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3304U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23304U CN203623304U CN201320849035.3U CN201320849035U CN203623304U CN 203623304 U CN203623304 U CN 203623304U CN 201320849035 U CN201320849035 U CN 201320849035U CN 203623304 U CN203623304 U CN 2036233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nd
- hovercar
- chassis
- water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底盘,下船身,车轮,传动系统,操作系统,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机翼和旋翼,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在壳体、底盘、下船身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水平翼包含安定面和升降舵,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后端,双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设置在底盘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和推进器,水舵和推进器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下部,航空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操作系统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集成现有的汽车、船舶、飞行器的共性技术,解决了差异性技术,实现在不同介质中行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陆地、水面以及空中行进的载运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通工具大都工作在单一的工作区域,如只能在陆地行驶的汽车,只能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能在水面行进的舰船。随着科技的发展,两栖类车辆由于其多用性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有了三栖车辆,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一定的跑道才能飞、降,陆地行驶通过性差,水面行驶速度不够快等。当今社会,在抢险救灾中对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要求日益强烈,目前的交通工具均不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应急事件中成为满足全部要求的载运车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载运车辆能够对水、陆、空区域的特定目标位置实现零距离快速抵达的功能,不受路况、周围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也能保证工作能力的载运车辆。
因为需要在水陆空三种不同的介质中运动,所以需要有适合各自介质不同的推进方式,存在一些需要协调解决的特殊问题。如何协调解决利用现有的汽车、舰船、飞行器的共性技术和成品部件,是设计和实现应用于不同工作介质中的载运车辆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飞行汽车,集成现有的汽车、舰船、飞行器的共性技术和成品部件,解决差异性技术,能够快速切换运行模式,实现在不同工作介质中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底盘,下船身,车轮,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其中壳体固定设置在底盘上,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机翼和旋翼,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上机翼通过铰轴与壳体铰接,底盘与下船身连接,在壳体、底盘、下船身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水平翼包含安定面和升降舵,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端和后端,双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设置在底盘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和推进器,水舵和推进器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下部,航空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操作系统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
所述壳体、底盘和下船身都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轻合金构件制成的整体件,三者之间密封粘连接。
所述航空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共轨注入式柴油发动机。
所述上机翼包含有前缘襟翼、副翼和后缘襟翼。
所述旋翼的旋转轴在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向后倾摆的范围为30′~3°。
所述机身后端两侧的双垂直尾翼分别向外倾3°,并设有方向舵和航行灯。
所述汽车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的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有耦合器。
所述壳体前端面上设有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壳体中后侧面上设有航空发动机的进气口道。
所述操作系统还包含有导航系统、通讯系统和/或定位系统。
上述水陆飞行汽车的底盘上还设置有应急避险装置,所述应急避险装置包括电瓶和电机,电瓶与电机电联接,电机与水陆飞行汽车的传动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水陆飞行汽车,集成现有的汽车、舰船、飞行器的共性技术和成品部件,通过对差异性分析,前后分别设置两种发动机,使整体质量分布更加平衡,并能够快速切换水、陆、空的运行模式,实现在不同工作介质中行进。由于顶部设置有可以收折的上机翼和旋翼,启动汽车发动机或同时启动航空发动机,在陆地上如同越野车一样行驶,在水面上如同船舶一样航线,同时也能够在陆地或水面上短距离滑跑起、降,也可垂直起降以及悬停。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员和物资的运送方式,能够对水、陆、空区域的特定目标位置实现零距离快速抵达,极大的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示意图(对称结构只画出了一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陆地行驶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面行驶状态后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空中飞行状态示意图;
