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6024U -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6024U
CN203626024U CN201320541982.6U CN201320541982U CN203626024U CN 203626024 U CN203626024 U CN 203626024U CN 201320541982 U CN201320541982 U CN 201320541982U CN 203626024 U CN203626024 U CN 203626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seat
blow
line
sit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19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仕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WELL SANITARY WA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WELL SANITARY WAR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WELL SANITARY WAR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WELL SANITARY WAR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419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26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6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60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臭型坐便器,所述坐便器包括一便盆和一安装在所述便盆上的冲洗机构,所述便盆包括一坐便盆体和一坐便口,所述坐便口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体上,所述坐便盆体进一步包括一坐便盆壁和一由所述坐便盆壁围绕形成的坐便盆腔,所述坐便口与所述坐便盆腔连通;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一进水通道和一排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坐便盆体的坐便盆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除臭型坐便器,采用改进排污通道的排污管道设计,利用清水来防止臭味回转,并且采用活性炭吸附层吸收坐便盆腔内的残余臭味,有效清除坐便器内的臭味,这样清除异味的方法简单,环保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洁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背景技术
坐便器,又称马桶,一项伟大的发明,有效解决了人类的生理需求。
现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多都采用坐便器,并且部分家庭也是采用坐便器。使用坐便器,特别对身体残疾的使用者,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在多人多次使用过程中,坐便器中容易产生臭味,使用者在使用时产生不悦感。一般是需要用洁厕剂,才能有效清除坐便器中的臭味。然而,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不会在每次使用坐便器后清洗坐便器,因此坐便器中常常残留臭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型坐便器,所述坐便器能有效清除坐便器内的异味,保持坐便器洁净无臭。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包括:
一便盆,所述便盆包括一坐便盆体和一坐便口,所述坐便口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体上,所述坐便盆体进一步包括一坐便盆壁和一由所述坐便盆壁围绕形成的坐便盆腔,所述坐便口与所述坐便盆腔连通;和
一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安装在所述坐便盆体上,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一进水通道和一排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坐便盆体的坐便盆腔连通,所述排污通道进一步包括一进污口、一排污口和一排污管道,所述进污口设置在所述坐便盆腔的底部,所述排污口与下水道相通,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进污口和所述排污口。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排污管道、一第二排污管道和一第三排污管道,所述第三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道呈S形,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的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所述第二排污管道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二拐点P2。
优选地,所述进污口与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二拐点P2之间的高度差为H1,所述进污口与所述排污管道第一拐点P1之间的距离为H2,H1>H2。
优选地,所述第二拐点P2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且h≥5cm,所述污水易于积聚在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通过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二拐点P2,并且在污水完全从所述排污管道排出后,清水积聚在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清水不易返回至所述坐便盆腔内,这样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出现溅水的尴尬现象,和防止臭味从所述第二排污管道流通至所述坐便盆腔内。
优选地,所述坐便口包括一坐便口壁和一由所述坐便口壁形成的坐便口通道,所述坐便口壁延伸与所述坐便盆壁连接,所述坐便口通道与所述进水通道相通,所述进水通道内水一部分流入所述坐便口通道,所述坐便口壁上进一步包括多个水流孔,所述坐便口通道内的水从所述水流孔冲洗所述坐便盆腔内。
优选地,所述坐便口进一步包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紧贴所述坐便口壁的下壁上,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吸收所述坐便盆腔内的臭味,保持所述坐便盆体洁净无异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除臭型坐便器,采用改进排污通道的排污管道设计,利用清水来防止臭味回转,并且采用活性炭吸附层吸收坐便盆腔内的残余臭味,有效清除坐便器内的臭味,这样清除异味,方法简单,环保无污染,可重复利用,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除臭型坐便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除臭型坐便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依据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除臭型坐便器。所述除臭型坐便器包括一便盆10和一冲洗机构20,所述冲洗机构20安装在所述便盆10上。
所述便盆10包括一坐便盆体11和坐便口12,所述坐便口12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体11上。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坐便器时,使用者坐在所述坐便口12上。
所述坐便盆体11进一步包括一坐便盆壁111和一由所述坐便盆壁111围绕形成的坐便盆腔112,所述坐便口12与所述坐便盆腔112相通。所述坐便盆腔112呈圆锥形,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坐便器时,产生的粪便污物从所述坐便盆壁111滑落至所述坐便盆腔112的底部。
所述冲洗机构20安装在所述便盆10上,所述冲洗机构20将所述便盆10内的粪便污物清除干净,保持所述便盆10洁净。所述冲洗机构20包括一进水通道21和一排污通道22,所述进水通道21和所述排污通道22与所述坐便盆体11的坐便盆腔112连通,所述排污通道22进一步包括一进污口221、一排污口222和一排污管道223,所述进污口221设置在所述坐便盆腔112的底部,所述排污口222与下水道相通,所述排污管道223连通所述进污口221和所述排污口222。
