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5847U -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45847U
CN203545847U CN201320716793.8U CN201320716793U CN203545847U CN 203545847 U CN203545847 U CN 203545847U CN 201320716793 U CN201320716793 U CN 201320716793U CN 203545847 U CN203545847 U CN 203545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cabinet
catalytic oxidation
flocculation
biologica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67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益君
蔡祝平
梅东兴
季振林
任芝军
施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CITY DONG FANG MARINE F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CITY DONG FANG MARINE F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CITY DONG FANG MARINE F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CITY DONG FANG MARINE F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167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45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45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458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在该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柜、沉淀柜和膜生物反应柜;在接触氧化柜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曝气器和软性填料,所述膜生物反应柜连通有滤膜组,该滤膜组的膜萃取水出口通向净水排放管,在所述反应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污水输入管,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至少设置有一组正负絮凝电极,该正负絮凝电极与电絮凝电源相互电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柜、沉淀柜和膜生物反应柜相互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柜和/或膜生物反应柜内设置有沉淀物返送管。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增强活性污泥的聚集状态,而且能提高污泥菌体细胞活性,强化脱氧除磷效果,延缓膜污染,提高膜通量和使用寿命,广泛适用于各种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Description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船舶、海上装备、城市乡镇等海上和陆上点源生活污水的处理装备。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它主要有粪便和洗涤污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越来越大,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严重阻碍,人们面临着资源性和水质性双重缺水的严峻考验。城市、村镇等陆上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水体污染程度;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则严重影响海洋环境,这些点源式生活污水具有面广量大、分布广泛不便集中处理的特点,给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加直接、更加严重。为此,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寻求生活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经,并通过制定各种国际公约、排放标准来限制和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要求。
磷和氨氮是引起水源水质恶化的重要物质之一。生活污水中普遍存在一定含量的磷,磷是藻类繁殖所需各种成分中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水体中磷含量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氨氮进入水体后,不但能作为生物营养物质诱发“富营养化”,使水味腥臭难闻,降低透明度,大量消耗溶解氧,并向水体排放毒素,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紊乱。由于磷和氮素污染的种种危害,加上人们对水质和水量要求的提高,采用脱氧除磷净化的相应技术手段和措施改善水源水质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际海事组织(IMD)制定的《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中规定,海上生产生活设施必须装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非特殊情况禁止直接向限制海域排放生活污水,IMO的MEPC.159(55)决议出台了严格的强行执行排放标准,MEPC.227(64)决议增加并提出苛刻的磷氮去除排放标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常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我国再生水标准中均严格控制总磷、总氮的排放要求。
