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5442U - 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5442U
CN203615442U CN201320733389.1U CN201320733389U CN203615442U CN 203615442 U CN203615442 U CN 203615442U CN 201320733389 U CN201320733389 U CN 201320733389U CN 203615442 U CN203615442 U CN 20361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jet pipe
range hood
blade
ho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333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锋
覃有升
晋海彬
姚树林
黎本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333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5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54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身;叶轮,所述叶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叶轮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叶片;以及喷管,所述喷管设在所述叶轮内且邻近所述叶轮的内周面设置,所述喷管上设有喷孔,所述喷管与所述叶片的最短距离的范围为10mm~35mm。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通过在喷管上设置喷孔,水汽从喷孔中喷出并喷射到叶轮上,对叶轮尤其是叶片进行清洗。当喷管离叶轮太近时,抽风工作时容易出现气动干扰,从而产生噪音,而当喷管离叶轮太远时,清洗效果则受影响。当把喷管与叶片的最短距离设为10mm~35mm时,能使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同时又能保证喷管对叶轮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聚灰尘或者污垢等脏物,为减轻用户烦恼,市场上出现了带清洗功能的吸油烟机。现有的带清洗功能吸油烟机,主要是清洗藏污纳垢最严重的叶轮,清洗的方式为:在喷管上开设喷孔,水汽从喷孔中喷出并喷射到叶轮上,对叶轮尤其是叶片进行清洗。
图1和图2所示的为现有的具有喷管的风机叶轮组件。其中,
β1A为叶片进口安装角;
β1为喷射蒸汽相对(叶片)速度的方向角;
i为气流冲角,i=β1A1
已知叶片进口安装角β1A为81°,径向喷射时蒸汽相对(叶片)速度的方向角β1为90°,可求得i角为-9°。
在清洗过程中,叶轮边转动边清洗。根据叶片气流冲角的空气性能特性,当气流冲角i小于0°时,叶片工作面容易出现边界分离现象,导致部分叶片的工作面难以接触到水汽,不能实现全面清洗,如图3所示,C为叶片的边界分离层。也就是说,气流冲角为-9°时,喷管不能够对叶轮实现全面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清洗效果好、能实现叶片工作面全面清洗的吸油烟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包括:机身;叶轮,所述叶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叶轮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叶片;以及喷管,所述喷管设在所述叶轮内且邻近所述叶轮的内周面设置,所述喷管上设有喷孔,所述喷管与所述叶片的最短距离的范围为10mm~35mm。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通过在喷管上设置喷孔,水或者蒸汽从喷孔中喷出并喷射到叶轮上,对叶轮尤其是叶片进行清洗。而当喷管离叶轮太近时,在抽风工作时容易出现气动干扰,从而产生噪音,反之,当喷管离叶轮太远时,则会影响清洗效果。当把喷管与叶片的最短距离设为10mm~35mm时,能够使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同时又能够保证喷管对叶轮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管与所述叶片的最短距离为15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叶片形成为弧形,且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超出所述叶轮的内周面向内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朝向与所述喷管距离最近的叶轮的内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孔具有沿所述喷管的周向隔开的上孔壁和下孔壁,所述上孔壁和所述下孔壁分别沿所述喷管的径向延伸,所述上孔壁和所述下孔壁与所述喷管的轴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构成喷射角,所述喷射角的范围为11°~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射角为2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轴向间隔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管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机身上;和喷射部,所述喷射部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喷射部设在所述叶轮内且所述喷管设在所述喷射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垂直相连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之间通过圆角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一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具有喷管的风机叶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喷管的风机叶轮组件的边界分离现象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叶轮的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喷孔的蒸汽喷射角的角度的推导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喷孔的蒸汽喷射角为60度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喷孔的蒸汽喷射角为22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身10;
