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8502U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08502U CN203608502U CN201320670321.3U CN201320670321U CN203608502U CN 203608502 U CN203608502 U CN 203608502U CN 201320670321 U CN201320670321 U CN 201320670321U CN 203608502 U CN203608502 U CN 203608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rating set
- air inlet
- chamber
- air
- cooling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43 silen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箱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室和发电机组腔室,进气腔室内设有制冷装置、风管和风机,制冷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冷却水管和控制主板,发电机组腔室内设有风道和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网状隔板。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兼具优良的除湿、散热和隔热性能,能很好地满足设备的温湿度控制要求和人员的操作环境要求,确保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温湿度较大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必须维持一定的温湿度状态,才能保证安全正常地运行。发电机组运行时的散热量很大,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降温方案,才能保证余热能够及时排除以避免温度超过允许值。现有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通常也只考虑通风降温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工作环境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进入发电机箱体内的冷空气中包含了较多的水分,吸收发电机组的热量后形成湿热空气,使发电机箱体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始终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加快了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频率,而且一旦发电机箱体内的温度发生变化,湿热空气会迅速在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上凝露,导致设备短路、绝缘性能降低、生锈老化等,严重危害设备安全运行。另外,现有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的通风降温系统,通常都是将散热后的热风直接排放到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作环境温度升高,不适于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湿散热效果好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室和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气腔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通气口;
所述进气腔室的侧面开设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气腔室内设有制冷装置、风管和风机,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冷却水管和控制主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制冷通道、散热通道和控制室,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制冷通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位于散热通道内,所述制冷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风管与进气口和通气口相连通,所述制冷通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盘绕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与冷水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与冷水出口相连通,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管上;
所述发电机组腔室内设有风道和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横向设置在所述通气口的上方,所述风道设置在网状隔板的下方,所述风道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通气口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朝上正对所述网状隔板,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导向风叶,所述导向风叶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
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上连接有翅片。
其中,所述风管上连接有风量控制阀。
其中,所述导向风叶分别沿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和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其中,所述进气腔室的侧面设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进气腔室和发电机组腔室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相连,使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整体形成一密闭空间,因此箱体内的热气不会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减少了对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外部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也不会影响到箱体内的工作环境,保证箱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2、进气腔室与发电机组腔室组成一空气循环回路,发电机组腔室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不断被抽入进气腔室内,通过在进气腔室内设置制冷装置,将吸入制冷通道内的空气中的水分直接冷凝液化,然后通过制冷通道底部的排水孔和排水管排放出去,制冷除湿后的冷空气再通过风道导入发电机组腔室内,对发电机组腔室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进行散热降温,如此循环达到了快速有效消除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湿气和热量的目的,而且冷空气在风机和导风风叶的作用下,形成多股冷风从下至上垂直吹向网状隔板,风力更大,送风范围更广,散热更均匀,散热效率更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兼具优良的除湿、散热和隔热性能,能很好地满足设备的温湿度控制要求和人员的操作环境要求,确保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温湿度较大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隔板; 2、进气腔室; 3、发电机组腔室; 10、通气口;
20、进气口; 21、冷水进口; 22、冷水出口; 23、排水口;
24、制冷装置; 25、风管; 26、风机; 27、风量控制阀;
28、检修门; 240、半导体制冷片; 241、冷却水管;
242、控制主板; 243、制冷通道; 244、散热通道;
245、控制室; 246、排水管; 247、翅片; 30、风道;
31、网状隔板; 32、排气口; 300、导向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内腔通过隔板1分隔为进气腔室2和发电机组腔室3,所述进气腔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20,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32,所述进气口20与排气口32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隔板1的底部设有通气口10;
所述进气腔室2的侧面开设有冷水进口21、冷水出口22和排水口23,所述进气腔室内设有制冷装置24、风管25和风机26,所述制冷装置24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半导体制冷片240、冷却水管241和控制主板242,所述壳体内设有制冷通道243、散热通道244和控制室24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0的冷端位于制冷通道243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0的热端位于散热通道244内,所述制冷通道243的两端分别通过风管25与进气口20和通气口10相连通,所述制冷通道243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通过排水管246与排水口23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241盘绕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0的热端上,所述冷却水管241的进水端与冷水进口21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241的出水端与冷水出口22相连通,所述控制主板242设置在所述控制室245内,所述控制主板242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40电连接,所述风机26设置在所述风管25上;
