5的中心线重合,因此所述行程轴杆与所述顶杆串联地布置;所述行程限位部件9固定连接到缸体支架上,位于所述气缸的正下方。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行程调节装置300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位置关系完全不同于专利文献CN201752938U公开的技术方案:整个行程调节装置300位于的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外部,不与升降动力装置200直接相连;所述行程轴杆17不同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顶杆210,它们是不同的构件,并且没有直接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行程轴杆17的中心线与所述顶杆210的中心线不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17与所述顶杆210相间隔地平行布置,也就是说,所述升降动力装置(200)与所述行程轴杆17可选地通过所述顶冠并联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冠1相连接;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套装在所述行程轴杆17上,并且所述界位元件10能够沿所述行程轴杆17相对于所述行程轴杆17和所述挡止部件234作升降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配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l 升降动力装置200的数量不受限制,在一个压力机的顶垫中配置多个升降动力装置200,这对大型压力机非常重要。
l 可采用工业标准化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由于行程调节装置300不是安装在升降动力装置200上,因此无需对升降动力装置200进行结构改造,这可以节省成本。 
l 一个压力机的顶垫中只需一个行程调节装置300,这使得顶垫的结构简单、操作可靠性提高。 
在压力机技术领域,大部分升降动力装置200是采用气缸,因此,本行业技术人员一般使用气垫这一技术术语。但是,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可以与各种升降动力装置200例如液压缸、电动缸等配合使用。因此,在本申请文件中使用顶垫这一术语代替气垫是合适的。 
根据本实用型的行程调节装置300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行程调节装置300还包括传动部件68,所述传动部件68能够驱动所述界位元件10沿所述行程轴杆17相对于所述挡止部件234作升降直线运动; 
所述挡止部件234安装在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二端部;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还包括内螺纹套4和外螺纹套9,其中,所述内螺纹套4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套9的外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17能够在所述内螺纹套4的中心孔内进行自由的升降运动;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固定地设置在压力机的主体100上;
所述界位元件是所述外螺纹套9或者是与所述外螺纹套9相连在一起的压板10;
所述传动部件68能够驱动所述内螺纹套4转动,且所述内螺纹套4的转动通过所述螺纹配合转化为所述外螺纹套9的沿所述行程轴杆17的升降直线运动,由此调节由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234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所述顶垫320的最大行程。这样的结构配置比较紧凑,因为所述外螺纹套9和所述内螺纹套4可以与所述行程轴杆17套装在一起,极大节约了安装空间。
有利地,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还包括导向护套3和壳体31,其中,所述导向护套3和所述壳体31形成一腔室,且所述内螺纹套4和所述外螺纹套9安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导向护套3和所述壳体31一起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压力机的主体100上;所述行程轴杆17能够穿过所述内螺纹套4的中心孔和所述腔室进行自由的升降直线运动。这样的结构配置无需对升降动力装置200进行结构改造,而是将整个行程调节装置300安装在所述压力机的主体100上,因此所述行程调节装置300与所述升降动力装置200各自构成单独的模块,互不影响。这不仅节省加工和安装成本,而且使得机器运行稳定可靠。 
有利地,所述外螺纹套9或所述压板10通过键块11和所述行程轴杆17上的长键槽配合的方式与所述行程轴杆17连接,使得所述外螺纹套9能够沿所述行程轴杆17作升降运动,而不能够绕所述行程轴杆17转动。 
可选地,所述行程轴杆17可以是圆形的或方形的。在方形的行程轴杆17的情形下,可以省去上述键块-长键槽的配合结构。相应地,所述外螺纹套9的中心孔为相应的方孔,这样,在所述内螺纹套4转动时,带动所述外螺纹套9运动,但所述外螺纹套9只能沿所述行程轴杆17直线运动,而不能绕所述行程轴杆17转动。同理,所述行程轴杆17可以是椭圆形的。 
根据本实用型的行程调节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挡止部件被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压力机的主体上;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安装在所述行程轴杆的第二端部;所述行程限位部件还包括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其中,所述内螺纹套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套的外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能够在所述内螺纹套的中心孔内进行自由的升降运动;所述界位元件是所述外螺纹套或者是与所述外螺纹套相连在一起的压板;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或者传动部件驱动所述内螺纹套转动,且所述内螺纹套的转动通过所述螺纹配合转化为所述外螺纹套的沿所述行程轴杆的升降直线运动,由此调节由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所述顶垫的最大行程。与所述第一具体实施例相比,在该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止部件和所述行程限位部件的位置进行了互换,从而也相应减少了对所述压力机的主体的结构改造要求,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型的行程调节装置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行程限位部件还包括内套筒、外套筒、系列孔眼和销柱,所述系列孔眼规则地按图1所示的升降运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内套筒上;所述界位元件是所述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具有一个相应的孔眼并能够所述内套筒上,所述内套筒能够套装在所述行程轴杆17;将所述外套筒通过所述销柱固定在所述内套筒上的不同孔眼中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顶垫的最大行程。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结构配置得到的顶垫的最大行程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其调节方式是手动式。作为变型,在本实用型的行程调节装置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和所述挡止部件的位置也可以象所述第一具体实施例和所述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一样互换。 