叶轮20;叶片21;
喷管30;喷孔31;上孔壁311;下孔壁312;安装部32;喷射部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
如图4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机身10、叶轮20以及喷管30。具体来说,叶轮20可枢转地安装在机身10上,叶轮20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叶片21,喷管30设在叶轮20内且邻近叶轮20的内周面设置,喷管30上设有喷孔31,喷管30与叶片21的最短距离的范围为10mm~3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通过在喷管30上设置喷孔31,水或者蒸汽从喷孔31中喷出并喷射到叶轮20上,对叶轮20尤其是叶片21进行清洗。而当喷管30离叶轮20太近时,在抽风工作时容易出现气动干扰,从而产生噪叫声,反之,当喷管30离叶轮20太远时,则会影响清洗效果。当把喷管30与叶片21的最短距离设为10mm~35mm时,能够使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同时又能够保证喷管30对叶轮20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6所示,喷管30与叶片21的最短距离L为15mm±2mm。也就是说,从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和使喷管30对叶轮20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两方面考虑,把喷管30与叶片21的最短距离L设为15mm±2mm时,综合效果最优。
为了使抽油烟机具有良好的吸烟气效果,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叶片21形成为弧形,且每个叶片21的一端超出叶轮20的内周面向内延伸。由此,当叶片21随叶轮20转动时,弧形的叶片21与气流的方向相适应,使烟气更易于被抽走。
为了使从喷孔31中喷出的水汽对叶轮20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喷管30上的喷孔31朝向与喷管30距离最近的叶轮20的内周面。由此,从喷孔31喷出的水汽更易于喷射到叶轮20上,达到对叶轮20进行清洗的目的。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喷孔31具有沿喷管30的周向隔开的上孔壁311和下孔壁312,上孔壁311和下孔壁312分别沿喷管30的径向延伸,上孔壁311和下孔壁312与喷管30的轴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构成喷射角,喷射角的范围为11°~60°。
换言之,喷管30的管壁具有一定的厚度,喷管30包括外管壁和内管壁,喷孔31贯通喷管30的外管壁和内管壁。喷管30的截面形成为环形,喷孔31的截面形成为扇环形,并且喷孔31的上孔壁311和下孔壁312分别构成扇环形结构的两条直线边,喷管30的内管壁和外管壁分别构成扇环形结构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喷孔31的上孔壁311和下孔壁312的分别沿喷管30的径向延伸,也就是说,扇环形结构的两条直线边向喷管30的轴心延伸均能与喷管30的轴心相连,并且这两条直线边与轴心相连之后构成的夹角即为喷射角,该喷射角的角度决定了从喷孔31中喷出的水或者蒸汽的喷射面积,也就决定了喷管30所能清洗的叶轮20的范围。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蒸汽和/或水的喷射角为γ,o点为叶轮20中心点,a点为喷管30中心点,b点为叶片21入口点,O、a、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bd为叶片21工作面入口切线。od为垂直于bd的辅助线,c点是以oa为半径所作的圆与线段bd的交点。
其中,oa=82.8mm;ob=100.8mm;β=81°;
此时,∠obd=∠i’=90°-81°=9°;
其中,∠i’=-∠i=9°;
由于od=ob*sin9°;
sin∠ocd=od/oc=(ob*sin9°)/oc=(ob*sin9°)/oa;
则∠ocd=arcsin(ob*sin9°)/oa;
将oa和ob的值带入上式可得:∠ocd=11°;
即蒸汽喷射角γ=∠ocd=11°。
因此,当蒸汽喷射角γ=11°时,气流冲角i为0°。当气流冲角为0°时,喷射到叶片21上的水汽处于边界分离的临界状态,抽油烟机的叶片21工作面不出现边界分离现象,喷管30可以实现对叶片21的全面清洗。
进一步地,当γ大于11°时,相应地,可推导出i大于0°,此时,喷射到叶片21上的水汽不处于边界分离状态,吸油烟机的叶片21工作面同样不会出现边界分离现象,叶片21可以得到全面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蒸汽喷射角γ越大,蒸汽的喷射距离越远,喷射压力越小,喷洗效果会越差。经过实验验证,喷管30中蒸汽的喷洗距离极限是第三个叶片21,如图8所示。此时,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推导出喷射角a为60°。也就是说,当喷射角a为60°时,吸油烟机的叶片21工作面同样不会出现边界分离现象,使叶片21得到全面清洗。由于喷射角a的具体推导过程与图7中的推导过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当喷射角a满足11°≤a≤60°时,就不会出现叶片21工作面边界分离的现象,同时蒸汽又具备一定的喷射压力以满足喷洗效果。
另外考虑到蒸汽是斜向往叶片21上喷射的,在喷射点处可以形成沿叶轮20圆周方向和叶轮20径向方向的两个喷射分力,其中蒸汽对叶片21的清洗效果主要取决于圆周方向的喷射分力。而当喷射角不同时,径向的分力和圆周方向的分力会有显著不同。特别是当蒸汽沿径向喷射时,蒸汽在叶片21上的喷射点处的圆周方向的分速度为0,对油污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作用,冲洗效果较差。
因此,为了寻求最优的清洗效果,优选地,喷射角为22°±2°。图9为喷射角为22°的情况。
