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0662U -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90662U
CN203590662U CN201320724149.5U CN201320724149U CN203590662U CN 203590662 U CN203590662 U CN 203590662U CN 201320724149 U CN201320724149 U CN 201320724149U CN 203590662 U CN203590662 U CN 203590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atsurface
heat radiator
conducting
radiation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41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MAO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MAO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MAO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MAO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241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90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90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906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隔离层,导热胶粘结层,散热本体和绕性热辐射涂层;所述隔离层、导热胶粘结层、散热本体和绕性热辐射涂层依次堆叠在电子元件的热源部位或与热源部位靠近的位置;所述散热本体至少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隔离层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相粘合;所述导热部的表面包括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涂覆在所述粗糙面上。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本体的呈曲面的粗糙面,在不增加机构空间的条件下大大增加散热面积,配合热辐射涂层,大大改善了散热效果,提升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或功率半导体等多种电子元件或电子、电器制品的冷却用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集成以及高性能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体积越来越小,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知的金属类导热散热组件已经受到其材料与自身导热散热极限的限制,必须采用先进的导热散热工艺和性能优异的导热散热材料来有效的带走热量,保证电子类产品有效工作。
在均热片或散热片技术中,为加快导热效果,采用高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目前的散热片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材,片状,多片状等。虽然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但具有电子元器件中还是会存在较为明显的热点区域。
现有均热形状多为一个整片平面,但如要加大散热面需要向四周扩张,容易对IC边缘元件有干涉。也有均热片为槽状锯齿形的,这样散热片向四周扩张,只需要再面上增加槽状齿形贴片,但此类型的散热片会受到机构空间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进行散热,通常采用石墨导热散热材料,因其特有的低密度(相对于金属而言)和高导热散热系数及低热阻,石墨具有优异的均热导热散热效果。一般通常是将石墨导热散热片粘结在需要散热的物体表面。传统粘结方式是用胶水将石墨片粘结,这种粘结方式操作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再粘结时具体作业,由于石墨具有易碎及片状剥离特性,不仅容易出现石墨片粉末掉落和粘结不牢固的现象,还会大大减缓操作速度,降低生产效率而且极易出现石墨片变形或者破裂现象,难以保证品质。另外,也有将石墨片表面粘结金属片,这同样带来操作复杂、粘结不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各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不受冷却对象的零部件形状与配制等限制且容易制造的一种均热片。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隔离层,导热胶粘结层,散热本体和绕性热辐射涂层;所述隔离层、导热胶粘结层、散热本体和绕性热辐射涂层依次堆叠在电子元件的热源部位或与热源部位靠近的位置;所述散热本体至少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隔离层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相粘合;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涂覆在所述粗糙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隔离纸层,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
优选地,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以均匀的厚度堆叠在所述粗糙面上而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由比热容介于0.3J/g/C~0.9J/g/C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导热部和散热部,所述导热部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与所述隔离层相结合;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散热部呈大致的U字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分包括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导热部和复数个散热部,所述导热部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与所述隔离层相结合;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复数个散热部的一个侧面相接合,所述复数个散热部彼此平行。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位包括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散热部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位的表面涂覆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
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由铜或含铜金属混合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两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上涂覆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所述导热胶粘结层包括一个成曲线状的面,并与所述导热部的其中之一呈曲线状的粗糙面相嵌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片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不涉及改变散热片或均热片整体的形状,因此不会受限于电子产品的机构空间,因而可以灵活的设计散热片,可依据实用需要调整散热片的厚度和形状等;背胶,涂层固化,成型容易,降低加工报废的成本。因产品具有可绕性,排除了石墨片易碎及片状剥离问题,加大现场操作性与降低现场报废率。散热基板表面粗糙结构,在相同长、宽下增加了散热表面积,具有更好的表面辐射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是具有红外辐射效应,可增加热传导与热辐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隔离层11,导热胶粘结层12,散热本体13和绕性热辐射涂层14;所述隔离层11、导热胶粘结层12、散热本体13和绕性热辐射涂层14依次堆叠在电子元件的热源部位或与热源部位靠近的位置;所述散热本体13至少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隔离层1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相粘合;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涂覆在所述粗糙面上。如图所示,所述绕性热辐涂层14随着粗糙面的起伏而起伏,所述绕行热辐射涂层14的厚度基本保持均匀。所述隔离层11可以选用隔离纸层制成,全部或部分地堆叠在电子元件的热源上,使散热本体13与电子元件之间保持电绝缘性并对电子元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另外,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选用这个粗糙度区间的好处是在保持散热本体13宏观结构和形状的情况下,增大散热本体13微观上的表面积,即散热面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另外,优选地,可以在所述粗糙面上涂覆绕性热辐射涂层14,以增加散热本体13的散热效果。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可以以均匀的厚度堆叠在所述粗糙面上,这样可以使散热本体13保持散热面积不变,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本体13有低比热的金属或合金制成。采用低比热金属或合金的好处是,在同等条件下,低比热金属或合金的吸收热量或散发热量的速度比较快,有利于热量的快速传导和散发。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般实验条件下(例如常温25摄氏度,一个大气压,正常的空气湿度等,后不赘述)比热容为0.3J/g/C~0.9J/g/C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组成。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采用铜或合金铜或铜的混合物作为制备散热本体13的材料。采用铜作为散热本体13的制备材料的其他好处是,同等条件下,铜具有比较低的比热容,另外,也具比较好的延展性。另外,利用铝制备散热本体13也是可以的。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大体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散热本体13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隔离层1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相粘合;所述导热部包括两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两个粗糙面上涂覆绕性热辐射涂层14,且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与所述导热部的其中之一的涂覆有绕性热辐射涂层14的粗糙面相互嵌合。这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本体13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并且使得散热本体13与热源(导热胶粘结层与隔离层相接触,相当于热源)的热传导面积更大,更有利于热量的快速传导和散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散热本体13包括导热部201和散热部202,所述导热部20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与所述隔离层11相结合;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呈大致的U字形结构。其中,优选地,所述导热部201可以是全部或部分地与电子元件的热源相结合,图2中示出的是导热部201全部与电子元件热源相结合的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导热部201的一部分与电子元件的热源或热源的一部分相结合。