目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大致有 :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法。膜生物反应器(MBR)则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它由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生化反应系统,其实质是生物降解与膜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它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转化,使之生成对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截留生化反应物,具有固液分离率高、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高、剩余污泥少等优势。
虽然膜生物反应器是当前最为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严重不足:首先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除磷效果差。由于在MBR反应器中有机物的消化降解依赖于对活性污泥进行充氧曝气,但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反硝化作用需要缺氧环境,而曝气作用对反硝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总氮的处理效果不尽人意,也由于充氧曝气过程的存在,事实上膜生物反应器中无法形成绝对的厌氧条件,这对释磷过程十分不利,即使采用间隙式曝气方法,对于磷的去除效果也不很理想。再者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活性降低。膜生物反应器能有效地截留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从而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进而降低污泥产出率,减少反应器体积,然而这种工艺方法也使得污泥龄过长,不可避免地引起污泥菌体细胞活性的降低,具有污泥停留时间越长、污泥活性越低的趋势。还有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是较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反应器污水中的微粒、胶体颗粒以及溶质大分子处于分解的、悬浮状态,而这些呈悬浮分散状态的微粒、胶体颗粒及溶质大分子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使之吸附和沉积在膜表面或膜孔内,使膜的通量下降,甚至导致整个反应器无法正常工作。虽然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反冲洗、间歇曝气延长膜污染时间,但并没有改变微粒的分散自由状态,不能较好地阻止膜污染。
本申请人于2008年10月7日申请并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多级生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专利号2008101966589)。该发明主要包括接触氧化柜、沉淀柜和膜生物反应柜,其污水经多级反复消解,有机物得到较为充分的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剩余污泥量极少。但在实际使用中,该发明中滤膜仍存在易污染问题,污水的处理效率不高,且脱氮除磷效果并不理想和稳定。针对该发明的不足,本申请人又于2012年11月30日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连续循环式膜生物反应器”(专利号2012105020267),本发明采用管式膜作为截留分离元件,并合理选择管式膜的管内流量、流速、以及管内流量与透出量之间的关系等,提出了管膜组的截留作用和柜内污泥浓度,减少了管膜的污染机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但脱氮除磷效果仍然很不理想。
综上所述,不管是目前具有通常结构的膜生物反应器,还是包括本申请人多项发明在内的性能增强型膜生物反应器,在稳定脱氮除磷效果、提高污泥活性及阻止膜污染上均未取得突破,这对目前日益提高的排放水总氮、总磷要求,不管是现有的生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还是相对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均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水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它不仅能有效改善活性污泥的聚集状态,而且能增强污泥菌体细胞活性,从而强化和稳定脱氮除磷效果,延缓膜污染,提高膜通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在该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柜、沉淀柜和膜生物反应柜;在接触氧化柜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曝气器和软性填料,所述膜生物反应柜连通有滤膜组,该滤膜组的膜萃取水出口通向净水排放管,在所述反应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污水输入管,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至少设置有一组正负絮凝电极,该正负絮凝电极与电絮凝电源相互电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柜、沉淀柜和膜生物反应柜相互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柜和/或膜生物反应柜内设置有沉淀物返送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依次采用接触氧化、缺厌氧沉淀和膜生物反应的污水处理结构,尤其是在该处理装置上又增设了电絮凝,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脱氮除磷效果。