如图9所示,P和P’点分别为不同叶片21的工作面中点。C为蒸气喷射速度,Cr为径向分速度,Cu为圆周方向分速度。当蒸汽喷射角为22°时,蒸汽在P’点处圆周方向分速度Cu=C*sin22°,该方向的喷洗可对油污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喷孔31的数量不做限制,可选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喷孔31包括多个,多个喷孔31沿喷管30的轴向间隔开布置。由此,轴向隔开设置的喷孔31能够使叶片21在轴向上实现全面清洗,使清洗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喷管30包括安装部32和喷射部33,安装部32安装在机身10上,喷射部33与安装部32相连,喷射部33设在叶轮20内且喷管30设在喷射部33上,喷孔31设在喷射部33上。安装部32起到连接喷射部33和吸油烟机的作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部32与喷射部33垂直相连且安装部32与喷射部33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如图3所示,喷射部33位于叶轮20内,而安装部32则位于叶轮20之外,位于叶轮20内的喷射部33能够贴近叶轮20实现对叶轮20的内周面进行清洗,而位于叶轮20之外的安装部32能够更为方便的固定的机身10的侧面上,并使结构更为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安装部32与喷射部33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制。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部32与喷射部33一体形成。由此,当安装部32与喷射部33一体形成喷管30时,能够使喷管30成型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也降低了制备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叶轮,所述叶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叶轮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叶片;以及
喷管,所述喷管设在所述叶轮内且邻近所述叶轮的内周面设置,所述喷管上设有喷孔,所述喷管与所述叶片的最短距离的范围为10mm~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与所述叶片的最短距离为15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叶片形成为弧形,且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超出所述叶轮的内周面向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朝向与所述喷管距离最近的叶轮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具有沿所述喷管的周向隔开的上孔壁和下孔壁,所述上孔壁和所述下孔壁分别沿所述喷管的径向延伸,所述上孔壁和所述下孔壁与所述喷管的轴心之间的连线的夹角构成喷射角,所述喷射角的范围为11°~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角为2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轴向间隔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机身上;和
喷射部,所述喷射部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喷射部设在所述叶轮内且所述喷管设在所述喷射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垂直相连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之间通过圆角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喷射部一体形成。
CN201320733389.1U 2013-11-19 2013-11-19 吸油烟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5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3389.1U CN203615442U (zh) 2013-11-19 2013-11-19 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3389.1U CN203615442U (zh) 2013-11-19 2013-11-19 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5442U true CN203615442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33389.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5442U (zh) 2013-11-19 2013-11-19 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5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4396B (zh) * 2013-11-19 2017-03-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4396B (zh) * 2013-11-19 2017-03-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4776A1 (zh) 用于油烟机的集烟罩和具有其的油烟机
CN203454244U (zh) 吸油烟机
CN104654396A (zh) 吸油烟机
CN105251309A (zh) 高效节能静态除尘除雾器及其处理方法
CN203615442U (zh) 吸油烟机
KR102099346B1 (ko) 팬모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
CN103982218B (zh) 一种矿井用定向除尘风机
CN107061320A (zh) 电风机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06592348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风机系统的辅助降噪装置
CN109882447B (zh) 一种风机及具有其的吸油烟机
CN107339263A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风机系统的辅助降噪装置
CN104006429A (zh) 风机外置吸油烟机
CN204200679U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空调器
JP6375821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
CN101537401A (zh) 带净化功能的高效雾化器
CN110513327A (zh) 斜流风机和家电设备
CN203866754U (zh) 吹风装置
CN206356178U (zh) 远程喷雾机喷气式旋涡导流结构
CN20888687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JP2017125620A (ja) レンジフード
JP2017122518A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105569721A (zh) 一种矿用气雾联动的环形射流除尘系统
CN108644840A (zh) 一种烟机喷头及应用该喷头的自清洗吸油烟机
CN204866189U (zh) 一种生产水泥用增湿塔
CN208886871U (zh) 一种具有集流器的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