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5867U - 一种椎体牵拉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椎体牵拉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5867U
CN203555867U CN201320746364.5U CN201320746364U CN203555867U CN 203555867 U CN203555867 U CN 203555867U CN 201320746364 U CN201320746364 U CN 201320746364U CN 203555867 U CN203555867 U CN 203555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y cord
head
bed
fixed
wa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463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少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463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5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5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58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椎体牵拉床,为了解决现今卧式牵拉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椎体牵拉床,包括床体和牵拉系统,床体由床板、床架以及床脚组成,牵拉系统置于床板下侧,通过牵拉系统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移动;它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现今牵拉设备存在的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可以在家庭或办公场所中普遍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椎体牵拉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体牵拉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椎体牵拉床。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工作时需要使用电脑的时间越来越多,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操作电脑,容易使人的腰椎及颈椎造成疲劳及劳损,日积月累,容易引起严重的腰椎病及颈椎病,给患病的人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目前,患腰椎病及颈椎病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健康问题。现今对椎体进行牵拉是治疗腰椎病及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它可以缓解由椎体之间的压迫所产生的一系列建康问题,有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对椎体进行牵拉治疗需要借助相关医疗设备,目前治疗椎体病的卧式牵拉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不适合在家庭或办公场所中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今卧式牵拉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椎体牵拉床,包括床体和牵拉系统,床体由床板、床架以及床脚组成,牵拉系统置于床板下侧,通过牵拉系统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移动;它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现今牵拉设备存在的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可以在家庭或办公场所中普遍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和牵拉系统,床体由床板、床架以及床脚组成,所述牵拉系统置于床板下侧,其特征是,所述牵拉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推杆、沿滑轨滑行的滑行件、拉绳以及人体固定件,所述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体端部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和人体固定件对椎体产生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电动推杆为滑块式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设置头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头部固定件向床头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设置腰部固定件,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并且设置一个折返滑轮组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所述折返滑轮组件、再折返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头部拉绳带动头部固定件向床头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床头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从而对人体椎体产生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同时设置腋下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所述腋下固定件主要包括腋下拉绳和腋下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腋下拉绳一端与床头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腋下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从而对人体腰椎产生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在所述拉绳经过的床体边缘处设置边缘滑轮组件,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所述边缘滑轮组件与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床架由金属圆管构成,在所述拉绳经过的床体边缘处设置U形导绳件,拉绳从U形口中穿过;所述U形导绳件由金属圆钢弯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在所述腰部固定件上还连接有手拉绳、手拉绳绳端设置手拉环;所述腰部拉绳一端还设置拉紧器,所述手拉绳穿过拉紧器的穿绳孔使腰部拉绳与手拉绳构成连接,拉紧手拉环可以对腰部拉绳进行预拉紧。
