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5250U -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5250U
CN203615250U CN201320736700.8U CN201320736700U CN203615250U CN 203615250 U CN203615250 U CN 203615250U CN 201320736700 U CN201320736700 U CN 201320736700U CN 203615250 U CN203615250 U CN 20361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on
emitting diodes
effective
reflection parabo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367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兆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367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52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是与一光源元件套合设置,其包括:一反射杯及容设于反射杯的一反射件。经由反射件及反射杯的内壁面所具有不同曲率的反射抛物面,使得光源元件所发出光线,部分光线经由其中一反射抛物面反射出反射杯的出光口,而其余光线经由另一反射抛物面及反射部作二次反射出反射杯的出光口,进而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而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提升光效能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 ing Diode LED)的制造技术已逐渐成熟,LED灯具有低耗能、工作周期长、体积小、低污染等优点。也因此,LED灯具取代原本的传统阴极灯具而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照明设备中。而LED灯具的结构于设计上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何使得LED出光效率提出,整体照度提升,且避免因设计不佳而产生眩光的情况,都是开发者于开发灯具时需要注意到的。
请参阅图1,是已知一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由图1所示,一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包括有一反射杯11、及一光源元件12。反射杯11具有一进光口111、一出光口112、及一环侧壁113,其中,进光口111的轮廓形状是一平面,其是一基准面且其对应出光口112,环侧壁113的内壁面114的剖面形状是由出光口112至进光口111形成渐缩状态的一弧形曲面,且环壁面113的内壁面114是一反射镜面;以及光源元件12是设置接合于反射杯11的进光口111,用以发出光线,其中,垂直于基准面的光源元件12的中心轴Z1为发光光轴,光线由光源元件12的中心轴Z1而发出。因此,光源元件12所发出部分光线是经由环侧壁113的内壁面114而产生反射,使得部分光线可经由环侧壁113的内壁面114的曲率设计而能控制射出于出光口112的行进方向。
然而,反射杯11基于物理限制,光源元件12所发出其余光线按原本光路前进,实质上无法有效控制其余光线,因此整体光效能利用率不佳,进而导致产生照度偏低的情况。
因此,设计出一种新颖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通过经由一复合反射结构的设计有效提升光效能使用率,已成为现今业界刻不容缓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光线经由一复合反射结构的设计,使得光源所发出光线通过复合反射结构而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而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是与一光源元件套合设置,其包括:一反射杯,是包括一进光口、一出光口以及一环侧壁,进光口对应出光口,环侧壁是连接于该光口及出光口之间,其中,进光口的轮廓形状是一平面,平面是一基准面,环侧壁的内壁面的剖面形状是由出光口至进光口形成渐缩状态对称的一第一反射抛物面及一第二反射抛物面,第一反射抛物面连接第二反射抛物面;以及一反射件,是容设于反射杯中,反射件是包括一反射部及连接反射部的一固定部,反射部是对应进光口,而固定部是对应出光口且固设于出光口;其中,光源元件贴合于进光口上,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光源元件的一中心轴为发光光轴,进光口设置于第二反射抛物面的焦点上,而第一反射抛物面是对应反射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反射件及反射杯的内壁面所具有不同曲率的反射抛物面,使得光源元件所发出光线,部分光线经由第二反射抛物面反射,而其余光线经由反射部及第一反射抛物面作二次反射,进而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而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中,反射部可为一沿着中心轴往进光口形成的对称角锥,其具有一反射面,反射面对应第二反射抛物面,因此,其余光线经由反射面而反射至第二反射抛物面,再经由第二反射抛物面而反射出出光口,而能控制光线行进方向,并且,反射部非仅限于上述的内容的轮廓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中,反射部的截面尺寸是小于出光口的截面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中,固定部的剖面形状可为一圆柱,其一端面边缘往外延伸出至少一接合部,其接合于出光口上。并且,至少一接合部可为一L型固定件,L型固定件包括一支架部及一滑动部,支架部连接于滑动部,滑动部是垂直于支架部。此外,环侧壁的外壁面沿着出光口周围延伸形成一圆环部,其边缘是形成一导轨凹槽,导轨凹槽是对应滑动部,因此,可通过滑动部于导轨凹槽作反射件相对于进光口的距离调整,进而调校光线对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中,第一反射抛物面及第二反射抛物面可为一抛光表面或微透镜结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而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已知一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沿着引线II一II的剖视图。
图5是已知一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的配光曲线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立体图。由图2所示,一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2包括一反射杯21及一反射件3,反射件3是容设于反射杯21中。
请参阅图3及图4,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立体图以及图2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沿着引线II-II的剖视图。由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2,是与一光源元件20套合设置,反射杯21是包括一进光口211、一出光口212以及一环侧壁213,进光口211对应出光口212,环侧壁213是连接于进光口211及出光口212之间,其中,进光口211的轮廓形状是一圆形平面,其是一基准面,环侧壁213的内壁面214的剖面形状是由出光口212至进光口211形成渐缩状态对称的一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及一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连接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及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是一抛光表面或微透镜结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及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是一抛光表面并且具有不同曲率;以及反射件3是包括一反射部31及连接反射部31的一固定部32,反射部31是对应进光口211,而固定部32是对应出光口212且固设于出光口212,固定部32的剖面形状是一圆柱。
