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2832U -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2832U
CN203632832U CN201320660808.3U CN201320660808U CN203632832U CN 203632832 U CN203632832 U CN 203632832U CN 201320660808 U CN201320660808 U CN 201320660808U CN 203632832 U CN203632832 U CN 203632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hamber
ante
back cavity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08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崧
王辉
黄莹
姜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3206608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2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2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28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08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internal, e.g. ear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14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external, e.g. earcaps or earm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14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external, e.g. earcaps or earmuffs
    • A61F11/145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external, e.g. earcaps or earmuffs electric, e.g. for active noise redu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包括:第一耳塞部、第二耳塞部和将该两个耳塞部连接起来的软线连接部。第一耳塞部的第一前腔设有第一前腔麦克风、第一后腔设有第一后腔麦克风以及可充电电源;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前腔设有第二前腔麦克风、第二后腔设有第二后腔麦克风以及主电路装置。第一前腔和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通过软线连接部中的信号线传送到主电路装置中的降噪处理电路单元,第二前腔和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降噪处理电路单元,可充电电源的电能通过软线连接部中的电源线传送到第二耳塞部中的主电路装置中。该耳机可以在不影响声学和电学性能的前提下将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做成耳塞式结构。

Description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耳机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例如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主动降噪式耳机的工作原理是,先由安置在耳机内的麦克风侦测环境中的噪声信号,然后将噪声信号传至耳机内的降噪电路中,降噪电路根据噪声信号进行实时运算以产生与噪声信号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抵消信号,抵消信号通过耳机内的扬声器发射出去来抵消环境中的噪声。由于增加了蓝牙模组、蓝牙天线和主动降噪部件,因此,现有的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的整体尺寸较大,一般均采用环耳式或头戴式设计。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100为头戴式结构,包括一对环耳部(即第一环耳部110和第二环耳部120)以及将该对环耳部机械连接和电连接起来的头条130,其中,在第一环耳部110中设有第一麦克风111和可充电电源(如可充电锂电池)112,在第二环耳部120中设有第二麦克风121和主电路板122,主电路板122包括降噪电路和蓝牙模组。第一麦克风111所侦测到的噪声信号通过头条130中的信号线传送到主电路板122中的降噪电路,第二麦克风121所侦测到的噪声信号直接传送到主电路板122中的降噪电路。可充电电源112通过头条130中的电源线为主电路板122提供电源。第一麦克风111、第二麦克风121和降噪电路构成主动降噪部件,蓝牙模组则用于实现信号设备(如手机等)与耳机100之间的无线通信。此外,在头条130上设置有蓝牙配对键123,用于蓝牙耳机的配对。现有的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100的主要缺点是,佩戴时间较长时用户体验较差。另外,由于其体积庞大,人们不便单手将其佩戴到头上,因而限制了其使用场合,例如,在开车时不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通过采用小型声学元件和电路元件,在不影响声学和电学性能的前提下将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做成耳塞式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包括第一耳塞部、第二耳塞部和将该两个耳塞部连接起来的软线连接部。第一耳塞部包括第一前腔和第一后腔,在第一前腔中设有第一前腔麦克风,在第一后腔中设有第一后腔麦克风以及可充电电源。第二耳塞部包括第二前腔和第二后腔,在第二前腔中设有第二前腔麦克风,在第二后腔中设有第二后腔麦克风以及主电路装置,其中,所述主电路装置包括降噪处理电路单元和无线通信电路单元。所述软线连接部中设有信号线和电源线,所述第一耳塞部中的第一前腔麦克风和第一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通过所述软线连接部中的信号线传送到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降噪处理电路单元,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第二前腔麦克风和第二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降噪处理电路单元,所述可充电电源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所述软线连接部中的电源线传送到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主电路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耳塞部的第一前腔和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前腔可以呈喇叭形。这样,所述第一耳塞部的第一前腔和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前腔作为入耳部分,可以牢靠地塞入使用者的内耳,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
优选地,所述第一前腔麦克风在第一前腔中的相对位置可以与所述第二前腔麦克风在第二前腔中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后腔麦克风在第一后腔中的相对位置可以与所述第二后腔麦克风在第二后腔中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可以提高降噪效果。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单元可以包括蓝牙模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后腔的腔壁上还可以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蓝牙配对键。或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后腔中还可以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标签。