所述发电机组腔室3内设有风道30和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网状隔板31,所述网状隔板31横向设置在所述通气口10的上方,所述风道30设置在网状隔板31的下方,所述风道30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通气口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朝上正对所述网状隔板31,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导向风叶300,所述导向风叶300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40和风机26开始工作,同时向冷却水管241内通入冷却水,发电机组腔室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2和进气口20被吸入制冷通道243内,与半导体制冷片240的冷端接触时,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冷凝液化,形成液滴并通过排水孔和排水管246排出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外,同时空气的温度也急剧下降而形成冷空气,冷空气在风机26的鼓动下通过通气口10进入风道30内,经由导向风叶300的导流及分流后,形成多股冷风从下至上垂直吹向网状隔板31,对网状隔板31上安装的发动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然后再通过排气口32和进气口20进入制冷通道243内进行制冷除湿,如此循环达到快速有效消除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湿气和热量的目的。半导体制冷片240的热端上的热量则通过冷却水管241内通入的冷却水转移到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进气腔室2和发电机组腔室3的进气口20和排气口32相连,使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整体形成一密闭空间,因此箱体内的热气不会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减少了对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外部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也不会影响到箱体内的工作环境,保证箱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进气腔室2与发电机组腔室3组成一空气循环回路,发电机组腔室3内的空气在风机26的作用下不断被抽入制冷通道243内,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40的冷端的冷却作用,冷却形成冷空气,同时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冷凝液化形成液滴,通过排水管246排放出去,制冷除湿后的冷空气再通过风道30导入发电机组腔室3内,对发电机组腔室3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进行散热降温,如此循环达到了快速有效消除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湿气和热量的目的;而且冷空气在风机26和导风风叶300的作用下,形成多股冷风从下至上垂直吹向网状隔板31,风力更大,送风范围更广,散热更均匀,散热效率更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兼具优良的除湿、散热和隔热性能,能很好地满足设备的温湿度控制要求和人员的操作环境要求,确保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内的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温湿度较大的工作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上连接有翅片247。翅片247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冷却除湿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风管25上连接有风量控制阀27。通过调节风量控制阀27,可以增大或减少风量,以满足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的通风降温需求。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风叶300分别沿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和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从而使进入各个空气通道的风量均相同,而从各个出风口导出的风量也相同,散热更均匀。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组腔室3的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腔室2的侧面设有检修门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进气腔室和发电机组腔室,所述进气腔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通气口;
所述进气腔室的侧面开设有冷水进口、冷水出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气腔室内设有制冷装置、风管和风机,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半导体制冷片、冷却水管和控制主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制冷通道、散热通道和控制室,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制冷通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位于散热通道内,所述制冷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风管与进气口和通气口相连通,所述制冷通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盘绕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与冷水进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与冷水出口相连通,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管上;
所述发电机组腔室内设有风道和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横向设置在所述通气口的上方,所述风道设置在网状隔板的下方,所述风道包括壳体、风腔、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风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通气口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朝上正对所述网状隔板,所述风腔内设置有多个由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导向风叶,所述导向风叶将所述风腔分隔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上连接有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上连接有风量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风叶分别沿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和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消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室的侧面设有检修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0321.3U CN203608502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0321.3U CN203608502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08502U true CN203608502U (zh) | 2014-05-21 |
Family
ID=50721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7032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08502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085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3813A (zh) * | 2013-10-28 | 2014-01-22 | 双悦(福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
2013
- 2013-10-28 CN CN201320670321.3U patent/CN20360850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3813A (zh) * | 2013-10-28 | 2014-01-22 | 双悦(福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CN103533813B (zh) * | 2013-10-28 | 2016-06-29 | 福建润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3813A (zh)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4616266U (zh) | 一种多逆变柜的封闭式散热装置及多逆变柜设备 | |
CN203604040U (zh) | 一种汽油发电机组箱体 | |
CN103547125B (zh) | 一种高除湿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7801736U (zh) | 一种高散热电源柜 | |
CN204947351U (zh) | 一种除湿装置 | |
CN202675496U (zh) | 一种射流消声式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3608502U (zh) | 一种高散热发电机组箱体 | |
CN103791580A (zh) | 杀毒灭菌空气净化节能空调机 | |
CN203608501U (zh) | 一种高除湿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3747269U (zh) | 汇控柜通风除湿系统 | |
CN205232609U (zh) | 一种汽油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3597002U (zh) | 一种高负载液体冷媒制冷的机柜系统 | |
CN211739760U (zh) | 一种有机肥烘干冷却装置 | |
CN107771007A (zh) | 一种综合密封机房的通风循环系统 | |
CN203550096U (zh) | 通讯基站智能节能系统 | |
CN204648563U (zh) | 一种湿膜热管空调节能机组 | |
CN203604031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8657236U (zh) | 一种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散热装置 | |
CN202915488U (zh) | 机房、基站专用水帘新风冷却系统 | |
CN201918886U (zh) |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散热装置 | |
CN201637004U (zh) | 一种机房冷风节能装置 | |
CN202353031U (zh) | 一种大功率元件的通风散热装置 | |
CN205232631U (zh) | 一种高除湿发电机组箱体 | |
CN203869223U (zh) | 一种基站机房内用热管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9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