首先该处理装置中,电絮凝在外电场作用下可溶性金属阳极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和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电絮凝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污染物的吸附聚集、压缩絮凝、以及污染物与水的分离沉淀,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去除效果。由于在反应器中产生了独特的絮凝环境,一方面电极金属失去电子而生成金属离子与反应器污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絮凝作用而生成沉淀去除物,另一方面金属离子由于发生水解作用而生成高价聚合离子絮体网,具有极强的综合吸附水中污染物和悬浮物的作用,从而具有极好的固磷固氮作用。再者电絮凝作用通过增强生物反应系统、膜分离系统中活性污泥菌体细胞的活性,改善污水中活性污泥的聚集密度,以及污水中污染物和悬浮物的絮凝聚集、吸附分离,强化生物反应系统、膜分离系统中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固磷作用,抑制和弥补了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所存在的污泥活性不足。尤其是电絮凝步骤和工艺结构处于生物反应系统和膜分离系统之中,使电絮凝作用于污水处理流程的高浓度污水中,而不是作用于经膜生物反应系统处理的低浓度污水中,强化了电絮凝的絮凝作用和脱氮除磷效率,既减轻了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负担,又使膜生物反应系统的优势得以强化和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合理的污水处理流程。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的处理主线上依次安排着接触氧化、缺厌氧沉淀和膜生物反应等处理结构,从而实现了合理的处理流程,一方面污水通过充入空气/氧化的好氧过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大部分被生物消解,而后进入厌氧缺氧和沉淀过程,形成先好氧、再厌氧、缺氧,利用硝化细菌的好氧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缺厌氧反硝作用来实现生物脱氮除磷作用。尤其是独立设置的沉淀柜创造了一个不受曝气过程影响的厌氧环境,强化了反硝化除磷细菌在缺厌氧环境下利用硝酸氮充当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沉淀,更利于磷的脱除。另一方面沉淀柜设置于膜生物柜之前,处理中仅向膜生物反应柜中引入沉淀后的澄清液,给滤膜主体创造了一个“清水”的运行环境,从而有效降低跨膜浓度差,极好寺解决了膜浓度极化问题,实现了膜通量的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工艺结构具有极强和稳定的脱氧除磷效果,经反复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膜萃取排出水的总氮小于20mg/L,总磷小于1.0 mg/L,远高于现有膜生物反应器的最好水平。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增强污泥菌体细胞活性。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絮凝正负电极所产生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作用于生物反应器中还促进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加速酚的降解,刺激菌群的良性生长代谢,增强微生物菌种活性,使絮状菌和丝状菌等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进度均优于普通活性污泥,且不易老化,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电磁效能。污泥活性的增强不仅解决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固有缺陷,而且增强了对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效率。电絮凝所产生的电磁场还使活性污泥增长快,驯化成熟时间短,污泥浓度、沉降性能、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明显提高。还由于在电场作用下,消解菌群被磁化,从而提高菌群颗粒间的碰撞频率,便于污泥絮体之间结合成更大的污泥絮体。电场的磁化作用又使絮体间产生挤压,不仅提高了活性污泥的紧密度,而且使污泥絮体与水的分离速度加快,提高污泥的沉降速度,并减少污泥的沉降体积。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止膜污染。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絮凝在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独特的絮凝环境,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从自由分布状态变成聚集状态,抑制和避免污染物的附着和渗透,有效阻止污染物在膜表面上的沉淀积累,该呈絮凝状态的污染物也更容易从膜表面脱落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较好地从污水处理机理上解决膜污染问题,有效稳定了膜通量,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或延缓反应器本体及其内设机件的腐蚀。