作为变型,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传动部件68包括蜗轮6和蜗杆18;所述蜗轮6通过平键5与所述内螺纹套4连接,并将所述传动部件68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这样的配置结构紧凑,传递的动力方向能够改变。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件68包括圆锥齿轮副;或者所述传动部件68包括其它运动换向器。 
有利地,所述传动部件68还包括旋转编码器19、联轴器20、减速机21和蜗轮箱22;所述旋转编码器19发出的信号,并能够通过数字显示的方法来控制所述蜗杆18的转动量,进而能够调节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的界位元件10的移动,最终达到调节所述顶垫320的最大行程量。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精确的行程调节。 
作为变型,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挡止部件234包括缓冲垫12、垫圈13和螺母14,其中,所述缓冲垫12朝向所述界位元件10地布置在所述垫圈13中。缓冲垫12具有缓冲的作用,有利于操作安全。可选地,所述挡止部件234是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二端部的直径较大部分形成轴肩,或者是在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二端部沿其直径方向安置的销柱或螺栓。 
作为变型,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通过球面垫圈15和锥面垫圈16配合的方式与所述顶冠1相连接,其中所述球面垫圈15固定在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上,且所述锥面垫圈16通过支座固定在所述顶冠1上。这样结构配置有利于保护行程调节装置不受压力不均匀的影响,提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当然,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二端部也可通知万向节或球面止推轴承等标准件来连接。 
作为变型,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气缸2,25。使用气缸能够降低成本,因为空气作为动力传递介质最为便宜。可选地,液动力缸和电动力缸也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动力装置。 
有利地,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是对称布置在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两侧的两个气缸2,25,其中每个气缸具有一个、两个或四个缸室。多气缸的配置对大型压力机是有利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所述压力机包括上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 
参照图1和图2,下文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行程调节装置的工作方式: 
该行程调节装置装置的结构见图1-2,这种行程可调的装置是通过蜗杆18、蜗轮6、减速机21的传动来调整的,蜗杆另一端的旋转编码器发出的信号,可以通过数字显示的方法来控制调节量。当减速机旋转时,可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最终带动外螺纹套9向上下移动,当向下移动时,行程轴杆17的上死点位置被限制,行程缩小,限制了顶垫2带动顶冠1顶出的行程,反之,外螺纹套9向上运动时,增加了行程轴杆17的行程量,顶垫行程也随之增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气垫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用于压力机的顶垫(320),其包括挡止部件(234)、行程轴杆(17)和行程限位部件(49);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和所述挡止部件(234)布置在所述行程轴杆(17)上;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包括界位元件(10);所述顶冠(1)在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顶杆(210)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同时所述顶冠(1)带动所述行程轴杆(17)在所述界位元件(10)和所述挡止部件(234)限定的行程范围内运动;在所述顶垫(320)处于停息状态下,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234)之间的距离确定出所述顶冠(1)和所述的行程轴杆(17)的最大行程;
其特征在于:整个行程调节装置(300)位于的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外部;
所述行程轴杆(17)不同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的顶杆(210),其中,所述行程轴杆(17)的中心线与所述顶杆(210)的中心线不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17)与所述顶杆(210)相间隔地平行布置;
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顶冠(1)相连接;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套装在所述行程轴杆(17)上,并且所述界位元件(10)能够沿所述行程轴杆(17)相对于所述行程轴杆(17)和所述挡止部件(234)作升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调节装置(300)还包括传动部件(68),所述传动部件(68)能够驱动所述界位元件(10)沿所述行程轴杆(17)相对于所述挡止部件(234)作升降直线运动;