优选地,所述第一耳塞部还可以设有四探针孔,用于接驳四探针充电座,以便对所述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或者,优选地,所述第一耳塞部还可以设有USB接口,用于接驳外部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的优点在于,体积较小,可以方便地携带及佩戴。另外,长时间佩戴时不会有不舒服感,且佩戴牢靠,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由于每个耳塞部的前腔和后腔各设置一个麦克风,因此可以提高主动降噪效果,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较高的音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主动降噪式蓝牙耳机的结构;
图2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的结构;
图3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设置在第一耳塞部中的第一前腔麦克风和第一后腔麦克风;
图4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设置在第二耳塞部中的第二前腔麦克风和第二后腔麦克风;
图5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设置在第一耳塞部中的可充电电源;
图6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设置在第二耳塞部中的主电路装置;
图7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四探针式充电接口和充电座。
在附图中,
100-现有的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110-第一环耳部;111-第一麦克风;112-可充电电源;
120-第二环耳部;121-第二麦克风;122-主电路板;123-蓝牙配对键;
130-头条;
200-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210-第一耳塞部;210a-第一前腔;210b-第一后腔;211-第一前腔麦克风;212-第一后腔麦克风;213-可充电电源;214-四探针孔;
220-第二耳塞部;220a-第二前腔;220b-第二后腔;221-第二前腔麦克风;222-第二后腔麦克风;223-主电路装置;224-蓝牙配对键;
230-软线连接部;300-四探针充电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另外,限定词“第一”、“第二”并不表示具体元件或结构的序号或重要性,只是用于区别两个类似的元件或结构。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200包括第一耳塞部210、第二耳塞部220和将该两个耳塞部连接起来的软线连接部230。
更为详细地,图3示出了设置在第一耳塞部210中的第一前腔麦克风和第一后腔麦克风;图4示出了设置在第二耳塞部220中的第二前腔麦克风和第二后腔麦克风;图5示出了设置在第一耳塞部210中的可充电电源;图6示出了设置在第二耳塞部220中的主电路装置。如图3-6所示,第一耳塞部210包括第一前腔210a和第一后腔210b,在第一前腔210a中设有第一前腔麦克风211,在第一后腔210b中设有第一后腔麦克风212以及可充电电源213。第二耳塞部220包括第二前腔220a和第二后腔220b,在第二前腔220a中设有第二前腔麦克风221,在第二后腔220b中设有第二后腔麦克风222以及主电路装置223,其中,所述主电路装置223包括降噪处理电路单元和无线通信电路单元(未示出)。
软线连接部230中设有信号线和电源线(未示出),第一耳塞部210中的第一前腔麦克风211和第一后腔麦克风212所侦测的噪声信号通过软线连接部230中的信号线(未示出)传送到第二耳塞部220中的降噪处理电路单元,第二耳塞部220中的第二前腔麦克风221和第二后腔麦克风222所侦测的噪声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降噪处理电路单元,可充电电源213所产生的电能通过软线连接部230中的电源线(未示出)传送到第二耳塞部220中的主电路装置223中。
第一耳塞部210的第一前腔210a和第二耳塞部220的第二前腔220a可以做成喇叭形。这样,作为入耳部分的第一耳塞部210的第一前腔210a和第二耳塞部220的第二前腔220a插入使用者的内耳时,可以牢靠地塞在内耳中,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
第一前腔麦克风211和第二前腔麦克风221分别用于侦测第一耳塞部210和第二耳塞部220中的扬声器(未示出)所发出的声音,第一后腔麦克风212和第二后腔麦克风222分别用于侦测第一耳塞部210和第二耳塞部220的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这样,当第一前腔麦克风211、第一后腔麦克风212、第二前腔麦克风221和第二后腔麦克风222所侦测到的噪声信号传至耳机200内的降噪电路单元时,该降噪电路单元可以根据噪声信号进行实时运算以产生与噪声信号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抵消信号,并将该抵消信号通过耳机200内的扬声器发射出去来抵消环境中的噪声。优选地,第一前腔麦克风211在第一前腔210a中的相对位置与第二前腔麦克风221在第二前腔220a中的相对位置相同,第一后腔麦克风212在第一后腔210b中的相对位置与第二后腔麦克风222在第二后腔220b中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单元可以包括蓝牙模组,并在第二耳塞部220的第二后腔220b的腔壁上可以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蓝牙配对键224。也可以在第二耳塞部220的第二后腔220b中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标签以替代蓝牙配对键224。当装有NFC读卡器的电子设备(例如NFC手机)靠近所述蓝牙耳机时,该电子设备就可以读取该蓝牙耳机的NFC标签芯片内的蓝牙地址等耳机配对信息,从而与该蓝牙耳机进行快速配对。
图7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四探针式充电接口和充电座。如图7所示,第一耳塞部210还可以设有四探针孔214,用于接驳四探针充电座300,以便对可充电电源213进行充电。另外,也可以在第一耳塞部210设有USB接口,以替代四探针孔214,用于接驳外部电源,以便对耳机200进行充电。
从前面的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的优点在于,体积较小,从而可以方便地携带及佩戴。另外,长时间佩戴时不会有不舒服感,且佩戴牢靠,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由于每个耳塞部的前腔和后腔各设置一个麦克风,因此可以提高主动降噪效果,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较高的音质体验。
应该注意,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变形和组合,而这些改进、变形和组合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该明白,上述具体描述只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耳塞部、第二耳塞部和将该两个耳塞部连接起来的软线连接部,其中,
第一耳塞部包括第一前腔和第一后腔,在第一前腔中设有第一前腔麦克风,在第一后腔中设有第一后腔麦克风以及可充电电源;
第二耳塞部包括第二前腔和第二后腔,在第二前腔中设有第二前腔麦克风,在第二后腔中设有第二后腔麦克风以及主电路装置,其中,所述主电路装置包括降噪处理电路单元和无线通信电路单元;
