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2813U -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22813U CN203122813U CN 201220713832 CN201220713832U CN203122813U CN 203122813 U CN203122813 U CN 203122813U CN 201220713832 CN201220713832 CN 201220713832 CN 201220713832 U CN201220713832 U CN 201220713832U CN 203122813 U CN203122813 U CN 203122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upport arm
- tooth bar
- stand
- assisting ch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包括第一脚轮支架、第二脚轮支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支撑框板及平行伸缩调整装置,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分别与第一脚轮架及第二脚轮架固定,支撑框板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滑块在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上滑动,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第一脚轮支架及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控制第一脚轮支架与第二脚轮支架的平行相对运动,进而控制第一脚轮支架与第二脚轮支架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助起椅,包括上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升降装置、支撑臂装置、座板以及背带;升降装置控制支撑臂装置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座板的升降。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起椅可使待移动的人体以坐着的姿态进行移动,并且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护理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背景技术
老年人或下肢功能障碍的病人,通常是坐下去欲起来非常困难,起来了欲坐下也非常困难,起坐都需要别人帮助,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当需要把他们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时,特别是汽车座位上往往难度很大。
现有的轮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然而,当使用轮椅移动人体时,还是需要人工先将人体移动到轮椅上。因此仍然存在极大的不便之处。
并且现有的轮椅,其底轮装置之间的平行宽度通常是固定的,或者使呈八字型伸缩的,从而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以方便助起椅沿平行方向伸缩,从而将各种宽度的装置上的人体转移到助起椅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包括:
第一脚轮支架,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
第二脚轮支架,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
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脚轮架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脚轮架固定连接;
支撑框板,其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以及
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控制所述第一脚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的平行相对运动,使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滑块平行相对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脚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
较佳地,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为齿轮型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踏把手、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杆、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中心挂轮、以及第三齿条;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脚踏把手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噬合;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一齿条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二齿条的另一侧与所述中心挂轮的一端噬合,所述中心挂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条噬合;且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把手的推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齿条的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齿条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齿条的直线运动通过所述中心挂轮带动所述第三齿条的反向直线运动。
较佳地,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起椅,以方便移动人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起椅,包括:
上述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沿地面滚动;
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
支撑臂装置,包括左支撑臂及右支撑臂,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一横梁,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两端;
座板,与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背带,其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横梁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横梁的升降,所述横梁的升降带动所述支撑臂装置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座板的升降。
较佳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内设置有升降滑轮架、轴承以及链圈,所述升降滑轮架通过轴承与所述链圈相连,所述横梁与所述升降滑轮架固定连接;
手扳葫芦,所述链圈套设在所述手扳葫芦上,所述手扳葫芦包括把手及扳机,所述把手的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链圈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滑轮架的升降;所述扳机的上下扳动控制所述链圈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所述升降滑轮架的上升或下降;以及
挂轮,套设在所述链圈的底部,用于张紧所述链圈。
较佳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轮架、钢丝以及手扳葫芦,所述钢丝的一端与所述手扳葫芦相连,且卷在所述手扳葫芦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滑轮架相连,其中,所述手扳葫芦包括把手及扳机,所述把手的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钢丝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滑轮架的升降;所述扳机的上下扳动控制所述钢丝的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所述升降滑轮架的上升或下降。