图中:1-汽车发动机,2-操作系统,3-壳体,4-耦合器,5-旋翼,6-上机翼,7-双垂直尾翼,8-航空发动机,9-升降舵,10-边条翼,11-车轮,12-底盘,13-安定面,14-下船身,15-水舵,16-推进器,17-方向舵,18-航空发机的进气口道,19-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20-航行灯,21-应急避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3,底盘12,下船身14,车轮11,传动系统,操作系统2,其中壳体3固定设置在底盘12上,设置在壳体3顶部的上机翼6和旋翼5,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上机翼6通过铰轴与壳体3铰接,底盘12与下船身14连接,在壳体3、底盘12、下船身14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10,水平翼包含安定面13和升降舵9,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端和后端,双垂直尾翼7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10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1设置在底盘12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11和推进器16,水舵15和推进器16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12下部,航空发动机8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5,操作系统2包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
优选的,壳体3、底盘12和下船身14都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轻合金构件制成的整体件,三者之间密封粘连接。这种复合材料结构生产周期短,气密性好,防腐、隐身,同时减轻车体总重量,增加水陆飞行汽车的有效载荷。
优选的,航空发动机8是涡轮增压共轨注入式柴油发动机。效率高,燃烧充分,节约燃料成本。
优选的,上机翼6包含有前缘襟翼、副翼和后缘襟翼。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以便获得较大的升力,减少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
优选的,旋翼5的旋转轴在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向后倾摆的范围为向后倾摆30′~3°。通过变换旋翼轴前后倾角使得旋翼面向后的倾转角度改变来控制升降,即使发动机故障出现,整机依旧可以在保持前行惯性的情况下,靠旋翼自旋降落。
优选的,机身后端两侧的双垂直尾翼7分别向外倾3°,并设有方向舵17和航行灯20。保证在空中高速飞行时仍有足够的航向稳定性。
优选的,汽车发动机1和航空发动机8的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有耦合器4。耦合状态下增大整机的动力,根据工况选择耦合器4的耦合或分离。分离时可以节约整机燃油。
优选的,壳体3前端面上设有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19,壳体3中后侧面上设有航空发动机的进气口道18。两款发动机分别设置进气口道,保证了发动机在不同介质中正常运转。
优选的,操作系统2还包包含有导航系统、通讯系统和/或定位系统。以便于协同作业,更加快速的达到目的地。
优选的,水陆飞行汽车的底盘12上还设置有应急避险装置21,所述应急避险装置21包括电瓶和电机,电瓶与电机电联接,电机与水陆飞行汽车的传动系统连接。当遇到停机或发动机故障时,启动应急避险装置,可以继续飞行或紧急迫降,提高飞行时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在陆上行驶时,通过操作系统2的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首先锁定运动状态和变换装置,上机翼6绕铰轴贴壳体3向后收平,旋翼5向后收折,倒贴在壳体3的顶部。根据路况启动汽车发动机1和/或启动航空发动机8,即可实现如同越野汽车一样行驶。
如图5所示,在水面上航行时,通过操作系统2的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首先锁定运动状态和变换装置,上机翼6绕铰轴展开,旋翼5复位打开,根据负重载荷启动汽车发动机1和/或启动航空发动机8,通过操作系统2控制水舵15和推进器16,即可实现如同船舶一样航行。展开的上机翼6可以提升水陆飞行汽车在水面航行时的浮力,如果载荷过重可以使旋翼5进入工作状态,进一步提升水陆飞行汽车在水面航行时的浮力。
如图6所示,在空中飞行时,通过操作系统2的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首先锁定运动状态和变换装置,上机翼6绕铰轴展开,旋翼5复位打开。根据自然环境,启动汽车发动机1和启动航空发动机8,并且耦合二者传动系统间的耦合器4,通过操作系统2的准自动控制系统操控方向舵17、升降舵9以及安定面13,在上机翼6和旋翼5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在地面短距离滑跑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在无跑道的状况下,可只启动航空发动机8,通过传动系统驱动旋翼5,实现垂直起、降和飞行。如在遇到沼泽区域时,可通过旋翼5实现无障碍通过,甚至悬停。
在陆上行驶遇到障碍无法继续前行时,如桥梁断裂、隧道垮塌等即可通过旋翼5实现垂直起飞,越过路障。
本实用新型集成现有的汽车、舰船、飞行器的共性技术和成品部件,解决了差异性技术,能够快速切换运行模式,实现在不同工作介质中行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员和物资的运送方式,能够对水、陆、空区域的特定目标位置实现零距离快速抵达,极大的提高了运输效率,特别是在抢险救灾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3),底盘(12),下船身(14),车轮(11),传动系统,操作系统(2),其特征在于:壳体(3)固定设置在底盘(12)上,设置在壳体(3)顶部的上机翼(6)和旋翼(5),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上机翼(6)通过铰轴与壳体(3)铰接,底盘(12)与下船身(14)连接,在壳体(3)、底盘(12)、下船身(14)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10),水平翼包含安定面(13)和升降舵(9),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端和后端,双垂直尾翼(7)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10)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1)设置在底盘(12)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11)和推进器(16),水舵(15)和推进器(16)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12)下部,航空发动机(8)