所述软线连接部中设有信号线和电源线,所述第一耳塞部中的第一前腔麦克风和第一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通过所述软线连接部中的信号线传送到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降噪处理电路单元,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第二前腔麦克风和第二后腔麦克风所侦测的噪声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降噪处理电路单元,所述可充电电源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所述软线连接部中的电源线传送到所述第二耳塞部中的主电路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部的第一前腔和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前腔呈喇叭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腔麦克风在第一前腔中的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前腔麦克风在第二前腔中的相对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后腔麦克风在第一后腔中的相对位置与所述第二后腔麦克风在第二后腔中的相对位置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单元包括蓝牙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后腔的腔壁上还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蓝牙配对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塞部的第二后腔中还设有用于蓝牙耳机配对的NFC标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部还设有四探针孔,用于接驳四探针充电座,以便对所述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部还设有USB接口,用于接驳外部电源。
CN201320660808.3U 2013-10-24 2013-10-24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2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0808.3U CN203632832U (zh) 2013-10-24 2013-10-24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0808.3U CN203632832U (zh) 2013-10-24 2013-10-24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2832U true CN203632832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080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2832U (zh) 2013-10-24 2013-10-24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2832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5727A1 (zh) * 2014-10-30 2016-05-06 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降噪效果的入耳式耳机
CN106101902A (zh) * 2016-08-08 2016-11-09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
CN107635173A (zh) * 2017-11-10 2018-01-26 东莞志丰电子有限公司 运动型高清通话触控蓝牙小耳机
WO2018032129A1 (zh) * 2016-08-13 2018-02-22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
CN109348322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前馈降噪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
WO2019141167A1 (zh) * 2018-01-19 2019-07-25 王晓蕾 一种辅助睡眠眼罩
US10561532B2 (en) 2016-06-29 2020-02-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retrofitting a hearing protector, and a hearing protector
WO2021218781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通信系统
TWI800159B (zh) * 2021-12-15 2023-04-21 溫吉正 反饋主動降噪式的聲腔模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5727A1 (zh) * 2014-10-30 2016-05-06 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降噪效果的入耳式耳机
US10561532B2 (en) 2016-06-29 2020-02-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retrofitting a hearing protector, and a hearing protector
CN106101902A (zh) * 2016-08-08 2016-11-09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
WO2018032129A1 (zh) * 2016-08-13 2018-02-22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
CN107635173A (zh) * 2017-11-10 2018-01-26 东莞志丰电子有限公司 运动型高清通话触控蓝牙小耳机
WO2019141167A1 (zh) * 2018-01-19 2019-07-25 王晓蕾 一种辅助睡眠眼罩
CN109348322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前馈降噪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
WO2021218781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通信系统
TWI800159B (zh) * 2021-12-15 2023-04-21 溫吉正 反饋主動降噪式的聲腔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2832U (zh) 主动降噪式无线耳机
US20210377646A1 (en) Split-type wireless earphones
CN204761668U (zh) 动圈发声和动铁发声组合型的蓝牙耳机
KR200460949Y1 (ko) 스피커를 갖는 아이폰 케이스
CN208540114U (zh) 一种基于nfmi技术的蓝牙耳机
CN212649682U (zh) 组合tws后可成为头戴式的蓝牙耳机
CN203909716U (zh) 一种新型的意念耳机
GB2573211A (en) Wireless earphone charging cradle
CN106998509A (zh) 一种带蓝牙传输的无线麦克风
CN204157027U (zh) 具有保护、监听和通信功能的耳机
CN212486738U (zh) 一种追踪型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5960378U (zh) 一种音频转换器
CN209345401U (zh) 一种智能手机助听装置
CN206698392U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08322839A (zh) 具有蓝牙耳机充电功能的外置设备及蓝牙耳机系统
CN212936148U (zh) 耳机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578731U (zh) 一种舒适型高保真音质耳机
CN204145749U (zh) 一种骨传导助听器
CN105843031A (zh) 耳道内语音报时表
CN206674157U (zh) 一种便携式耳机装置
CN207150795U (zh) 一种c型入耳式无线耳机
CN103957294A (zh) 一种将普通耳机转化为蓝牙耳机的装置
CN202617346U (zh) 耳骨助听装置
CN203840406U (zh) 一种将普通耳机转化为蓝牙耳机的装置
CN201114690Y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