另外,图中示出了一个散热部202,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设计为包括复数个散热部202.另外,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分包括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μm~10μm。这里所谓的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分是指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或者涂覆了绕性热辐射涂层后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导热部201与导热胶粘结层12接触的面,以及导热胶粘结层12其中的一个面也可以设置成粗糙面,如同第二实施例图1B中所示的那样,使得导热部201的粗糙面与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相互嵌合,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的散热本体13包括导热部201和复数个散热部202,所述导热部20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与所述隔离层11相结合;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复数个散热部202的一个侧面相接合,所述复数个散热部202)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或技术特征可以应用在第三实施例中,例如散热本体表面的粗糙面及粗糙度,散热本体的材质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这些说明是举例说明,其具体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组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位的表面涂覆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优选地,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的厚度与所述粗糙面的厚度在一个数量级,例如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的厚度为2μm~10μm,所述绕行热辐射涂层14以均匀的厚度涂覆在所述散热本体13上,而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只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散热本体13的结构,而未示出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片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不涉及改变散热片或均热片整体的形状,因此不会受限于电子产品的机构空间,因而可以灵活的设计散热片,可依据实用需要调整散热片的厚度和形状等;背胶,涂层固化,成型容易,降低加工报废的成本。因产品具有可绕性,排除了石墨片易碎及片状剥离问题,加大现场操作性与降低现场报废率。散热基板表面粗糙结构,在相同长、宽下增加了散热表面积,具有更好的表面辐射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包括隔离层(11),导热胶粘结层(12),散热本体(13)和绕性热辐射涂层(14);所述隔离层(11)、导热胶粘结层(12)、散热本体(13)和绕性热辐射涂层(14)依次堆叠在电子元件的热源部位或与热源部位靠近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3)至少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隔离层(1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相粘合;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涂覆(14)在所述粗糙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1)为隔离纸层,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以均匀的厚度堆叠在所述粗糙面上而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3)由比热容介于0.3J/g/C~0.9J/g/C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3)包括导热部(201)和散热部(202),所述导热部(20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与所述隔离层(11)相结合;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呈大致的U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分包括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2μm~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3)包括导热部(201)和复数个散热部(202),所述导热部(201)通过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与所述隔离层(11)相结合;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复数个散热部(202)的一个侧面相接合,所述复数个散热部(202)彼此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201)与所述散热部(202)中不与其他部件接合的部位的表面涂覆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不改变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包括两个呈曲线状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上涂覆所述绕性热辐射涂层14;所述导热胶粘结层12包括一个成曲线状的面,并与所述导热部的其中之一呈曲线状的粗糙面相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元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3)由铜或合金铜制成。 
CN201320724149.5U 2013-11-13 2013-11-13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0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4149.5U CN203590662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4149.5U CN203590662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90662U true CN203590662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414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0662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9066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7765A (zh) * 2017-01-11 2017-06-13 上海大学 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散热基板
CN107039575A (zh) * 2017-06-13 2017-08-11 乐山市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led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CN108811433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志宝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片
CN1127512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公司 散热包层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7765A (zh) * 2017-01-11 2017-06-13 上海大学 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散热基板
CN106847765B (zh) * 2017-01-11 2019-05-31 上海大学 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散热基板
CN108811433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志宝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片
CN107039575A (zh) * 2017-06-13 2017-08-11 乐山市同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led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CN11275129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公司 散热包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73569U (ja) 薄型高熱伝導金属基板
CN203590662U (zh)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JP5384522B2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楔係止システムを用いたヒートシンク形成方法
CN103547441A (zh) 高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的复合物
US20190032909A1 (en) Radiator, electronic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adiator
JP2015046557A (ja) 放熱器
WO2013139058A1 (zh) 散热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6217267U (zh) 一种石墨烯铜箔膜片
CN103879087A (zh) 导热铜箔
CN203633041U (zh)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CN202135441U (zh) 一种复合散热片
CN107396618B (zh) 一种绝缘性好的散热片
CN204999844U (zh) 散热胶带
CN103781329A (zh) 一种石墨铝箔导热材料
CN202702725U (zh) 一种绝缘石墨片
CN103568390A (zh) 一种石墨复合金属材料
CN203110435U (zh) 一种石墨铜箔复合膜片
CN102555311B (zh) 交互鳍结构型高散热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TWM420832U (en) Rigid-flex double sided thermal conductivity substrate
CN103619149A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热辐射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3968557U (zh) 高导热石墨膜
CN203884121U (zh) 散热片
KR101992749B1 (ko) 멀티 히트 스프레더
CN202941078U (zh) 一种石墨铝箔覆合膜片材料
WO2005015112A1 (ja) 放熱部材、及びその放熱部材を用いた装置、筐体、コンピュータ支持台、放熱部材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