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6736U -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6736U
CN203616736U CN201320868825.6U CN201320868825U CN203616736U CN 203616736 U CN203616736 U CN 203616736U CN 201320868825 U CN201320868825 U CN 201320868825U CN 203616736 U CN203616736 U CN 203616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strate
switch pipe
touch screen
induction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88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88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6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6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67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屏和显示装置。该触控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有导电图形、触控开关管和接收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输出的感测信号的触控感应线,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和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支撑物和与所述支撑物连接且向所述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的公共电极,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相对设置,且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之间形成触控电容。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

Description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技术逐渐向低成本、高良率、大尺寸、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制造工艺技术上,可以将ITO传感器(ITOSensor)、盖板(Cover lens)以及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整合制造,以降低触控屏的生产成本并使其厚度变薄,更可避免贴合工艺中产生的贴合不良的问题;在材料技术上,可发展ITO的有机或无机替代材料、掌握软性薄膜及基板技术,或在盖板的材料上采用新塑料材料替代较昂贵的强化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塑料板;在结构技术上,发展出了外挂式触控屏(Add on Mode Touch Panel)、覆盖表面式触控屏(OnCell Touch Panel)以及内嵌式触控屏(In Cell Touch Panel),其中,内嵌式触控屏的集成度高、合格率低、整体厚度薄以及重量轻。
现有技术中,内嵌式触控屏可包括:光敏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或者电阻式触控屏。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该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设置液晶层3,下基板2的背面设置背光源4,当用户按压上基板1后,按压位置的液晶层3的厚度发生变化,相应的液晶电容值发生变化,其中,液晶电容的一端连接触控发射线,另一端连接触控感测线,通过判断触控感应线输出的电压值而获得发生变化的液晶电容的位置,从而确定出触摸点位置。
现有技术中,内嵌式触控屏需设置触控发射线和触控感应线,从而导致触控屏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屏和显示装置,用于简化触控屏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有导电图形、触控开关管和接收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输出的感测信号的触控感应线,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和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支撑物和与所述支撑物连接且向所述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的公共电极,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相对设置,且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之间形成触控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上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数据线限定出像素子单元;
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电连接,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线电连接,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所述栅线之上。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所述栅线和与所述栅线相邻的触控感应线之上。
可选地,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的部分结构,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源极为所述触控感应线的部分结构,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有源层图形位于所述栅线之上,所述源极通过跨设于所述栅线和所述触控感应线上方的连接图形与所述有源层图形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虚拟线和虚拟线开关管,所述触控感应线通过所述虚拟线开关管与所述虚拟线连接,且所述虚拟线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和彩色矩阵图形,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图形和所述彩色矩阵图形之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物为导电隔垫物,所述支撑物形成于所述公共电极之上;或者,
所述支撑物为非导电隔垫物,所述公共电极形成于所述支撑物之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屏和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触控屏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触控屏的栅极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触控屏的栅极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触控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一衬底基板11上形成有导电图形12、触控开关管和接收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输出的感测信号的触控感应线,导电图形12通过触控开关管和触控感应线连接。
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13,第二衬底基板13上形成有支撑物14和与支撑物14连接且向支撑物14提供公共电极信号的公共电极15,支撑物14和导电图形12相对设置,且支撑物14和导电图形12之间形成触控电容16。
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5充当了触控发射线,而该公共电极15向支撑物14提供的发射信号为公共电极信号。