较佳地,所述把手的长度可伸缩。
较佳地,还包括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较佳地,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第一扶手及第二扶手,且所述第一扶手与所述第二扶手上均设置有弯钩,所述背带的两端相应地设置有挂钩,通过将所述挂钩钩住所述弯钩,将所述背带连接到所述扶手装置上。
较佳地,还包括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通过所述推动把手推动所述底轮装置沿地面滚动。
较佳地,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包括:
支撑臂折弯装置,与所述横梁活动连接;以及
中空管,具有一弯折弧度;
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中空管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及第三螺孔,所述中空管套入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后通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或所述第三螺孔以及一螺钉固定;并且通过切换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三螺孔来调节所述左支撑臂与所述右支撑臂之间的宽度。
较佳地,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中空的圆弧形导槽,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相连,且所述圆弧形导槽可绕所述紧固件活动,从而将所述左支撑臂与所述右支撑臂收起或展开。
较佳地,所述升降装置通过一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其中,所述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包括:
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开槽、与所述开槽相连通的孔槽以及偏心轮;
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孔槽匹配;
所述偏心轮的转动带动所述圆柱体进入或脱离所述孔槽,进而将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锁紧或松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由于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可平行地伸缩,因而可方便地将各种宽度仪器,例如轮椅上的人体转移到助起椅上;
2)由于所述座板及所述背带均可拆卸,因而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配合下可方便地将待移动的人体转移到所述助起椅上,而不需人工进行搬动,并且待移动的人体可以以坐着的姿态转移到所述助起椅上;
3)由于手扳葫芦的把手的长度可伸缩,因而在不使用时可节省空间,在使用时可通过伸长把手而省力;
4)由于所述左支撑臂与所述右支撑臂之间的宽度可调节,因而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待移动人体;
5)由于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一锁定片,因而在不需要移动时可锁定所述万向轮,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快速连接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B为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处于松开及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110包括:
第一脚轮支架111,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112;并且该万向轮112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112;从而能防止底轮装置的意外滚动,增强安全性;
第二脚轮支架113,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112;并且该万向轮112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112;从而能防止底轮装置的意外滚动,增强安全性;
第一导轨114,与所述第一脚轮架111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115,与所述第二脚轮架113固定连接;
支撑框板116,其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所述升降装置120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板116上,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导轨114及所述第二导轨115上滑动;以及
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固定连接,控制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的平行相对运动,使所述第一导轨114与所述第二导轨115通过所述滑块平行相对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
其中,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为齿轮型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踏把手1171、连接杆1172、第一齿轮1173、第一杆1174、第二齿轮1175、第一齿条1176、第二齿条1177、中心挂轮1178、以及第三齿条1179;其中,所述连接杆1172的一端与所述脚踏把手117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173噬合;所述第一杆11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17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1175相连;所述第二齿轮1175与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另一侧与所述中心挂轮1178的一端噬合,所述中心挂轮117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条1179噬合;且所述第三齿条1179及所述第二齿条1177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把手1171的推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173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17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175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17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直线运动通过所述中心挂轮1178带动所述第三齿条1179的反向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为齿轮型平行伸缩调整装置,然而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其它类型的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例如利用汽杆来进行平行申请调整的装置,只要其能够进行平行伸缩调整,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轮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且所述第二脚轮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然而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所述第一脚轮支架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的前端可以安装单向轮,或者所述第一脚轮支架的后端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的后端可以安装单向轮。