本实用新型提示,设置拉紧器(拉紧扣)的作用是能够产生预拉紧,当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时,拉紧器也可以选择设置在头部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卧式椎体牵拉装置,由于只在床板上设置长孔,从外部角度看与普通床并没有其它差别,因此,需要时既可以作为椎体牵拉装置,平时则可以作为普通床使用,具有一床多用的优点;并且床板底下设置的牵拉构件结构简单、整个装置重量轻,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图5、图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去除床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图6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图10、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图11、图12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0、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1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A床头,1B床尾,
1.1第一床脚、1.2第二床脚、1.3第三床脚,
2.床架,2.1、2.2横架;
3.床板,
4.直线滑行组件,4.1滑轨,4.2滑行件,4.31、4.32滑轨固定座,
5.1头部固定件,5.11A勾扣,5.11B头部拉绳,5.11C滑行件连接件,5.12头部固定带,5.12A下巴套孔,
5.2腰部固定件,5.21手拉环,5.22手拉绳,5.23拉紧器,5.24接驳拉绳,5.25勾扣,5.26腰部拉绳,5.27腰部绑带,5.28滑行件连接件;
5.3腋下固定件,5.31腋下拉绳,5.32腋下固定带;
6.电推杆,6.1电推杆端头,6.21、6.22支座,6.211安装孔,6.31、6.32销轴;
6A滑块式电推杆,6A1滑行件,6A.21、6A.22支座;
7.1第一边缘滑轮组件,7.2第二边缘滑轮组件,7.3滑轮组件;
8.1第一U形导绳件,第二U形导绳件8.2;
9安装板,9.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图5、图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去除床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图6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显示,本例中,椎体牵拉床包括床体和牵拉系统,床体由床板3、床架2以及床脚1.1、1.2组成,牵拉系统置于床板3下侧,牵拉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推杆6、沿滑轨滑行的滑行件4.2、拉绳以及人体固定件,拉绳一端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体端部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连接固定,电动推杆6驱动滑行件4.2移动并通过拉绳和人体固定件对椎体产生拉力。
图中显示,本例中,滑行件4.2安装在滑轨4.1上,滑轨4.1通过滑轨固定座4.31、4.32固定在床架2下侧。电动推杆6的一端通过支座6.22安装固定、电动推杆6的端头6.1通过支座6.21安装,支座6.21安装在滑行件4.2上,因此,电动推杆6可以驱动滑行件4.2在滑轨4.1上来回滑行。
图中显示,本例中,设置头部固定件5.1,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
头部拉绳5.11B一端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边缘与置于床板3上侧的头部固定件5.1连接固定;由此,电动推杆6驱动滑行件4.2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头部固定件5.1移动。
图中显示,本例中,考虑到床架2由角钢构成,拉绳在绕经床架边缘时滑行将受到影响,因此,在拉绳经过的床头边缘处上设置第一边缘滑轮组件7.1,拉绳从滑轮上绕过能够顺利滑行。
图3、图4显示,在头部拉绳5.11B与头部固定带5.12之间设置勾扣5.11A;在头部拉绳5.11B一端通过滑行件连接件5.11C与滑行件4.2构成连接,另一端通过勾扣5.11A与头部固定带5.12连接固定。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滑行件向床头1A移动,人体仰卧在床板上,将头部固定带5.12的下巴套孔5.12A套接在头部下巴位置,此时通过操控电动推杆使滑行件向床体中间移动,头部固定带5.12将对人体颈椎产生牵拉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椎体牵拉床,在平时既可以作为普通床使用,需要时又可以作为椎体治疗设备。勾扣5.11A的作用是在平时可以将头部固定带5.12拆开,而在需要时则可以快速连接。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电动推杆为滑块式电动推杆6A。滑块式电动推杆6A工作时,滑行件6A1可以在杆体上来回滑行。本例中,采用滑块式电动推杆可以不需要设置直线滑行组件(滑块式电动推杆可以看成是直线滑行组件与普通电动推杆的组合)。
图9、图10、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图11、图12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电动推杆采用滑块式电动推杆6A。本例中,设置腰部固定件5.2,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
所述腰部拉绳5.26一端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3上侧的腰部固定件5.2连接固定,电动推杆6A驱动滑行件4.2移动并通过拉绳5.26带动腰部固定件5.2移动。
图9、图10显示,在拉绳5.26经过的床尾边缘处上还设置第二边缘滑轮组件7.2,拉绳从滑轮上绕过能够顺利滑行。
图11、图12显示,在腰部固定件5.2上设置有腰部绑带5.27,腰部固定件5.2还连接有手拉绳5.22、手拉绳5.22绳端设置手拉环5.21;腰部拉绳5.26一端通过连接件5.28与滑行件4.2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勾扣5.25、接驳拉绳5.24与拉紧器5.23连接,手拉绳5.22穿过拉紧器5.23的穿绳孔5.23A使腰部拉绳5.26与手拉绳5.22构成连接,使用者用手拉紧手拉环5.21可以对腰部拉绳5.26进行预拉紧。拉紧器通常称为压扣拉紧器、拉紧扣或快速拉紧器,用于日常物品或行李的快速捆绑。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滑行件向床体中间移动,人体仰卧在床板上,将腰部绑带5.27固定在人体腰部位置上,此时通过操控电动推杆使滑行件向床头1A移动,腰部固定件5.2将对人体腰椎产生牵拉作用。