由于污水含有复杂的酸性、碱性物质,以及熔解盐类等腐蚀物质,反应器本体和反应器的内部机件均处于高腐蚀环境中,存在难以抗拒的电化学腐蚀现象,不仅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效率,而且会造成反应器及其机件的腐蚀损坏,影响整个反应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负絮凝电极在进行电絮凝的同时,处于污水电解质环境中的阳极也与反应器本体及其内置构件这些相对阴极构成相互电连接,组成一电偶电池,作为牺牲阳板的电絮凝电极板优先溶解,释放出的电流使反应器本体及其他构件得到保护,以阻止他们的腐蚀损坏,从而大大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染物脱除装备。在本实用新型中电絮凝作用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由于得到絮凝压缩而含水率低,只需要改变电场外加电压就能控制其运转条件,既无二次污染,又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还由于电絮凝中的两电极在反应器中产生了电磁场,其电解离子有着相当高的活性,具有灭菌效应,该电磁场能起到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本体、2—正负絮凝电极、3—前置曝气区、4—接触氧化柜、5—液面测深电极、6—冲洗管、7—污水输入管、8—电絮凝电源、9—曝气阀、10—接触氧化区、11—防火星网、12—送风管、13—膜柜曝气阀、14—膜生物反应柜、15—上清液输送管、16—沉淀物返送管、17—返送气阀、18—澄清液溢流口、19—送风机,20—沉淀柜、21—浓缩液回流阀、22—浓缩液流量计、23—沉淀柜隔板、24—沉淀连通管、25—加热器、26—滤过液排出阀、27—排放泵、28—消毒器、29—排放流量计、30—净水排放管、31—滤膜组、32—压力表、33—泵前阀、34—循环泵、35—泵后阀、36—清水流量计、37—清水排放阀、38—进水泵、39—沉淀柜放泄螺栓、40—膜柜曝气器、41—进水阀、42—膜柜放泄螺栓、43—膜柜隔板、44—软性填料、45—接触氧化曝气器、46—前置曝气器、47—粉碎泵前阀、48—粉碎泵、49—应急排放阀、50—粉碎泵后阀、51—取样口、52—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中,反应器本体1被膜柜隔板43和沉淀柜隔板23依次隔成接触氧化柜4、膜生物反应柜14和沉淀柜20;接触氧化柜4分为前置曝气区3和接触氧化区10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也可以通过相应隔板而分隔开。在接触氧化柜4的前置曝气区3内设置有前置曝气器46,该前置曝气区3还设置用于絮凝的正负絮凝电极2,正负絮凝电极2通过电源线与电絮凝电源8相互连接,正负絮凝电极2的两电极的电极材料均由铝材制成;该铝材的含铝质量百分比组份大于95%;两电极板间隔设置,其两极板间的间距为5mm,工作电流为0.4A,工作电压为5V。对于生活污水而言,应视污水浓度组份和处理流量等参数,正负絮凝电极间距优先在3mm~10mm之间选择;工作电流最好在0~2A中选择,工作电压则优先选择为0~15V。在前置曝气区3中还设置有液面测深电极5,该液面测深电极5用于监测柜内污水量以及控制该柜中污水的输进和输出。在前置曝气区3的反应器本体1外设置有粉碎泵48,粉碎泵48的进水口连通于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位置,粉碎泵48的出水口连通于反应器本体1的柜端壁位置,在粉碎泵48的进水管路上设有粉碎泵前阀47,粉碎泵48的出水管路上连通有粉碎泵后阀50,粉碎泵48的出水管路上还并联有应急排放阀49,在前置曝气区3一侧的反应器本体1的端壁上还设置有取样口51。
在接触氧化柜4的接触氧化区10内设置有软性填料44和接触氧化曝气器45,软性填料44采用维尼纶、尼龙丝等常用材料。前置曝气器46和接触氧化曝气器45均通过曝气阀9与送风机19相连通。当然前置曝气器46和接触氧化曝气器45也可以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控制阀与送风机19相连通,以便实现不同的送气曝气方式。沉淀柜20中的污水处于缺厌氧的静置状态,沉淀柜20中不设置曝气器。在沉淀柜20中设置有加热器25,该加热器25可以是电加热器,或者是蒸汽加热器等常用的加热元器件。在沉淀柜隔板23的下端部位设置有沉淀连通管24,沉淀柜20中的沉淀物可以通过该沉淀连通管24流向膜生物反应柜14的底部。在沉淀柜隔板23的上部开有澄清液溢流口18。在该澄清液溢流口18等高位置处设有上清液输送管15,该上清液输送管15的一端连于接触氧化柜4的接触氧化区10,上清液输送管15的另一端则连向沉淀柜20。
膜生物反应柜14中设有膜柜曝气器40,该膜柜曝气器40通过膜柜曝气阀13连向送风机19,膜柜曝气阀13为电磁阀。在膜生物反应柜14中还设有沉淀物返送管16,该沉淀物返送管16伸向膜生物反应柜14的絮凝沉淀物的沉积区,沉淀物返送管16经过返送气阀17连通于送风机19上,返送气阀17也为一电磁阀。絮凝沉淀物返送时,打开返送气阀17,在送风机19气压的作用下,沉淀柜20中的沉淀物和膜柜沉淀物经沉淀物返送管16被返送到接触氧化柜4中。当然也可以在膜生物反应柜14和沉淀柜20中分别设置沉淀物返送管16。
膜生物反应柜14通过进水阀41和进水泵38与外置的循环滤膜组相连通。该循环滤膜组包括若干组滤膜组31和循环泵34,滤膜组31中的滤膜采用管式膜,滤膜组31的管内腔和循环泵34通过回流管道相互串联成循环回路。滤膜组31的滤过萃取液依次经滤过液排出阀26、排放泵27、消毒器28和排放流量计29,而进入净水排放管30而排放。滤膜组31中管膜内腔的部分浓缩经过浓缩液流量计22和浓缩液回流阀21回流至沉淀柜20中。在循环滤膜组中还串联有压力表32、泵前阀33和泵后阀35.在该外量的循环滤膜组和进水泵38之间还设置有清水流量计36和清水排放阀37。
反应器本体1采用卧式圆管结构,该卧式圆管的两端采用椭圆封头,该结构不仅承压合理、避免死角,而且有利于反应器内混合液良好的紊动,减少絮凝沉淀物的破解。将沉淀柜20设置于反应器本体1端部的椭圆封头处,有利于在沉淀柜的底部形成漏斗沉降区,从而加速絮凝物的沉淀聚集,并减少絮凝沉淀物的含水率。在反应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溢流管52、沉淀柜放泄螺栓39和膜柜放泄螺栓42。在反应器本体1上接触氧化柜4的前置曝气区3连通有冲洗管6和污水输入管7,在接触氧化区10的上部连通有防火星网11。