所述排污管道223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排污管道2231、一第二排污管道2232和一第三排污管道2233,所述第三排污管道2233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道2231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所述第一排污管道2231的一端与所述进污口221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的一端与所述排污口222连通。
所述排污管道呈S型,所述第一排污管道2231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2233的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拐点P1,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2233的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二拐点P2。
所述进污口221与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二拐点P2之间的高度差为H1,所述进污口221与所述排污管道223第一拐点P1之间的距离为H2,H1>H2,这样污水从所述排污管道223内流通时,污水从所述坐便盆腔112底部的进污口221流通至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排污管道2231,经过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拐点P1,在逐渐累积过程中,流过所述第三排污管道2233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在污水过少时,污水聚集在所述第一排污管道2231和所述第三排污管道2233内,即所述第一拐点P1的两侧,这样阻止了臭味从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流通回至所述坐便盆腔112内。
所述第二拐点P2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拐点P1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且h≥5cm,所述污水易于积聚在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拐点P1,通过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二拐点P2,并且在污水完全从所述排污管道223排出后,清水积聚在所述排污管道223的第一拐点P1,清水不易返回至所述坐便盆腔112内,这样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出现溅水的尴尬现象,和防止臭味从所述第二排污管道2232流通回至所述坐便盆腔112内。
所述坐便口12进一步包括坐便口壁121和一由所述坐便口壁121形成的坐便口通道122,所述坐便口壁121延伸与所述坐便盆壁111连接,所述坐便口通道122与所述进水通道21相通,所述进水通道21内的一部分水流入所述坐便口通道122内,所述坐便口壁121进一步包括多个水流孔1211,所述坐便口通道122内的水从所述水流孔1211冲洗所述坐便盆腔112。
所述坐便口12进一步包括一活性炭吸附层123,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3紧贴所述坐便口壁121的下壁,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3吸收所述坐便盆腔112内残余的臭味,保持所述坐便盆体11洁净无异味。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便盆,所述便盆包括一坐便盆体和一坐便口,所述坐便口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体上,所述坐便盆体进一步包括一坐便盆壁和一由所述坐便盆壁围绕形成的坐便盆腔,所述坐便口与所述坐便盆腔连通;和
一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安装在所述坐便盆体上,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一进水通道和一排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坐便盆体的坐便盆腔连通,所述排污通道进一步包括一进污口、一排污口和一排污管道,所述进污口设置在所述坐便盆腔的底部,所述排污口与下水道相通,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进污口和所述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排污管道、一第二排污管道和一第三排污管道,所述第三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呈S型,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的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所述第二排污管道与所述第三排污管道的连接处为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二拐点P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口与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二拐点P2之间的高度差为H1,所述进污口与所述排污管道第一拐点P1之间的距离为H2,H1>H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拐点P2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污管道的第一拐点P1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h,且h≥5cm。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任一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口进一步包括一坐便口壁和一由所述坐便口壁形成的坐便口通道,所述坐便口壁延伸与所述坐便盆壁连接,所述坐便口通道与所述进水通道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口壁上进一步包括多个水流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口进一步包括一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紧贴所述坐便口壁的下壁上。
CN201320541982.6U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6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982.6U CN203626024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982.6U CN203626024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6024U true CN203626024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19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6024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26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42453U (zh) 一种新型节水防溅坐便器
CN104088347B (zh) 全自动节水防溅臀蹲坐两用便器
CN203626024U (zh) 一种除臭型坐便器
CN109458005A (zh) 一种整体卫厕系统
CN202787458U (zh) 立、蹲组合便池
CN107246056B (zh) 一种防污水反溅使用卫生的马桶及其使用方法
CN203247677U (zh)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
CN203924287U (zh) 一种防异味防溅水的便器
CN201459887U (zh) 横排式无水箱节水马桶
CN202359634U (zh) 多功能环保座便器
CN202347632U (zh) 防堵马桶
CN202288097U (zh) 有机液体封味免冲水小便池
CN201390998Y (zh) 分排式节水坐便器
CN201395848Y (zh) 排污口前置式节水马桶
CN104032819A (zh) 一种防异味防溅水的便器
CN202689154U (zh) 一种座厕
CN203583600U (zh) 节能环保排水系统
CN204238328U (zh) 一种节水防臭坐便器
CN204456355U (zh) 一体式机械化全自动节水蹲便器
CN201024515Y (zh) 一种节水除臭蹲便器
CN201372479Y (zh) 卫生间洁具冲洗装置
CN204418336U (zh) 防臭坐便器及多功能节水防臭坐便器
CN207974213U (zh) 节水小便器
CN203346962U (zh) 卫生间节水系统
CN202577508U (zh) 随冲式多功能节水环保座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