其中,光源元件20贴合于进光口211上,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光源元件20的一中心轴Z2为发光光轴,进光口211设置于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的焦点上,而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是对应该反射部31。因此,光源元件20亦为设置于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的焦点上,使得当光源元件20所发出光线,部分光线经由位于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的焦点上的光源元件20而入射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时,部分光线经由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反射而准直出射于出光口212。
进一步,反射部31是一沿着该中心轴Z2往进光口211形成的对称角锥,其具有一反射面311,反射面311对应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部31及固定部32剖面的最大直径是小于反射杯21的出光口212的有效总高度的三分之二,并且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的焦点是位于反射面311对应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之间,使得光源元件20所发出的其余光线于反射面311上作反射通过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的焦点后抵达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而于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上反射而准直出射于出光口212。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可通过反射件3及反射杯21的内壁面214所具有不同曲率的反射抛物面,使得光源元件20所发出光线,部分光线经由第二反射抛物面2142反射,而其余光线经由反射部31及第一反射抛物面2141作二次反射,进而控制光线行进方向,而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2、图3及图4。由图所示,固定部32一端面321边缘往外延伸出二接合部33,接合于出光口212上。并且,每一接合部33是一L型固定件,其包括一支架部331及一滑动部332,支架部331连接于滑动部332,滑动部332是垂直于支架部331;而环侧壁213的外壁面215沿着出光口212周围延伸形成一圆环部216,其边缘是形成二导轨凹槽2161,每一导轨凹槽2161是分别对应每一接合部33的滑动部33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可通过滑动部332于导轨凹槽2161作移动来调校光线对焦。
请参阅图5及图6,是分别为已知一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及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的配光曲线图,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由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相较于已知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所发出的光型更为尖锐,也就是说,能使得出光角度更为狭小。再者,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所得最大照度为1866.0坎德拉(Candela,CD),而已知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所得最大照度仅为931.91坎德拉,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相较于已知发光二极管灯座装置照度增加约一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能提升光效能使用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与一光源元件套合设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反射杯,包括一进光口、一出光口以及一环侧壁,该进光口对应该出光口,该环侧壁连接于该进光口及该出光口之间,其中,该进光口的轮廓形状是一平面,该平面是一基准面,该环侧壁的内壁面的剖面形状由该出光口至该进光口形成渐缩状态对称的一第一反射抛物面及一第二反射抛物面,该第一反射抛物面连接该第二反射抛物面;以及
一反射件,容设于该反射杯中,该反射件包括一反射部及连接该反射部的一固定部,该反射部对应该进光口,而该固定部对应该出光口且固设于该出光口;
其中,该光源元件贴合于该进光口上,且垂直于该基准面的该光源元件的一中心轴为发光光轴,该进光口设置于该第二反射抛物面的焦点上,而该第一反射抛物面对应该反射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反射部是一沿着该中心轴往该进光口形成的对称角锥,其具有一反射面,该反射面对应该第一反射抛物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反射部的截面尺寸小于该出光口的截面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部的剖面形状是一圆柱,其一端面边缘往外延伸出至少一接合部,其接合于该出光口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接合部是一L型固定件,该L型固定件包括一支架部及一滑动部,该支架部连接于该滑动部,该滑动部垂直于该支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侧壁的外壁面沿着该出光口周围延伸形成一圆环部,其边缘形成一导轨凹槽,该导轨凹槽对应该滑动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反射抛物面及该第二反射抛物面是一抛光表面或微透镜结构表面。
CN201320736700.8U 2013-11-19 2013-11-19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6700.8U CN203615250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6700.8U CN203615250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5250U true CN203615250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367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5250U (zh) 2013-11-19 2013-11-19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5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4784B2 (en) LED lamp including light guide and method of reflecting light using same
CN102072458B (zh) 用于led灯具的透镜
CN104676489A (zh) 一种景观照明灯反射器及景观照明灯具
CN105402687A (zh) 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
CN103471036B (zh) 一种理论无损光效的led光全反射准直系统
CN106764783B (zh)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
CN105156950B (zh) Led射灯
CN103499067B (zh) 对称结构式理论无损光效的led光全反射准直系统
CN107293631B (zh) 发光二极管
CN106764939B (zh) 一种消除杂散光的准直透镜
CN104180304A (zh) Led灯具及其配光透镜
CN109027968B (zh) 一种出光系统
CN205118733U (zh) 灯具的光学结构
CN203615250U (zh) 发光二极管用反射结构
CN103883978A (zh) 一种led一体式反光杯透镜
CN102367940B (zh) 组合折反式的汽车led前照灯远光光学系统
CN103486537A (zh)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其实现非点光源窄光输出的装置
CN102840546A (zh) 一种反光杯及包括该反光杯的跑道警戒灯
CN203731296U (zh) 发光二极管用二次组件结构
TWM478106U (zh) 發光二極體用反射結構
US20140177250A1 (en) Vehicle headlamp with laser lighting source
CN204005563U (zh) 一种高反光率led投射灯
CN104676468B (zh) 透镜组件及应用该透镜组件的led灯具
CN102200253A (zh) 一种用于led的光学透镜
CN201852040U (zh) 反光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