工作时,生活污水经污水输入管7被输入到接触氧化柜4的前置曝气区3,位于前置曝气区3的前置曝气器46不断向柜内生活污水充入空气,在污水中形成许多微小气泡,并造成水的紊流,从而达到将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溶入污水中的目的,形成对污水的曝气充氧,促使活性污泥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旁通的粉碎泵48则对污染物粉碎,以加速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器首次工作时还应先进行活性菌的接种和培养驯化。在前置曝气区3中设置有用于絮凝的正负絮凝电极2,通电后的正负絮凝电极2在外电源的作用下不断向污水释放带有大量金属离子的絮凝剂,随着絮凝剂的不断扩散,整个反应器中的污水均处于独特的絮凝环境中。
经前置曝气区3絮凝和曝气处理的污水又进入到接触氧化柜4的接触氧化区10中,在接触氧化区10中悬挂有软性填料44,软性填料44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活性的生物膜,加大了活性菌与有机物的接触面积,并使活性菌悬浮于水中不下沉。接触氧化区10中的接触氧化曝气器45不断对其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进入接触氧化区10的絮凝剂所产生的絮凝作用,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产生絮凝作用,生物消解和絮凝的双重作用产生了极强的脱氮除磷效果。
接触氧化区10中的上清液经上清液输送管15输送至沉淀柜20,沉淀柜20中的上清液处于一缺氧厌氧环境中,主要产生厌氧反硝反应。沉淀柜20中的上清液在絮凝剂的作用对其中污染物絮凝沉淀聚集,絮凝沉淀聚集物经过沉淀连通管24进入到膜生物反应柜14中,并一并通过沉淀物返送管16返送至接触氧化区10。在沉淀柜中固磷除磷作用更加明显,而位于沉淀柜20中加热器25的加热作用,不仅加速了氨、氮的排出,而且提高了污泥活性。
沉淀柜20上层的澄清液经澄清液溢流口18流向膜生物反应柜14中,膜曝气器40对澄清液进行曝气充氧。膜生物反应柜14还与处于反应器本体1的外置式滤膜组相连通,澄清液经该循环滤膜组的滤过萃取得排出水,该排出净水经过生物反应、絮凝作用和物理沉淀,其总氮小于20 mg/L,总磷小于1.0 mg/L。
图2为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接触氧化柜4的前置曝气区3和接触氧化区10,以及沉淀柜20中均设置用于电絮凝的正负絮凝电极2,以增加电絮凝作用。膜生物反应柜14中的滤膜组31采用内置式结构,膜生物反应柜14的柜内连通有滤膜组31,即滤膜组31位于反应器本体1的膜生物反应柜14内,滤膜组31由若干中空纤维膜组成。滤膜组31在排水泵27的作用下,将滤膜组31的滤过萃取水经消毒器28、排放流量计29和净水排放管30排出,从而完成污水的综合净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除上述实施方式外,还可以在接触氧化柜4、沉淀柜20或膜生物反应柜14中任一柜体中设置有用于电絮凝的正负絮凝电极2,也可以在接触氧化柜4、沉淀柜20和膜生物反应柜14中均设置有电絮凝的正负絮凝电极2. 滤膜组31既可采用内置结构,也可采用外置式结构,滤膜组中的滤膜既可以是中空纤维膜或管式膜,还可以是板式膜。接触氧化柜4内仅设有接触氧化区,而不设置前置曝气区,如在仅处理灰水时,可不设置前置曝气区。正负絮凝电极2的极板材料既可是相同材质,也可采用不同材料,其电极材料既可以采用铝材,也可以是铁、锌、钛、不锈钢,以及其合金等用于电絮凝的电极材料。只要综合采用了电絮凝技术、膜生物反应和物理沉淀的工艺结构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在该反应器本体(1)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柜(4)、沉淀柜(20)和膜生物反应柜(14);在接触氧化柜(4)内设置有接触氧化曝气器(45)和软性填料(44),所述膜生物反应柜(14)连通有滤膜组(31),该滤膜组(31)的膜萃取水出口通向净水排放管(30),在所述反应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污水输入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本体(1)内至少设置有一组正负絮凝电极(2),该正负絮凝电极(2)与电絮凝电源(8)相互电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柜(4)、沉淀柜(20)和膜生物反应柜(14)相互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柜(20)和/或膜生物反应柜(14)内设置有沉淀物返送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柜(4)包括有前置曝气区(3)和接触氧化区(10),在前置曝气区(3)和/或接触氧化区(10)设置有正负絮凝电极(2);该前置曝气区(3)还设置有前置曝气器(46);所述接触氧化曝气器(45)和软性填料(44)设置于接触氧化区(10);所述接触氧化柜(4)通过上清液输送管(15)与沉淀柜(20)相连通,该沉淀柜(20)则通过澄清液溢流口(18)与膜生物反应柜(1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柜(4)包括有前置曝气区(3)和接触氧化区(10),在前置曝气区(3)和接触氧化区(10)均设置有正负絮凝电极(2),所述沉淀柜(20)或膜生物反应柜(14)中也设置有正负絮凝电极(2);所述接触氧化柜(4)通过上清液输送管(15)与沉淀柜(20)相连通,该沉淀柜(20)则通过澄清液溢流口(18)与膜生物反应柜(1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絮凝电极(2)的两电极均由铝材制成,该铝材中铝的质量百分比大于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絮凝电极(2)的电极间距为3mm~10mm;该正负絮凝电极(2)的工作电流为0 A ~2A,正负絮凝电极(2)的工作电压为0 V ~15V。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排放管(30)膜萃取排出水的总氮小于20mg/L、总磷小于1.0mg/L。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柜(14)的滤膜组(31)设置于反应器本体(1)的体外,该滤膜组(31)通过连接管与膜生物反应柜(14)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柜(14)的滤膜组(31)设置于该膜生物反应柜(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絮凝电极(2)的电极材料至少有一为铝、铁、锌或钛。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柜(20)中设置有加热器(25)。
