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8053U -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8053U
CN203608053U CN201320693995.5U CN201320693995U CN203608053U CN 203608053 U CN203608053 U CN 203608053U CN 201320693995 U CN201320693995 U CN 201320693995U CN 203608053 U CN203608053 U CN 203608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most point
stator winding
delta
winding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939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XIN ELECTRICAL MOTOR Co Ltd SHANGYU OF ZHEJIANG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XIN ELECTRICAL MOTOR Co Ltd SHANGYU OF ZHE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XIN ELECTRICAL MOTOR Co Ltd SHANGYU OF ZHEJIANG filed Critical CHUANGXIN ELECTRICAL MOTOR Co Ltd SHANGYU OF ZHEJIANG
Priority to CN2013206939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8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8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80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对应4极和10极的两套定子绕组;两套定子绕组采用Y型或Δ型接法,其中4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路或2路,10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2或5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线圈组的正确连接,使4极定子绕组与10极定子绕组共有Δ/Δ、Y/Y、Y/Δ、Δ/Y、Δ/2Δ、Y/2Y、Y/2Δ、Δ/2Y、Δ/5Δ、Y/5Y、Y/5Δ、Δ/5Y、2Δ/Δ、2Y/Y、2Y/Δ、2Δ/Y、2Δ/2Δ、2Y/2Y、2Y/2Δ、2Δ/2Y、2Δ/5Δ、2Y/5Y、2Y/5Δ、2Δ/5Y二十四种接线方式供设计选择,丰富了设计方案的可选种类。

Description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的接法(Δ或Y)、并联路数(1、2、3...)及每槽导体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例如:效率、功率因数、堵转转矩、堵转电流、最大转矩等。通常会有这种情况,通过设计计算发现:电机综合性能指标最好时的定子绕组,是某一种接法、某一个并联路数、某一种线圈匝数的最佳组合。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4/10极双绕组双速电机的绕组接线方式只有Δ/Δ、Y/Y、Y/Δ、Δ/Y四种形式。如果某一极(例如10极)采用2路并联接法,当另一极(例如4极)通电时,则由于10极(此时为非工作极)的并联支路线圈中的感应电势的不平衡,在并联支路之间就产生环流,从而造成4极(工作极)的绕组波形匝间不良,电动机无法起动或运行,同时伴有异常的电磁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较好地解决绕组接线方式单一、电动机综合性能指标不佳的问题。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对应4极和10极的两套定子绕组;两套定子绕组采用Y型或Δ型接法,其中4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路或2路,10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路、2路或5路,电动机的极相组按U、-W、V、-U、W、-V的顺序排列;
当4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2路,则对于4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两个正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两个负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当10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2路,则对于10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五个正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五个负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当10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5路,则对于10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电势角为0°和360°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72°和432°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144°和504°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216°和576°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288°和648°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所述的4极定子绕组采用单层或双层绕组。
所述的10极定子绕组采用单层或双层绕组。
所述的两套定子绕组绕置于定子槽中。
所述的4极定子绕组与10极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采用Δ/Δ、Y/Y、Y/Δ、Δ/Y、Δ/2Δ、Y/2Y、Y/2Δ、Δ/2Y、Δ/5Δ、Y/5Y、Y/5Δ、Δ/5Y、2Δ/Δ、2Y/Y、2Y/Δ、2Δ/Y、2Δ/2Δ、2Y/2Y、2Y/2Δ、2Δ/2Y、2Δ/5Δ、2Y/5Y、2Y/5Δ或2Δ/5Y。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于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对线圈组的正确连接,使4极定子绕组与10极定子绕组共有Δ/Δ、Y/Y、Y/Δ、Δ/Y、Δ/2Δ、Y/2Y、Y/2Δ、Δ/2Y、Δ/5Δ、Y/5Y、Y/5Δ、Δ/5Y、2Δ/Δ、2Y/Y、2Y/Δ、2Δ/Y、2Δ/2Δ、2Y/2Y、2Y/2Δ、2Δ/2Y、2Δ/5Δ、2Y/5Y、2Y/5Δ及2Δ/5Y二十四种接线方式供设计选择,丰富了设计方案的可选种类,拓展了设计空间,从而达到电动机综合性能指标理想的设计要求,为设计综合性能优异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1,接线方式为Y/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1,接线方式为Δ/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1,接线方式为Δ/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1,接线方式为Y/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2,接线方式为Y/2