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请参照以下说明。
请参考图2至图3,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的立体图,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起椅包括:
平行伸缩底轮装置110,沿地面滚动;
升降装置120,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110上;
支撑臂装置130,包括左支撑臂131及右支撑臂132,所述升降装置130上设置有一横梁133,所述左支撑臂131及所述右支撑臂132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133的两端;
座板140,与所述左支撑臂131及所述右支撑臂132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背带150,其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横梁133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120控制所述横梁133的升降,所述横梁133的升降带动所述支撑臂装置130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座板140的升降。
其中,参照图1,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110包括:
第一脚轮支架111,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112;并且该万向轮112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112;从而能防止底轮装置的意外滚动,增强安全性;
第二脚轮支架113,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112;并且该万向轮112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112;从而能防止底轮装置的意外滚动,增强安全性;
第一导轨114,与所述第一脚轮架111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115,与所述第二脚轮架113固定连接;
支撑框板116,其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所述升降装置120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板116上,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导轨114及所述第二导轨115上滑动;以及
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固定连接,控制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的平行相对运动,使所述第一导轨114与所述第二导轨115通过所述滑块平行相对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
其中,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为齿轮型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踏把手1171、连接杆1172、第一齿轮1173、第一杆1174、第二齿轮1175、第一齿条1176、第二齿条1177、中心挂轮1178、以及第三齿条1179;其中,所述连接杆1172的一端与所述脚踏把手117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173噬合;所述第一杆11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17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1175相连;所述第二齿轮1175与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另一侧与所述中心挂轮1178的一端噬合,所述中心挂轮117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条1179噬合;且所述第三齿条1179及所述第二齿条1177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111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113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把手1171的推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173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17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175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17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齿条1176的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齿条1177的直线运动通过所述中心挂轮1178带动所述第三齿条1179的反向直线运动。
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120包括:
升降管1211,所述升降管1211内设置有升降滑轮架1221、轴承1231以及链圈1241,所述升降滑轮架1221通过轴承1231与所述链圈1241相连,所述横梁与所述升降滑轮架1221固定连接;
手扳葫芦1251,所述链圈1241套设在所述手扳葫芦上,所述手扳葫芦1251包括把手1261及扳机1271,所述把手1261的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链圈1241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滑轮架1221的升降;所述扳机1271的上下扳动控制所述链圈1241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所述升降滑轮架1221的上升或下降;以及
挂轮1281,套设在所述链圈1241的底部,用于张紧所述链圈1241。
为了使某些力量较小的人士,如女士,也能方便地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来移动人体,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1261的长度可伸缩,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可将把手1261的长度拉长,以便在力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大的力矩,从而省力;并且在不使用时可将把手1261的长度缩短,从而节省空间。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升降装置120包括升降滑轮架1222、钢丝1232以及手扳葫芦1242,钢丝1232的一端与手扳葫芦1242相连,且卷在手扳葫芦1242上,其另一端与升降滑轮架1222相连,其中,手扳葫芦1242包括把手1252及扳机1262,把手1252的上下移动带动钢丝1232的升降,进而带动升降滑轮架1222的升降;扳机1262的上下扳动控制钢丝1232的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升降滑轮架1222的上升或下降。同样地,把手1252的长度可伸缩。
并且为了使待移动的人体能够更安全地坐在该助起椅上,该助起椅还包括扶手装置160,扶手装置160竖直固定在横梁133上。该扶手装置160包括第一扶手161及第二扶手162,且第一扶手161与第二扶手162上均设置有弯钩,背带150的两端相应地设置有挂钩,通过将挂钩钩住弯钩,将背带150连接到扶手装置160上。
并且为了方便护理人员或其他照应人员推动该助起椅还包括推动把手171,所述推动把手171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120上,通过所述推动把手171推动所述底轮装置110沿地面滚动。
同时左支撑臂131及右支撑臂132分别包括:
支撑臂折弯装置,与横梁133活动连接;以及
中空管,具有一弯折弧度;
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螺孔,中空管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及第三螺孔,中空管套入支撑臂折弯装置后通过第一螺孔、第二螺孔或第三螺孔以及一螺钉固定;并且通过切换第二螺孔及第三螺孔来调节左支撑臂131与右支撑臂132之间的宽度。