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5),操作系统(2)包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底盘(12)和下船身(14)都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轻合金构件制成的整体件,三者之间密封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8)是涡轮增压共轨注入式柴油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翼(6)包含有前缘襟翼、副翼和后缘襟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5)的旋转轴在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向后倾摆的范围为3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后端两侧的双垂直尾翼(7)分别向外倾3°,并设有方向舵(17)和航行灯(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1)和航空发动机(8)的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有耦合器(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前端面上设有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19),壳体(3)中后侧面上设有航空发动机的进气口道(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2)还包含有导航系统、通讯系统和/或定位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水陆飞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陆飞行汽车的底盘(12)上还设置有应急避险装置(21),所述应急避险装置(21)包括电瓶和电机,电瓶与电机电联接,电机与水陆飞行汽车的传动系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49035.3U CN203623304U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49035.3U CN203623304U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23304U true CN203623304U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80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4903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23304U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233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2873A (zh) * | 2013-12-20 | 2014-04-02 | 胡新如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CN104589940A (zh) * | 2014-11-14 | 2015-05-06 | 王运宏 | 陆空两用飞车 |
CN104589940B (zh) * | 2014-11-14 | 2017-01-04 | 王运宏 | 陆空两用飞车 |
-
2013
- 2013-12-20 CN CN201320849035.3U patent/CN20362330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2873A (zh) * | 2013-12-20 | 2014-04-02 | 胡新如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CN103692873B (zh) * | 2013-12-20 | 2015-11-18 | 胡新如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US9505282B2 (en) | 2013-12-20 | 2016-11-29 | Xinru HU | Amphibious flying car |
CN104589940A (zh) * | 2014-11-14 | 2015-05-06 | 王运宏 | 陆空两用飞车 |
CN104589940B (zh) * | 2014-11-14 | 2017-01-04 | 王运宏 | 陆空两用飞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92873B (zh)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
CN204915162U (zh) | 一种海陆空四轴双体交通工具 | |
CN206012959U (zh) | 一种多涵道垂直起降无人机 | |
CN106347663A (zh) | 一种翼身融合飞翼布局的无人机 | |
CN203528804U (zh) | 一种大型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 |
CN103640675B (zh) | 水面三体两栖无人艇 | |
CN205060011U (zh) | 一种油动变距四旋翼无人机旋翼-操纵系统 | |
CN110254720B (zh) | 一种飞翼布局太阳能无人机 | |
CN203681869U (zh) | 适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结构 | |
CN103496305A (zh) | 一种飞行汽车 | |
CN101961974A (zh) | 水陆空多域机动载运车辆 | |
CN108945434B (zh) | 一种地效飞行器 | |
CN110217391B (zh) |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前掠固定翼无人机 | |
CN201525255U (zh) | 一种可水陆行驶的旋翼机登陆艇 | |
CN110775266A (zh) | 基于油电混动的海空两栖航行器 | |
CN103192981A (zh) | 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 | |
CN108177491A (zh) | 一种可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
CN106828913A (zh) |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 |
KR101037995B1 (ko) | 수직 이착륙이 가능한 위그선 | |
CN203511975U (zh) | 高适航性经济型地效翼船 | |
CN2695270Y (zh) | 水陆空三栖飞行器 | |
CN117262214B (zh) | 一种水陆两栖短距起降地效飞行器 | |
CN203623304U (zh) |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 |
CN211139665U (zh) |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 | |
CN208306996U (zh) | 一种自动装卸垂直起降固定翼货运无人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