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2,接线方式为Y/2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2,接线方式为Δ/2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2,接线方式为Δ/2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5,接线方式为Y/5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5,接线方式为Y/5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5,接线方式为Δ/5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1/5,接线方式为Δ/5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1,接线方式为2Y/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1,接线方式为2Δ/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1,接线方式为2Δ/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4(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1,接线方式为2Y/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2,接线方式为2Y/2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2,接线方式为2Y/2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2,接线方式为2Δ/2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5(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2,接线方式为2Δ/2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5,接线方式为2Y/5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5,接线方式为2Y/5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5,接线方式为2Δ/5Y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图6(d)为本实用新型4/10极并联路数为2/5,接线方式为2Δ/5Δ的定子绕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相关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定子铁心、绕置在定子槽中的4极定子绕组和10极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的型式为双层叠绕或单层(根据定子槽数、极数的不同,为是单层链式、单层交叉式或单层同心式)。
如表1所示,电动机极相组按照U、-W、V、-U、W、-V...的顺序依次排列,对于4极60度相带绕组则依次为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00°、660°。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仅选取U相绕组进行分析,显然,当4极电动机正常运行时60度相带绕组U相线圈组的电势矢量角依次为0°、180°、360°、540°。当10极通电运行时,4极绕组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共用同一个定子铁心,所以10极时的槽电角是4极槽电角的10/4=2.5倍,此时4极的U相线圈组的电势则依次变成0°、450°(180*2.5=450,下同)、900°、1350°。
表1
U -W V -U W -V
0 60 120 180 240 300
0 150 300 450 600 750
U -W V -U W -V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900 1050 1200 1350 1500 1650
因U(0°)与U(90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U(450°)与-U(135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也可以合成为0;这样,4极绕组可以将两个U连接成为一个支路,将两个-U连接组成另一条支路,如图4(c)和图5(c)所示;如此设计的4极2路接法因各支路在10极绕组通电时的合成电势为0,故不会产生环流,因而不会干扰10极绕组的匝间波形,使得10极能够可靠地运行。
当然,也可以将两个U及两个-U串联成一路,合成电势显然也为0。
本实用新型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上述的连接组合,4极绕组的并联路数可以为1或2,可以接成Y,也可以接成Δ。
如表2所示,电动机极相组按照U、-W、V、-U、W、-V...的顺序依次排列,对于10极60度相带绕组则依次为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00°、660°、720°、780°、840°、900°、960°、1020°、1080°、1140°、1200°、1260°、1320°、1380°、1440°、1500°、1560°、1620°、1680°、1740°。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仅选取U相绕组进行分析,显然,当10极电动机正常运行时60度相带绕组U相线圈组的电势矢量角依次为0°、180°、360°、540°、720°、900°、1080°、1260°、1440°、1620°。当4极通电运行时,10极绕组处于非工作状态,由于共用同一个定子铁心,所以4极时的槽电角是10极槽电角的4/10=0.4倍,此时10极的U相线圈组的电势则依次变成0°、72°(180*0.4=72,下同)、144°、216°、288°、360°、432°、504°、576°、648°。
表2
U -U U -U -U
0 180 360 540 720
0 72 144 216 288
U -U U -U -U
900 1080 1260 1440 1620
360 432 504 576 648
因U(0°)与-U(36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U(72°)与U(43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U(144°)与-U(50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U(216°)与U(576°)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U(288°)与-U(648°)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可以合成为0。这样,10极绕组可以将U(0°)与-U(360°)、-U(72°)与U(432°)、U(144°)与-U(504°)、-U(216°)与U(576°)、U(288°)与-U(648°)分别连接成为一个支路,如图3(b)和图6(b)所示;如此设计的10极5路接法因各支路在4极绕组通电时的合成电势为0,故不会产生环流,因而不会干扰4极绕组的匝间波形,使得4极能够可靠地运行。
如图2(d)和图5(d)所示,因U(0°)、U(144°)、U(288°)、U(432°)、U(576°)合成电势为0;-U(72°)、-U(216°)、-U(360°)、-U(504°)、-U(648°)合成电势也为0;故可以将U(0°)、U(144°)、U(288°)、U(432°)、U(576°)与U(72°)、-U(216°)、-U(360°)、-U(504°)、-U(648°)分别连接成为一个支路,如此设计的10极2路接法因各支路在4极绕组通电时的合成电势为0,故不会产生环流,因而不会干扰4极绕组的匝间波形,使得4极能够可靠地运行。
当然,也可以将因U(0°)、U(144°)、U(288°)、U(432°)、U(576°)、-U(72°)、-U(216°)、-U(360°)、-U(504°)、-U(648°)串联成一路,合成电势显然也为0。