所述挡止部件(234)安装在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二端部;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还包括内螺纹套(4)和外螺纹套(9),其中,所述内螺纹套(4)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套(9)的外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并且所述行程轴杆(17)能够在所述内螺纹套(4)的中心孔内进行自由的升降运动;
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固定地设置在压力机的主体(100)上;
所述界位元件是所述外螺纹套(9)或者是与所述外螺纹套(9)相连在一起的压板(10);
所述传动部件(68)能够驱动所述内螺纹套(4)转动,且所述内螺纹套(4)的转动通过所述螺纹配合转化为所述外螺纹套(9)的沿所述行程轴杆(17)的升降直线运动,由此调节由所述界位元件与所述挡止部件(234)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所述顶垫(320)的最大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还包括导向护套(3)和壳体(31),其中,所述导向护套(3)和所述壳体(31)形成一腔室,且所述内螺纹套(4)和所述外螺纹套(9)安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导向护套(3)和所述壳体(31)一起固定地连接到所述压力机的主体(100)上;所述行程轴杆(17)能够穿过所述内螺纹套(4)的中心孔和所述腔室进行自由的升降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套(9)或所述压板(10)通过键块(11)和所述行程轴杆(17)上的长键槽配合的方式与所述行程轴杆(17)连接,使得所述外螺纹套(9)能够沿所述行程轴杆(17)作升降运动,而不能够绕所述行程轴杆(17)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68)包括蜗轮(6)和蜗杆(18);所述蜗轮(6)通过平键(5)与所述内螺纹套(4)连接,并将所述传动部件(68)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68)还包括旋转编码器(19)、联轴器(20)、减速机(21)和蜗轮箱(22);所述旋转编码器(19)发出的信号,并能够通过数字显示的方法来控制所述蜗杆(18)的转动量,进而能够调节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的界位元件(10)的移动,最终达到调节所述顶垫(320)的最大行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件(234)包括缓冲垫(12)、垫圈(13)和螺母(14),其中,所述缓冲垫(12)朝向所述界位元件(10)地布置在所述垫圈(13)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通过球面垫圈(15)和锥面垫圈(16)配合的方式与所述顶冠(1)相连接,其中所述球面垫圈(15)固定在所述行程轴杆(17)的第一端部上,且所述锥面垫圈(16)通过支座固定在所述顶冠(1)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气缸(2,2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行程调节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垫的升降动力装置(200)是对称布置在所述行程限位部件(49)两侧的两个气缸(2,25),其中每个气缸具有一个、两个或四个缸室。
CN201320806461.9U 2013-12-10 2013-12-10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7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6461.9U CN203637223U (zh) 2013-12-10 2013-12-10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6461.9U CN203637223U (zh) 2013-12-10 2013-12-10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7223U true CN203637223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0646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7223U (zh) 2013-12-10 2013-12-10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72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2590A (zh) * 2015-08-14 2015-11-25 苏州听毅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台式压力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2590A (zh) * 2015-08-14 2015-11-25 苏州听毅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台式压力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0019Y (zh) 活塞杆直线运动控制伺服电动缸
CN102866033A (zh) 一种双向拉压力动态加载装置
CN202108817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控式电液执行机构
CN101788044A (zh) 中间连接板压力传动机构
CN202040084U (zh) 油缸内置型螺杆压缩机能量和内容积比调节机构
CN203637223U (zh)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CN203784007U (zh) 一种单出杆对称数字伺服液压缸
CN103660356A (zh) 气垫行程调节装置
CN202132585U (zh) 气动执行器
CN205275149U (zh) 升降旋转立柱
CN204419479U (zh) 一种伺服变量泵
CN206316716U (zh) 割草机机头的轴承与齿轮轴装配机的轴承压入机构
CN201433869Y (zh) 一种压力可控砂浆泵
CN201425008Y (zh) 一种恒速恒压计量泵
CN208327266U (zh) 一种高精度多级丝杆升降平台结构
CN208898090U (zh) 一种工件转移用机械手臂
CN202418077U (zh) 一种电机驱动伺服阀
CN205380677U (zh) 一种气动机械手装置
CN201368087Y (zh) 行程精密分割气缸
CN203272037U (zh) 电控比例变量轴向柱塞泵
CN207830273U (zh) 一种试验机专用高低速合成作动器
CN205715033U (zh) 一种控制油缸速度环及位置环的数字控制阀
CN201535282U (zh) 双出头大行程油缸
CN201324940Y (zh) 车铣复合机床b轴的回转机构
CN210829979U (zh) 一种可监控大行程液压阀状态的新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