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9610U -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9610U
CN203619610U CN201320710905.9U CN201320710905U CN203619610U CN 203619610 U CN203619610 U CN 203619610U CN 201320710905 U CN201320710905 U CN 201320710905U CN 203619610 U CN203619610 U CN 203619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main body
circumferential slot
stiff end
anastomosi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09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东
董家鸿
李崇辉
张爱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3207109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9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9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96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吻合装置,包括:管状的主体,其两端分别设有沿径向凹陷的周向槽;插入在主体的内腔的防栓血管,其具有两个由内向外翻折到主体的两端的外周上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以及用于把套接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外的供体血管和受体血管分别扎绑到相应周向槽内的第一结扎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不但可以把供体血管和受体血管彼此牢固畅通地连接,而且可以保证较佳的吻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中,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和心脏移植等手术中通常需要完成大量的血管吻合。
目前,使用截取的聚乙烯管插入两个彼此分开的血管,然后通过结扎线把供体血管和受体血管共同绑扎到聚乙烯管的两端,使得供体和受体血管彼此连通。然而,这种吻合技术的缺点是绑扎后的结扎线容易出现倾斜,严重时会滑脱并导致移植手术失败。另外,手术中不便于适当地旋转聚乙烯管以使供体与受体血管的匹配角度更佳,从而影响吻合效果,更加不利于经验欠缺的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吻合装置,不但可以把供体血管和受体血管彼此牢固畅通地连接,而且可以保证较佳的吻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吻合装置,包括:管状的主体,其两端分别设有沿径向凹陷的周向槽;插入在主体的内腔的防栓血管,其具有两个由内向外翻折到主体的两端的外周上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以及用于把套接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外的供体和受体血管分别扎绑到相应周向槽内的第一结扎线。其中,周向槽的深度和开口宽度均大于第一结扎线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周向槽构造成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的槽,并在其与主体的外周的相交处构造有倒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主体的外周的中央处设有方便旋转的夹持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周向槽的内壁的粗糙度小于等于主体的外表面的粗糙度,而夹持槽的内壁的粗糙度大于主体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的外径大于1.0mm且小于10mm,周向槽的开口宽度为0.4-0.6mm,而深度为0.2-0.4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端与供体血管之间设有用于把第一固定端绑扎到周向槽内的第二结扎线,在第二固定端与受体血管之间也设有用于把第二固定端绑扎到周向槽内的第二结扎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通过第一结扎线把供体和受体血管及防栓血管绑扎到相应的周向槽内,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技术的缺陷,即避免绑扎后第一结扎线出现倾斜或滑脱的情况。另外,防栓血管可以有效地避免吻合手术后出现血栓。此外,夹持槽可以方便于手术器械夹持主体,从而便于精准移动或转动,以达到更好的吻合效果。同时,可以利于经验欠缺的人员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从而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的主体。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10。该血管吻合装置10包括主体2,其在图2中也同时示出。主体2大致成管状,优选由聚乙烯材料制成。主体2两端可分别用于连接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
为了防止吻合后血管内出现血栓,在主体2的内壁上还需附有血管。例如,在主体2的内腔插入有防栓血管8。防栓血管8具有两个由内向外翻折到主体2的外周上的第一固定端81和第二固定端82。第一固定端81和第二固定端82可通过第二结扎线7分别绑扎到主体2两端的外周,这样可以方便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的套接。然而容易理解,当主体2的外径小于等于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的内径时,由此可以进一步方便套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主体2的外周的中央处可设有夹持槽23。夹持槽23可方便于手术器械(例如镊子)夹持固定,由此可以精准移动、旋转主体2。容易理解,夹持槽23的粗糙度越高越容易夹稳。然而,由于主体2的外周用于套接血管,因此主体2的外周的粗糙度要比夹持槽23的粗糙度低。
为了防止结扎线3出现倾斜和滑落的情况,在主体2的两端可分别设有沿径向凹陷的周向槽21和周向槽22。周向槽21、22可构造成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的槽。当防栓血管8的第一固定端81和第二固定端82分别翻折到主体2的两端的外周后,通过第二结扎线7将其绑扎到相应的周向槽内,使得防栓血管8能够固定在主体2上,从而可以方便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的套接。然而,当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分别套接在第一固定端81和第二固定端82时,可以使用第一结扎线3将其分别绑扎到周向槽21、22内。由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结扎线3出现倾斜或滑脱。