CN201320716793.8U 2013-11-13 2013-11-13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5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6793.8U CN203545847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6793.8U CN203545847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45847U true CN203545847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6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679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5847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458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9323A (zh) * 2013-11-13 2014-01-29 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N104671612A (zh) * 2015-02-25 2015-06-03 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 序流返送式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9323A (zh) * 2013-11-13 2014-01-29 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N104671612A (zh) * 2015-02-25 2015-06-03 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 序流返送式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5356B2 (en)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system
CN102320689B (zh) 一种连续流颗粒污泥反应器及运行方法
CN102120676A (zh) 电解氧化和sbr生物联合处理废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2674537A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逆序sbr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1302053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的方法
CN108658372A (zh) 厌氧氨氧化耦合电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实现深度除碳脱氮的方法
CN105174632A (zh) 超声强化内电解耦合生物法处理船舶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3553278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N201520698U (zh) 基于mbr系统与纳滤系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14084998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废水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系统
CN203319806U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CN102992476B (zh) 磁加载磁泥内回流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及装置系统
CN103539323A (zh)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N207998522U (zh) 一种填料型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545847U (zh)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
CN202625975U (zh) 分段进水工艺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
CN202849205U (zh) 新型电化学改良两段式活性污泥法的一体化装置
CN104230109B (zh) Uasb/a/mbbr结合化学法处理高有机物高氨氮废水的方法
CN205472824U (zh) 一种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CN109231673B (zh) 一种A/O联合微电场-Fe/C强化除磷装置及其应用
CN102153254B (zh) 一种缺氧好氧循环活性污泥工艺
CN104671612B (zh) 序流返送式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110713315A (zh) 一种乡镇污水厂专用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7437983U (zh) 一种轻中度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湖水体治理设备
CN203668175U (zh) 生化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