其中,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中空的圆弧形导槽,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133的两端分别相连,且所述圆弧形导槽可绕所述紧固件活动,从而将左支撑臂131与右支撑臂133收起或展开,以便在助起椅不使用时能将其进行收纳,从而减小空间。
为了方便携带,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通过一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固定在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其中,如图6所示,该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包括:
连接板181,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所述连接板181上设置有两个开槽182,183、与所述两个开槽分别相连通的两个孔槽184,185以及偏心轮186;为了查看方便,在图6中将所述偏心轮186单独进行示意,但实际上,所述偏心轮186上的A点与所述连接板181上的B点是重合的;
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所述圆柱体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孔槽184,185匹配;
当需要将升降装置与底轮装置进行连接及锁紧时,将所述升降装置放置于底轮装置上,且使升降装置底部的两个圆柱体190分别位于两个开槽182,183内,如图7A所示;转动所述偏心轮186,具体地通过一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81上的把手转动所述偏心轮186,偏心轮186的转动推动一个圆柱体190进入孔槽185内,进而带动另一圆柱体190进入孔槽184内,从而实现了升降装置与底轮装置的快速连接锁紧,如图7B所示;当不需使用助起椅时,可反向转动所述偏心轮186,使位于孔槽184内的圆柱体190脱离孔槽184,进而带动位于孔槽185内的圆柱体190脱离孔槽185,从而可将升降装置与底轮装置拆除。由于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与底轮装置可快速拆除成两部分,因而方便携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包括第一脚轮支架、第二脚轮支架、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支撑框板以及平行伸缩调整装置,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分别与第一脚轮架及第二脚轮架固定,支撑框板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滑块在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115上滑动,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第一脚轮支架及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控制第一脚轮支架与第二脚轮支架的平行相对运动,使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通过滑块平行相对运动,进而使第一脚轮支架与第二脚轮支架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助起椅,该助起椅包括上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升降装置、支撑臂装置、座板以及背带;升降装置控制支撑臂装置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座板的升降。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助起椅可使待移动的人体以坐着的姿态进行移动,并且简单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脚轮支架,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
第二脚轮支架,其底部两端安装有万向轮;
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脚轮架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脚轮架固定连接;
支撑框板,其内固定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以及
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控制所述第一脚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的平行相对运动,使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滑块平行相对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脚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脚轮支架之间的平行距离增大或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伸缩调整装置为齿轮型平行伸缩调整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踏把手、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一杆、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中心挂轮、以及第三齿条;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脚踏把手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噬合;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一齿条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噬合,所述第二齿条的另一侧与所述中心挂轮的一端噬合,所述中心挂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齿条噬合;且所述第三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一脚轮支架及所述第二脚轮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脚踏把手的推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条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齿条的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齿条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齿条的直线运动通过所述中心挂轮带动所述第三齿条的反向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一锁定片,扣下或展开所述锁定片以锁定或释放所述万向轮。
4.一种助起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沿地面滚动;
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
支撑臂装置,包括左支撑臂及右支撑臂,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一横梁,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两端;
座板,与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背带,其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横梁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横梁的升降,所述横梁的升降带动所述支撑臂装置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座板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内设置有升降滑轮架、轴承以及链圈,所述升降滑轮架通过轴承与所述链圈相连,所述横梁与所述升降滑轮架固定连接;
手扳葫芦,所述链圈套设在所述手扳葫芦上,所述手扳葫芦包括把手及扳机,所述把手的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链圈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滑轮架的升降;所述扳机的上下扳动控制所述链圈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所述升降滑轮架的上升或下降;以及