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为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显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5.1和腰部固定件5.2并且设置一个折返滑轮组件7.3,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
头部拉绳5.11B一端通过连接件5.11C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1A边缘与置于床板3上侧的头部固定件5.1连接固定;腰部拉绳5.26一端通过连接件5.28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所述折返滑轮组件7.3、再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固定件5.2连接固定;电动推杆6A驱动滑行件6A1移动、头部拉绳5.11B带动头部固定件5.1向床头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5.26带动腰部固定件5.2向床尾移动。本例中,设置折返滑轮组件7.3的作用是当滑行件4.2朝一个方向滑行时,可以同时使头部固定件5.1、腰部固定件5.2都能产生牵拉作用。
图13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床架2由金属圆管构成(床架2为折叠式结构)。因此,拉绳绕经床体端部边缘处可以不设置滑轮组件。在头部拉绳5.11B经过的床头边缘处设置第一U形导绳件8.1,在腰部拉绳5.26经过的床尾边缘处设置第二U形导绳件8.2,头部拉绳5.11B拉绳、腰部拉绳5.26分别从第一U形导绳件8.1、第二U形导绳件8.2中穿过。
为了便于显示结构,图15为图14去除安装板9之后显示的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图16、图17中显示,电动滑杆6A、折返滑轮组件7.3固定在安装板9下侧。图13显示,安装板9的两端通过安装孔9.1固定在床架2的横架2.1、2.2上。
图13、图18、图19显示,在腰部固定件5.2上设置有腰部绑带5.27,腰部固定件5.2还连接有手拉绳5.22、手拉绳5.22绳端设置手拉环5.21;腰部拉绳5.26一端还设置拉紧器5.23,手拉绳5.22穿过拉紧器5.23的穿绳孔使腰部拉绳5.26与手拉绳5.22构成连接,使用者用手拉紧手拉环5.21可以对腰部拉绳5.26进行预拉紧。
本实用新型提示,U形导绳件可以由金属圆钢弯曲制作而成,在床架上设置固定插孔,U形导绳件可以插入插孔中并焊接固定。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滑行件向床头1A移动,人体仰卧在床板上,将头部固定带5.12套接在头部下巴位置,并将腰部绑带5.27固定在人体腰部位置上,此时通过操控电动推杆使滑行件向床体中间移动,此时,头部固定件5.1将对人体颈椎产生牵拉作用、同时腰部固定件5.2也将对人体腰椎产生牵拉作用。
图20、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为去除床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1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显示,与第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5.1和腰部固定件5.2,所述头部固定件5.1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
头部拉绳5.11B一端直接与床头的横架2.1连接固定、另一端直接与头部固定件5.1的固定带5.12连接固定;腰部拉绳5.26一端通过连接件5.28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固定件5.2连接固定。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滑行件向床体中间移动,人体仰卧在床板上,将头部固定带5.12套接在头部下巴位置,并将腰部绑带5.27固定在人体腰部位置上,此时通过操控电动推杆使滑行件向床头移动,此时,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向床头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时,由于头部拉绳通过头部固定带5.12将人体头部下巴牵拉固定,在身体向床尾移动时头部拉绳将对人体颈椎和腰椎产生拉力。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五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腋下固定件5.3和腰部固定件5.2,所述腋下固定件5.3主要包括腋下拉绳5.31和腋下固定带5.32,所述腰部固定件5.2主要包括腰部拉绳5.26和腰部绑带5.27。所述腋下拉绳5.31一端与床头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腋下固定带5.32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5.26一端通过连接件5.28与滑行件4.2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5.27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从而使头部拉绳对人体颈椎产生拉力。
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滑行件向床体中间移动,人体仰卧在床板上,将腋下固定带套接在腋下位置,并将腰部绑带固定在人体腰部位置上,此时通过操控电动推杆使滑行件向床头移动,此时,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向床头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时,由于人体腋下被牵拉固定,在身体向床尾移动时腰部拉绳将对人体腰椎产生拉力。
本例中,腋下拉绳是直接与床头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腋下拉绳也可以是绕经床头边缘之后、绕过折返滑轮组件再与置于床板下侧的滑行件连接固定。

Claims (10)

1.一种椎体牵拉床,包括床体和牵拉系统,床体由床板、床架以及床脚组成,所述牵拉系统置于床板下侧,其特征是,所述牵拉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推杆、沿滑轨滑行的滑行件、拉绳以及人体固定件,所述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体端部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和人体固定件对椎体产生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所述电动推杆为滑块式电动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设置头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头部固定件向床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设置腰部固定件,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通过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