本实用新型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上述的连接组合,10极绕组的并联路数可以为1、2或5,可以接成Y,也可以接成Δ。
综上,本实用新型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对于4极既可以设计成1路,又可以设计成2路,可以接成Δ,也可以接成Y;对于10极既可以设计成1路,又可以设计成2路或5路,可以接成Δ,也可以接成Y。因此如图1~6所示,可以有Δ/Δ、Y/Y、Y/Δ、Δ/Y、Δ/2Δ、Y/2Y、Y/2Δ、Δ/2Y、Δ/5Δ、Y/5Y、Y/5Δ、Δ/5Y、2Δ/Δ、2Y/Y、2Y/Δ、2Δ/Y、2Δ/2Δ、2Y/2Y、2Y/2Δ、2Δ/2Y、2Δ/5Δ、2Y/5Y、2Y/5Δ、2Δ/5Y共24种设计选择,极大地拓展了设计空间,为设计综合性能优异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创造了条件。

Claims (6)

1.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对应4极和10极的两套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两套定子绕组采用Y型或Δ型接法,其中4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路或2路,10极定子绕组的并联路数为1路、2路或5路,电动机的极相组按U、-W、V、-U、W、-V的顺序排列;
当10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2路,则对于10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五个正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五个负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当10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5路,则对于10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电势角为0°和360°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72°和432°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144°和504°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216°和576°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电势角为288°和648°的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当4极定子绕组采用Δ型接法且并联路数为2路,则对于4极定子绕组中任一相绕组,其两个正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两个负极线圈组串联成一个支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极定子绕组采用单层或双层绕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0极定子绕组采用单层或双层绕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套定子绕组绕置于定子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极定子绕组与10极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采用Δ/Δ、Y/Y、Y/Δ、Δ/Y、Δ/2Δ、Y/2Y、Y/2Δ、Δ/2Y、Δ/5Δ、Y/5Y、Y/5Δ、Δ/5Y、2Δ/Δ、2Y/Y、2Y/Δ、2Δ/Y、2Δ/2Δ、2Y/2Y、2Y/2Δ、2Δ/2Y、2Δ/5Δ、2Y/5Y、2Y/5Δ或2Δ/5Y。
CN201320693995.5U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8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3995.5U CN203608053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93995.5U CN203608053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8053U true CN203608053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2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939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8053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8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0601B (zh) 发夹式驱动电机的定子绕组模式
TWI551006B (zh) 混合式雙轉子馬達結構
CN203674839U (zh) 一种2/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5048740A (zh) 一种永磁和变磁阻并列式混合励磁无刷电机
CN105406669A (zh) 一种多气隙轴向磁通-磁场调制永磁电机
CN113794302A (zh) 降低槽压降的均衡绕组扁线电机及电枢绕组的绕制方法
CN103001365A (zh) 双层分数槽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结构
JP2012210094A (ja) 三相交流回転電機
CN202634223U (zh) 一种4/6变极双绕组双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2624300A (zh) 一种双通道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谐波容错控制方法
CN107947511A (zh) 各相绕组间无电磁耦合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02260733U (zh) 一种双层分数槽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结构
CN203608052U (zh) 一种2/6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2258560U (zh) 三相定子绕组、电机定子总成及电机
CN203607950U (zh) 一种4/8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3589977U (zh) 一种8/12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5978203A (zh) 一种无公约数奇数槽分数槽分布绕组的长距绕组结构
CN203608054U (zh) 一种2/8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3589874U (zh) 一种4/12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5846907U (zh) 一种无公约数奇数槽分数槽分布绕组的短距绕组结构
CN203608053U (zh) 一种4/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8880047A (zh) 一种永磁电机以及针对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401381B (zh) 用于六槽四极的永磁有刷电机的绕线方法及其结构
CN203589914U (zh) 一种6/8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3589873U (zh) 一种8/10极双绕组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