本实施例中,支撑物14为导电隔垫物,则支撑物14形成于公共电极15之上。而公共电极15形成于第二衬底基板13之上。其中,导电隔垫物可以为在有机绝缘材料中加入导电颗粒而制成,例如:导电颗粒可以为金球。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则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7。
可选地,第一衬底基板11上设置有钝化层18,钝化层18位于导电图形12之上,该钝化层18可对导电图形12起到保护作用,且还可以避免导电图形12和支撑物14发生接触。
可选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还可以设置非导电隔垫物19,该非导电隔垫物19可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起到支撑作用。具体地,该非导电隔垫物19可形成于公共电极15之上。其中,非导电隔垫物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图3为图2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则该第一基板包括:形成于第一衬底基板11之上的栅线20和数据线21,栅线20和数据线21限定出像素子单元22。每个像素子单元22内形成有薄膜晶体管23和像素电极24。本实施例中,触控开关管25为薄膜晶体管,则触控开关管25的栅极与栅线20电连接,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与触控感应线26电连接,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与导电图形12电连接。三个像素子单元22可形成一个像素单元,例如:三个像素子单元22分别对应于彩膜基板上的红色矩阵图形、绿色矩阵图形和蓝色矩阵图形。部分或者每个像素单元对应于一个导电图形12和触控开关管25,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对应于一个导电图形12和触控开关管25,如图3所示,导电图形12和触控开关管25形成于像素单元的一个像素子单元22中。触控感应线26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且该触控感应线26与数据线21平行。
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则第二基板包括:形成于第二衬底基板13上的黑矩阵图形44和彩色矩阵图形,公共电极15位于黑矩阵图形44和彩色矩阵图形之上。其中,彩色矩阵图形可包括红色矩阵图形41、绿色矩阵图形42或者蓝色矩阵图形43,则红色矩阵图形41、绿色矩阵图形42和蓝色矩阵图形43依次排列于第二衬底基板13上。优选地,支撑物14形成于黑矩阵图形44上方的公共电极15上。进一步地,该第二基板还可以包括:平坦层45,该平坦层45形成于红色矩阵图形41、绿色矩阵图形42、蓝色矩阵图形43和黑矩阵图形44之上,公共电极15形成于平坦层45之上。
图4为图2中触控屏的等效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触控电容16为可变电容,触控电容16的一端(即:支撑物)与公共电极15连接,触控电容16的另一端(即:导电图形)通过触控开关管25与触控感应线26连接,触控感应线26与外围的信号处理器27连接。当栅线输出栅极信号时,触控开关管25在栅极信号的控制下开启,栅极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触控电容16通过开启的触控开关管25与触控感应线26导通。公共电极15向触控电容16的一端提供公共电极信号Vcom,触控电容16的另一端向触控感应线26输出感测信号,触控感应线26将该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触摸是否发生以及当触摸发生时的触摸点位置。当触摸发生时,触控电容16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触控电容16两端的压差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的感测信号发生变化,触控感应线26将发生变化的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触摸发生以及触摸点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该触控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触控屏的区别在于:第一基板的结构不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则该第一基板包括:形成于第一衬底基板(图中未示出)之上的栅线20和数据线21,栅线20和数据线21限定出像素子单元22。像素子单元22包括薄膜晶体管23和像素电极24,其中,薄膜晶体管23形成于栅线20之上。触控感应线26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且触控感应线26与数据线21平行,触控开关管25形成于栅线20之上。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为栅线20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即为栅线20。薄膜晶体管23的有源层图形231位于栅线20之上,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232和漏极233位于有源层图形231之上且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232与数据线21连接,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233与像素电极24连接。栅线20之上形成有栅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形231位于栅绝缘层之上,数据线21之上形成有钝化层(图中未示出),像素电极24位于钝化层之上,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233上方的钝化层上形成有过孔234,像素电极24填充于过孔234内以实现与漏极233连接。
触控开关管25的栅极为栅线20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栅极即为栅线20。触控开关管25的有源层图形251位于栅线20之上,该有源层图形251与薄膜晶体管23的有源层图形231同层设置。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和漏极252位于有源层图形251之上且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为触控感应线26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即为触控感应线26。本实施例中,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为导电图形,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与导电图形为一体结构,该结构既作为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也作为导电图形,从而实现了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与导电图形12连接。栅线20之上形成有栅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形251位于栅绝缘层之上,数据线21和触控感应线26之上形成有钝化层(图中未示出)。漏极252(即:导电图形)上设置有支撑物投影区28,该支撑物投影区28为第二基板上的支撑物14在导电图形上的投影位置。
图6为实施例二中触控屏的栅极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触控感应线26与栅线垂直,当栅线输出栅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触控开关管在栅极信号的控制下开启,触控电容16通过开启的触控开关管25与触控感应线26导通,触控感应线26将该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触摸是否发生以及当触摸发生时的触摸点位置。当触摸发生时,触控电容16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触控电容16两端的压差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的感测信号发生变化,触控感应线26将发生变化的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触摸发生以及触摸点位置。