并且设置一个折返滑轮组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头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所述折返滑轮组件、再折返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头部拉绳带动头部固定件向床头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同时设置头部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主要包括头部拉绳和头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头部拉绳一端与床头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头部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从而对人体椎体产生拉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同时设置腋下固定件和腰部固定件,所述腋下固定件主要包括腋下拉绳和腋下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件主要包括腰部拉绳和腰部绑带,所述腋下拉绳一端与床头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腋下固定带连接固定;所述腰部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床尾边缘与置于床板上侧的腰部绑带连接固定;电动推杆驱动滑行件移动并且同时腰部拉绳带动腰部固定件向床尾移动,腰部固定件带动人体向床尾移动从而对人体腰椎产生拉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在所述拉绳经过的床体边缘处设置边缘滑轮组件,拉绳一端与滑行件连接固定、另一端绕经所述边缘滑轮组件与置于床板上侧的人体固定件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所述床架由金属圆管构成,在所述拉绳经过的床体边缘处设置U形导绳件,拉绳从U形口中穿过,所述U形导绳件由金属圆钢弯曲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椎体牵拉床,其特征是,在所述腰部固定件上还连接有手拉绳、手拉绳绳端设置手拉环;
所述腰部拉绳一端还设置拉紧器,所述手拉绳穿过拉紧器的穿绳孔使腰部拉绳与手拉绳构成连接,拉紧手拉环可以对腰部拉绳进行预拉紧。
CN201320746364.5U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椎体牵拉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5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6364.5U CN203555867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椎体牵拉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6364.5U CN203555867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椎体牵拉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5867U true CN203555867U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463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5867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椎体牵拉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58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9136A1 (zh) * 2014-05-07 2015-11-12 何少敦 一种椎体牵拉床
WO2016023377A1 (zh) * 2014-08-13 2016-02-18 何少敦 一种自动椎体牵拉床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9136A1 (zh) * 2014-05-07 2015-11-12 何少敦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105078637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何少敦 一种椎体牵拉床
WO2016023377A1 (zh) * 2014-08-13 2016-02-18 何少敦 一种自动椎体牵拉床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9853U (zh) 一种滑移床垫及其制成的椎体牵拉床
CN203591364U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203555867U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203458506U (zh) 一种卧式人体椎体牵拉装置
CN203122813U (zh)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CN104644303A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104706500A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203379243U (zh) 一种折叠式滑移床
CN203619738U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201244165Y (zh) 膝关节长轴牵引器
CN106859914B (zh) 一种辅助下肢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CN215741665U (zh) 一种腕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03154107U (zh) 一种外科用室外担架
CN203060236U (zh)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2409415U (zh) 长期卧床病人双下肢被动运动装置
CN203943778U (zh) 一种椎体牵拉床
CN104414780A (zh) 一种卧式人体椎体牵拉装置
CN203400234U (zh) 一种滑移床
CN20843601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康复装置
CN201870903U (zh) 一种骨创伤病人用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CN203802716U (zh) 一种病患护理辅助翻身装置
CN202950805U (zh) 移动式颈椎牵引座椅
CN203315140U (zh) 一种折叠式滑移床
CN201182597Y (zh) 一种做脑电图检查约束椅
CN104414779A (zh) 一种滑移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