为了防止周向槽21、22的径向顶端滑破血管,可将周向槽21、22与主体2外周的相交处构造成圆滑的倒角。由于主体2的外表面与血管都会产生相对滑动,因此需要将其外表面构造光滑。同理周向槽21、22的内壁也需要构造光滑。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吻合手术后在周向槽21、22的内壁与血管之间产生滑动最为频繁,因此周向槽21、22的内壁的粗糙度应该小于主体2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对于技术熟练的人员来说,可以不需要使用第二结扎线7。在这种情况下,周向槽21、22的深度和开口宽度均大于第一结扎线3的直径,使得绑扎后的第一结扎线3的外周不会超出主体2的外周边界,从而便于覆盖在此的组织完全归位,由此加快手术后的康复时间。另外,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周向槽21、22的开口宽度为0.4-0.6mm且深度为0.2-0.4mm时,这样能够恰好把供体血管1与第一固定端81及受体血管5与第二固定端82分别共同绑扎固定到周向槽21和22内,并使其在周向槽21、22内的滑动距离最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吻合装置10,通过第一结扎线3把供体血管1和受体血管5及防栓血管8绑扎到相应的周向槽内,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技术的缺陷,即避免绑扎后第一结扎线3出现倾斜或滑脱的情况。其中,防栓血管8可以有效地避免吻合手术后出现血栓。此外,夹持槽23可以方便于手术器械夹持主体,从而便于精准移动或转动,以达到更好吻合效果。同时,利于经验欠缺的人员操作。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径向凹陷的周向槽; 
插入在所述主体的内腔的防栓血管,所述防栓血管具有两个由内向外翻折到所述主体的两端的外周上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以及 
用于把套接到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外的供体血管和受体血管分别扎绑到相应所述周向槽内的第一结扎线; 
其中,所述周向槽的深度和开口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结扎线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槽构造成横截面为矩形或弧形的槽,并且所述周向槽与主体的外周的相交处构造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外周的中央处设有方便旋转的夹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槽的内壁的粗糙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的粗糙度,而所述夹持槽的内壁的粗糙度大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的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径大于1.0mm且小于10mm,所述周向槽的开口宽度为0.4-0.6mm,而深度为0.2-0.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端与供体血管之间设有用于把所述第一固定端绑扎到所述周向槽内的第二结扎线,在所述第二固定端与受体血管之间也设有用于把所述第二固定端绑扎到所述周向槽内的第二结扎线。 
CN201320710905.9U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9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0905.9U CN203619610U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0905.9U CN203619610U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9610U true CN203619610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090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9610U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9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9985A (zh) * 2016-09-30 2017-02-22 王沛 一次性无菌血管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9985A (zh) * 2016-09-30 2017-02-22 王沛 一次性无菌血管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6542A (zh) 一种将植入体装载到输送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WO2010122548A3 (en) Assembly, device ki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CN203619610U (zh)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MY161806A (en) Bayonet fastening
CN204542288U (zh) 一种输尿管导引鞘用的卡锁机构
CN208392061U (zh) 一种具有多工位的夹持组件及夹具
CN203619611U (zh) 一种血管吻合装置
CN205218383U (zh) 带孔的套类零件的定位装置
CN203089290U (zh) 磁化血管钳及磁化血管钳紧松器
CN204840630U (zh) 一种可拆卸的扩张管助推手柄
CN203619714U (zh) 一种吻合支架管
CN205460459U (zh) 一种无剪切体外循环管道连接器
CN106581801A (zh) 一种便携式胰岛素笔架
CN105014278A (zh) 一种锥形管加工定位装置
CN204890075U (zh) 一种血管吻合器
CN202637608U (zh) 一种留置针
CN202715089U (zh) 带针头锁定装置的注射器
CN204272742U (zh) 木榧嫁接定位装置
CN203772400U (zh) 用于离心管的天平托盘
CN205109706U (zh) 一种试管夹
CN207041702U (zh) 一种便携式胰岛素笔架
CN203641215U (zh) 一种插接式杆子
CN202742241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205323832U (zh) 试管底座
GB2570082A (en) Chromatography colum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