可选地,该第一基板还可以包括:虚拟(dummy)线和虚拟线开关管29,触控感应线通过虚拟线开关管29与虚拟线连接,且虚拟线接地。具体地,虚拟线开关管29的栅极与栅线连接,虚拟线开关管29的源极与触控感应线连接,虚拟线开关管的漏极与虚拟线连接,其中,虚拟线开关管29的栅极与位于最下方的一条栅线连接。由于公共电极信号VCom的电压会通过触控电容与触控开关管传递到触控感应线上,久而久之这种漏电会使得触控电容两端的压差为零,从而导致触控失灵,因此在每一帧扫描结束时触控感应线可通过虚拟线将每条触控感应线上的电荷释放掉,从而有效避免了触控失灵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本实施例中,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栅线之上,不会占用像素子单元内部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像素开口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该触控屏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触控屏的区别在于:第一基板的结构不同。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则该第一基板包括:形成于第一衬底基板(图中未示出)之上的栅线20和数据线21,栅线20和数据线21限定出像素子单元22。像素子单元22包括薄膜晶体管23和像素电极24,其中,薄膜晶体管23形成于栅线20之上。触控感应线26与栅线20同层设置,且触控感应线26与数据线21平行,触控开关管25形成于栅线20和与该栅线20相邻的触控感应线26之上。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为栅线20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即为栅线20。薄膜晶体管23的有源层图形231位于栅线20之上,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232和漏极233位于有源层图形231之上且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232与数据线21连接,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233与像素电极24连接。栅线20之上形成有栅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形231位于栅绝缘层之上,数据线21之上形成有钝化层(图中未示出),像素电极24位于钝化层之上,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233上方的钝化层上形成有过孔234,像素电极24填充于过孔234内以实现与漏极233连接。
触控开关管25的栅极为栅线20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栅极即为栅线20。触控开关管25的有源层图形251位于栅线20之上,该有源层图形251与薄膜晶体管23的有源层图形231同层设置。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为触控感应线26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即为触控感应线26。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通过跨设于栅线20和触控感应线26上方的连接图形30与触控开关管25的有源层图形251连接。连接图形30与数据线21同层设置。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位于有源层图形251之上,本实施例中,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为导电图形,也就是说,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与导电图形为一体结构,该结构既作为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也作为导电图形,从而实现了触控开关管25的漏极252与导电图形12连接。栅线20和触控感应线26之上形成有栅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形251位于栅绝缘层之上,数据线21和连接图形30之上形成有钝化层(图中未示出)。漏极252(即:导电图形)上设置有支撑物投影区28,该支撑物投影区28为第二基板上的支撑物14在导电图形上的投影位置。触控感应线26上方的栅绝缘层和钝化层上形成有过孔31,连接图形30填充于过孔31内以实现与触控感应线26连接,而连接图形30的另一端形成于有源层图形251上,从而使得有源层图形251通过连接图形30与触控开关管25的源极(即:触控感应线26)连接。
图8为实施例三中触控屏的栅极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触控感应线26与栅线平行,且触摸点与信号处理器27之间形成线路电阻电容负载(RC)。当栅线输出栅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触控开关管在栅极信号的控制下开启,触控电容16通过开启的触控开关管25与触控感应线26导通,触控感应线26将该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触摸是否发生以及当触摸发生时的触摸点位置。当触摸发生时,触控电容16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触控电容16两端的压差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的感测信号发生变化,触控感应线26将发生变化的感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器27,信号处理器27将感测信号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触摸发生以及触摸点位置。
可选地,该第一基板还可以包括:虚拟线和虚拟线开关管,触控感应线通过虚拟线开关管与虚拟线连接,且虚拟线接地。本实施例中,对虚拟线和虚拟开关管的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本实施例中,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栅线和触控感应线之上,不会占用像素子单元内部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像素开口率。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屏的区别在于:支撑物14为非导电隔垫物,则公共电极15形成于支撑物14之上。具体地,支撑物14形成于平坦层45之上,而公共电极15覆盖于支撑物14之上。本实施例中,支撑物14、位于支撑物14之上的公共电极15以及导电图形12形成触控电容16。此时,支撑物(非导电隔垫物)14和位于支撑物14之上的公共电极15形成一结构,该结构具备导电隔垫物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支撑物(非导电隔垫物)14和位于支撑物14之上的公共电极15形成一具备导电功能的支撑物,该支撑物具备导电功能的部分为位于支撑物14之上的公共电极15。
对第二基板的其余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中的第一基板还可以采用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中的第二基板,此处不再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触控屏。该触控屏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所述的触控屏,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触控屏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有导电图形、触控开关管和触控感应线,导电图形通过触控开关管和触控感应线连接,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支撑物和与支撑物连接的公共电极,支撑物和导电图形相对设置,且支撑物和导电图形之间形成触控电容。
所述方法包括:
公共电极向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