挂轮,套设在所述链圈的底部,用于张紧所述链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轮架、钢丝以及手扳葫芦,所述钢丝的一端与所述手扳葫芦相连,且卷在所述手扳葫芦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滑轮架相连,其中,所述手扳葫芦包括把手及扳机,所述把手的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钢丝的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滑轮架的升降;所述扳机的上下扳动控制所述钢丝的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所述升降滑轮架的上升或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长度可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装置,所述扶手装置竖直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包括第一扶手及第二扶手,且所述第一扶手与所述第二扶手上均设置有弯钩,所述背带 的两端相应地设置有挂钩,通过将所述挂钩钩住所述弯钩,将所述背带连接到所述扶手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通过所述推动把手推动所述底轮装置沿地面滚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臂及所述右支撑臂分别包括:
支撑臂折弯装置,与所述横梁活动连接;以及
中空管,具有一弯折弧度;
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中空管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及第三螺孔,所述中空管套入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后通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或所述第三螺孔以及一螺钉固定;并且通过切换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三螺孔来调节所述左支撑臂与所述右支撑臂之间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上设置有中空的圆弧形导槽,所述支撑臂折弯装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相连,且所述圆弧形导槽可绕所述紧固件活动,从而将所述左支撑臂与所述右支撑臂收起或展开。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通过一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其中,所述快速连接锁紧装置包括:
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开槽、与所述开槽相连通的孔槽以及偏心轮;
圆柱体,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孔槽匹配;
所述偏心轮的转动带动所述圆柱体进入或脱离所述孔槽,进而将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平行伸缩底轮装置锁紧或松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13832 CN203122813U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13832 CN203122813U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22813U true CN203122813U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893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1383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22813U (zh) | 2012-12-21 | 2012-12-21 |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2281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4679A (zh) * | 2012-12-21 | 2013-04-24 | 郭亨利 | 助起椅及利用助起椅移动人体的方法 |
CN106420226A (zh) * | 2016-10-13 | 2017-02-22 | 天津大学 | 重伤病患柔性换乘转运机器人 |
CN106821652A (zh) * | 2015-02-16 | 2017-06-13 | 王春爱 | 一种医疗起坐辅助装置 |
CN112006867A (zh) * | 2020-08-28 | 2020-12-01 | 黑龙江省医院 | 一种可帮助患者移位的装置 |
CN113425532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金泰集团株式会社 | 转移装置 |
-
2012
- 2012-12-21 CN CN 201220713832 patent/CN2031228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4679A (zh) * | 2012-12-21 | 2013-04-24 | 郭亨利 | 助起椅及利用助起椅移动人体的方法 |
CN103054679B (zh) * | 2012-12-21 | 2015-11-18 | 郭亨利 | 助起椅及利用助起椅移动人体的方法 |
CN106821652A (zh) * | 2015-02-16 | 2017-06-13 | 王春爱 | 一种医疗起坐辅助装置 |
CN106420226A (zh) * | 2016-10-13 | 2017-02-22 | 天津大学 | 重伤病患柔性换乘转运机器人 |
CN106420226B (zh) * | 2016-10-13 | 2019-05-17 | 天津大学 | 重伤病患柔性换乘转运机器人 |
CN113425532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金泰集团株式会社 | 转移装置 |
CN113425532B (zh) * | 2020-03-23 | 2022-11-08 | 金泰集团株式会社 | 转移装置 |
CN112006867A (zh) * | 2020-08-28 | 2020-12-01 | 黑龙江省医院 | 一种可帮助患者移位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4679B (zh) | 助起椅及利用助起椅移动人体的方法 | |
CN203122813U (zh) | 用于助起椅的平行伸缩底轮装置及助起椅 | |
CN102871815A (zh) |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 |
CN108742976B (zh) | 腰椎颈椎牵引系统 | |
CN103070748A (zh) | 电动上车担架 | |
CN204636907U (zh) | 一种脊柱外科用牵引椅 | |
CN204233348U (zh) | 卧床患者护理辅助装置 | |
CN208388958U (zh) | 一种用于医疗康复辅助行走装置 | |
CN203724286U (zh) | 骨科病床辅助牵引架 | |
CN202342332U (zh) | 浮升式护理床 | |
CN210785261U (zh) | 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架 | |
CN201244165Y (zh) | 膝关节长轴牵引器 | |
CN202589821U (zh) |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床 | |
CN201505252U (zh) | 轨道式医用电动移床器 | |
CN2287025Y (zh) | 家用医疗牵引床 | |
CN207168948U (zh) | 一种腿部骨科康复装置 | |
CN215961974U (zh) | 一种手臂力量康复训练设备 | |
CN101244002A (zh) | 坐式腰椎牵引器 | |
CN2257474Y (zh) | 新型牵引床 | |
CN204468513U (zh) | 一种骨科护理架 | |
CN210991364U (zh) | 一种新型骨科患者体位护理支架 | |
CN202313843U (zh) | 一种外科腰椎牵引床 | |
CN105997324A (zh) | 一种医疗牵引椅 | |
CN201870828U (zh) | 侧伸式手术推车 | |
CN212973183U (zh) | 一种康复护理用牵引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