导电图形通过触控开关管向触控感应线输出感测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的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所述的触控屏。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的驱动方法中,第一基板中的导电图形和第二基板中的支撑物之间形成触控电容,由公共电极向形成触控电容一端的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该公共电极作为触控发射线向触控电容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避免了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发射线,从而简化了触控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触控屏抗干扰能力强,从而可应用于大尺寸触控屏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有导电图形、触控开关管和接收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输出的感测信号的触控感应线,所述导电图形通过所述触控开关管和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支撑物和与所述支撑物连接且向所述支撑物提供公共电极信号的公共电极,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相对设置,且所述支撑物和所述导电图形之间形成触控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上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数据线限定出像素子单元;
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电连接,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线电连接,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所述栅线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所述触控开关管形成于所述栅线和与所述栅线相邻的触控感应线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栅极为所述栅线的部分结构,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源极为所述触控感应线的部分结构,所述触控开关管的有源层图形位于所述栅线之上,所述源极通过跨设于所述栅线和所述触控感应线上方的连接图形与所述有源层图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虚拟线和虚拟线开关管,所述触控感应线通过所述虚拟线开关管与所述虚拟线连接,且所述虚拟线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黑矩阵图形和彩色矩阵图形,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图形和所述彩色矩阵图形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为导电隔垫物,所述支撑物形成于所述公共电极之上;或者,
所述支撑物为非导电隔垫物,所述公共电极形成于所述支撑物之上。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触控屏。
CN201320868825.6U 2013-12-26 2013-12-26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6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8825.6U CN203616736U (zh) 2013-12-26 2013-12-26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8825.6U CN203616736U (zh) 2013-12-26 2013-12-26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6736U true CN203616736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882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6736U (zh) 2013-12-26 2013-12-26 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67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283A (zh) * 2013-12-26 2014-04-0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760704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274630B2 (en) 2013-12-31 2016-03-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283A (zh) * 2013-12-26 2014-04-0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699283B (zh) * 2013-12-26 2018-12-1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760704A (zh) * 2013-12-31 2014-04-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100826A1 (zh) * 2013-12-31 2015-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274630B2 (en) 2013-12-31 2016-03-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4406B2 (en) In-cell touch module, its driving metho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455205B (zh) 内置式触摸屏及液晶显示器
CN101510037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205068348U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3513808B (zh) 触摸面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检测及显示方法
CN1051594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9443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05375439U (zh) 一种内嵌式自容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101887200B (zh) 集成电容式触摸屏的电子纸及其驱动方法
CN103699283A (zh) 触控屏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293737A (zh) 内嵌电容式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41916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2059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04040A (zh) 触控式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2955311A (zh) 一种内置触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629545A (zh) 触摸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60703A (zh) 双栅面板内嵌式触控装置
WO2017124607A1 (zh) 触摸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8626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1607591U (zh) 一种内嵌触感式显示装置
CN104765498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9891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133802U (zh) 内嵌式电容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控制装置
CN10407699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摸定位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